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吃飯時,家長的這些行為,很有可能將孩子養成白眼狼

2020-09-05 寶寶樹兒

現在的社會裡,越來越多的家庭寵溺孩子沒有個度,導致很多孩子長大後不會不孝順父母,變成了白眼狼。

相信很多家長在吃飯時都說過這樣三句話。「媽媽不喜歡吃,你吃」;「媽媽不餓,你快點吃」;「來吧,媽媽餵你吃」,雖然這是愛孩子的表現,但是家長這樣的行為會讓孩子的行為不受限制並變得肆無忌憚任意妄為。


案例:

網上一位母親帶著女兒在餐廳吃飯,兩個人所吃的食物引起了大家的注意。這位寶媽很年輕,穿著也很時尚,女兒大概四五歲的樣子。母女倆走進餐廳之後,寶媽給女兒點了一份「豪華套餐」,自己只點了一桶泡麵,這差距真的是太大了。

雖然是「豪華套餐」,但是小女孩對眼前的美食並沒有太大的興趣,而是一直玩著手裡的手機,寶媽不但沒有生氣,反而開始用勺子餵女兒吃飯,女兒一直沒有抬頭看媽媽,只是張嘴配合媽媽,讓媽媽把飯菜送到自己的嘴裡,心思全部都在手機上。

過了很久,寶媽餵飽女兒之後,開始低頭吃泡麵,此時的面已經涼了,寶媽可能是害怕女兒著急,所以吃得狼吞虎咽,期間嗆到好幾次,顯得有些卑微。

女兒見狀不但不詢問媽媽情況,反而很不耐煩對她媽媽說:「你吃飽了嗎?快點走吧。」聽到女兒說的話,寶媽趕緊放下手裡的泡麵,然後帶著女兒走出了餐廳。

父母在吃飯時的這些行為,孩子將來很容易成為「白眼狼」,不會感激父母為自己所付出的一切,更不會孝順父母。

1、讓孩子先吃

老一輩的規矩是,長輩沒先上桌動筷,晚輩是不可以到餐桌上吃的。但是現在的孩子是父母的掌中寶、心頭肉,恨不得把孩子「供起來」,現在往往先上桌的都是孩子,最先讓孩子吃,而父母在一旁觀看或是家長一口一口地去餵孩子吃飯,孩子在獨自享受美味的時候,絲毫沒有想到對面的家長餓不餓,等到孩子吃飽之後,父母再吃。

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孩子會特別不懂規矩,也不會尊重長輩。

2、孩子吃好的,爸媽吃剩的

有些父母在吃飯的時候,都希望把最好的東西留給孩子,往往都把一桌上最好的菜品,最精華部分先夾給孩子,等到孩子吃得心滿意足之後,往往家長們都是吃孩子吃剩的。

時間久了,孩子會變得特別自私,覺得父母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應當,而不會考慮父母的感受,更不會與父母分享,變得特別自私。這樣的孩子在將來可能會成為「白眼狼」。

3、自己不捨得吃,全讓孩子吃

每個孩子都是家庭裡的寶貝,家長們都十分疼愛自己的孩子,為了讓孩子多吃一些,常常都能聽到父母最愛說的謊言之一就是「我不愛吃」。

家長以為這是善意的謊言,結果有的孩子卻不明白父母謊言背後的愛,會導致孩子真的認為父母不喜歡吃,甚至當成了理所當然的事情,會變得特別自我,以後再遇到好吃的,自己也馬上會吃掉,而不會惦記父母。

父母這樣做,會對孩子造成哪些影響?

