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學生聊閱讀:世界上最強大的力量不是原子彈,而是複利+時間

2020-09-14 藍蓮13

其實在幾年前,自己從沒想過會成為一名教師,並且竟然還如此發自內心地被這份工作所吸引。這期間接觸過的孩子們帶給我的驚喜和感動已經是無法用筆墨來形容。

教學相長,教學的最大樂趣,就是喚醒學生的潛質,更發現未知的自己。


在今天的教育形式下,閱讀在孩子們的學習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有一位跟我學習寫作的小學生,平時還沒有閱讀的習慣,也比較不愛閱讀。該怎麼引導呢?

事情發生在一次寫作課程結束後,離下課還有大概十分鐘的時間,我就和他隨意地聊了起來。

我問他:「假如每天抽出半小時來讀書,以你的速度能讀幾頁呢?」

他說:「大概20頁。」

我伸出雙手,對他說:「假如有兩個你,老師的左手代表每天閱讀半小時的你,右手代表每天都不閱讀的你,雖然一天兩天內的差距是微乎其微的,但是一年後差距是不是很可怕?我們一起來算一下吧!」

說完我在A4紙上寫下了一個乘式:20X360= (頁)

他立即自己算出結果:7300頁。

我馬上接著說:「這只是每天半小時哦,如果是每天一小時、兩小時呢?每天一小時,一年可以讀上大概14600頁,兩小時,就是29200頁……那三年、五年下來,甚至是十年、二十年、五十年後呢?有閱讀和沒閱讀的你是不是差很多很多?」

這些數據突然令我靈機一動,於是我為他列出了那個著名的式子:

我為他分析道:

「1.01,其實就是(1+0.01),即每天進步一點點;

0.99,其實就是(1-0.01),即每天退步、落後、墮落一點點;

1的365次方沒有意義,代表每天原地踏步,止步不前;

365,即一年的天數;

366,即365次方……

一年後的差距:37.8與0.03,已經差了一千多倍!」


看著他眼中閃著光芒的樣子,我笑著問道:「不只是閱讀哦,很多領域中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就是這麼拉出來的。是不是很震撼?」

他連連點頭。



我馬上趁熱打鐵:「你知道一天中最適合閱讀的時段是什麼時候嗎?」

搖頭。

我:「就是早起後和晚上睡覺前,這兩個時間段都是很黃金的。你不妨自己規劃一個時間,比如每天晚上,先做好作業,在睡前讀上半小時。

具體的閱讀可以有一個規劃,比如按自己的速度,計劃三星期大概讀兩本書,那麼就可以先把自己想讀的幾本書列出來,並且依此表上預計的起始閱讀的時間。當然,這個時間是靈活的,早兩三天或晚兩三天都是正常的,但是如果遲了幾個月,就說明自己已經沒在閱讀狀態中了,需要及時調整回來。

舉個例子,從你現在到寒假有將近兩個月,大概八周的時間,除去期末考前夕的備考時間,你比較能用來閱讀的時間以六星期來算,那就能計劃讀上四本書。好,那你就可以列一個表格,這四本書的名稱是什麼?每本書你打算在幾月幾日到幾月幾日去閱讀?寫清楚……寒假、暑假時間比較多,那麼你可以給自己更多的閱讀時間。如此慢慢地積累,一年下來,可能就讀了幾十本書了。

當然,讀什麼書也很重要。我不太建議你去讀那些時尚雜誌、報紙什麼的,最好挑選那些有沉澱、有精神營養的書,比如我們的從古流傳至今的經典,比如偉人傳記,還有你感興趣的領域,就像你喜歡鋼琴,不妨找找一些鋼琴大師的傳記來品讀,去吸收他們成長過程中的精神營養,鼓舞自己……閱讀範圍可以儘量地廣泛,歷史、地理……上下五千年縱橫閱讀,總之,就是要打開自己的心量和眼界,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沒一會,就見他興奮地從草稿本上裁了一頁紙下來,我不解地問:「你這是要做什麼呀?」

他一臉的躊躇滿志:「我要制定閱讀計劃!」



恰巧昨晚劉老師在「論與人生」講座中又提到了一些人「何以解憂,唯有暴富」的心態,以及那組著名的複利算式,令我很是感慨,也想起了教學中發生的這件事。

其實,無論是學習,還是健康,或是財富,哪樣不是如此呢?都是在這樣的「複利思維」下用大量的時間、精力慢慢積澱呈現出來的。其實這個原理很好理解,我們只要看看大自然,就能明了:任何的花朵都不是小樹苗一種下去就綻放出來的,任何的果實也不是一天內就能飽滿的——一定是日積月累不斷地積累、成長,在適合的季節出現的結果。



後面聽這位孩子的媽媽反饋說,孩子現在是每天不讀書就不睡覺,而且還把老師給他的理念分享給自己的小夥伴們,勸大家一起來閱讀。

心中感覺無比的欣慰:一個孩子,與其被人耳提面命地去做自己感覺無趣的事情,不如認識到其中的樂趣和意義後,打開自己生命的發動機,自在地在知識的海洋中暢意遨遊!


