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寧死也要吃一口:河豚,為何讓千百年來的食客趨之若鶩?

2020-12-16 shans心理

在我國,有一個叫揚中的小地方,每年的清明前後這裡都會聚集很多人,大家只有一個目的:河豚。雖然有劇毒,但來的人還是絡繹不絕。

揚中是長江裡的一個小島,海拔比長江還要低。因為長江下遊又叫揚子江,而楊中在揚子江中間,因此而得名。揚中是長江衝積平原的一部分,水資源豐富,被揚子江江水環繞,土地十分肥沃。

揚中的風景沒什麼特色,但它有出名的河豚。雖說全國各地做河豚的地方不少,比如江陰、泰州一帶,但人們還是願意不遠千裡來到揚中,只因為揚中人烹飪的河豚安全、美味。這種方法代代相傳,獨具特色!

每年春天,正是揚中竹筍、秧草繁盛的季節,於是人們就用這兩種材料來燒制河豚。自然的材料加上特有的手法,能夠將河豚的美味發揮到極致,成為全國一絕!所以到了每年春天,來揚中的人絡繹不絕。

雖說河豚是魚中極品,但它也可以劃歸到「毒物」這一範疇。豚毒魚類的代表就是河豚,雖然魚肉味道非常鮮美,但有一種神經毒素蘊藏在腸道、卵巢和肝臟部分。僅2毫克就可以讓一個成年人在30分鐘內死亡,一條河豚的毒素就足以殺死十幾個人。更致命的是河豚毒素十分穩定,一般的加熱方法也不能磨滅掉它。河豚毒素會使細胞膜發生變化,使得鈉離子無法穿過,神經衝動不能正常發放。神經衝動不能發揮作用,人體肌肉就會被麻痺,不能再產生作用,而控制呼吸的肌肉也會麻痺,最後致死!

除了河豚,還有高組胺魚類和膽毒魚類也有毒。高組胺魚類如金槍魚、沙丁魚、秋刀魚等。這些魚的毒素不強,死亡率較低。魚體內有一種叫做組氨酸的毒素,蘊含在魚的血紅蛋白中。膽毒魚類包括常見的青魚、鯉魚等淡水魚。這些魚的膽汁毒素會對肝臟造成危害,病情嚴重,死亡率也較高。

在我國,因為不認識河豚,誤食河豚中毒的事件時有發生。而且中毒多發生在春季,此時正是河豚產卵的季節,魚的毒性最強,雖然此時也是河豚最美味的時候!但毒性再強也難以阻擋我國吃貨的步伐,在國內外為了品嘗到美味而不怕劇毒的佳話也不少!

春秋時期,吳王夫差就是河豚的忠實擁護者;在唐朝,河豚則是皇家賞賜的佳品,普通人還吃不到;在宋朝的《倦遊雜錄》中說:「每至暮春, 柳花墜,此魚大肥,江淮人以為時珍,更相贈遺。臠其肉,雜藺蒿獲牙,瀹而為羹。或不甚熟,亦能害人,歲有被毒而死者,南人嗜之不已。」

一代文學家、詩人蘇軾在常州任地方官時,非常喜吃河豚。當時的人都知道河豚是一種肉質鮮美但肝臟、卵巢及血液有劇毒的魚,經過有效的處理和合理的烹調,可成為美味佳餚,供人食用;然而稍微處理不當,食後就可能喪命。蘇軾有位朋友善於烹調,但不懂河豚燒法,便向人請教,打算用來招待蘇軾。

一天 ,這位朋友得到了一條河豚,便小心地試著將河豚的臟腑、卵巢、血液等處理乾淨,精心加以烹刮,然後請蘇軾品嘗,不過因為是第一次嘗試,不免有些擔心。朋友的家人聽說蘇軾是一位善 於品味的美食家,希望聽到蘇軾吃後的評價,卻又擔心河豚有毒,便隔著屏風觀察他的動靜。

蘇軾看著端上桌的河豚,一句話沒說便拿起筷子大吃起來。這個時候房屋內只有蘇軾吃飯的聲音,朋友的家人則躲在屏風後看了一陣,正想離開的時候,只聽蘇軾放下筷子心滿意足地說:「死也值了!"過了好一陣子,大家見蘇軾一如平常,懸著的心才徹底放下來。

這是國內的「拼死吃河豚」版本,由此可見,河豚到底有多美味,足以讓人放棄生命也要去品嘗。除了我國蘇軾「拼死吃河豚」,在國外也有人願意為河豚而赴死。

1975年1月,日本報紙上刊登了一條新聞:日本「活國寶」,著名的歌舞伎演員坂東三津五郎,因貪食河豚中毒身亡。原來坂東三津五郎和朋友到餐廳就餐時,他貪食河豚的美味,一下子要了四份河豚魚肝,並且自信滿滿地強調這絕對毒不死他。

