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媽別學顧佳:《三十而已》中的教育問題簡直是車禍現場

2020-08-27 練攤兒學苑


【教育頻道】09期


《三十而已》的女主顧佳,是一個為了兒子各種玩命的媽媽:

為了兒子能上貴族學校,玩命巴結領導;

為了兒子能融入貴族圈,玩命變賣首飾給兒子報昂貴的馬術課,培養兒子的貴族品味;

為了讓兒子有一個幸福的家庭,玩命遷就老公。

為了讓兒子有更好的經濟保障,玩命推銷茶葉。

清高的王太太也折服於她的玩命,

禁不住誇獎她:女人有多狠,不是看她夠得有多高,而是看她能蹲多低。


這簡直是一面拼命錦旗,一枚玩命勳章!

我覺得王太太誇得還不夠味,有點配不上顧佳的「狠」;

誇得再狠點可以這樣說:

女人有多狠,不是看她夠得有多高,而是看她能爬多遠。

是的,沒錯,顧佳的外在動作是「拼」,內在動作是「爬」。

看上去她是夠拼的,實際上她是在地上爬呢!

很像偵察兵的匍匐前進,

無論前方是汙泥坑、臭水溝還是荊棘叢,

她都得咬緊牙一聲不吭地爬過去。

顧佳是個優秀的戰士,

但不是個優秀的母親。

她那吃苦耐勞的韌勁兒,不顧一切的狠勁兒,

把自己塑造一個忍辱負重、砥礪前行的道德楷模,

令無數人自嘆弗如、相形見絀、肅然起敬。

為顧佳點讚點到手麻,叫好叫到嗓破,都不過分,她配。



但我們依然不能忽略、無視一個冷冰冰的真相:

顧佳所做的一切,

都是為了一筆令人唏噓不已心痛慘烈的母子交易。

她負責吃苦耐勞,兒子負責大富大貴。

她用前半生的忍辱負重,換兒子將來的出人頭地。

她為此賠上尊嚴,兒子為此賠上童年。

她活得沒有自我,完全依附於兒子的飛黃騰達;

兒子活得焦頭爛額,擺脫不了無形的道德綁架。

在一切外在成功的背後,

是母子內心的千瘡百孔。

她愛子心切,傾盡所有,都只是無知而盲目。

她不懂幸福,甚至不懂尊重。

她在自以為是的執迷中爬行,離幸福越來越遠。

她以愛的名義強行收編了兒子的自主權,

在她面前,兒子的意願毫無尊重可言;

任何叛逆都顯得不知好歹而有苦難言。

兒子成了她實現自己夢想的工具,

美其名曰都是為了兒子,永遠都覺得心安理得。


魯迅先生對此有個說法,叫「愛的虐殺」

也就是溫水煮青蛙。

她柔情地刀不血刃地抹去,

兒子生命詞典中的「第一人稱」這個詞;

讓兒子在第二和第三人稱之間來回蹦躂。

兒子永遠說不出「我要幹啥幹啥……」,

他的詞典中,「我」這個字,讓母愛給磨沒了。

將來誰嫁給他,也就是嫁了個「媽寶男」,其實嫁的是他媽。

網上將來會有首歌,名字叫《第三者》放在這裡特別應景,

請諸君先睹為快:


《第三者》

人人在做第三者

學習被老師安排

小心思游離在外

空軀殼聽任他擺

婚戀被父母操辦

放逐自己的心願

你說咋演就咋演

俺不敢有啥意見

以為自己跟第三者無關聯

打死都不願

插足別人的情感

我的意願別人插足成當然

不聽我言

我成了第三者沒有話語權

甩手試試看

一把拉回面對面

逃也逃不掉 扮陰陽臉

不知往哪看

工作聽領導支遣

自己想法溜邊站

您說咋辦就咋辦

俺不配說長道短

以為自己跟第三者無關聯

打死都不願

插足別人的情感

我的意願別人插足成當然

不聽我言

我成了第三者沒有話語權

甩手試試看

一把拉回面對面

逃也逃不掉啊 扮作陰陽臉

左邊看看右邊看看空自嘆

做人真是難

第一竟是第二三



這裡的第一是指第一人稱,第二三是指第二和第三人稱。

我們絕大多數都沒能做成自己,所以我們的生命詞典其實沒有第一人稱,也用不著。

我們真實的生活狀態,其實是活在第二人稱與第三人稱之間:

