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計劃分享室第一期——分享周國平《只有一個人生》

2020-12-11 剎那流轉

內容:子墨

編輯:紫岸

分享一下我最近在看的一本書——周國平的《只有一個人生》,想從幾個方面來講,分別是我為什麼會閱讀這本書,作者的介紹,本書的內容,我最喜歡書中的部分,以及本書對我的影響,還有本書的優點。

1,為什麼閱讀這本

首先講一下我為什麼閱讀這本書呢,我知道這本書是今年過年在家的時候,看了白巖松主持的對白,在第二季中請了周國平老師來講他的周國平哲學啟蒙課——死亡愛情成功是什麼?

我一直以來很想去知道到底死亡是什麼,就想通過閱讀本書知道我們為什麼而活,如何去過好自己的一個人生,也想知道周國平老師是如何看待死亡的。

在這裡我先對自己的個人身份做一個介紹,因為每個人對每個人的知識層面不一樣,然後對書的理解不一樣,那我可能的對書的理解會比較淺薄,但是僅作為分享,讓大家來探討一下,我今年30歲,目前是在體制內工作,普通二本本科,我是今年的話覺得活了30年,回首自己過去的30年人生,發現沒有任何成功,或者是有說得出的成就可言。

因為一直以來的話,不管是讀書,學習還是說工作上,我覺得自己沒有去非常努力的去奮鬥過,然後就是有點兒得過且過,日子過得不算太差,就覺得過得去。

2,作者的介紹

第二部分是關於對作者的介紹,周國平老師目前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的研究員,成名作是《尼採在世紀的轉折點上》。

他的作品語言比較唯美,又富含哲思,我有看到在網絡上被稱為男不可不讀周王小波,女不可不讀周國平,那我個人會比較喜歡閱讀周國平老師的作品,是因為我覺得他散文能夠安撫我不安的內心,讓我比較從容平靜的去生活。

3,本書的內容

本書其實是一個散文精選集,它精選的是周國平老師對於生活的感悟類,一共有130多篇,語言的話感覺比較真摯溫暖動人,而且在讀這本書的時候,讀到後期是越看越覺得,就是每一篇文章讀下來會讓我覺得特別的興奮。

這本書的話一共是有11輯,主要圍繞的是活出真性情,然後去定義成功,享受獨處尋找人生歸宿如何看待死亡等其他方幾個方面展開的。

4,我最喜歡書中的部分

那我想重點講一下書中最喜歡的幾個部分,比較喜歡書中關於真性情,就是活出真我,享受獨處,以及對待死亡的態度這三部分。

關於真性情,周國平老師定義了真性情,是一種不為利驅,不為物役的淡泊的生活情懷,然後他講到我們對於人生成功定義的話,其實是可以把自己喜歡的事情做好,做到完美,讓自己滿意就可以了。因為一個人要擁有豐富的內在,有自己的真性情和真興趣,有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然後把喜歡的事情做好,在任何情況之下,內心都會搞到感到充實和踏實。

他的第二部分講到成為自己,其實我覺得是一種真性情,到成為自己再到獨處,相互之間是相互聯繫的,那在成為自己部分的話就是什麼是成為自己,他講到的是你對自己的事兒,你對自己,你對人生意義的獨特領悟和堅守,從而讓你的內在放閃,放出個性的光芒,就是顯示出自己的個性。

他提到了如何去判斷自己是否擁有一個真正的自我,判斷有兩點,一個是有沒有自己真正的興趣,就是能夠安身立命的事業,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其中,並感到內在的愉快和充實,第二就是有沒有自己的真信念。

他的第二部分講到成為自己,其實我覺得是一種真性情到成為自己再到獨處,相互之間是相互聯繫的。然後再成為自己部分的話,就是什麼是成為自己,他講到的是你對自己的事,你對自己,對人生意義的獨特領悟和堅守。從而讓你的內在放出個性的光芒,就是顯示出自己的個性。

我個人會覺得就是在成為真我的過程中,可能是我們一輩子去追求的,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就是有很多的外在壓力,或者用身不由己來形容的話,我們可能很難做到,但是我覺得可以成為一點,就是給自己留一個空白點。

周國平老師有提到可以做自己忠實的朋友,因為我們在社會上我們身邊的朋友很多,家人也很多,可能有時候我們對一些事情的理解看法都會存在的差異,那這個時候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衝突,而且自己做自己的朋友的話,這個是能夠一輩子跟著你的。

做自己忠實的朋友,周國平的原話是,要能夠做自己的朋友,你就必須比那個外在的自己,站得更好看得更遠,從而能夠從人生的全景出發給他以提醒鼓勵和指導。

那我對這句話的理解是,讀書的話,其實是能夠讓我們的思維增強遠見,然後去給生活中存在的一些困惑進行解惑,讓自己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觀察力。