1、變得自私

父母如果總是溺愛孩子,會導致孩子變得特別自私,做事以自我為中心,不懂得考慮別人的感受,並且想當然的認為別人就該為我服務。這些孩子在將來的學習生活中可能與其他孩子發生衝突,無法正常與他人交流,從而嚴重影響人際關係。

父母是孩子人生當中的第一任老師,應該在生活中不斷引導孩子,讓孩子變得越來越優秀。

2、沒有孝心,不懂得感恩

父母覺得自己這樣做是為了孩子好,認為孩子會明白自己的良苦用心,但是孩子年齡小,思想不成熟,根本看不懂父母為什麼這樣做,反而會讓孩子覺得父母這樣做是理所應當,孩子會變得越來越自私,只知道接受別人的付出,不懂得感恩。這樣的孩子不會有孝心,將來不會孝順父母。

百善孝為先,孩子需要感恩教育

1、讓孩子知道父母的付出

中國的父母都默默地無私奉獻著,而不去表達自己的愛。但是孩子還小,有時候也體會不到父母的良苦用心,反倒是孩子覺得是父母理所應當要做的。

家長們在孩子明白事理的時候,就應該讓孩子知道父母養育孩子的艱辛,讓孩子體會生活的不易,懂得珍惜父母的勞動成果。

2、對孩子學會放手

很多家長非常寵溺孩子,捨不得讓孩子勞動,總喜歡包攬孩子的人生,生怕孩子吃苦,受不得孩子有一點委屈。

家長不能跟著孩子一輩子,家長要學會放手讓孩子學會獨立,給孩子自我成長發展的空間,否則孩子永遠學不會長大。

3、給孩子進行感恩教育

家長們在日常生活中的一點一滴培養孩子感恩的心,可以帶著孩子多去參加一些社會活動,或者可以通過各種節日來教育孩子感恩,比如感恩節還有父親節、母親節和重陽節等等,用儀式感培養孩子感恩,讓孩子學會感恩他人,學會幫助他人。

當然,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孝順長輩關愛友人,孩子在一個充滿感恩的環境下自然會被耳濡目染。