既沒有話語權決定權,像個第三者;

又得聽別人的吆喝執行別人的意願,像個諾諾的聽差者,算是擁有了一個第二人稱的身份。

「你這樣,你那樣!」

「你去幹這個,你去幹那個!」

我們大多數情況下都是這裡面的那個「你」,

可不就成了第二者了嗎。

沒聽懂的朋友,評論區提問;

不認同的朋友,評論區扔磚;

沒事幹的朋友,順手點個讚。

—————————END——————————

文/墨沙墨

視頻主講/懟老獅

*本文系視頻講稿,歡迎收看本號同款西瓜視頻。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延伸閱讀:

相關焦點

  • 《三十而已》中的顧佳,手把手教你做媽媽,觸動不少寶媽的心
    撰稿:鏡子| | 審核:靜好一句「當媽的修行」讓人不得不關注《三十而已》熱劇中的顧佳。她獨立,有擔當,即是孩子的媽媽,也是老公的老婆,還要兼顧好女兒、公司的掌舵人這些隱形的身份。其實,不管電視劇中的顧佳有多完美,多麼難以逾越,但她身上終究有值得每一個普通的女性學習的東西,諸如,情商,亦或是不動聲色的手腕。這些方面尤其體現在育兒這件天大的事上。
  • 《三十而已》中顧佳教育孩子給我們的啟示
    顧佳和兒子子言也被嚇得不輕。她回家後耐心安撫兒子,沒有讓兒子的認知裡出現「歧視」兩個字。顧佳認為歧視不僅會對孩子造成傷害,還會給其他孩子幼小心靈植入歧視觀念。她教導自己的孩子不要害怕,並告訴孩子如何幫助楠楠。家委會想讓突發癲癇的楠楠退學,顧佳沒有附和其他家長,而是言傳身教做了第一個敢於發聲的家長。最後園長為顧佳的發言所動,學校經過慎重考慮後決定留下了楠楠。
  • 《三十而已》顧佳的一句話,讓當媽的感動落淚
    已經結局了的《三十而已》風靡了整個網絡。童謠扮演的全職媽媽顧佳激起了無數母親的情感。為了讓孩子上貴族幼兒園,接受精英教育,顧佳接受了巨額貸款,搬進了一所大房子。然而,因為孩子沒有通過面試,他在貴族幼兒園門口一直等著王女士,見到王女士後並拼命的討好她,只因為她是這所幼兒園的校長的妻子。
  • 《三十而已》大結局:顧佳在浴缸裡痛哭,戳中了多少遭背叛的女人
    01《三十而已》中,顧佳其實早都發現許幻山出軌的跡象了,但是因為愛因為信任,她讓自己一次又一次選擇相信。不是沒有懷疑過,而是因為太愛了,覺得兩個人一起走過十年,那麼多年的風風雨雨,怎麼可能呢?雖然說《三十而已》的結局讓很多觀眾都不爽,但我們還是得佩服編劇對於遭遇背叛的女人心理的把握,很到位。以往的劇我們所看到的更多是女人超強的反擊,對於這麼細節的心理把握還是第一次。《三十而已》中,最讓我觸動的一場戲是:顧佳在浴缸裡痛哭。
  • 從《三十而已》中顧佳式「雞血媽媽」看當代家長們的教育焦慮
    最近,周圍的朋友對向我推薦《三十而已》這部正在熱播的電視劇。從開播到現在,這個電視劇討論度極高,多次衝上了微博熱搜榜。朋友們都說,不管哪個年齡段的女性,或許可以從一心想留在大城市的王漫妮、為孩子獲得最好教育資源拼盡一切的顧佳,以及只想安心做平凡妻子的鐘曉芹身上,找到一些共感。
  • 《三十而已》顧佳:「這是我當媽的修行!」
