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紀以前,人們普遍遵從亞里斯多德的觀點,認為光是白色的。直到牛頓後來的稜鏡色散實驗,人們オ發現光原來是由七種顏色(紅、橙、黃、綠、青、藍、紫)組成的。
顏色的本質,是光。光照射在物體上,沒有被吸收的部分產生反射,由於物體材質不同,導致吸收的光譜不同,也就形成了不同的顏色。現代常用的色彩體系有兩種:RGB和CMYK。
按照光線波長不同,我們可以分為R(紅色)、G(綠色)、B(藍色)三個通道顏色,也就是光的三原色。我們再把每個顏色分為256(0-255)個維度,這樣就得到了RGB數值,比如(0.0,0)(255,255,255)等。
有時候我們也會看到各種顏色代碼,比如#00F0,具體換算相對複雜。你只需要知道後面6位字符代表的是RGB數值就可以了,#00F0O=RGB(0,255,0)。
平時我們常見的電視、顯示器、網頁等都採用RGB色彩模式。但由於三原色混合不太可能達到純黑的效果,所以印刷時會加上K(黑色),這就形成了CMYK模式。
除了RGB和CMYK模式,還有一種色彩模式:HSL(色相H、飽和度S、明度L)。我們可以通過三種顏色通道的變化以及他們之間的相互疊加來得到各式各樣的顏色。
PPT支持RGB調色和HSL調色。
一、色彩三屬性
色彩有色相、明度、純度三個屬性,改變著三個屬性可以對顏色進行任意的調整。
1.色相
色相是指顏色本身的顏色,色相通常被分為6種基本色——紅、橙、黃、綠、藍、紫,以及6種中間色——橙紅、黃紅、黃綠、青綠、藍紫、紅紫,共12種。
2.明度
明度是指顏色的明亮程度。暗色中加入白色,明度身高;加入黑色,明度下降。同色系色彩是指同一種顏色在不同明度下的色彩表現。
3.純度
純度是指色彩的鮮豔程度。純色最高的色彩被稱為「純色」,隨著其他色彩的加入,純度將降低,色相也會發生變化。純度最低的顏色是灰色,即無色彩。
二、色調
色調是指色彩濃淡、強弱程度,是通過色彩的明度和純度綜合表現色彩狀態的概念。色調一致時,畫面顏色一般比較協調。色調可以分為三種:高色調、中色調、低色調。
高色調:純色中混著白色形成的色調
中色調:純色中混合灰色形成的色調
低色調:純色中混合黑色形成的色調
色調是對顏色的整體評價,在冷暖上可分為:冷色調和暖色調。暖色調一般體現激情、活躍、興奮等印象;冷色調一般體現那穩重、安靜等印象。
三、如何快速決定ppt的顏色
以上是關於顏色的基礎理論,了解這些才能對色彩認識得更清晰、更透徹。知曉理論後,我們應如何解決ppt的顏色問題?
1行業色
不同的行業有不同的色彩規範,遵守這些原則也是十分重要。如黨政機關就以大紅色為主。
科技公司一般傾向於藍色或者其他深色。
環保行業傾向於綠色。
2.主題色
主題色一般根據ppt內容而定,看ppt主要是講什麼,然後找到符合內容的顏色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