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密碼學,不少人都會覺得十分頭大,在百度百科中,它這樣解釋的:
研究編制密碼和破譯密碼的技術科學。研究密碼變化的客觀規律,應用於編制密碼以保守通信秘密的,稱為編碼學;應用於破譯密碼以獲取通信情報的,稱為破譯學,總稱密碼學。
密碼學有很多應用場景。比如吳宇森導演,尼古拉斯·凱奇主演的電影《風語者》就給我們闡述了古典密碼學的應用。二戰期間美軍利用納瓦霍語難以學習及了解的特性,以該語言為基準設立了一套通信術語系統,並大量招募納瓦霍人入伍擔任解碼員。
實際上,這套密碼直到戰爭結束也沒有被破解。
安全性來源於密碼設計者的知識積累和創造力,以及對所設計方案的保密性,這就是古典密碼學。
在Conflux項目組,也有一位密碼學的研究者,他就是負責理論研究的密碼學大神——楊光博士。
實際上,在區塊鏈中技術中心,之所以區塊鏈如此安全,大部分的功勞也要歸功於密碼學。現代密碼學研究的核心就是在各種場景下保證信息只恰到好處地被應該看到的人看到。它為信息穿上了「衣服」,避免信息在網絡空間了「裸奔」。
區塊鏈技術的出現,帶來了一種全新的組織信息的方式,也給密碼學帶來了全新的應用場景。
從古典密碼學到現代密碼學,發展至今,密碼學不再是波譎雲詭的隱秘知識,它走進了大學校園,成為了可以被教授和理解的課程。
Conflux研究總監楊光在北京大學圖靈班教授的計算機核心課程《密碼學基礎(Fundamentals of Cryptography)》今日正式開課!
《密碼學基礎》課程內容涵蓋了私鑰密碼學、公鑰密碼學、密碼學協議等現代密碼學的主要分支,以及區塊鏈等新興的研究方向。
通過《密碼學基礎》的課程的學習,北京大學圖靈班的學生將理解現代密碼學的基本原理和思維方式,熟悉密碼學對象的描述和邏輯表達,了解常見的密碼學構造和應用,學習並掌握密碼學研究和分析的數學工具和技巧。
這些知識不僅能幫助他們對現代密碼學從基礎到前沿建立起宏觀的概念,還將為有志於將來從事理論計算機或密碼學研究的學生奠定堅實的基礎。
楊光博士現任Conflux研究總監,畢業於清華大學姚班,並於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獲得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他的研究方向包括密碼學、博弈論和區塊鏈,博士論文曾獲得中國密碼學會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加入Conflux區塊鏈團隊前曾在丹麥奧胡斯大學、中科院計算所、比特大陸從事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