    在幼兒園組織的一次活動中,顧佳兒子子言的同學楠楠突發癲癇,抽搐在地,嚇得在場的家長和孩子驚慌失措。事後,儘管楠楠的爸爸拼命解釋,家委會木子的媽媽還是不依不饒,甚至在班級群鼓動大家投票,施壓讓楠楠退學。孩子的表現就是家庭生活中,父母教育的縮影,孩子是複印件,父母是原件,為什麼會有校園歧視的存在,是因為家長陷入了自我中心的的意識中:
  • 《三十而已》顧佳強迫孩子學馬術,目的卻是談生意,離婚是應該的
    許幻山是顧佳的丈夫,也是家庭的主心骨,在顧佳的幫助下事業做得紅紅火火,但因為客戶的蠻橫不講理,出現了資金鍊斷裂的危機,這個危機讓顧佳非常沒有安全感,一旦出現了問題,現在過的這種生活將不復存在。為了幫助丈夫渡過生意上的危機,顧佳把目光放在了兒子上幼兒園的家長圈子裡,這些家長、太太非富即貴,每個家庭都各有優劣,都有顧佳羨慕的地方。
  • 《三十而已》:對不起,你「當媽的修行」太完美,我學不來
    文|豆媽Ech近期,隨著《三十而已》電視劇的熱播,關於劇中人物的討論也激烈異常。有可能孩子聽錯了問題,也有可能孩子的思維太跳脫,總之,突然就去咬別人的胳膊,很難不被別人認定為「問題學生」。在與孩子的溝通過程中,顧佳先表示對孩子在幼兒園面試過程中的認同,將孩子的情緒平復下來:兒子,你沒做錯。 你今天表現得很棒。 媽媽沒教過你的那些內容都答上來了。接著跟孩子說「小狗才咬人呢」,孩子反駁「我才不是小狗!」這時,顧佳用商量的語氣和孩子說「那你答應媽媽,去給老師道歉,好不好?」許子言含著眼淚答應了顧佳的要求。
  • 《三十而已》顧佳:當了媽以後,最大的感受就是憋屈!媽媽們:說到...
    這兩天網上對《三十而已》的劇情探討可謂如火如荼。  前兩天午休時,同事小A突然問我:「你說,憑什麼啊,顧佳那麼好,為什麼她老公還要出軌?」  看著小A氣鼓鼓的臉,好笑又心酸。  觀眾之所以那麼入戲,都是因為生活中常常置身於這樣的戲裡吧。
  • 《三十而已》:顧佳離婚,「巨嬰男 」許幻山把老婆當媽依賴
    嫁給巨嬰男,比嫁給媽寶男、花心男更可怕。媽寶男依賴他的母親,花心男誰都不依賴,巨嬰男則把老婆當媽依賴。男人如果無法做到性格獨立和經濟獨立,姑娘千萬別嫁他。顧佳離婚,就是最好的案例。顧佳的婚姻沒有想像中美好。讓我們一起分析。
  • 《三十而已》大結局,顧佳故事說明,這兩點行底線教育不可缺失
    《三十而已》的熱播,引發了全民的關注,現在電視劇已經大結局,那麼從顧佳這個自律、堅強、有能力、情商高的完美人妻的遭遇中,我們能學到些什麼呢?我認為家有女孩的父母,一定要進行兩個方面的底線教育。一、身體底線教育:永遠不要把自己的性別當作優勢,去貪圖「一勞永逸」的快感。
  • 從心理學分析,《三十而已》顧佳在婚姻中犯的錯,很致命
    顧佳這個角色出來後,對她的評論基本上分為兩派:第一派當然是誇顧佳的,因為顧佳簡直就是完美妻子的代表,實在是太能幹了。但第二派顯然不吃這一套,因為他們認為,現實生活中根本不存在顧佳這樣的女人,可以如此優秀和能幹,如此冷靜和智慧。
  • 《三十而已》:為讓兒子進貴族幼兒園,顧佳給富太太提鞋,值得嗎
    文|西紅柿媽媽電視劇《三十而已》開播至今,全職媽媽顧佳意外走紅了,她成了很多女性內心最欽佩的榜樣。顧佳,人如其名,事事都拿到了最佳。有事業,有家庭,能上得廳堂,也護得了娃。電視劇裡,顧佳為了讓兒子能上貴族幼兒園,不惜背上了巨額貸款,搬進了大房子。顧佳心裡只期待,兒子能從小接受精英教育。可惜,兒子面試沒通過。無奈,顧佳只好想別的辦法了。為了把兒子送到理想學校,顧佳不惜討好富婆圈裡的王太太,希望拿到她的推薦信,讓兒子順利入園。
