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新大學於1956年由創辦人成舍我先生手創。自創校以來,以「德智兼修,手腦並用」為校訓,秉持「學校為學生而辦,學生為讀書而來」的辦學原則,堅持自力更生,一路走來艱辛備嘗,但憑著勤儉穩健的辦學方針,終於使世新在高等教育界中站穩腳根,並進而逐步發展至今日的規模,以下就世新大學各發展時期簡介如下:
世界新聞職業學校(1956.9 ~1960.7)
世新大學創辦人成舍我先生,本著「實施民主政治須先健全新聞事業;健全新聞事業需有足夠傳播專才」之體認,於1956年秋,擇定臺北木柵溝子口為校址,成立「世界新聞職業學校」,以培養「德智兼修,手腦並用」的新聞傳播人才,同年10月15日開學上課,當時僅有初、高級各一班,學生63人。
世界新聞專科學校(1960.8 ~ 1991.7)
學校規模粗具後,在1960年改制為「世界新聞專科學校」,學制分三年制及五年制兩種。至1990學年度為止,三年制專科共設有8科,五年制專科共設有4科,學生總數為6,055人。
世界新聞傳播學院(1991.8 ~ 1997.7)
1991年8月,奉教育部核准改制為「世界新聞傳播學院」,初設5系(分為12組),停招三年制、五年制專科。推葉明勳先生為董事長,聘任成嘉玲博士為改制學院後首任校長。至1996學年度止,共設有1個研究所,14個學系,學生6,276人。
世新大學(1997.8起)
世新在全體師生共同努力之下,以辦學績效卓著,深獲各界肯定,再度獲準自1997年8月起改名為「世新大學」。分設新聞傳播學院、管理學院、人文社會學院及法學院等四個學院。2001年8月成嘉玲校長卸任,董事會聘任牟宗燦博士續任校長。至2003學年度,共設有3個研究所、18個學系,其中包括1個博士班,17個碩士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