跨境電商搶食,海外代購往何處去

2020-12-15 雨果網

不少人趁國慶七天假期出去旅遊,免不了被親朋好友委託代購一些化妝品、奢侈品。可是在跨境電商越來越多、匯率波動等因素下,代購真的划算嗎尤其是對那些以海外代購為職業的個體商家來說,還有多少差價可賺?

不少人趁國慶七天假期出去旅遊,免不了被親朋好友委託代購一些化妝品、奢侈品。可是在跨境電商越來越多、匯率波動等因素下,代購真的划算嗎尤其是對那些以海外代購為職業的個體商家來說,還有多少差價可賺?

代購,就是由代購商或經常出入境的個人替消費者購買商品。最近幾年,私人代購流行於微信朋友圈。

一般而言,海外代購的商品從下單到收貨快則三個星期,慢則一個月甚至更久,而且在配送期間可能會遇到貨幣匯率波動等情況,從而影響消費體驗。

上海程女士最近就因為代購慢而不高興:「原本買了一支韓國唇膏想在國慶節用,結果等了一個月沒到,還被告知因為最近買的人少,產品湊不滿一箱運回來,估計還得等一兩周。下次寧可多花點錢在國內買,至少能馬上用到。」

一位做義大利代購的賣家則反映:「在代購過程中一般都以人民幣報價,在人民幣貶值那幾天,相應上調商品價格,結果引來客戶強烈不滿,認為我們是故意提價∩是如果不調,我們也很難賺錢,真是兩難。」

當「便宜」這一大優勢在用戶體驗中無法凸顯時,對於國內消費者而言,海外代購的吸引力就慢慢淡化,而且還可能會遇到維權困難、真假難辨等問題。上海「代購族」賀女士表示:「如果購買地太遠,周期又很長,萬一產品有點瑕疵,就怕過了包退換期限,到時候處理起來就很麻煩。」

跨境電商網站「西遊列國」CEO楊義華就指出,當海外代購原本誘人的利潤空間不復存在,一些商家通過不法途徑以次充好,這樣不僅損壞了信譽,也容易惹上法律糾紛。

相比之下,跨境電商在產品質量和售後服務上都有較好保障,且隨著跨境電商扶持政策的陸續出臺,市場蓬勃發展,使得海外代購可以賺取的利潤不斷被壓縮。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數據顯示,2015年上半年中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為2萬億,同比增長42.8%,佔我國進出口總值的17.3%。進出口結構上,出口佔比達到84.8%,進口比例15.2%。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張周平認為,目前中國出口電商仍為跨境電商的主角,但隨著消費需求的旺盛,進口電商得到快速發展,佔比有所上升。另外,試點政策的逐步放開以及更多企業的參與都將推動進口電商的發展。

京東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海淘、代購模式的風生水起已經充分說明市場需求。未來,競爭戲碼將集中在商品豐富度、品質和供應鏈體系建設上。

