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戰友」找到幸福感、歸屬感、獲得感——安徽滁州市科學教育...

2020-12-25 瀟湘晨報

安徽省滁州市堅持「以退役軍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圍繞待安置退役士官基本情感認同、基本待遇落實、基本知識儲備、基本崗位適應的「四個基本」定位,把科學教育管理貫穿退役士官待安置全過程,多措並舉提升他們的幸福感、歸屬感、獲得感。

精細服務 讓幸福感落在實處

士官徐慶中是滁州天長市銅城鎮人,在陸軍某部幹了16年駕駛員。轉業離隊前,聽戰友說地方手續辦理要跑很多部門。

辦理手續期間,帶著「困惑」的小徐來到天長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工作人員直接把他帶到「一站式」服務窗口,小徐把退役證等相關材料交給工作人員,不到半小時就辦完全部手續。「來的時候還擔心,沒想到報到第一站就把所有手續辦完了,滿滿的幸福感!」回想當時情景,小徐滿是笑意。

像天長市這樣的退役軍人「一站式」服務窗口,滁州市屬區縣還有7個。今年,他們在以往「一站式」接轉黨組織關係的基礎上,增加「一站式」辦理落戶、信息採集、預備役登記等內容,實現了「信息多跑路、退役士官少跑腿」。

不僅是「一站式」服務窗口,為了提升「回家」幸福感,他們在保險接續、崗前培訓等諸多方面,都給待安置退役士官帶來不一樣的感受。

肚子疼痛好幾天的胡萬強,來到滁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檢查,被確診為闌尾炎。由於剛買房,幾十萬的房貸,再加上待安置期間只有基本生活保障,經濟比較緊張。「隨便一個頭疼腦熱,幾百塊分分鐘就沒了!」一想到要住院治療的花銷,一百個不情願。

然而住院第二天,南譙區退役軍人事務局領導就來到醫院看望小胡,並叮囑他把就醫材料留好,出院時好安排報銷。讓小胡沒想到的是,看病一共花費3000多元,直接就給報銷了2200多元。

從一百個不情願,到一百個沒想到,胡萬強幸福的背後,是退役軍人事務部門周密周到的精準服務保障。

「我們加強與人社、財政、醫保等部門協調,自部隊停止供給關係後,為待安置退役士官及時辦理參保登記,確保待安置期間保險不斷檔、待遇保障好。」滁州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局長楊軍介紹說,在此基礎上,他們還為退役士官購買保額50萬、保期5個月的意外傷害保險,全市一次性繳清保險費用10萬元。

迷茫、焦慮、忐忑……這是陳志國選擇安置後的感受。

當兵16年,他一直在炊事班幹「火頭軍」,立過功,完成過多次重大演習保障任務。

「離開部隊,不知道自己能幹什麼,要學什麼,真真切切的本領恐慌。」陳志國心裡的擔心也是很多待安置退役士官普遍面臨的問題。

為此,滁州市緊抓安徽在全省重點打造的教育、培訓、創業、實訓等「四個基地」模式契機,利用市、縣兩級實訓基地資源優勢,按照「幹什麼學什麼、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根據企事業單位崗位必備能力需要,突出計算機基礎知識、辦公軟體、辦文辦會等學習,幫助待安置退役士官學習新知識、積累新經驗、增長新本領,儘快滿足崗位需求。

有了實訓基地的「淬火」,陳志國很快掌握相關知識,重新找回自信。期間,他牽頭圓滿完成某校學生軍訓方案、統籌協調、匯報表演等任務。

「現在國家給我們提供這麼好的安置條件,如果停留在那種學與不學一個樣、安置好萬事大吉的心理狀態,不利於個人在地方發展不說,也影響大家對我們的評價。」說出內心感悟時,陳志國露出了久違又自信的笑容。

臨時支部 讓歸屬感淌入心中

「有幸擔任臨時黨小組組長一職,義不容辭,雖然我們是臨時的,但我們黨員的黨性不臨時、制度落實不臨時、作用發揮不臨時……」在「憶往昔、守初心、再出發」主題教育會上,潘紹磊講出所有待安置退役士官的心聲。

當兵16年的潘紹磊,已有14年黨齡,「在部隊嚴的制度、嚴的要求、嚴的管理環境下,能夠嚴格參加組織生活,突然回到地方,環境鬆了,管理約束少了,時間一長,思想上、行動上有所鬆懈也正常!」