【關於作者】

藍蓮,一位差點踏上職業歌手之路的寫作者,喜書、畫、箏、跑步、電影、旅行。

最重心靈成長,儒釋道忠實粉絲,對世界保有好奇和天真視角,教學之餘,假扮朋友們的「心靈導師」,不想無心插柳柳成蔭,發現了未知的自己;獨處則閱讀寫作,耕耘心田,安放靈魂(公:水月齋Manju)。

最願:攬遍天下美景,閱遍天下好書,訪遍天下高人,成就一家之言。做有趣的靈魂,寫有溫度的文字。

相關焦點

  • 基金定投追求的,不是暴利,而是複利!
    據說曾經有人問過愛因斯坦:「世界上最強大的力量是什麼?」他的回答不是原子彈爆炸的威力,而是「複利」;著名的羅斯柴爾德金融帝國創立人梅爾,更是誇張的稱複利是世界上第八大奇蹟。 01 什麼是複利?有多厲害呢?
  • 每日閒談:什麼是複利,複利與時間的關係及運用
    經濟學上利息分兩種:一種是單利,一種是複利。單利是只針對本金計算的利息。複利通俗來說就是利滾利,即上一次的利息計入到本次本金,新得到的利息再繼續生息,像這樣的利息循環的獲取收益就叫複利。用公式表達就是F=A*(1+i)^n,其中F為最終金額,A為初始本金,i為收益率,n為時間周期。
  • 複利的謊言:時間並不是複利的朋友,更多時候是敵人
    世界是隨機的,並不符合「決定論」,更不是線形的。 「複利思維」為什麼看起來如此有吸引力呢? 因為「複利」製造了一種虛幻的確定性。 我們的工作、生活、投資,大多是通過尋求事實和真相,來尋求生活中的確定性。
  • 歲月不會辜負你,堅持不下去時請看看複利的強大力量!
    所以當你堅持不下去時,一定要意識到近在咫尺的成功就要遠去,或者不妨看看複利的力量,在個人理財方面,如果你的資產能每年保持一定的收益率,很多年以後將會是一筆巨大的財富,這裡面的核心就是時間,在時間的催化下,帶來了複利的力量,這也就是巴菲特的價值投資理論,長期的持有一家公司就能看到巨額的收益。
  • 英文閱讀與複利思維
    雪球象徵著你專注的那件事,很溼的雪象徵著外部條件,很長的坡則是時間放大器。隨著時間的推移,雪球越滾越大,你的收益越來越多,而且這種收益是複利式增長,多好。對於想要學好英語,尤其是想進入英國G5和美國藤校的中國孩子來說,英文閱讀一定是你可以找到的最優質雪球之一。
  • 顛覆認知複利我們的人生
    「複利是世界上第八大奇蹟,它的威力甚至超過了原子彈。」這句話據說是愛因斯坦他老人家說的,也有人說愛因斯坦沒有說。到底是誰說的暫且不論,但這句話沒錯。股神巴菲特正是複利的代言人以及實踐者,受益者。巴菲特老人家投資年化收益率20%,看起來毫不起眼,無非是兩個漲停板,但他依靠50多年的複利積累,成了全球最富的人之一。
  • 世界第八大奇蹟:複利和複利思維
    在投資理財領域,最最著名的概念還是複利,很多資產配置、投資理財的大師,不管方法是多麼的完美、獨特,要取得長期的成功都離不開複利。單從數學上看第一種和第四種的平均收益是一樣的,都是25%;第二種和第三種的平均收益都是12.5%,但是結果截然不同,所以穩定收益也至關重要。看了以上關於複利的一些內容,大家對複利應該有一個初步的印象了,穩定而又較高的投資收益率+足夠長的投資時間才能夠真正享受到複利的紅利。
  • 複利思維的真相,最可怕的是這個!
    ——不是能力上能否做到,而是沒有這個耐心。要麼覺得回報率太低,不屑去做;要麼覺得回報率太低,摁不住蠢蠢欲動的瘋狂舉動。這就是富人和窮人最根本的區別。大多數人總想著一夜暴富,用最短的時間追求最快速的財富積累,追求過高的回報率。
  • 愛因斯坦:複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蹟,8個經濟學原理帶娃另眼看世界
    在這裡我拋磚引玉,和大家分享8個高財商兒童需要儲備的經濟學常識。1、 複利思維經濟學上利息分為兩種,一種是「單利」,一種是「複利」。單利是只針對本金計算的利息,而複利則不僅對本金計算利息,還對本金的利息也一併計算利息。大科學家愛因斯坦說,世界上最強大的力量不是原子彈。而是「複利+時間「。複利是人類已知的世界第八大奇蹟。
  • 靜坐之道|世界上最強大的力量
    靜坐,唯一之道(七))靜坐,唯一之道(八)最強大的力量世界上最強大的力量是心念。在這個無形的內心生起的任何一念可以解救或是毀了這個世界。心念有如金礦,不過人們一直在汙染它。所以心念一定要遵循戒律及理性的領導以防受到心靈的汙染。佛說:「沒有一個敵人的殺傷力比得上我們的貪念、嗔恚以及痴念」。一旦我們成為內心的主人,我們便能擺脫如上的負面念頭,也就是種種讓你我不滿人生的想法。