相關焦點

  • 家長這3種行為,容易把孩子養成「白眼狼」,將來受苦怪不得別人
    二人的孩子留學英國,因為壓力過大而回到國內,心理和精神都出現問題。殺害二人之後兒子出逃國外,最終被逮捕回國。這個家庭發生了什麼故事我們還不清楚。但是,父母與孩子的相處是一門學問,家長的行為會影響孩子的成長。家長的一些行為會導致孩子變成白眼狼,不願意親近父母,甚至怨恨父母,容易把孩子養成&34;,將來受苦怪不得別人。
  • 想要讓孩子學會感恩,家長要杜絕這3個行為,避免養出「白眼狼」
    ,吃飯的時候也是第一個夾給她吃,久而久之,女兒一直是餐桌上第一個吃飯的人。,家長要杜絕這3個行為:1、替孩子做太多當孩子長到一定年齡時,父母就可以放手讓孩子自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大多數孩子享受著父母無微不至的照顧,對於家務更是敬而遠之。現在依舊會有家庭選擇透支自己給孩子最好的資源,很多時候,之所以會養成白眼狼,不是因為父母給的太少,而是父母替孩子做得太多。
  • 22歲男孩殺害父母:父母的這3種行為,容易將孩子養成白眼狼
    對於父母來說,能夠將孩子教育成材,是一件很有成就的事。然而在生活中,我們常常能看到那些家庭教育失敗的案例。他們在教育孩子時,使得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漸漸出現了問題,長大後成了白眼狼。 其實,像這樣殺害父母或者打罵父母的事件還有很多,其原因有很多,有因為父母嚴厲管教產生憎恨行為的,有想要錢的,還有嫌棄父母的。總之,父母將孩子辛辛苦苦養大,孩子沒有感恩,卻成了白眼狼,這也從側面說明了父母教育的失敗。
  • 常把這些話掛嘴邊的孩子,將來很可能是白眼狼,家長可要及時引導
    老師說得很直白,真心拿家長當朋友了。可是,家長卻有點不開心,感覺老師「瞧不起」她家孩子。在家長眼裡,他家兒子大寶很懂事。好在後來,倆人反覆溝通,老師不停解釋,家長認真琢磨以後,才認識到了問題,知道自家孩子的確有「不孝順」的風險。原來,有一天午休的時候,幼兒園老師拿著手機,一邊吃飯一邊刷視頻。
  • 不要把你的孩子養成白眼狼
    有的人活得光鮮亮麗的,但是卻看不到默默付出的父母,為了能讓孩子有更好的生活,向生活低下了頭。1.活得光鮮亮麗,父母卻低聲下氣和朋友聊天,偶爾提到前段時間他和弟弟去北海道旅行。我問他玩的開心不,他說,其實並不愉快,他和弟弟不是一路人。他說,弟弟纏著爸媽去日本玩,他媽不放心,便邀請他和弟弟一起去。
  • 不想把孩子養成「白眼狼」,再忙也要看看,值得家長深思
    作為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聽話、懂事、有孝心,但是往往事與願違。十多年來辛辛苦苦把孩子養育大,最後收穫的居然是一個「白眼狼」。一旦出現這個問題,家長更多的是對孩子的指責和辱罵,甚至有的家長始終沒有明白為什麼自己養出來的孩子是個「白眼狼」?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聽話、懂禮貌、有孝心呢?難道「白眼狼」是自己家孩子的天性嗎?殊不知家長所反感的「白眼狼」正是自己一天天辛辛苦苦培養起來的。
  • 家長最失敗的教育,就是把孩子養成了「白眼狼」,點醒無數父母
    懷胎十月從小養育,長大後還努力賺錢送你出國留學,期望你能夠有出息,每個月7000元昂貴的生活費,這位母親為了孩子的讀書到處借錢,負債纍纍的母親在壓力之大之下給不了足夠的生活費時,25歲的「白眼狼」竟然捅了母親9刀。
  • 家長必看!為什麼我們付出一切,卻把孩子養成了白眼狼?
    真正的愛不是一昧的付出,有應必求,而是教會孩子:「在即將到來的風暴前,能做好萬全的準備,並承擔它 」其實多數家長都是溺愛而不知,以此為窗口,我們講講家庭「養成一個白眼狼」有多簡單,而又該如何權衡這危險的「愛」。
  • 孩子在飯桌有這3種行為,可能成為「白眼狼」,家長快收藏
    雖然這時候的孩子除了吃就是玩,沒有參與考試成績、業務考核這些常用的標準化評判方式,但是通過他在日常生活中的行為舉止,比如吃飯時,就足以對一個他的性格、教養等方面作出判斷了,而恰恰就是這兩點決定了一個人能走多遠、爬多高。小夏帶著兒子參加旅行團,一路上都是由導遊定好每次的菜品,所有人在同一桌上共同進餐的。同團有一家人非常惹人厭煩。
  • 母親是這種性格,很容易把孩子養成白眼狼,希望你不是
    還有一次我們搬家溫鍋,請了好多親戚朋友,就讓他舅舅去接他,結果這孩子在校門口等了一會兒沒人自己走了,給我們急的人仰馬翻。我就想著,孩子跟我們有緣,投胎來到我們家就是緣分,基本上他要什麼我都會給他,酸奶一喝就是四五盒,從來不捨得為難他,誰知道成這樣了呢!那就是了,那些內心總是內疚、總是覺得對不起孩子的母親,很難養出懂事的孩子,相反,還很容易把孩子養成白眼狼。