像潘紹磊一樣,待安置退役士官兵齡大都在12年以上,幾乎全部是黨員,退役士官返鄉後,需要等待半年以上才能確定上崗,長期脫離組織生活給人員的教育管理帶來諸多問題。

為杜絕待安置期間的退役士官組織關係「虛化」、組織生活「弱化」、組織觀念「淡化」現象,他們在全市範圍內依託市縣兩級退役軍人服務管理中心,成立各級臨時黨支部8個、臨時黨小組15個,採取就近掛靠、依託管理、責任連帶等辦法,將年度符合政府安置條件的退役士官黨員納入組織統一管理。

「退役士官黨員在哪裡報到,黨組織就要建在哪,管理監督就要跟到哪,讓他們在『新家』找到歸屬感。」滁州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副局長梁茂生介紹說,臨時黨支部書記由同級退役軍人事務部門相關負責人擔任,黨小組長由退役士官擔任。

此外,他們發揮臨時黨支部對退役士官黨員教育、管理、服務的作用,嚴格落實「三會一課」制度,每月至少開展2次黨組織活動,每季度召開1次黨員大會、組織1次黨課學習。同時,結合主題教育開展主題黨日、重溫入黨誓詞等活動,強化黨員身份認同,引導退役士官黨員提高思想自覺、政治自覺、行動自覺。

在臨時黨支部的黨建引領下,潘紹磊帶著黨小組8名退役士官,參加了黨支部組織的所有學習教育和組織生活,並在志願服務、學生軍訓和抗洪搶險等多項任務中,發揮出色,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突顯。

在全椒縣,他們還把待安置的13名退役士官編成2個臨時黨小組,統一選送到部分縣直機關業務股(室)頂崗實習,讓退役士官黨員熟悉政府單位工作方法、適應地方節奏。

從武警某部退役的四級軍士長楊柳,待安置期間被安排在縣退役軍人服務管理中心頂崗實習。幾個月時間裡,他積極參加臨時黨支部各項活動,工作主動,最終選擇到大墅鎮退役軍人服務站,工作得心應手。

「哪裡有攻堅,哪裡就有黨組織;哪裡有需要,哪裡就有黨員!」通過建立臨時黨支部,待安置退役士官不僅滿滿的歸屬感,黨支部的戰鬥堡壘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也在各項工作中得到體現。

社會實踐 讓獲得感不斷增強

「您好,現在是紅燈,請稍等綠燈通過。」身穿紅馬甲、頭戴小紅帽、手拿警示旗,每天一大早,邱道林都會來到滁州市清流路與來安路交叉口進行交通安全勸導服務。

邱道林是今年待安置退役士官,曾在陸軍某部服役16年。待安置期間,了解到滁州正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他主動到社區報名參加志願服務。在他帶領下,83名待安置退役士官加入志願服務隊,利用空閒時間穿梭在公交車站臺、十字路口,做文明創建「宣傳員」、交通路口「安全員」、文明乘車「引導員」、環境衛生「清潔員」。

5個月來,他們累計志願服務時長近2萬小時,將文明的種子處處播撒。同時,走進學校開展國防知識宣講,完成轄區內11批次8700餘名學生軍訓任務。「為家鄉更美更好盡一份力量,我們有自豪感,也有『在家』的獲得感。」邱道林說出待安置退役士官的心聲。

與邱道林不同,周其林是在退役軍人事務部門的統一組織下,報名參加了天長市退役軍人志願服務隊。他和8名戰友組成了9人小分隊,負責天長市萬家福菜市場天佳路段文明志願服務。

每天早上5點多,天都沒亮,周其林就和戰友們穿上老軍裝,戴上紅袖標,準時出現在菜市場開展文明勸導服務,除了吃飯時間,一幹就是一整天。無論颳風下雨,服務從未間斷。

「看到他們穿著迷彩服,給我們敬禮,勸我們講文明,再也不好意思亂停亂放了。」說起這支志願服務隊,市場陳老闆印象深刻。

耐心細緻的勸解,熱心周到的服務,換來的是群眾的理解和敬意,也讓待安置退役士官的群眾工作能力得到提高,獲得感不斷增強。

「我們的待安置退役士官,大多都會到鄉鎮和一些執法部門,群眾工作能力是必備基礎,通過這樣的社會實踐,是想讓他們儘快上手,縮短選崗後的適應期。」天長市退役軍人事務局負責人介紹說,全市15名待安置退役士官,全部參與最難的社區包保路段治理、小區網格管理等任務,亂停亂放亂扔現象從有到無,社會認同和自我獲得感從無到有。