  • 如何運用「複利思維」投資你的人生,徹底拉開與別人的差距?
    愛因斯坦曾說過:「複利是世界的第八大奇蹟,其威力比原子彈更大!巴菲特曾經很長一段時間都是世界首富,即使到了現在,依然是全球富豪榜前十位的大人物。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巴菲特一生中99%的財富,都是他50歲之後獲得的。(可能也是因為他活得比較久的緣故,很多人錯以為他年輕時就擁有很多財富)也就是說,在50歲之前,他或許就和我們普通人一樣,50歲之後,才真正進入財富增長期。
  • 最令人畏懼的武器不是原子彈,而是哈佛科學家發明的這種簡單武器
    來源/把科學帶回家 ID:steamforkids撰文/七君原子彈常被認為是最厲害的武器。可是說到殺人的效率,世界上破壞性最大的武器並不是原子彈,而是另一種武器——凝固汽油彈。你可能不知道,單次空襲造成最多死亡的並不是在廣島或長崎丟的原子彈,而是在東京丟的凝固汽油彈。
  • 美國為何不在越南戰爭中使用原子彈?不是不想,而是沒這個膽!
    在第2次世界大戰末期,義大利和德國已經相繼投降,而日本人依然不肯放棄在戰場上的既得利益,依舊我行我素瘋狂的作戰,造成了同盟軍的極大傷亡。當時美國為了降低同盟軍的傷亡人數,逼迫日本早日投降,將美國科學家研製出的原子彈,投放在了日本境內,造成了日本數十萬民眾的傷亡。
  • 複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蹟-----愛因斯坦
    複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蹟,其威力甚至超過了原子彈給大家講一個關於複利的經典故事:在1979年,耶魯大學有一群已經畢業很多年的校友
  • 複利思維真能讓你變成千萬富翁嗎
    投資理財經常聽到了一句話就是複利,經常看見有文章說,愛因斯坦曾說過「複利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是宇宙最強大的力量﹑堪稱是世界第八大奇蹟,其威力甚至超過原子彈」;」富蘭克林也說:「複利這塊神奇的石頭,能夠把鉛變成金子。」
  • 匯查查:外匯投資的真正魅力是複利,而非暴力
    外匯投資真正的暴利就是複利在外匯市場,真正的暴利就是複利!複利,就是在每一個計息期後,把所生利息都計入本金,再計算下一個周期的利息,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利滾利」、「滾雪球」。「複利是世界上第八大奇蹟,它的威力甚至超過了原子彈」。
  • 這樣算的話,複利達到5,你將走向人生巔峰
    (這時間可抵達慢長餘生)~簡單來說就是指不拿回利息,利滾利,按複利計算,本金翻一番所需要的時間。計算公式:投資翻倍時間=72/年利率*100還是以小H為例,就按三年前他有20萬,三年後,買豪車豪宅,環遊世界。
  • 真正拉開人與人之間差距的,不是情商,不是智商,而是……
    ——不是能力上能否做到,而是沒有這個耐心。要麼覺得回報率太低,不屑去做;要麼覺得回報率太低,摁不住蠢蠢欲動的瘋狂舉動。這就是富人和窮人最根本的區別。大多數人總想著一夜暴富,用最短的時間追求最快速的財富積累,追求過高的回報率。
  • 複利的謊言
    世界是隨機的,並不符合「決定論」,更不是線形的。「複利思維」為什麼看起來如此有吸引力呢?因為「複利」製造了一種虛幻的確定性。我們的工作、生活、投資,大多是通過尋求事實和真相,來尋求生活中的確定性。複利極大地高估了「連續性」。時間並不是複利的朋友,更多時候是敵人。時間「有先有後」的特性,讓我們容易將先發生的作為因,後發生的作為果。時間「自動駕駛」的特性,讓我們容易以為事件的發生就像將一個雪球滾下山坡。
  • 原子彈轟炸後不能住人,為何廣島和長崎住著許多人?
    1945年,日軍戰敗的結局不可避免,但是還在做困獸之鬥,為了減輕美軍登陸日本本土作戰造成的傷亡,美國總統杜魯門籤署了原子彈轟炸日本的命令,於是我們大家熟知的兩顆原子彈在廣島和長崎相繼爆炸,造成數十萬人的傷亡,日本也成為了唯一一個遭受原子彈轟炸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