而如何去做自己忠實的朋友的話,我覺得就是去享受獨處,在獨處中去聽聽自己的內心,自己與自己交流,逐漸形成一個比較有深度的內在世界,因為這樣子,你能夠知道自己內在的聲音。

同時的話,如何去培養自己與自己獨處,我覺得就是可以培養自己去觀照自己的思想的能力,我個人的話是覺得不錯的話,可以通過跑步和冥想,因為這也是比較好的辦法,我個人在實踐中覺得比較好的辦法,同時也是現在比較推崇的辦法,這樣子去冥想和跑步是能夠讓我們心境,那心境的情況之下,你對自己思維中閃現的一些想法,你就比較容易去捕捉到。

成為自己,是活出自己的真性情。而現在我們可能有時候身不由己,但是,我們可以給自己留有一個空白地。方法是可以做自己最忠實的朋友。一個一輩子就跟著你的朋友。自己和自己對話。自己忠實的朋友:要能夠做自己的朋友,你就必須比那個外在的自己站得更好,看得更遠,從而能夠從人生的全景出發給他以提醒、鼓勵和指導。

關於死亡這個模塊,使我這有提到他用的這個輯的標題是——未知死焉知生,我覺得這句話剛好是向死而生。之前我在尋找人生的意義是什麼時候,我認識了一位師傅,跟我說,就是從死亡去出發去尋找人生的意義,那書中提到了雪萊的一句話,是沒有時間空間年齡預見可以讓使我們免於一死,讓我們不去想死亡,或者是只把它當作一件平凡的事來想。

其實我們對死亡的很多時候,對死亡的恐懼,是因為我們想要去是對生的渴望,所以導致我們對死亡是充滿了恐懼,而且這種恐懼的話我有時候覺得是無理的,是空白的,因為你根本不知道死亡是什麼樣子的,我之前會去恐懼,害怕的是死亡之前可能就是死亡的過程是痛苦的,在佛教的經裡面可能就有講到,就是你在死之前可能會經歷。身體會經歷過火燒冰寒五感盡失之類的,那我就對那個過程會充滿了恐懼,另外一個的話,活到30歲我會害怕死亡,是因為當下死亡,我害怕就是害怕上一輩對我們的死亡的離去會感到傷心或者是下一輩的,或者是年幼的孩子會無依無靠。

這個模塊的話我覺得就是,講一下個人的一些看法,我覺得就是,主要是因為幾年前的話,就是我父親是得癌症的,那我是全程,我是陪護的,這是我第一次真正意義上去直面死亡,在這個過程中我是事後去反思,在這個過程中,剛開始的時候我們得知這個病,我們就會拼命的想去治療,想讓他去過正常人的生活,可是到了癌症過程是慢慢的讓你身體虛弱的,到了後期的時候,就是它能夠自己去一個人去散步,過正常的生活,我們就覺得很開心,到最後的時候,我覺得就是今天能夠吃下一口湯,喝下一口湯,吃下一口飯,我們就覺得特別的知足。

我就會想如果一切倒過來,從一開始我們看到他能夠自己吃飯,能夠自己出去散步,能夠自己去過好自己生活的時候,我們就會去感恩,而不是拼命的想要去治療或者是拼命想要去做一些無謂的掙扎,那我覺得就是一切就會變得不一樣,在這件事情上面也讓我學到,一定要學會感恩,就是感恩生活,感恩現在活著的。

對死亡的恐懼來自生命的欲望。個人覺得,對死亡的恐懼,有時候是無端的,無理由的。更多時候,我覺得學會感恩生活,知足常樂。這樣子,內心的恐懼感就沒有那麼強烈。本書對我的影響:尋找我的真興趣和慢慢放下對死亡的恐懼。

另外一個就是慢慢放下對死亡的執著,把現在的日子過好,去充實自己的內心,讓自己不再那麼恐慌,可能就會比較好一些。

5,本書對我的影響

我覺得本書給我的影響,一個是讓我就是對真性情的一個理解,把自己喜歡的事情做好,另外一個是對死亡的理解,學會和死亡和解,做好死亡的預備練習。

就是當它來臨的時候我就沒有那麼恐懼,那在尋找真性情方面,我目前的話就覺得就是做好我的本職工作,因為我也不知道我真正感興趣的是什麼,那我就覺得從簡單的,一個是我喜歡讀書,就從閱讀開始,把閱讀作為我自己的一個興趣去學習,從簡單的自我學習到輸出去跟別人分享一點一點來做起來。

