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說:雨打春牛首,一年不用愁,是啥意思?明年年景如何?

2021-01-13 鄉土鄉人

在農耕社會,人們主要靠天吃飯,所以老百姓最期待的就是一年能夠風調雨順。雖說天有不測風雲,但古人也喜歡用以往的經驗來預測年景,畢竟只有好的年景,人們才能豐衣足食。因此也有不少關於天氣的諺語流傳至今,比如「雨打春牛首,一年不用愁」,這句話就是古人預測年景的一句俗語。

什麼是「雨打春牛首」?

在二十四節氣中,立春是一年中第一個節氣,立就是開始的意思,意味著新一輪的開始。在新舊交替之際,人們肯定會有一些重要的儀式或祭祀活動。其中一項就是在立春前一天「鞭春牛」,就是用泥巴做一個與牛大小相似的土牛,用柳條鞭打。

當然不是亂人鞭打,而是選出一個人為代表,手持一根二尺四寸的柳條代表著二十四節氣,然後在鞭牛的時候還要一邊打一邊說:一打風調雨順,二打地肥土暄,三打三陽開泰等,其用意就是送走寒冬迎接春天的到來,祈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

因此立春的前一天就被叫做「絕日」,當然一年中有四個「絕日」,就是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的前一天,被稱為「四絕」。這四天都是每個季節交替的日子。當然「絕日」這個詞語主要是因五行而得來的,因為立春後木旺水絕,立夏後火旺木絕,因此立春也代表著植物生長,繁衍生息等。

所以「春牛首」指的就是人們在鞭春的時候做的「土牛牛頭」,因為鞭春儀式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搶春」,也就是鞭牛儀式完畢之後,人們就會把土牛砸碎,然後大家一起去搶奪土塊,誰能搶到春牛頭就是最好的,這些土塊帶回家之後,人們會放到牛槽中,說是這種土可以促進牛的繁殖,寓意著明年能產下一個小牛犢。

由於鞭春儀式本身就是祈禱一年風調雨順的,所以在鞭春儀式中如果遇到下雨或者下雪,就叫做「雨打春牛首」,古人認為這是最吉利的。也就意味著一年會風調雨順,是一個好年景,農作物都會有比較好的收成,所以就有了「雨打春牛首,一年不用愁」的說法。

雨打春牛首,一年不用愁

因為鞭春儀式就是立春前一天,所以也可以把鞭春理解為立春。人們認為立春時下雨,整個春季雨水都會比較多。比如「立春之日雨淋淋,陰陰溼溼到清明」,「雷打立春節,驚蟄雨不歇」等諺語說的都是立春下雨,春季雨水就會比較多。

古人在長期的生產勞動中,發現天氣變化也有前後對應的韻律關係,而這種規律一般是30天的倍數,意思就是如果今天是陰天或者下雪的話,在三十天或者六十天後,就可能出現相對應的天氣。比如立春到驚蟄是兩個節氣,也就是三十天,立春到清明是六十天左右,也都符合這種規律。

如果驚蟄前後下雨的話,正是冬小麥返青時節,這時候也正是需要雨水的時候,而冬小麥返青一般會歷時一個月左右,這時候如果土壤水分充足,小麥就會有好的收成,小麥收成好自然就不用愁了,因此就有了「雨打春牛首,一年不用愁」的說法。