已經安排到天長市勞動監察執法大隊工作的退役士官雍偉表示,正因為參加了志願服務隊,積累了工作經驗,自己才能在短時間適應工作節奏,成為骨幹培養對象。

「咱當兵的人,就是不一樣!」在安徽遭受特大洪災期間,明光市27名待安置退役士官組成抗洪突擊隊,在淮河蘇堤責任段,連續堅守16個日夜;定遠縣待安置退役士官1小時內完成物資準備和緊急集結,奔赴全椒轉移群眾、搶修堤壩、迎戰洪魔……

良好的社會實踐,不僅讓待安置退役士官得到學習鍛鍊的機會,增強獲得感,同時,也激發了他們在各項急難險重任務面前衝鋒向前,詮釋「退役不褪色」的軍人本色。

【來源:安徽省退役軍人事務廳】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徐礦集團:讓職工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歸屬感
    徐礦集團牢固樹立以職工為中心的思想,創新開展「家」文化建設,視企業為家,視職工為家人,辦民生實事、解民生難題、築民生底線,讓廣大職工在共建共維共享徐礦大家庭過程中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更多的獲得感。
  • 安徽滁州市2021安徽滁州市教師統考歷年試題圖書
    安徽教師統考考試網同步安徽教師考編網考試動態信息:安徽滁州市2021安徽滁州市教師統考歷年試題圖書,2021滁州市教師統考圖書。更多關於教師考編備考圖書,教師考編圖書資料,教師招聘考試圖書,安徽教師考編網的信息的內容,請關注安徽教師統考考試網以及安徽華圖教育!
  • 安徽滁州市教師統考考試用書-2021考安徽滁州市教師統考看什麼書
    【導讀】安徽教師考試網:2021年安徽教師招聘考試公告預計將在2021年3月左右發布,想要成功「上岸」,就需要儘早準備!華圖教育準備了多種圖書,希望對廣大考生的備考有所幫助!
  • 安徽教師考試網2021安徽滁州市教師招聘考試筆試怎麼備考?
    【導讀】安徽教師考試網:2021年安徽教師招聘考試公告預計將在2021年3月份發布,在筆試之前的備考工作顯得尤為重要,華圖教育提供多種安徽教師招聘考試培訓課程,更有網課圖書等供廣大考生選擇!   安徽教師統考考試網為您發布2021安徽滁州市教師招聘考試筆試怎麼備考?
  • 普通高校教師職業認同感和工作收入對主觀幸福感的影響研究
    普通高校教師職業認同感和工作收入對主觀幸福感的影響研究胡潘,陳貴琳,劉瑩,亓洪勝(蚌埠學院理學院,安徽蚌埠 233030)摘要:該研究以普通高校教師為研究對象教師,作為人類文化科學知識的繼承者和傳播者,其工作質量關係到年輕一代身心發展和民族素質提高。該文旨在通過問卷調查的數據,分析高校教師職業認同感對其幸福指數的影響,確定工作收入是否是影響幸福感的首要因素等結論。同時,運用研究結論,積極引導教師提升教師隊伍自身的素質建設,科學提供高校管理者解決管理難題和完善管理體系的思考方向和路徑。
  • 努力提升幼兒園幼師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果雪兒在這裡,並不是對幼師群體之中的個別害群之馬做翻案,而是想在這裡鼓與呼,請全社會都來關心呵護幼師的身心健康,努力提升幼師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畢竟,相比於其他階段的教育相比,學前教育應該還是處於最薄弱的一環,幼兒園教師應該也是教師隊伍之中最為薄弱的一環,也是最容易受到傷害缺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群體。
  • 全心全意為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而努力工作...
    新華社北京8月28日電題:全心全意為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而努力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向中國人民警察隊伍授旗並致訓詞激勵警心鬥志、引領前進方向新華社記者「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國人民警察要對黨忠誠
  • 巧用鼓勵,讓孩子找到歸屬感
    叮噹媽媽陪你自我成長,科學育兒。在生活中有一些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擾亂課堂紀律、哭鬧不止、胡攪蠻纏、不斷自我否定、懶惰、精神萎靡不振、寫作業拖拉磨蹭、過度黏父母,不合群......上述這些行為,我們基本上都可以稱作孩子的不良行為。面對孩子的不良行為,大多數父母的做法是想辦法儘快消除,而大多數父母消除孩子不良行為的方法,幾乎可以概括為7個字:威、逼、利、誘、吼、罵、打。
  • 日照:不斷提升人民群眾教育獲得感幸福感
    教育,是黨之大計、國之大計。  今年以來,市委、市政府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以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為目標,推進各類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  尤其是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市積極推進線上教學,並實現了平穩順利復學複課。
  • 安徽滁州市市場監管局抽檢32批次食品全部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記者 徐遠官) 近日,安徽滁州市市場監管局發布2020年第30期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本次抽檢食品32批次,全部合格。本次監督抽檢的食品主要為糧食加工品、飲料、糕點、調味品和糖果製品。
  • 讓孩子找到歸屬感
    孩子不聽話,正是歸屬感缺失的跡象。培養孩子他對自己家的認同感。第一家長要試著找機會多跟他交流,主動分享小孩感興趣的事情,讓孩子對家長產生認同心理。第二,偶爾給孩子講講自己家族的故事,讓孩子了解自己與家長的淵源,讓他對自己的家族產生興趣。
