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網訊 5月9日,《高校後勤研究》(2019)學術年會暨新時代高校後勤管理模式轉型高峰論壇在青島召開,校黨委常委、副校長肖江南受邀出席並作「精細化管理,品牌化發展,助力雙一流大學建設」主題報告。
會上,肖江南概述國外高校社會化改革成功經驗模式和我國高校後勤社會化改革40年的發展歷程,結合我校後勤服務保障工作實際,從精細化管理和品牌化發展的角度介紹了我校後勤社會化改革的基本情況,就目前繼續推進改革進程所面臨的困難和挑戰進行分析和探究。
肖江南指出,高校後勤社會化改革要以實現從「保障」到「保障+育人」的職能轉變、打造校園服務現代化的一流後勤為目標。我校的後勤社會化改革堅持理論研究和實踐經驗相結合,一方面不斷加強後勤政策、文化、標準化、職業化等方面理論研究,秉持開放、創新、綠色、協調、共享的後勤發展理念,另一方面腳踏實地謀實務,品牌建設助發展,目前實現了由「自辦後勤」為主向「選後勤、管後勤」為主的轉變,取得了一定成績:一是構建起精細化的後勤管理體系,後勤各項工作有章可循、有據可依。二是打造了媽媽的味道、「52315」一號通、「勤學堂」等一批高品質的服務和黨建品牌,用品牌帶動服務升級,用品牌打造育人環境。
我校後勤通過遵循適度開放的原則,積極引進優質社會資源,進一步控制運營經濟成本,不斷增強專業化服務水平,服務保障工作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肖江南強調,在不斷探索和逐步推進後勤社會化進程中形成的後勤模式,沒有絕對的優劣之別,我校在遵循社會化改革發展規律的基礎上,以廣大師生的需求為出發點和立足點,從做師生滿意的後勤服務逐步打造讓師生感動的後勤服務,探索和建立具有青大特色的後勤服務模式。
會後,成都大學、電子科技大學、浙江工業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等6所高校後勤同仁來我校進行考察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