本來餐廳是不能給顧客提供這麼多河豚的,但坂東三津五郎太有名了,主廚只能滿足他的要求。但是,悲劇就此發生。坂東三津五郎吃完四份魚肝,還未來得及品味,就全身麻痺和抽搐,送到醫院後不治身亡。真可謂「拼死吃河豚」了。最後,坂東三津五郎丟了性命,而廚師也因此丟掉了執照和工作。

河豚是宴席上的高檔菜,它的肉潔白滑嫩,美味鮮香,堪稱魚中極品。有人將河豚湯比作西施乳,讓人食慾頓生。但河豚做好後,主人不會夾給客人吃,而是告訴客人這是河豚,要不要吃由客人自己決定。這和傳統待客的禮節很是不同,原因在於河豚有毒眾所周知,要不要冒死吃河豚,是要看客人的勇氣和美味的誘惑有多大了。客人吃時還有一個奇怪的規矩,伸筷子前會先摸出一毛錢,意思是,這魚算自己買的,萬一吃出事情,和主人無關。但是吃上一口,便會被河豚的美味吸引而一發不可收,這個時候大概已經忘記河豚有毒,或者追求的就是那份「拼死吃河豚」的刺激吧。

與其他傳統菜餚相比,河豚烹製依舊是採用傳統的方法,白汁、紅燒、燉湯是常見的幾種方式。但是今天的河豚已經沒有曾經的河豚美味了,關鍵在於原料有了巨大的變化。過去,老饕們吃的野生河豚,野生河豚每年從海裡洄遊到長江產卵繁衍後代。但由於環境的變化,今天野生河豚已難得一見,就算捕到,每斤價格也在萬元上下。現在人們吃到的基本上是養殖的河豚,河豚未能受到海洋的洗禮,只在淡水環境裡長大,滋味已無法和野生河豚相比了。野生河豚的活動範圍大,活動量也大,其肉質比養殖河豚更加鮮嫩。不過從理論上講,養殖河豚無毒,食用的安全性增加了許多。但正因為無毒,也降低了河豚的鮮美程度,可見河豚之美在其毒。這一點在日本吃河豚刺身時體會最明顯:一片河豚魚生人口,嘴唇有微微的麻意,神經中樞會發出興奮的信號,會有「嗨」的感覺,如果你是個文學青年,這個時候估計是能想出美妙詩句的。

河豚如此受歡迎,除了美味外,它還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河豚的肉高蛋白,而且還有8種人體不能合成的胺基酸。所以攝入等量的肉,河豚能夠提供的營養價值遠高於其他食物。

因為河豚毒性太強,很多人都因為誤食而身亡,引起強烈的社會反響。在1990年,衛生部頒布的《水產品衛生管理辦法》中規定:河豚肉不得流入市場。在2011年,國家食品藥品監督局頒布《關於餐飲服務提供者經營河豚有關問題的通知》,這一次明確規定任何餐廳不能加工提供河豚。

不過在2016年,國家又頒布了《關於有條件放開養殖河豚生產經營的通知》和《關於有條件放開養殖紅鰭東方魨和養殖暗紋東方魨加工經營的通知》,這兩個通知表明:被封禁幾十年的河豚,又可以生產經營了!

話題:你品嘗過河豚嗎?歡迎留言分享!你還吃過哪些鮮美的魚肉呢?歡迎分享!