當然這只是有一定的概率而已,畢竟以前沒有天氣預報,人們也只能通過老一輩人流傳下來的經驗來判斷了。

相關焦點

  • 明年是辛丑寡年,農村俗語「寡年去追牛,糧食不用愁」,啥意思?
    導讀:明年是辛丑寡年,農村俗語「寡年去追牛,糧食不用愁」,啥意思?隨著時間的推移,鼠年也即將過去。明年將會迎來大家所喜愛的牛年。明年是辛丑年,按照農村的說法,辛也就是金,所以明年將會是一個金牛年。由於今年出現了閏四月,明年則就成為了兩頭無春的寡年。其實寡年也是一個非常正常的年份,十九年之中就會出現七次寡年。明年是牛年,對於牛年在民間向來認為是一個很好的年份,熟知的俗語有:牛馬年,廣種田。這也是源於對於牛馬的喜愛,想一想做牛做馬為人類勞碌一生,而且無怨無悔,尤其是在農耕時代。牛馬更是農田之中的得力幫手,所以對於牛馬有什麼理由不喜愛呢?
  • 一年兩頭春有啥講究?看看老農怎麼說
    一年兩頭春有啥講究?看完你就明白了!時間過得很快,後天就是冬至了,俗話說得好「過了冬至就是年」,冬至到了年也就不遠了。眼看著2020年的腳步越來越近,村裡人討論明年的話題也就多了起來。聽村子裡的老人說,2020年是雙春年,那麼「」雙春年「」是什麼意思?有啥講究呢?
  • 農村俗語「春打六九頭,喝水像喝油」,啥意思?今年啥時候立春?
    導讀:農村俗語「春打六九頭,喝水像喝油」,啥意思?今年啥時候立春?隨著冬至的到來,數九連天也正式地拉開了帷幕,數九是從冬至開始計算,度過漫長的九九八十一天之後才算完結。對於數九天氣。印象之中是最為寒冷的季節。
  • 明年是辛丑年,農村老人說是「七人養雞,九屠共豬」,啥意思呢?
    導讀:明年是辛丑年,農村老人說是「七人養雞,九屠共豬」,啥意思呢?隨著臘月的臨近,今年的庚子年已經進入了尾聲,農村老話叫做進入臘月就是年。一到臘月過年的氣氛就開始濃鬱了起來,那些在外打工的村民,也逐漸地開始踏上返鄉的歸途。
  • 農村俗語:「春打六九頭,穿吃不用愁」是什麼意思?有道理麼?
    在我們濰坊地區是這麼說的:春打六九頭,家家不用愁。春打五九尾,家家撅撅嘴。這是啥意思呢,咱慢慢說道一下。從冬至這一天起,白天慢慢變長,黑夜漸漸縮短。大約每天比前一天要延長一分半鐘的時間,直到夏至這一天,白天時間最長。夏至一過,又逐漸變短,直到冬至這天最短,如此周而復始。冬至也是一九的第一天,九天為一個周期。
  • 明年辛丑年,農村俗語「寡婦遇金牛,餓死雞和狗」,啥意思呢?
    導讀:明年辛丑年,農村俗語「寡婦遇金牛,餓死雞和狗」,啥意思呢?今年的庚子鼠年即將要過去,對於今年一年所發生的事,也註定了今年是一個不平凡的一年。但由於老鼠自古以來都是被人討厭的,所以鼠年通常也不會有什麼好的年景。明年是辛丑牛年,農村有句俗語叫做「寡婦遇金牛,餓死雞和狗」,這句俗語描述的是什麼意思呢?
  • 明年是辛丑寡年,農村俗語「寡年不逢春,遇牛五穀登」,啥意思?
    導讀:明年是辛丑寡年,農村俗語「寡年不逢春,遇牛五穀登」,啥意思?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之中的小寒節氣。小寒節氣的到來,也宣告著全年最為寒冷的季節來臨。小寒處於二三九,天寒地凍人亂吼,這個季節是滴水成冰氣溫低的凍的人都亂吼。
  • 2021年是「四馬馱谷,十一牛耕田」,啥意思?牛年年景好嗎
    導讀:2021年是「四馬馱谷,十一牛耕田」,啥意思?牛年年景好嗎?關於2021年的說法,坊間有很多版本,有人說2021年是「二龍治水」,說的是這一年雨水比較足,只需要「兩條龍來降雨」,這裡有個說法,就是「龍多旱,龍少澇」,這個也是說明雨水多少的問題。也有人說2021年是「二人分餅,九屠共豬,十鼠鬧春」等等。當然,這些說法都是前人總結出來的,說的還是有些道理的。
  • 俗話說「春打六九頭,吃穿不用愁」,這句俗語什麼意思呢
    俗語是中國古代老百姓自發形成的一種文化傳統,在民間就流傳著很多關於立春的俗語,比如「春打五九尾,要飯跑斷腿」,這是什麼意思呢?一、春打五九尾,要飯跑斷腿俗語「春打五九尾,要飯跑斷腿」的意思是說,如果立春是在「數九」的五九最後一天,那麼當年糧食收成會不好,老百姓收不到多餘的糧食,要飯的叫花子就算跑斷腿也要不到飯吃。當然了這句俗語並不是說立春在五九尾,大家就真的要四處去討飯了,只是一種誇張的說法。
  • 2月4日立春俗語立春下雨是反春啥意思 立春下雨好不好呢?
    2月4日立春俗語立春下雨是反春啥意思 立春下雨好不好呢?時間:2020-02-03 21:2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月4日立春俗語立春下雨是反春啥意思 立春下雨好不好呢? 立春到了,俗語立春下雨是反春是啥意思?立春下雨有啥說法? 不知不覺中,春節就要過完了。