「尤其是水果生鮮類,相比鞋服箱包、奶粉等進口食品,非臣驗電商在產地直採的能力和資質。」開展跨境水果生鮮業務的「天天果園」聯合創始人趙國璋說。

一些業內人士認為,熱鬧背後切忌盲從跟風,因為構建國際物流合作、建立品牌入駐供應鏈體系等,都非短時間可以完成。

相關焦點

  • 海外代購網站排行榜 跨境電商網站推薦
    現如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熱衷於海淘購物的消費者越來越多,他們大多都會通過海外代購網站進行跨境購物。那麼,有哪些比較不錯的海外代購網站呢?作為一枚經常海淘的購物達人,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份海外代購網站排行榜,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海外代購因疫情遭受重創,跨境電商平臺再迎發展契機
    業內人士稱,2019年《新電商法》的出臺對於代購行業而言是一記重拳,近期海外代購物流受阻,且接連曝出亂象,再讓這一行業遭受重創。而中國跨境電商市場規模依舊保持快速增長的勢頭,在這雙重因素影響下,國內跨境電商平臺勢必將再次迎來發展契機。
  • 《電商法》來了!海外代購還能不能行?
    有聲音稱,《電商法》落地,海外代購「壓力山大」,那麼海外代購究竟將受到怎樣的影響?代購時代真的要終結了嗎? 多數代購需工商登記可以發現,讓代購一族感到有壓力的,主要是《電商法》所規定的電商經營者「應當依法辦理市場主體登記」「當依法履行納稅義務」等條款。
  • Buyee,跨境電商的先行者,提供一站式代購服務
    隨著2015年"網際網路+"時代的來臨,跨境電商已經站到了資本市場的風口上。跨境電商有望成為對衝出口增速下臺階的利器。近年來,隨著國際貿易條件的惡化,歐洲、日本的需求持續疲弱,以及中國出口貿易增速出現下臺階式的減緩情況。
  • 代購正式合法了?跨境電商服務平臺「az全球購」推動代購合規化轉型
    針對代購如何合規化的問題,一家海外巨頭公司提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案。記者了解到,az全球購平臺屬於AZ Global集團,該平臺可為所有中小代購和跨境電商從業者生成自己的專屬網店,平臺具備中國電商從業資格的相關證件,在新電商法的大環境大趨勢下,幫助代購放心做生意,並提供了BC直郵陽光清關、數據化管理等一站式綜合服務。
  • 跨境電商漲價 海外直郵或成「避風港」
    4月12日,跨境電商平臺洋碼頭宣布,將投資10億日元深耕日本市場。「這個政策需要企業在後續選品上多下功夫,既然出了新政也只能去適應。」在電商業內人士看來,此次沒有納入徵稅範疇的C2C平臺,如洋碼頭、淘寶代購或微店之類的商家等暫時不會受到影響。在B2C繳納高昂稅費的背景下,這部分C2C代購有望重新成為主流。「現在海關對他們是部分抽檢的政策,真正被抽查的機率不高。」
  • 海外代購說白了就是走私,「洗白」之路怎麼走?
    海外代購和跨境電商這兩個看起來類似的概念其實截然不同,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前者其實存在偷漏稅的行為,後者則是依法納稅。一面是國家大力推動跨境電商的發展,一面是對處於灰色空間的海外代購的打擊。在此背景下,和周沐一樣許多原本從事海外代購的人正轉型為跨境電商。
  • 個人海外代購從月流水20萬跌破萬元,轉戰賣床墊|深網
    疫情下,大部分代購業務幾乎「停擺」。她的同行們有的跑去了海南的免稅店,有的跑去了西藏賣蟲草,還有的轉型賣起了床墊。東邊日出西邊雨。跨境電商平臺在疫情下逆勢增長,以天貓國際為例,今年五一假期,其進口商品銷售同比增長71.8%。618進口日銷售同比增長43%。
  • 你知道跨境電商嗎?
    你是否也偶爾可以在你的朋友圈刷到「代購」?你是否知道「海淘」?是否聽到過「跨境電商」?近幾年,跨境電商大規模的發展,從無人知曉,到如今出現在新聞頭條,那麼什麼是跨境電商呢?你對跨境電商的了解有多少。據調查,從1999年網際網路連接海外以後,我國的對外出口貿易就不斷在發展了。
  • 電商法落地後,朋友圈代購們如何了?淘寶、唯品會跨境購或迎新生
    今年1月1日起,讓微商、代購們瑟瑟發抖的《電商法》正式開始實施,這就意味著代購、微商將會受到更加嚴格的監管。隨著新規的正式實施,個人代購、刷單、大數據殺熟、捆綁銷售等頗受輿論關注,紅麥輿情監測系統顯示,微博帳號「央視財經」成了傳播該事件的影響力意見領袖。
  • 海外代購真假難辨 更嚴監管劍指海淘、代購「套路」
