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八裡遼代壁畫墓群完成防水保護

2020-12-19 光明網

本報訊記者耿建擴從河北省有關部門獲悉,位於張家口市宣化區下八裡村的遼代壁畫墓群防滲水工程近日全面竣工,這一工程由國家文物局投資105萬元,共完成了全長240米的地下防滲防水工程,可以保證98幅精美壁畫不受水蝕影響,其中包括我國最早的中西合璧天文圖。

下八裡遼代壁畫墓群是遼代晚期

至金代中期以遼代監察御史張世卿為代表的張氏家族墓,古墓葬共12座,時間跨越上百年。這些墓葬形式多樣,出土器物十分豐富,特別是遼墓中的壁畫之多、保存之好、內容之廣泛,為遼代考古史中少有。共有散樂圖、茶道圖等98幅,全面反映了遼代的科學、經濟、宗教、民俗、文化、藝術等各個領域的文化歷史。其中繪在張世卿墓墓頂的天文圖,把中國傳統的二十八宿記星法與古巴比倫黃十二宮融合在一起,是繼漢墓星圖和北魏天象圖之後的又一重大發現,也是我國已發現的最早一幅中西合璧天文圖。

相關焦點

  • 造型獨特結構複雜,做工精美,國家級文物,河北張家口下八裡墓群
    下八裡墓群位於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區河子田舍八裡村,從遼代末期到金代中期,是以遼代監察御史張世卿的墓葬(1116年建成,遼天慶六年)為代表的張氏家族墓群(西區為韓姓墓地),下八裡墓群於1996年由國務院第四次全作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機構被公布。
  • 遼寧葉茂臺墓群已發掘 遼代千年墓門開啟(組圖)
    新聞背景  法庫縣葉茂臺鎮境內,在1000多年前曾是遼代契丹人休養生息的一方區域。從1953年至今,在漫長的半個世紀中,這裡曾經相繼發現了20餘座遼代墓葬;經過考古專家考古發掘,先後出土了大量的國寶級珍貴文物。葉茂臺遼墓群,已被確定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 河北宣化掘出遼代古墓,最大墓室僅10平米,造價卻超過北京三環房
    河北宣化掘出遼代古墓1972年,在古城宣化西北4公裡的河子鄉下八裡村,考古人員進行實地的考古發掘,竟然意外掘出一個遼代古墓群,此後考古工作進行了20多年,眾多意外的大發現,使得這裡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的價值可以說不可估量,它為我們揭示遼代漢人的生活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參考。
  • 嘉峪關:《果園—新城墓群保護總體規劃》經省政府公布
    3月25日,甘肅省人民政府公布印發《果園—新城墓群保護總體規劃》。「果園—新城墓群」為國務院2001年公布的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分布於嘉峪關和酒泉兩市,其中嘉峪關部分為新城墓群,酒泉部分為果園墓群,共有墓葬3000餘座。
  • 河北宣化區遼代墓葬群,困擾考古界謎團,在二十年後發掘破解結果
    10號墓位於下八裡遼墓群的東南方和7號墓相鄰,和1號張世卿的墓葬也僅僅相隔50米左右,更為重要的是從外圍探測來看它應該保存比較完好,雖然10號墓沒有被盜,出土了很多隨葬品,但由於墓室自身的腐朽損毀現場情況很不理想,在墓葬沒有發掘之前考古人員還是充滿期待的。
  • 河北宣化發現遼代大墓,墓中驚現十二星座,還出土千年飯局
    今天小編要跟大家聊的就是發現於河北宣化的一座遼代大墓。上世紀70年代,考古專家在河北宣化河子鄉下八裡村發現了一座遼代墓葬,專家經過研究和史料記載發現墓主人名叫張世卿。遼代大安年間宣化遭災,餓死者無數。他拿出穀物2500擔,以解災民之難。為此,皇帝特授其創業右班殿直,之後又累升到銀青崇祿大夫、監察御史、支騎尉等官職,死後葬於宣化城西下八裡遼墓群中。
  • 透過遼代繪畫看遼代契丹文化,契丹人到底是如何狩獵的?
    而狩獵畫又可分為壁畫和流傳畫兩大類。(一) 狩獵在壁畫遼代的壁畫一般都出現在王公貴族的墓室中,而這些又以狩獵畫為主。遼代古墓至今已發掘了一千多座,而其中帶壁畫的就有近百座這對研究遼代文化有著很大的作用。它們主要出現在今天的內蒙古東南部,河北北部以及河南地區。
  • 遼代五國部在哪裡?哈爾濱依蘭五國城的故事
    依蘭是遼代五國部之一的越裡吉國,又是五國頭城,因此海東青的歷史也是依蘭古代史的重要內容。遼代的契丹人對海東青這種名鷹十分酷愛,直到活動在金、元、明、清初的女真人、滿族人都對海東青十分喜愛。海東青代表勇敢、智慧、堅忍、正直、強大、開拓、進取,永遠向上,永不放奔的中華北方民族精神。
  • 遼代帝王陵墓和其他朝代有什麼區別?
    遼代是由契丹族建立起來的中國古代北方少數民族政權,大體與中原五代與北宋時期相當,並長期與北宋政權並立。隨著契丹與漢人的接觸日益密切,尤其是「以國制治契丹,以漢制待漢人」政策出臺後,遼代便開始了二元政治體制建設。遼代喪葬制度具體有濃鬱的民族特點和地域特徵,兼具多樣化與民族化的雙重特點,是中國古代傳統禮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 後續報導:宣化下八裡收費站停止收費(圖)
    本報張家口12月21日電(記者董立龍)本報12月18日10版刊發報導《宣化兩收費站不規範行為惹爭議》,對宣化洋河大橋收費站違規著裝收費和下八裡收費站超期收費的行為予以關注,今天,張家口市交通局在當地媒體發出公告:下八裡收費站停止收費。
  • 遊學·回顧|用腳步感悟中國傳統壁畫之美
    2019年的冬季,天博遊學隊伍的腳步並未停歇,北京法海寺、798壁畫、天津獨樂寺、白塔寺……行走中我們感悟著中國傳統壁畫之美,亦領略著冬日裡不一樣的絲絲暖意。天博遊學——「感受中國傳統壁畫之美」:北京法海寺+798壁畫11月30日,在北京初雪的日子裡,天津博物館帶領觀眾朋友們赴北京法海寺進行遊學。
  • 甘肅去年完成16項重點考古發掘 科技保護促文物「解危」
    (資料圖)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圖中新網蘭州1月11日電 (記者 馮志軍)記者11日從甘肅省文物局獲悉,2019年甘肅以早期文明起源、東西方文化交流及周秦文化研究為重點,開展了天祝唐代吐谷渾王族墓葬、陽關遺址、石家墓群、鎖陽城遺址等重點考古發掘項目16項,不斷豐富對中華文明與甘肅文化的考古認識。
  • 遼代墓葬發現英文銅紐扣(組圖)
    專家考察確認:雙運城始建於遼代,但金、清仍在沿用。  據專家介紹,古城總面積在7.56萬平方米。城牆外圍有城壕。因呼蘭河水衝刷,西牆已經蕩然無存。城牆牆體均為夯土版築,殘高不足兩米。如今,城牆和護城壕都已被開墾成耕地。在城內地表的農田裡,經常可見瓷片、布紋瓦片、灰陶片,大卷沿灰陶罐口沿、青磚,另有少量北宋銅錢。在城內還曾出土鐵鍋殘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