  • 農村俗語「一日得辛,二人分六丙」是什麼意思?2021年景如何
    眼瞅著年味越來越濃,很多人對明年充滿了憧憬。農村老農民說,2021年「一日得辛,二人分六丙」,屬於千載難逢的好年景。
  • 立春到了,俗語「立春下雨是反春」是啥意思?立春下雨有啥說法?
    摘要:立春到了,俗語「立春下雨是反春」是啥意思?立春下雨有啥說法?不知不覺中,春節就要過完了。在2月4日,也就是正月十一日就要迎來今年的第一個節氣——立春了。在過去立春不僅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而且還是很重要的節日。
  • 俗語「立春是晴天,不用問神仙」,到底是什麼意思
    立春節氣的俗語也有很多,其中就有一句俗語:「立春是晴天,不用問神仙」,這句老話說的是什麼意思呢?其實就是老人對於立春天氣的一種期待而言。一、立春是晴天,不用問神仙「立春是晴天,不用問神仙」,這句俗語比較通俗易懂,它的字面意思是說在立春節氣這天如果是晴天,那麼預示著這一年會是風調雨順的一年,將會是一個豐收年。
  • 「春打五九尾,要飯跑斷腿」,啥意思?2021年春打何時?
    於立春,在民間有兩種俗語式的說法,一個是說「春打五九尾,要飯跑斷腿」,另一個是說「春打六九頭,吃喝不用愁」,立春上的「一夜之差」真的就會有如此天壤之別嗎?2021年是「春打五九尾」還是「春打六九頭」呢?
  • 明年是辛丑年,農村老人說2021年是個「黑年」,啥意思呢?
    導讀:明年是辛丑年,農村老人說2021年是個「黑年」,啥意思呢?隨著冬至節氣的到來,立春節氣也就在不遠處等著大家。民間素來有冬至乃春之母的說法,寓意著寒冷的冬至降臨之後,其實也是在孕育著春天。農村老人說明年,也就是2021年的辛丑年是一個「黑年」,有的還叫做「滑年」,這說的是什麼意思呢?農曆隔三岔五的就會在一個年份之中出現閏月,而通常之下又閏月的下一年,由於時間的更迭,全年之中是不會有立春節氣的。
  • 2021年有盼頭,農村人說「寡年遇到牛,無春也盼頭」,啥意思
    而農村老話也證明了,明年確實是個好年頭,因為「寡年遇到牛,無春也盼頭」,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之前已經多次介紹過了,寡年主要是通過「無春」得來的,所謂無春就是說在新的一年裡,不管是年頭還是年尾,都沒有立春節氣。
  • 「冬隨五九盡,春開六九頭」啥意思?19年除夕逢立春,有何說法?
    農村老話說「臘八臘八,凍掉下巴」,村中老人說這是老輩人提醒大家,這個時節是冬季最為寒冷之時,伴隨著臘八節的到來,我們馬上將會迎來農曆24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大寒節氣。不對於2018年來說似乎這個表述又有些不準確,因為大年三十日還有一個農曆24節氣立春日。村中王大爺說「一年之計在於春,一生之計在於勤」農民人家不提前為農事打算「人誤地一天,地誤人一年」,並強調老話「人勤地不懶,人懶地起鹼。」值得深思。
  • 農村灶馬頭說年景,2021年是「二龍治水,六人分餅」,啥意思呢?
    導讀:灶馬頭說年景,2021年是「二龍治水,六人分餅」,啥意思呢?時間過得飛快,隨著冬天的到來,年關也越來越近。過去的農村一到冬天,大集上是格外的熱鬧,冬天也是農村一年之中最為閒暇的季節。農田裡面也沒有了什麼農活,忙碌了一年的村民,也終於利用這段閒暇的時間,把家裡家外收拾一下,去大集上購買一些年貨。到了臘月二十三的時候,就要到了祭灶王的時刻。這也是傳統的習俗,在一些地區祭灶王的時候,都會買一些麥芽糖。購買麥芽糖祭灶王爺,其實也是有說法的,灶王爺作為一家之主,這一天要上天匯報全年的工作總結。
  • 明年是辛丑年,老農說牛年是「駟馬駝谷,六人分餅」,啥意思?
    導讀:明年是辛丑年,老農說牛年是「駟馬駝谷,六人分餅」,啥意思?隨著時間的流逝,今年已經接近了尾聲。冬至已過立春也就不遠了,終於將要告別這個讓人百味雜陳的庚子年,迎來新的辛丑年。明年是辛丑年,農村老人說明年將會是「駟馬駝谷,六人分餅」,是什麼意思呢?這樣的年景好不好呢?這樣的說法是源於農村的灶馬頭說年景,灶王爺是一家之主,尤其是在廣大的農村,幾乎家家戶戶都有灶王爺的供奉。
  • 明年年景如何?
    即將到來的20201年是辛丑牛年,由於今年的庚子鼠年對於所有的人來說都是十分特殊的一年,所以人們更期待辛丑牛年的到來。聽農村的老人說,2021年是「二龍治水,四馬駝谷」,這是什麼意思呢?明年的年景又會如何呢?「二龍治水、四馬駝谷」這個說法,來自於天幹地支紀日法。天幹地支紀日法是最古老的一種紀日方法,是農曆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