  • 家長辛苦養育,讓孩子變成了「白眼狼」,中國式父母的悲哀
    代為受過這些家長在孩子犯錯時,經常會念及孩子太小,覺得孩子長大後就會懂事了,所以常常會把責任攬到自己身上,替孩子道歉,幫孩子承擔責任,但是,父母這樣的行為,會讓孩子養成推卸責任的習慣,在自己犯錯後,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把錯誤推給別人,不止以後在行為上會更加無所顧忌,而且會變成一個缺乏責任心的人。
  • 孩子常把3句話掛嘴邊,長大很可能是「白眼狼」,家長要及時糾正
    當代社會人們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每個家長都渴望給予孩子最好的,不過,養娃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如果家長太過縱容,不重視引導,就會把孩子慣出毛病,甚至性格、行為等方面都會出現問題,等孩子未來長大後走向社會,這些不利因素還會成為他發展道路上的阻礙,因此,家長們一定要重視對孩子的教育和引導!
  • 別把你的孩子養成白眼狼,值得所有家長讀3遍
    當父母在烈日炎炎下滿頭大汗地從事體力勞作時,當父母在小小格子間裡腰酸背痛地從事腦力勞動時,你一頓大餐就消費掉他們一天的薪水,真的不會有一絲絲愧疚嗎?「白眼狼」。我可不想將女兒養成白眼狼。我養育她是我作為母親的職責,不圖她的回報。
  • 孩子孝順父母卻不領情,家長是怎麼把孩子養成「白眼狼」的?
    我家經常有這樣的情況發生,或者是小點心,或者是水果,倆孩子總會想著關心我或先生。當然,每次我們都會給予孩子鼓勵,因為心理學上認為,被鼓勵的行為,往往會被複製。孩子們常常做這樣讓人感動的小事情,也和事後得到的表揚有很大關係。但有些父母卻不是這樣,做法讓孩子寒心。
  • 10歲多男孩痛毆母親,全程錄像:你是怎麼把孩子養成了白眼狼?
    導讀:10歲多男孩痛毆母親,全程錄像:你是怎麼把孩子養成了白眼狼?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10歲多男孩痛毆母親,全程錄像:你是怎麼把孩子養成了白眼狼!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教授夫婦被兒子殺害:家長這2種行為,最容易將孩子養成白眼狼
    據了解,黃某此前在英國留學,回國後因要再次出國與父母發生矛盾,矛盾激化後將父母殺害,行兇後將空調溫度調到最低,拿到錢後潛逃,被抓時警方從他身上搜出10張銀行卡。父母的這2種行為,最容易養出「白眼狼」的孩子,別不在意。1、無底線嬌縱前段時間,有個10歲孩子在家裡打母親的視頻在家長群裡刷屏了。
  • 孩子小時候有這3種表現,就是白眼狼的徵兆,家長別不知道
    我們知道家長們總是愛孩子的,自己過節儉一點沒什麼,可不能苦了自己的孩子,他們總是想把最好的一切給孩子。而有些孩子就會非常感恩父母,長大以後也會更加孝順父母。而有些孩子呢,就會覺得家長給孩子,是理所應當,長大以後不但不報恩。還會去向家長索取更多。所以,「白眼狼」「啃老族」,就是這一類孩子的代名詞。那麼孩子為什麼會被家長養成白眼狼呢?
  • 李玫瑾坦言:「白眼狼」的孩子,從小就有苗頭,這3個特點藏不住
    李玫瑾坦言:「白眼狼」的孩子,從小就有苗頭,這3個特點藏不住有關孩子的教育的問題,一直以來都是家長們關注的地方,因為,大家都希望小孩將來可以有出息,懂事孝敬,以便讓小孩健康成長,家長願意傾盡所有,給孩子好的教育,最好的生活
  • 李玫瑾:長大是「白眼狼」的孩子,從小就有苗頭,三個特點藏不住
    >家長們可就要注意了,這些就是孩子自私自利的表現。如果這些情況家長不以為然,沒有從小加以改正,孩子就永遠不知道分享是什麼,當著家裡的「小霸王」,等到上學、進入社會,就很容易跟他人發生衝突,什麼事都按著自己的性子做,即便是面對自己的父母,也很有可能只保全自己的利益。
  • 行為心理學:孩子吃飯有這些習慣,可能比較自卑,寶媽要多加留意
    有這3種吃飯習慣的孩子,小心比較自卑1、吃飯有潔癖在飲食上講究衛生本來是一件好事,畢竟「病從口入」,可從生物學的角度來說,幾乎不可能做到完全隔絕細菌,且適當的細菌也對人體有益。而在現實生活中,卻有一部分人在吃飯的時候,過分要求潔淨,甚至到了一種瘋狂的地步,這就需要引起重視了。這種人會表現出這些行為,如即便在吃自己爸媽做的飯菜時,也總是會覺得沒有洗乾淨,更別說出門吃飯了,老是會覺得菜沒有洗乾淨,餐具沒有消毒,如果和他人一起進餐時,又怕沒有面子,只會忍著吃下去,但他的心裡又特別不舒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