  • 堅持以民為本 增強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原標題: 堅持以民為本 增強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吉林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描繪了吉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美好藍圖,明確提出持續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我們必須堅持以民為本,堅決落實這一目標。 堅持以民為本,就意味著要讓吉林人民擁有更多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山東日照:不斷提升人民群眾教育獲得感幸福感
    教育,是黨之大計、國之大計。今年以來,日照市委、市政府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以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為目標,推進各類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而以黨建引領激發教育系統動力,加快發展公平優質基礎教育,服務發展科教攻堅,努力提升教育形象,打造「硬核」教師隊伍等舉措,也在不斷提升著人民群眾的教育獲得感和幸福感。這其中,全市教育系統廣大教育工作者多方位參與了疫情防控工作,同時同步推進線上教學,使中小學生井然有序進入「居家學習」新樣態。
  • 只有用心的父母,才能讓孩子對家庭,擁有歸屬感、幸福感和眷戀感
    就教育孩子來說,即便是最懶惰、頑劣和暴躁的父母,在孩子剛出生的時候,都會真心誠意地想要做一個好媽媽、好爸爸。可是,在照顧和教育孩子的數年間,原本美好的希翼,突然間就變成叛逆、爭吵和打罵。似乎自孩子出生,從童年到青春期,整個家庭就從輕鬆愜意,逐漸演變成吵鬧煩躁。
  • 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如何?看台州樣本
    他們堅信,在共同奮鬥之下,大家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將越來越強。  今年是全面小康決戰決勝年,也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到底如何?12月1日上午,浙江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浙江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台州專場,就「順應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全面提高台州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介紹有關情況。
  • 滁州市實驗小學舉行《安徽青年報》學生記者站授牌儀式
    《安徽青年報》滁州市實驗小學學生記者站授牌儀式現場。10月30日上午,《安徽青年報》滁州市實驗小學學生記者站授牌儀式在二樓厚德廳舉行。校長楊華風、副校長陳霞、安徽青年報社媒體事業部總監姚勇、副主任吳雄峰出席了此次活動,學校記者站輔導老師、學生記者等出席了儀式。楊華風首先致辭,他表示學生記者站的成立,為廣大愛好寫作、有志於文學和新聞事業的同學們提供了一個接觸社會、參與實踐、提升能力的平臺。希望大家充分利用好這一平臺,好好學習,努力提高寫作水平,促進綜合素質培養,為將來奠定堅實的基礎。
  • 話浙江民生成就感: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同頻共振
    王剛 攝 中新網杭州1月15日電(記者 胡豐盛 林波)在浙江,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從何而來?堅持每年辦好十方面民生實事,不斷健全完善五大機制,讓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三感」同頻共振,這或許是浙江的回答。
  • 共攜手|迎接「新戰友」,就要滿滿的儀式感
    共攜手|迎接「新戰友」,就要滿滿的儀式感 2020-12-10 17: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不斷提升人民群眾教育獲得感幸福感——我市今年以來教育工作綜述
    教育,是黨之大計、國之大計。今年以來,市委、市政府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以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為目標,推進各類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尤其是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市積極推進線上教學,並實現了平穩順利復學複課。
  • 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習近平總書記22日在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推動各項社會事業增添新動力、開創新局面,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連日來,專家學者、幹部群眾圍繞教育改革和發展、文化傳承和創新、大力發展衛生健康事業、全面建設體育強國等,結合自身實際,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