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淨山,得名於「梵天淨土」,位於貴州省銅仁市的印江、江口、松桃(西南部)3縣交界,靠近印江縣城、江口縣東南部、松桃縣西南部。系武陵山脈主峰,是中國的佛教道場和自然保護區,位於銅仁地區中部。曾經在網絡爆紅的梵淨山,一時間成為旅遊勝地,那麼它的價值僅在旅遊嗎?除了旅遊還有這些東西你需要了解。
地理環境
梵淨山,位於貴州省銅仁市。位於貴州省東北部印江縣、江口縣、松桃縣三縣邊境,方圓達六、七百裡,其最高峰——鳳凰山海拔2572米,朝拜地——老金頂(梵淨山老山)2494米,新金頂(新山)2336 米。梵淨山是雲貴高原向湘西丘陵過渡斜坡上的第一高峰(相對高度達二千米),它不僅是烏江與沅江的分水嶺,而且還是橫亙於貴州、重慶、湖南、湖北四省(區)的武陵山脈的最高主峰。
自然資源
焚淨山總面積567平方公裡,山勢雄偉,層巒疊嶂;坡陡谷深,群峰高聳;溪流縱橫,飛瀑懸瀉;古老地質形成的特殊地質結構,塑造了它千姿百態、崢嶸奇偉的山嶽地貌景觀,原始生態保存完好,1982年被聯合國列為一級世界生態保護區。梵淨山擁有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比如黔金絲猴、珙桐等珍稀物種。風景美麗自然,進入山區完全找不著人工景色的痕跡,其主峰的「蘑菇石」是著名的一道景觀,是旅遊不可多得的一個目的地。
生態環境
梵淨山植物類型多樣, 森林是梵淨山區生態系統的主體,森林資源是其生物資源的核心。它既是生態系統的第一性生產者,又是能量流動與物質循環的樞紐;同時因其特殊的層次結構,形成了動物、微生物賴以生存的棲息環境地。森林類型劃分 原生性的栲樹林、青岡櫟林、珙桐林、黃楊林、高山柏林等以及次生性的響葉楊木、樺木林、楓香林、楓楊林、馬尾松林、毛竹林等44個森林類型。在梵淨山自然保護區內森林覆蓋率在80%以上,森林活立木蓄積為3378000立方米。
亙古至今,人世間滾滾紅塵。梵淨山如同一葉孤島,在危急時刻接連三次出手,助力生靈繁衍存續,就像生態學專家吉姆·桑賽爾所說:「梵淨山就像一個生態孤島,上面有很多物種在裡面生存、發展,它的周邊就是人類活動的海洋。
主要景點
梵淨山的佛教文化豐贍,歷代所修寺廟甚多,大小寺廟數百座,其中四大皇庵四十八腳庵最為著名,四大皇庵之一的護國寺佔地就3000平方米,寺產遍及周圍30多裡。釋迦殿、彌勒殿在金頂上,始建於明朝,左為釋迦殿,右為彌勒殿,中為金刀峽,天橋橫跨峽上以溝通兩殿。廟後各有一巨石,一名曬經臺,一名說法臺。這組建築地處梵淨山絕頂,下臨一千多米的深谷,舉目四眺,百裡風雲盡收眼底,甚為壯觀。承恩寺(俗名上茶殿),在金頂左側,正殿三間,門額陰鐫「敕賜承恩寺」五字,兩側配殿八間,僅存部分殘牆,全部建築面積佔地1250平方米。鎮國寺(俗名下茶殿)在承恩寺下方,始建於明代,20世紀50年代傾塌。金頂古廟較多,遺址尚有回香坪、老金頂、圓通殿等多處,可惜尚存文字資料少。
所以作為貴州第一山的梵淨山除了旅遊外,它本身就是大的自然寶庫,極具研究及考古價值,是大自然的瑰寶。還沒去過梵淨山的朋友強烈建議去一次,最好選天氣好的時候上山,不然霧太大啥都看不見,影響遊玩體驗,上山記得多備衣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