因為我覺得就是,雖然有時候會恐慌,我已經30歲了,但是我想著接下來可能還有30年40年50年的時間,所以從現在開始也不算太差。

6,本書的優點

我覺得這本書值得一讀,是因為我覺得現在社會的話,年輕人壓力會比較大,再加上就是各種訊息的撲滅而來,容易讓我們內心充滿焦慮,容易隨波逐流,也容易在這個過程中去迷失自己。

那本書的話,我覺得是能夠是把你從泥潭中拉回來,哪怕你沒辦法完全做自己,一些外在的壓力情況之下,你可能沒辦法完全做自己,至少我覺得就是你內心給自己留一個空白的,是屬於自己的,而且總有一句話是擊中你內心深處的。

相關焦點

  • 思想天下——第一期《非暴力溝通》讀書分享會
    無論何時,閱讀都像一盞明燈,照亮著人前行的方向,讀書可以明智,讀書可以明理,沉浸在書香中的人往往能心境闊達,遨遊在書海中的人大多都志存高遠。因此,思想天下為激發員工的學習欲望,提高員工內在修養,營造閱讀、思考、溝通的學習氛圍,進一步推動公司人才梯隊、企業文化的建設,結合2020年「孕才思想和衷共濟」人才培養計劃,人力資源部為思想天下中層管理人員組織了主題為《非暴力溝通》的第一期讀書分享會。
  • 華為閱讀領讀人周國平:幸福是一種能力
    華為閱讀·DigiX讀書會現場讀者集體朗讀《只有一個人生》節選  周國平現場分享  周國平閱讀的「三不主義」,讓閱讀更有樂趣  面對現場讀者關於讀書方法的提問,周國平分享到:每個人有自己的讀書方式,他的閱讀方式,歸納起來是
  • 書單推薦丨長沙中院舉辦2020年度第一期讀書分享會
    ▲讀書分享會現場7月11日周六上午,長沙市中級人民法院舉辦了2020年第一期讀書分享會,黨組成員、機關黨委書記、工會主席劉顯傑,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賀旭瓊出席活動並進行點評。院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馬柏華等黨員、青年幹警代表14人參加了活動。
  • 敘永縣第一期青寧讀書薈取得圓滿成功
    四川新聞網消息(高麟昌)10月30日,敘永縣第一期青寧讀書薈在縣政協常委會議室舉行,縣政協主席馬剛、副主席李位剛同20餘位敘永青年歡聚一堂,交流讀書心得。本次讀書薈由縣政協、團縣委共同舉辦,縣政協、團縣委機關青年幹部以及部分西部計劃志願者參加,旨在多讀書、讀好書在敘永青年中流行起來。
  • 周國平的人生思考:這3件事,越早知道對你越好
    終身成長詞典已上線1395/10000詞條今天是精讀君陪伴你終身成長的第2534天周國平說:一個生命與另一個生命的相遇,是一種奇蹟。在這茫茫的人海裡,我們為什麼遇見了這些人而不是那些人?這決定了我們在人世間的命運。
  • 山東大學《百戰歸來再讀書》第一期MBA讀書活動誠邀您來
    百戰歸來再讀書親愛的同學們:秉承「學無止境,氣有浩然」的山大校訓,為增強同學間的交流學習,由山東大學第十五屆MBA聯合會學術交流部與媒體宣傳部聯合主辦的《百戰歸來再讀書》第一期MBA讀書會活動,將於2020年12月12日17:30-20:00在山東大學中心校區知新樓B218室舉行。
  • 桃源縣:烏雲界管理局舉辦「書香致遠,分享經典」讀書分享活動
    紅網時刻6月7日訊(通訊員 汪海濱)為提升幹部職工閱讀興趣,培養閱讀習慣,提高閱讀能力,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推動工作發展,6月5日,在桃源縣,烏雲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舉辦了今年第一期「書香致遠,分享經典」讀書分享活動。
  • 北投集團幹部學院銀川學院分院第一期培訓班幹部學員開展視頻學習、讀書分享與文化參觀活動
    8月23日上午北投集團幹部學院銀川學院分院第一期培訓班幹部學員開展了視頻學習、讀書分享與文化參觀活動。        第二部分學習了克萊舍基於2005年關於「封閉的團體,公司將被鬆散型系統所代替,靈活的協作將代替嚴密的計劃」等富有預見性的演講。
  • 感悟分享丨來自不同人生的轉念
    我們一直在進行中華傳統文化的學習,這一期給大家分享三個感悟,不同的年紀
  • 《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周國平
    在本書中,至情至性的周國平寫下了女兒妞妞的可愛和可憐,真實地記錄了他和妻子在死亡陰影籠罩下撫育女兒的愛哀交加的心境,以及他在搖籃旁兼墓畔的思考。這是人世間一個美麗而悲慘的故事,但其中貫穿著與每個人有關的兩個重要人生主題,就是珍惜親情和承擔苦難。作者簡介:周國平,當代著名學者、作家。
  • 書緣讀書慧第一期讀書分享會記錄表