#河豚#

相關焦點

  • 江蘇海安:「花樣」吃河豚
    文/蔡誠 2008年11月,江蘇省海安市被中國漁業協會授予「中國河豚之鄉」的稱號。從2011年開始,海安便著力以「河豚節」為紐帶,進一步放大海安旅遊產業影響力,積極打造海安特色旅遊品牌,至今已連續成功舉辦9屆河豚節。如今,「河豚之鄉、休閒海安」已成為海安旅遊的金字招牌。
  • 都說日本人拼命吃河豚,豈知蘇軾也曾下筷大嚼,直呼「也值一死」
    古代日本軍營裡也盛行過吃河豚,但加工處理方法不當,結果毒死了不少士兵,氣的豐臣秀吉下了禁令,上百年時間裡,人們都不敢公開吃河豚。但是,安全上的風險阻擋不了美味的誘惑,古往今來許許多多中國人日本人前僕後繼,拼命吃河豚。
  • 食得一口河豚肉 從此不聞天下魚
    有民諺,「不食河豚不知魚味,食了河豚百魚無味」「一朝食得河豚魚,終身不念天下魚」,足見河豚魚味之鮮美。河豚雖肉質鮮嫩,但野生河豚體內含毒,加工不慎,食者即可致死,「拼死吃河豚」一說故而廣為流傳。千百年來,一條小小的河豚魚,衍生出了一百多道精美的佳餚,魚肝、魚皮、魚肉、魚寶………每個部位均各有滋味。
  • 西媒:河豚在中國實現無毒養殖 食客不必拼死嘗鮮
    原標題:西媒稱河豚在中國實現無毒養殖:食客再不必「拼死」嘗鮮參考消息網2月20日報導 西媒稱,河豚之所以備受眾多老饕追捧,關鍵的一點是吃它要冒生命危險。有人認為只有吃過河豚才是真正的美食家。雖然吃河豚無異於俄羅斯輪盤賭,但日本卻是全世界最熱衷於吃河豚的國家。報導稱,魚卵進口後,養殖場通過兩年時間的精心飼養,經過數代改良,終於培育出無毒河豚。河豚體重達到1公斤後就可捕撈食用。其有趣之處在於,一旦感受到危險,身體就會鼓脹如氣球。當養殖人員捕撈這些河豚時,就有數隻一下子變成了圓球狀。
  • 河豚有劇毒 為什麼日本人還拼死狂吃
    中國人自古也有吃河豚的歷史,但似乎也未曾像日本人這般狂熱:僅東京就有1500家店供應河豚。河豚有毒,為何日本還如此喜愛吃河豚?日本的河豚吃起來什麼感覺?怎樣才是吃河豚的正確方式?本期Dr.YOU為你解答。要人命的河豚你敢吃嗎?
  • 吃過這家店的河豚,你會明白12年對常州菜的堅持很值得
    眼推薦 新北這家店的河豚一定要來嘗嘗 尋美味,誰都習慣先從口碑相傳的地方找起,多數饕客認為,吃最正宗的河豚等江鮮,還是要去揚中、靖江等地。 當然,除了天目湖大魚頭,久宴秉承「只做常州菜,做好常州菜」的信念,開店12年來,本身就有相當數量的招牌菜俘虜了一眾吃貨們,這河豚就是其中之一。
  • 一隻河豚能毒死30人,日本人為啥還敢冒死吃河豚?
    北宋詩人蘇軾有詩:蔞高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說到對河豚這道美味的追求,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像日本瘋狂。日本人嗜吃河豚就像俄羅斯人玩輪盤,即便搭上性命也在所不惜。正如一句古老的日本短詩所云:昨夜共君食河豚,今朝我來扶爾梓(棺材)。
  • 中國人冒死吃2000年的河豚現在竟然無毒了
    河豚雖然美味,但體內含有劇毒,僅0.5毫克河豚毒素就能致命。因此自古就有「拼死吃河豚」的說法。早在1990年,我國的《水產品衛生管理辦法》就明確規定,河豚魚有劇毒,不得流入市場,不過,前不久,執行了26年的河豚禁令鬆綁了。
  • 河豚!河豚!河豚!餐飲界「狠角色」來杭州!這家店吃了會上癮!
    很多吃貨聲稱自己啥都敢吃,可河豚還是不怎麼敢吃吧,聽說河豚有劇毒,而且沒有解藥,關鍵吃起來還很貴,突然新開一家河豚魚火鍋店,也就是普通火鍋的消費,讓大家十分好奇......星光大道的「拾裏海河豚主題火鍋」餐廳開業了,店名超級霸氣逼人,河豚魚在美食江湖上可是威名遠揚的狠角色,光聽到「拼死吃河豚」這句話,就知道有多好吃。吃過各種火鍋,這種無敵豪橫河豚火鍋吃過的就不多了。拾裏海一開業,就吸引了無數吃貨前去打卡,小姐姐們吃的不要太嗨哦。原來,不是小姐姐們拼,其實早就不用拼死吃河豚了。
  • 10分鐘測出河豚毒素多少,從「拼死吃」到放心吃
    誤食河豚中毒者,目前仍無有效解藥可救治;但河豚肉質鮮美,古往今來食客絡繹不絕,亦有「拼死吃河豚」一說,——海水魚類苗種繁育科研中試基地的鐘建興副研究員介紹說,這其實是一種不大不小的誤解,因為河豚種類繁多,並且河豚並非都有劇毒,河豚分屬強毒、弱毒和無毒。
  • 西媒稱河豚在中國實現無毒養殖:食客再不必「拼死」嘗鮮