    廈門機場海關跨境電商監管科查驗關員在查看從海關查驗系統上經過的從澳大利亞運抵廈門的跨境貨物。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攝  為了維護網絡市場秩序,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等8部門於今年6月至11月聯合開展2019網絡市場監管專項行動(網劍行動),嚴格海外代購行為監管,加大對跨境電商進出口環節整治力度。對於許多喜歡「海淘」的消費者來說,這無疑預示著,一個更清朗的代購環境正在到來。
  • 海外直郵代購為什麼需要提供身份證?
    為什麼購買某些海外商品不需要身份證、或者只需要身份證號碼。而海外直郵代購卻需要提供身份證呢? 這就得區分購買海外商品的渠道了。這也是為什麼大家選擇代購。 然後是跨境電商平臺,現在普遍採用保稅倉模式。而在實名制的要求下,所有的電商平臺都要求實名制。跨境電商平臺更是要求,在註冊時就需要上傳身份證照片。因為你和線上平臺發生的是交易行為。所以一開始,你就提供了身份證信息。以後每一次購買,都會在你的名下扣除相應的跨境電商額度。然後由保稅倉操作發出,用你的身份信息經過海關發到你的手上。
  • ...跨境代購「壓力山大」-跨境 電商法 微商 開具發票 壓力山大...
    《電商法》明年1月正式實施 明確電商應提供發票、如實納稅  《電商法》落地 跨境代購「壓力山大」  儘管距離明年1月1日正式實施還有近三個月時間,但是中國電子商務領域的首部綜合性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已經對國內電商市場引發了震動
  • 《電商法》實施後淘寶代購現關店潮 跨境電商銷量增幅明顯
    《電商法》針對商家普遍關注的登記、關稅、輿論反應強烈的搭售、大數據殺熟、央視焦點訪談曝光的刷單內幕、呼聲日益高漲的平臺安全責任以及退押金等一系列問題,都做了明文規定,成為新法的亮點。在《電商法》實施的一周當中,記者留意到淘寶上一些代購已經關店清倉,為了處理店內商品,有為數不少的代購直接將商品連結到閒魚等交易平臺。
  • 網易考拉海購:跨境電商比傳統海淘的優勢在哪?
    梳理近年國人海淘方式的演變,會發現,個人代購是最初的源頭,在此基礎上形成海外買手或代購流程服務的專業代購平臺,以及海淘服務商。直到2013年,當「海淘軍」形成規模,國家為了規範行業,出臺了跨境電子商務試點城市政策。繼而網際網路巨頭跟進,成立了基於自貿區或保稅區的跨境電商平臺。如天貓國際、京東海外購、網易考拉海購、蘇寧海外購等。
  • 跨境電商是怎麼清關的?
    從狹義業務上講,對於國內消費者而言,跨境電商等同於跨境B2C電商,包含代購、海淘等各種方式,只要是能夠直接購買到海外原裝產品、通過線上手段購買到的各類途徑,都可以算作是跨境電商。從海關監管機制上看,跨境電商是一種特有的海關清關通道,區別於常規的個人快件清關通道、一般貿易清關通道等。
  • 電商法正式落地 個人海外代購們何去何從?
    來源:北京日報經歷2018年最後一波瘋狂促銷後,代購們迎來了一個特殊的新年。從昨天起,《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以下簡稱電商法)正式實施,以往靠「人肉」通關帶貨的微商們,都將成為電商經營者中的一員,需要辦理市場主體登記,履行納稅義務。代購們將何去何從?目前,由於還沒有更具體的實施細則,不少代購依舊在觀望。
  • 海外代購水有多深 記者暗訪代購發貨鏈條(圖)
    隨著海外產品國內走俏,大量的微商、代理、代購奔赴而至,利益誘惑以及低門檻之下,有的代購商帶著低價買進的假貨去國外轉一圈便可提高價格,成本極低的產品經過快遞單號、海外購物單的包裝身價立即上漲……記者暗訪代購發貨鏈條,其中真相往往讓人瞠目結舌。
  • 「網劍行動」啟動:海外代購將迎嚴監管
    對海外代購行為嚴格監管,並加大對跨境電商進出口環節整治力度。分析指出,「網劍行動」釋放出政府進一步規範海淘代購市場秩序的信號,也展示監管部門對於海淘亂象決不手軟、堅決打擊的決心。去年跨境電商交易9.1萬億元 用戶超1億近年來,隨著海淘代購的興起,不出國就可以享受到種類繁多的國外商品。
  • 海外代購喊你收假奶粉!喜寶、愛他美、美素紛紛躺槍代購騙局
    中國寶媽們往往認為海外代購的嬰兒奶粉質量高、安全,為此,不少線下母嬰店、商超投她們所好,打出「代購」口號迎合寶媽們的需求,並稱自己在海外有資源、有渠道,可幫購海外當地版品牌奶粉。然而,真相併非如此。這些所謂的「代購」, 實則隱患重重,貓膩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