    2.針對第三章「花樣翻新地做作業」分享,及時給予孩子鼓勵,將評價逐步過渡給孩子。3.自己結合育兒經驗,實踐書中的方法,並創新,提出「競爭式寫作業」周文靜:1. 認為引導孩子主動學習,寫作業比較重要。2.學前階段孩子愛看動畫片,明顯是無意注意在起作用。張敬芹:1.
  • 對白第6站,周國平告訴你通過自主學習,每人都能活出精彩的人生
    周國平雖然不善交際,但他喜歡讀書、寫作,這兩樣都可以獨立完成。他為了節省零花錢,都走路上學,省下的錢都用來買書。他博覽群書,他的作文經常拿來當範文,什麼類型的書都看,拓展了自己的視野。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性格,大眾對內向的人印象往往就是自卑、無能、木訥、失敗者等等。其實性格沒有好壞之分,並不是外向就一定好,內向就一定不好。
  • 【勤信關注】2020年度「勤讀者」讀書分享會第十八期來啦~
    由校圖書館主辦,校團委、學生處協辦的第十八期「勤讀者」讀書分享會,以「厚積薄發 讀書成長」為主題,於11月26日晚在小營校區報告廳成功舉辦。副校長張琳出席並致辭,相關職能部門領導、老師參加本次活動。此外,本次讀書分享會特邀北京郵電大學圖書館長賈偉作為點評嘉賓。      本次活動共有11位同學進行讀書的分享展示,他們飽含感情的演講,打動了在場的每一位聽眾。
  • 湖北新遠建築2018年度讀書分享會完美收官--記第十一期讀書分享會及2018年讀書分享總結會
    2018年12月26日,湖北新遠建築2018年第十一期讀書分享會及2018年度讀書分享總結會圓滿結束。
  • 中國政法大學政管「職」達之國際組織應聘經驗分享(第一期)
    國際組織應聘經驗分享(第一期)分享內容如何獲取國際組織的實習招聘信息?如何寫出一封有力的CoverLetter?分享嘉賓介紹月在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經濟社會委員會擔任經濟事務實習生一職(線上),任職於貿易、投資與創新部下設的技術與創新科(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Section, Trade, Investment, and Innovation Division),主要工作內容包括:研究新冠疫情背景下包容性企業(Inclusive Business)所受的影響及應對措施,同時參與設計了為緬甸政府提供的科技政策培訓計劃
  • 周國平自述: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幸福 是充實(圖)
    國內著名的尼採哲學研究專家,出版各類著作二十餘種,其中《尼採:在世紀的轉折點上》、《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人與永恆》、《愛與孤獨》等在讀者中產生較大影響。  ■人物印象  周國平最近最出名的是他和崔健合作的書《自由風格》。採訪前上網查資料,看到了周國平一篇題為《不再親信媒體》的文章,原因是某次不愉快的被採訪經歷,文中他說以後不會輕易接受媒體的採訪。
  • 閃開·來電2020第一期項目經驗分享會完美收官
    2020年6月17日,閃開·來電2020第一期項目經驗分享會在義烏順利舉辦。來自全國各地的一級運營商共聚一堂,探討電動自行車智能充電樁如何與車棚建設相結合,並一起分享交流充電樁推廣運營中遇到的一些難點和痛點。
  • 周國平:人生貴在行胸臆 | 公開課
    這既是一個公益性的學習系統,也會成為課代表的一次「知識微創業」。 文 / 巴九靈(微信公眾號:吳曉波頻道)「在這之前,我們都是一個有著不同經歷的獨立小宇宙;而在這裡,我們就同一個話題從不同緯度探討,挖掘更深層的人性。」「通過這次活動的交流,我才發現,其實我現在挺幸福的。」「忙碌的日子,思考什麼是幸福,本來也是一件幸福的事。」
  • 讀書交流分享會,遇見有趣的靈魂,讓閱讀更有趣
    7月30日,朔州市經濟開發區開展經濟開發區讀書班成立暨第一期讀書分享會,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朔州市藝術研究院副院長、作家邊雲芳,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作家郭萬新,山西省青年書法家協會會員、朔州市青年書法家協會理事翟楠,經濟開發區黨群工作部副部長何志敏出席分享會。
  • 若有一個願望能實現,周國平和俞敏洪期望是什麼?
    要真這樣的話,周老師所有的哲學思想都會全部作廢,因為人生可以選擇隨時隨地可以重新開始。  陳曉楠:是否可以理解為最重要的話題就是死亡?  周國平:沒有死亡就沒有人生問題了。  俞敏洪:沒有死亡,人生問題會非常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