    參考消息網2月20日報導 西媒稱,河豚之所以備受眾多老饕追捧,關鍵的一點是吃它要冒生命危險。有人認為只有吃過河豚才是真正的美食家。然而,如今中國已經實現了養殖無毒河豚,讓更多的人在享受至美滋味的同時不必再擔心性命不保。
  • 一粒魚籽能毒死幾十人 國家再次強調禁售河豚(圖)-廣西新聞網
    記者 徐冰攝 一粒魚籽能毒死幾十人 國家再次強調禁售河豚 廣西新聞網-南國早報記者 張若凡 10月24日,廣東發生一起吃河豚中毒事件,10人嘗鮮吃河豚,中毒後險些喪命。近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重申,禁止食品經營者銷售河豚魚。
  • 東京有很多河豚店,為什麼坐了三個小時新幹線跑到金澤來吃河豚?
    三連一下,一起過新年 作者/飄雪 這次美食之旅的第二天晚餐就品嘗了心心想念的河豚料理。在金澤同一家料理旅館的不同房間的單間裡,由店裡的河豚料理擔當廚師親自來單間講解吃河豚料理的歷史和程序,還特別在單間裡給我們做了河豚雜炊。
  • 酸湯河豚、椒鹽河豚、河豚泡飯…這家河豚店讓錢芮眼界大開!
    鯽魚鱸魚 都能變著法兒的做成美味 可要說到河豚 大家都是談「魚」色變啊 雖然長得乖巧可愛 要知道這河豚可是劇毒無比 河豚毒素人食用0.5毫克即可致死
  • 涮河豚、蛋包飯,壽喜鍋,帶你東京吃不停
    玄品ふぐ Genpinfugu 日語裡河豚(ふぐ)與福的發音相似,所以很多地區把河豚當做能夠納福的神靈,也許與中國文化中鯉魚的象徵意義有異曲同工之妙。日本人早在江戶時代(1603年—1867年)就開始食用肉質鮮美的河豚,只是在當時河豚還是普通百姓吃不起的高檔食用魚。
  • 河豚美味為何總是欲罷不能?難道非要吃麼?吃的話要怎樣防中毒
    ,而不只講經驗#吃河豚容易中毒麼?01為什麼吃河豚會中毒?02如何安全吃河豚?吃河豚務必去「有專業資質的餐廳」,可降低食物中毒的風險,不建議自己嘗試烹調製作。若遇到有不法商販售賣活著的河豚,請務必遠離並撥打12315舉報,降低自身和他人中毒的風險。同時也一定要拒絕食用「野生河豚」。最後強調一點:選購安全、放心的魚類食品,請到「大型超市」或「有資質的正規農貿市場」。今天就分享到這裡,如果覺得有用,歡迎分享給朋友!
  • 河豚備受人們喜愛,現如今河豚養殖前景如何?前期準備都在這
    大家好我是原創作者小百,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一定要記得留言點讚哦!河豚魚的美味一直讓吃過的人難以忘懷,對於沒有吃過的人也是躍躍欲試。現在市場上可以購買和河豚也是越來越多,而且在河豚在市場上的批發價格也是逐漸在降低,這也是讓我們這些小老百姓能吃上河豚的原因。河豚魚比我們平時吃的魚肉質還要鮮美,味道也比較獨特,所以一直廣受人們的喜愛。在我國宋代,有一位人盡皆知的吃貨大文豪蘇軾,也是一同將河豚寫入了詩中,在那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更是證明了蘇軾「拼死吃河豚」的事實。
  • 「拼死」也要享受河豚的美味
    河豚體內含有毒性極強的神經毒素,毒性相當於劇毒品氰化鈉的1250倍,一塊小小的河豚肝就足以毒死幾十個成年人。可是,河豚的肉質柔和細膩,吃了令人回味無窮,所以自古就有「食得一口河豚肉,從此不問天下魚 」的說法,以至於許多人「拼死」也要享受河豚的美味。
  • 蘇軾最經典的一首詩,想像豐富,洋溢著濃厚的生活氣息
    蘇軾是北宋傑出的文學家,他的散文筆調優美,思想深刻,極具歷史的厚重感;他的詩歌時而豪邁激昂,時而蘊含哲理,令人讀罷浮想聯翩。後世讀者不僅敬仰他的高尚人格,也對他的文學才華佩服得五體投地。下面就分享蘇軾最經典的一首詩,想像豐富,洋溢著濃厚的生活氣息。惠崇春江晚景宋代:蘇軾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 蘇軾是美食家眾所周知,他冒死吃1物,喊出5個字,彰顯吃貨本色
    蘇軾是美食家眾所周知,他冒死吃1物,喊出5個字,彰顯吃貨本色小時候我們只知道蘇軾是個大文學家,後來才發現他不僅長於填詞寫詩作文章,還工書法、愛旅遊、會釀酒、懂茶道、善烹飪,是個當仁不讓的生活家,堪稱中國5000年歷史長河中最懂生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