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感恩
踏入北電影視藝術學院,從事表演臺詞教師這一崗位已經有兩月之久了!漸漸熟悉校園環境和我的孩子們。自己對於專業教育和班級管理有了一些淺顯的認識。
工作中發生的點點滴滴都會讓內心漣漪陣陣,這段日子我常常回憶起以前我學習專業課時的情景——回憶起常常指導我作文的中學語文老師和指導我朗誦的播音老師,回憶起高中時代那個用書信形式鼓勵我的班主任唐新標老師,回憶起大學的語言專家宋懷強教授和新媒體專家劉志新教授,回憶起舞蹈大師班給我們上芭蕾術語法文的陳家年教授,回憶起送給我《瑜珈之光》的孫祖平教授!
那些過去在當時帶給我五味雜陳的感受——感動、失望、尷尬、迷茫、自卑、驚喜、後悔、喜悅......到現在我都可以平靜而坦然的面對,感恩那些經過的人與事,使我可以從中提煉出青春期的人性特點與我的孩子們分享,給孩子們青春歲月更真實更加貼切的指導...... 年華就像一串零碎的石頭,不選擇不反思不打磨不提煉這串碎石頭,點滴的感悟都會隨時間悄悄溜走,也帶走了石頭裡鑽石的光芒,生活經驗依然蒼白如紙,收穫也為零!教育工作就是要求我們有一雙發現美麗的慧眼,擯棄那些生活的汙濁、詮釋生命的真諦,好讓那平靜湖水的日子有春夏秋冬、鳥語花香以及動人旋律!
興趣.意志
進校之初,我曾經給孩子們定下了這樣一條班訓——兩個中心,四個堅持,一個精!兩個中心即以晨練氣息築共性,以晨練字詞築特性;四個堅持即堅持一周一篇文章,一周背一首詞,一學期一場大戲,一學期一次旅行;一個精即培養一份興趣愛好!這一班訓,兩個月之後只能說做到了50%!我自己和孩子們都要繼續加油把這一規定落實下來! 我們學校的孩子大多在16——20歲這個階段,有一定的生活經歷,對於未來還有無限的憧憬與希望!他們的小腦子裡常常有兩個小人在打架——偷懶還是勤快,放棄還是堅持。他們內心最深的念頭都是想學好想做好的,但是往往自控能力差,意志力薄弱。 上周我讓他們寫了一封信——《20年後的「我」給現在的「我」的一封信》,看著他們清澀陽光的文字,讓我想到了影視明星施瓦辛格! 我曾經看過?施瓦辛格的人生傳記,他從一個瘦弱的奧地利小男孩成長為健美冠軍、電影明星、億萬富翁,直至一個政治家,他一步一步實現著自己的夢想,一步一步把自己的人生設計規劃變作為現實。一個人成功後,媒體就會報導他從小時候就是多麼的有心計有規劃,但我覺得一個擁不屈不撓,腳踏實地,每個階段塌實做好自己能掌握的事情的人,最終必定會有所收穫!
詩意.博學
我常常想,能用臺詞與表演體驗多重人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人的肉體終會消失,表演又可以讓過去的歷史重新鮮活起來。 舉幾個例子:《呂氏春秋》《孫子兵法》、《營造法式》《夢溪筆談》《茶經》...各個行業的成就均著書用文字傳承,文字始終苦澀拗口!而臺詞與表演讓這些文字躍然於現代社會,讓今人更直觀的了解過去的故事!
國外的林肯廢奴運動、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新中國廢除封建帝王制度、法國人民大革命亦或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希特勒滅絕猶太種族的行動.....那些故事曾用文字寫在中學的教科書上,記憶並不深刻,然而影視作品和臺詞卻更加直觀的讓人們了解這個世界!
由此看來,臺詞不應該傳授孤立的知識體系;不應該就字說字、就文說文;不應該只活動在封閉的課堂體系內!
臺詞應該是詩意的!一個詩意的臺詞教師必須有豐厚的文化內涵。不說通曉天下事理,至少要了解文學、史政、科學、哲學等。我也深感書到用時方很少,自己離好老師的目標還有很遠的路要走!
臺詞是詩意的,是富有感染力的學科,如果說一個臺詞教師,沒有豐富的情感,沒有優美的語言,沒有應變的智慧,怎麼能駕馭課堂,怎能讓孩子喜歡臺詞。一個好的老師應該讓學生感到是一種精神的享受,包括你的外表,你的體態,你的眼神,你的笑臉,你的手勢,你的語言……都能給學生心靈的震撼。臺詞看似簡單,可是它包容豐富的內涵。臺詞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具有工具性,而且具有人文性。我們面對鮮活的生命,我們教給學生的不僅僅是知識與能力,還有方法與過程,更重要的情感與態度。對於生命價值的探究與表達,是文學創作永恆的命題與追求。因此,在臺詞教學中,不僅僅是念好文章,發音正確,沒有方音,能說幾個繞口令...更重要的要引導學生閱讀文學經典,體會隱含在作品中的生命意識,引導學生逐漸認識自我、認識人生、感悟生命!為成為一名優秀的表演藝術家打好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