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歷鄙視鏈:不想承認,卻真實存在

2020-09-05 天材說教育

相信很多大學生在找工作的時候,都感受到這條「鄙視鏈」的存在,雖然不想承認,但是這就是現實,是真實存在的,能力先不看,先看學歷,學歷越高,差距也是越大,你值多少錢,學歷就是起點。


而且越是掙錢的行業,就越是注重第一學歷,很多人有疑問,那這樣那些雙非本科的學生考研還有什麼用呢?然而再怎麼想,現實就是現實。


神秘、未知、懸疑的中國排行榜,前十大學是主旋律,由此形成的鄙視鏈,也是在隨時排列組合,但不管怎麼變,985還是985,211還是211。


而每所在排行榜上廝殺的大學,都會整出一些稱號,像廈門大學號稱「會計專業全國第一」,哈爾濱大學號稱「工科專業僅次於清華」,上海財經號稱「財經院校全國第一」等等,總之都有屬於自己響亮的口號。


不要以為學歷鄙視鏈只作用在國內學生身上,留學海歸照樣存在,美本>美碩>英國海歸>澳洲海歸,至於在現實生活中,就不單單是學歷方面了,有錢的鄙視沒錢的,有權的鄙視普通老百姓,聰明的鄙視愚笨的,美的鄙視醜的。


深入探究就會發現,這背後隱藏著一種「秀文化」。通過比較才會有優越感,有了優越感自然就要「秀」出來,因此就出現那麼多的秀優越,成雙成對的秀恩愛,旅遊的秀機票,吃大餐的秀美食等等。