  • 《三十而已》顧佳的教育方式值得我們家長深思
    「三十而立」,對於這個階段的女性來說,卻面臨著家庭和事業各種問題。最近的熱播劇《三十而已》,童謠飾演的顧佳火爆網絡。很多女性都在她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該角色得到了各個年齡段女性的共鳴。顧佳,「顧家」,人如其名,是一位愛孩子愛家庭的稱職且精彩的全職媽媽,完全跳出人們印象中全職媽媽的刻板印象,活出了另外一種精彩人生。
  • 《三十而已》顧佳讓孩子贏在了起跑線,現實中的你應該如何選擇
    寶媽們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我們不怕花錢,我們就要讓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上最好的學校,哪怕我們負債纍纍只要孩子有出息,就像《三十而已》裡的顧家佳一樣。如果你的生活你的圈子不適合那裡,那麼你就會遭到別人的排擠,這一點我們在顧佳的身上就可以看到,雖然那是影視劇但是也反應了現實社會中的圈子問題
  • 《三十而已》顧佳被出軌心理學解讀,你的婚姻模式對嗎?
    》中的顧佳圈粉了。不可否認,擁有完美人設的顧佳似乎擁有著更高的關注度和討論度。我想,或許是因為後者已經步入婚姻,且更多地展現出女性在面對婚姻家庭生活時出現的各種問題。令許多人產生共鳴,顛覆了以往人們對全職媽媽固有的印象。面對孩子,她是一個好媽媽:為了陪伴孩子選擇做全職太太,為了給孩子弄一封入學推薦信,變著法地拉關係求人。
  • 童謠因為自己就是嫁入豪門的典範,所以演活了《三十而已》中顧佳
    《三十而已》,童謠演活了顧佳,很多人說佟麗婭肯定後後悔了,但是換做佟麗婭,她也演不好顧佳。童謠漂亮的顏值下還有一個心機臉《三十而已》劇照最近電視劇《三十而已》火爆螢屏,童謠飾演的顧佳讓觀眾大呼過癮。有人說當初這個角色是先找的佟麗婭,可是後來卻是童謠來演繹的。
  • 三十而已:顧佳拼了讓子言上頂級幼兒園,一定要上好的幼兒園嗎?
    顧佳真的是拼了,真應了她說的那句話:當媽的是修行,為了孩子什麼都願意。可憐天下父母心。當媽了才會知道,自己蘊含那麼大能量,有那麼大的決心和能力,去做好孩子的每一件事。顧佳為了能讓自己的孩子許子言上頂級幼兒園真的很拼!
  • 從《三十而已》顧佳身上,我看到了教育焦慮的殘酷真相
    這段時間,身邊人都在瘋狂安利《三十而已》,看過劇的朋友紛紛大呼「太真實了」、「太扎心了」!劇中的顧佳,她削尖腦袋也要送孩子上那所「錢和資源大於一切」的貴族幼兒園,簡直是中產老母親的真實寫照:各種「求爺爺告奶奶」,還自掏腰包疏通關係;貸款買下豪宅,因為小區有頂尖的教育資源;為了一封推薦信,放下身段討好富家王太太……連她的朋友都看不下去了
  • 顧佳、王漫妮、鍾曉芹……測測你是《三十而已》裡的誰?
    顧佳、王漫妮、鍾曉芹……測測你是《三十而已》裡的誰? 《三十而已》都追到最新一集了嗎? 即使沒追劇,相信你一定也聽說過 顧佳、王漫妮、鍾曉芹都是誰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