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高一,期中考試過後就要選課了,3+1+2模式下,我該讓她自己選還是我給她選?
3+1+2模式語數外三門必考,物理和歷史兩門中必須選一門,化學,政治,地理和生物這四門學科當中選出兩門作為高考考試科目,總分還是750分,語數外各150分,其他三門各100分。由於3+1+2模式的高考不但關乎學生學習的興趣,更重要的是牽扯到孩子高考後選什麼專業,將來就業的問題,因此家長一定要和孩子商量的情況下選擇科目。
一、選課注意哪些事項?
1、避免盲目跟風
首先,無論是家長還是孩子一定要有思想準備,選孩子擅長的功課,不能聽別人選什麼自己就選什麼,不能有從眾心理,一定要避免盲目跟風。盲目跟風是最不可取也是最不理性的。
2、避免獨斷專行
家長在選課走班的時候,一定要徵求孩子的意見,不要替孩子完全做主。家長覺得自己所選的專業將來就業好,容易找工作,但孩子不一定適合這樣的課程組合,因為這個組合要賦分的,如果孩子不擅長這裡面的功課,孩子以後學習會很吃力,可能與家長的願望背道而馳。因此家長千萬別自以為是,獨斷專行,聽孩子的意見很重要。
3、也不能全聽孩子的意見
孩子畢竟是孩子,家長和孩子一定要清楚選課走班的利害關係,家長的獨斷專行不行,同樣也不能全聽孩子的意見。
有的孩子或許是喜歡某個同學才選了這門課,有的或許喜歡某個老師選了這門課,有的或許講哥們義氣選了這門課,作為家長一定要了解孩子的真實意圖,全聽孩子的意見也未必正確。
4、多和科任老師溝通
在選課前多和科任老師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儘量能得到科任老師和班主任的建議,讓他們給孩子一些引導,以便根據成績了解孩子對該門功課的潛力,不要輕易做選擇,綜合考慮各種組合,看哪一種組合最適合孩子。
二、選科的其他參考因素
1、等級賦分因素
在3+1+2模式中的3和1是按照孩子高考卷面成績計入高考的,其他所選兩名功課是要進行等級賦分的,也就是說孩子高考卷面分出來之後還要換算一下,最後計入高考成績的是換算分數。假如,孩子選生物,卷面成績90分,但因排名靠前,最後換算分數可能變成98分。這個98分最後計入高考生物成績。
2、學生成績位次因素
在等級賦分制度下,學生的原始成績不是那麼重要,重要的是孩子的原始成績在所選學科的全部學生當中的排名位置是否靠前才是最重要的。因為位置越靠前,最後換算出來的成績就越高,這時候學生成績位次就顯得特別重要了。
3、專業因素影響
選科就意味著選專業,因為選科影響著將來高考專業的選擇,上好大學,選好專業。如果家長和孩子過於盲目,到以後填報志願就有可能受到限制。
總體上,如果孩子選擇物理這個學科,基本上所有高校的專業幾乎都可以選。因此,孩子如果擅長物理,建議家長和孩子儘量選擇物理學科。如果的+1孩子選了歷史,+2選擇了政治和地理,這個組合將來報考專業面就非常窄。綜合考慮,最後選擇文理搭配這樣的組合。
結語:孩子選課一定要認真而慎重,首先要分析注意哪些事項,然後再考慮選課的其他參考因素。總之,選出的科目組合最好文理結合,要以幫自己賺分數提高成績為宗旨,不能盲目跟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