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國考的難度是比較大的,而且競爭也比較激烈,因為要從那麼多參加國考的人力脫穎而出也是很不容易啊。一般國家公務員都是在大城市發展的,無論是環境還是發展前景都不錯,所以才會有那麼多應屆生參加考試。但是退一步想,要是考鄉鎮公務員會不會容易些呢?
國考是要求是全日制本科以上的學歷才能報考,而現在鄉鎮公務員報名的條件已經放鬆到了非全日制本科或者是大專學歷。也就是說,參加成人教育考試獲得的本科文憑都可以有機會當公務員。
所以別再說自自學考試,網絡教育,或者是成人高考獲得的本科學歷沒有什麼含金量了,既然是國家承認的,也是可以在學信網上查到了學歷,自然是有很多用處的。
(1)跟國考相比,省考鄉鎮公務員的考試難度要低一些。
(2)省考鄉鎮公務員提高的崗位多。國考一般都是只有兩三個職位,但卻非常多人去競爭。而鄉鎮公務員提供的崗位通常多一些。
(3)當鄉鎮公務員的門檻低了。最大的門檻本來是學歷,現在為了擴招人才已經降低到了大專條件。
(4)省考的限制條件不是很嚴格,甚至出現「三不限」崗位。
(5)考鄉鎮公務員的競爭壓力比較小,所以成功率比較高。但即使這樣很多人還是希望參加國考,因為年輕人都會覺得在大城市發展比較有前途。
各地針對985或者雙一流的選調,基本可以保證兩到三年副科。川滇等個別省份選調生完全無優待,就是普通鄉鎮工無言情況不是普遍現象。
本科選調確實沒那麼好,但是比普通公務員還是強很多,起碼副科有保障,而普通鄉鎮公務員十幾年甚至幾十年都沒副科更常見。什麼鄉鎮鍛鍊,走仕途之類的純屬閉眼扯,如果你是省委組織部選調生,那還勉強可以算鍛鍊。如果你家裡有當地處級以上親戚,也能算鍛鍊。如果沒有,就靠自己在鄉鎮,一輩子副科級就到頭了,剩下的半輩子那不是鍛鍊,那叫磨鍊、折磨。
所以考鄉鎮公務員相對國家公務員還是比較冷門的,最大的原因還是因為發展機遇的問題。而且服務期是否要在當地結婚生子?如果不結婚,在縣裡找對象也是個重大問題,需要自己好好考慮清楚。
對此,你們有什麼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