相關焦點

  • 「學歷鄙視鏈」真實存在嗎?
    然而在你求職過程中,社會上存在著一條學歷鄙視鏈,將人們分為三六九等。很多初入職場的人會疑惑,學歷鄙視鏈真實存在嗎?學歷從高到低排序,想不想知道學歷鄙視鏈,你在第幾層?可見,學歷鄙視鏈還真的存在職場生活的方方面面
  • 學歷鄙視鏈真的存在嗎?網友:不願承認,但真的存在
    昨天一個學歷話題上了熱搜,那就是「學歷鄙視鏈」真的存在嗎?學歷鄙視這一塊總是可以帶動很多人的討論,可能因為這個話題比較觸動人心,也可能有人經歷過。有些網友自嘲說:不願意承認學歷鄙視這個事情,但好像真的在我們身邊就有,不承認不行。
  • 學歷鄙視鏈存在嗎?海外留學鄙視鏈也有?
    學歷鄙視鏈真存在嗎?學歷鄙視鏈是真實存在,留學學歷鄙視鏈,留學國家鄙視鏈也存在,鄙視鏈:1.美國2.英國3.加拿大4.澳大利亞5.德國6.法國,最慘的是法國明明留學性價比高,連韓國等國家都比不過,法國擁有65個諾貝爾獎得主(世界第四)和14名菲爾茲獎得主(世界第二),但是偏偏法國留學含金量不怎樣,連國家的留學獎勵法國的名額是所有留學國家最少的。
  • 學歷鄙視鏈:不願承認,卻真實存在
    還記得兩年前某明星很火的出軌事件,在洗白的時候引發粉絲瘋狂曬學歷的行為,說自己是985、211畢業,最差也就是個重點一本,下面有粉絲評論:難道就沒有人是 QH的校友?因此這種曬學歷的行為引來下面的群嘲。
  • 學歷鄙視鏈真存在嗎?
    存在是存在,但是越往上走的鄙視感越輕…大家上學都很忙的,沒那麼多時間玩鄙視遊戲…只有很閒很閒的人才會有大把大把的時間去做這種毫無意義的事。清北-985-211-末流211-一本-二本-專科-專科都沒上著…國內的學歷鄙視鏈從來都不只局限於學校,學碩專碩都有巨大的差異,而且一個學校裡不同專業的錄取分數線有高低也會帶來一定的鄙視鏈…就頻率而言,就讀學校越差的人越需要通過「學歷鄙視鏈」來獲得少得可憐的成就感和滿足感,學校好的那些學生更在乎的是比強比優勢,學校差的學生則是把自己的優越感建立在更差的學校身上
  • 學歷鄙視鏈:不願承認,卻真實存在
    還記得兩年前某明星很火的出軌事件,在洗白的時候引發粉絲瘋狂曬學歷的行為,說自己是985、211畢業,最差也就是個重點一本,下面有粉絲評論:難道就沒有人是 QH的校友?
  • 學歷鄙視鏈真的存在嗎?非全日制學歷就不是學歷嗎?
    小聚看到了也很好奇也想問問學歷鄙視鏈真的存在嗎但我從來沒有鄙視過任何人。反而比我學歷低的不少都比我過得好,這讓我常常反思,費這麼老大勁兒念到這麼高的學歷到底為了什麼。」有人認為並不存在什麼鄙視鏈,至少自己從未鄙視別人。
  • 學歷鄙視鏈:抱怨不公平而不行動的人,才應該被鄙視
    南瓜推薦語:「學歷的鄙視真實存在,那又怎樣,青銅依舊能上王者」你認為學歷鄙視鏈真的存在嗎?學歷鄙視已經是一種社會根深蒂固的心理暗示不僅僅是別人對我們看法當時課上聽到這個故事,我很難過因為我發現,原來學歷鄙視不僅真實存在,並且這種鄙視,不是最高學歷的較量,而是高考成績的battle如果高中沒努力,或是高考沒發揮好不管我們碩士博士學歷如何,不管實際能力如何這一輩子,在找工作時和職場晉升中,我們都已經輸人一步了。
  • 說起來你可能不信,「學歷鄙視鏈」的存在,其實是一件好事
    你身邊存在學歷鄙視鏈現象嗎?這條話題一出,就引發了網友的激烈爭論。一直以來都沒有明確的答案,但不得不說,學歷與學歷之間確實存在鄙視鏈,而且還非常嚴重。最近,非全研究生考教師被取消資格一事也引發了不少人關注,事情是該同學已經順利獲得資格並經過學校三次公告進入體檢階段,最終卻因學歷不符合招聘條件被取消資格。
  • 「我一本畢業,不想和專科談戀愛」,學歷鄙視鏈真的存在嗎?
    戀愛跟學歷,有什麼關係?別奇怪,有人真會把學歷當成自己的擇偶標準之一,因為覺得學歷可以反映這人見識的高低。雖然許多人會覺得學歷不重要,但學歷鄙視鏈在生活中確實存在。某知名高中流傳過「現在不努力,將來讀隔壁」這麼一句話。因為他們學校有很多考上清華北大,一本率高於90%,隔壁普通一本大學自然不被放在眼裡。在職場中,學歷鄙視更是隨處可見。
  • 瀋陽天海:學位鄙視鏈有多可怕,揭掉「低學歷」專升本有多重要
    這句古語是歷經數千年所傳承的名言,簡短的話語,卻闡述了一件極為真實極為殘酷的事實,那就是讀書是寒門子弟改變命運的唯一方式,即便是放在當代,高考依舊人無數人改變命運的唯一選擇,但就如同科舉的科甲之分,如今的大學學歷也有著很大的不同,至少在職業發展中學歷鄙視鏈已經是不公開的秘密。
  • 瀋陽天海:學位鄙視鏈有多可怕,揭掉「低學歷」專升本有多重要
    這句古語是歷經數千年所傳承的名言,簡短的話語,卻闡述了一件極為真實極為殘酷的事實,那就是讀書是寒門子弟改變命運的唯一方式,即便是放在當代,高考依舊人無數人改變命運的唯一選擇,但就如同科舉的科甲之分,如今的大學學歷也有著很大的不同,至少在職業發展中學歷鄙視鏈已經是不公開的秘密。
  • 中國學歷鄙視鏈底端,居然是這些碩士生
    「學歷鄙視鏈」真的存在嗎?所謂的「學歷鄙視鏈」,就是海外名校>國內985/211重點大學>國內普通高校>三本>專科>高中以下學歷。,非全日制學歷」為由回絕,一則投訴激起「非全」群體在輿論場上的集體聲討。
  • 留學鄙視鏈真的存在嗎?就業版高校鄙視鏈又是什麼?
    在國內985>美國>香港>英國>其它的留學鄙視鏈,這樣的留學鄙視鏈是真實存在的嗎?不是!不是!不是!不管在國內還是國外,都不存在這樣一條地區鄙視鏈,只存在學校排名差異。相信很多同學在擇校的時候,都不免靈魂拷問一番:選什麼樣的學校,未來更適合就業?尤其是出國留學,直奔碩士的同學們,更是希望學位變現能力最強、最快。
  • 一個學渣告訴你,學歷鄙視鏈肯定是存在的
    我專科畢業想去在工作,發現超難找的,人家都要本科的,哎,沒辦法,只好繼續考專升本,也是因為出去找工作找的了專科被如此鄙視,才拼命考的專升本,好歹也是以後也算全日制本科,考公務員啥的跟普通本科一樣的待遇,如果讀的是自考,連公務員都不能考。
  • 留學鄙視鏈真的存在嗎?就業版高校鄙視鏈又是什麼?
    在國內985>美國>香港>英國>其它的留學鄙視鏈,這樣的留學鄙視鏈是真實存在的嗎?不是!不是!不是!不管在國內還是國外,都不存在這樣一條地區鄙視鏈,只存在學校排名差異。甚至連英美之間的鄙視鏈都沒停止過,連吃個薯條都能互相鄙視一晚上
  • 學歷鄙視鏈:學歷查三代,出身看本科
    清北> 985>211>一本> 二本>三本>專科的隱形「鄙視鏈」也一直存在。雖然近幾年國家有出臺政策禁止再出現「985/211」,諸多招聘網站上的JD也依然掛著名校的字眼。何為名校?
  • 學歷鄙視鏈真的存在嗎?不會真有人參加高考只考了幾分吧?
    學歷鄙視,鄙視到最後也就那麼回事,沒人能夠站在頂點嘲笑別人來看看微博網友們都是怎麼看待學歷鄙視鏈的吧@國琴不可亂彈學歷在當今知識世界尤為重要,這是一塊敲門磚。門都不開,就談不上想要的未來。可是,人生漫漫,世界又紛繁複雜,學歷並不是評判一個人價值的根本標準,頂多是個參考項。高學歷裡也有道德上的渣滓,低學歷裡也有情操上的智者。
  • 工作前比學歷,工作後卻要比收入,你被無處不在的鄙視鏈傷過嗎?
    分享親子快樂,交流教育知識,歡迎關注陸北老師有人的地方就有對比,薪資高低、職位高低、孩子學習好壞等,都會成為對比的對象,鄙視鏈無處不在。在學歷方面,也一直存在著潛在的鄙視鏈。在人們眼中,清華、北大是學歷的頂端,是金字塔尖。清北的畢業生瞧不起一般的 985,985畢業生又看不上211,至於普通本科,基本就是墊底的存在。
  • 三本女生考取211研究生,反而被看不起,考研鄙視鏈真的存在嗎?
    三本女生考取211研究生,反而被看不起,考研鄙視鏈真的存在嗎?學歷對於一個人的影響有多大你知道嗎?大學專科畢業的學生,如果直接去應聘國企、央企,你很可能會失望而歸。學歷延至今天,已經有很多家庭、個人意識到它的重要性。從而一些專科生,不斷地繼續深造,比如統招專升本考試。而一些本科生,大學四年後選擇繼考研。不過有這樣一個例子,一位三本女生在考取211研究生後,反而被人看不起。有人因此更是問道,考研鄙視鏈真的存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