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歷鄙視鏈:抱怨不公平而不行動的人,才應該被鄙視

2020-09-04 圖餚會

南瓜推薦語:

「學歷的鄙視真實存在,那又怎樣,青銅依舊能上王者」


你認為學歷鄙視鏈真的存在嗎?



當這個話題因為這段聊天記錄被頂上熱搜

小編仔細思考了這個問題


其實不管它到底存不存在

學歷鄙視

已經是一種社會根深蒂固的心理暗示

不僅僅是別人對我們看法

更重要的是它會內化自己的價值認知




網友小樹大眼投稿:

和大家分享一個故事

十一年前我大二,學院副院長給我所在班級上課

課上和我們分享了學院招聘老師的要求

他說,「學院招聘老師,不管碩士博士哪裡讀,本科不是985的,我看都不想看」。

他還舉例有份簡歷,雖是清北碩士,學術成果也還行,但本科是省內一般高校,就被排除了。

「這本科學歷和我們學校不是一樣嗎?我招和你們一樣水平的人來教你們?」他言語間都是戲謔輕鬆。

當時課上聽到這個故事,我很難過

因為我發現,原來學歷鄙視不僅真實存在,並且這種鄙視,不是最高學歷的較量,而是高考成績的battle

如果高中沒努力,或是高考沒發揮好

不管我們碩士博士學歷如何,不管實際能力如何

這一輩子,在找工作時和職場晉升中,我們都已經輸人一步了。

當時已經讀大學的我,不管多麼努力,都已經沒有辦法消除這種第一學歷鄙視



網友佔豪投稿:

其實層次越低的人越有這種傾向,就像一些鄉下人進城後反而對鄉下人非常歧視一樣。不過,在中國這個社會,無論你什麼學歷,社會都會給你機會。譬如,你如何用學歷來評價現在的幾個直播網紅?還有其他領域的一些沒有學歷的佼佼者?現在他們的體系裡,不知道有多少名校的大咖和他們一起打拼?所以,不要去搞這種掉底子的意識形態的事,low!當然,關於讀書還是要辯證看,絕大多數人突破階層,還是因為讀書這個社會篩選機制而來的,所以要努力學習,讀名校,那是一定不會吃虧的。當然,沒有讀到名校也沒關係,社會依然給你機會,只是機會少了點,難度高了點,僅此而已!努力吧,少年!現代社會,總有你的一片天地!



不同的聲音,不同的說法

這就是每個人對自己的價值認知,對社會的看法

今年新晉網紅、著名考研輔導老師張雪峰

在《演說家》節目中

關於學歷和教育的一段演講走紅網絡。

節目中魯豫問張雪峰,

是因為真的相信考研會改變一些人的人生嗎?

張雪峰說道:

「我是真的相信世界上只有一個比爾·蓋茨

考不上哈佛的我,是沒有資格從哈佛退學的。」


看到這句話時,不知道你們是否和小編一樣

心中已經有了答案

就是即使它真實存在這個社會上

但我們的思想不允許


因為連你自己都鄙視學歷是恥辱時

那它真真正正就是一種恥辱了

所以我們與其憤世嫉俗去抨擊社會的學歷歧視

不如就去花上比別人多十倍的經歷

去證明自己是金字塔的正中的少數

你要相信,所做必有所得

無論身處學校還是社會

抱怨不公平而不行動的人,才應該被鄙視

希望每一個你都有向上的心

拋開輿論,自信的前進

你現在要做的就是努力,從現在開始,現在

讓優秀成為一種習慣


- END -


幫更多人看見我們❤

相關焦點

  • 學歷鄙視鏈存在嗎?海外留學鄙視鏈也有?
    學歷鄙視鏈真存在嗎?學歷鄙視鏈是真實存在,留學學歷鄙視鏈,留學國家鄙視鏈也存在,鄙視鏈:1.美國2.英國3.加拿大4.澳大利亞5.德國6.法國,最慘的是法國明明留學性價比高,連韓國等國家都比不過,法國擁有65個諾貝爾獎得主(世界第四)和14名菲爾茲獎得主(世界第二),但是偏偏法國留學含金量不怎樣,連國家的留學獎勵法國的名額是所有留學國家最少的。
  • 學歷鄙視鏈真存在嗎?
    存在是存在,但是越往上走的鄙視感越輕…大家上學都很忙的,沒那麼多時間玩鄙視遊戲…只有很閒很閒的人才會有大把大把的時間去做這種毫無意義的事。清北-985-211-末流211-一本-二本-專科-專科都沒上著…國內的學歷鄙視鏈從來都不只局限於學校,學碩專碩都有巨大的差異,而且一個學校裡不同專業的錄取分數線有高低也會帶來一定的鄙視鏈…就頻率而言,就讀學校越差的人越需要通過「學歷鄙視鏈」來獲得少得可憐的成就感和滿足感,學校好的那些學生更在乎的是比強比優勢,學校差的學生則是把自己的優越感建立在更差的學校身上
  • 學歷鄙視鏈:不想承認,卻真實存在
    相信很多大學生在找工作的時候,都感受到這條「鄙視鏈」的存在,雖然不想承認,但是這就是現實,是真實存在的,能力先不看,先看學歷,學歷越高,差距也是越大,你值多少錢,學歷就是起點。而且越是掙錢的行業,就越是注重第一學歷
  • 學歷鄙視鏈真的存在嗎?非全日制學歷就不是學歷嗎?
    所謂的學歷鄙視鏈大概就是,素質都要提上來,有時候高素養比高學歷更讓人覺得舒服&34;有的人認為存在鄙視鏈,不止工作中存在,連相親都不能逃過。「真正高學歷的人並不會把自己的驕傲表現出來 反倒是一些低學歷的人天天嚷嚷著學歷不重要」「往往有的時候中專
  • 「學歷鄙視鏈」真實存在嗎?
    眾所周知,高考是一座獨木橋,大家都通過這座橋,通向不同的道路,有的人考上了名校,有的人只能上普通學校,甚至是專科。然而在你求職過程中,社會上存在著一條學歷鄙視鏈,將人們分為三六九等。很多初入職場的人會疑惑,學歷鄙視鏈真實存在嗎?學歷從高到低排序,想不想知道學歷鄙視鏈,你在第幾層?
  • 學歷鄙視其實不是鄙視的低學歷只是為了鄙視多數人
    形成這麼長的鄙視鏈條根本原因不是學歷的問題,而是人口過剩,勞動力過剩,必須鄙視多數,才能證明自己優秀才能找到好的工作。因為人太多了,招工太容易,總得找點理由不要一些人吧。用他們的話挑人太費勁,反正這活是人都能幹,那就把要求定高一點,讓多數人都不合格,報名的就少了。如果人少了,招不夠就沒這事了。
  • 學歷鄙視鏈真的存在嗎?網友:不願承認,但真的存在
    昨天一個學歷話題上了熱搜,那就是「學歷鄙視鏈」真的存在嗎?學歷鄙視這一塊總是可以帶動很多人的討論,可能因為這個話題比較觸動人心,也可能有人經歷過。有些網友自嘲說:不願意承認學歷鄙視這個事情,但好像真的在我們身邊就有,不承認不行。
  • 淺談留學圈鄙視鏈
    地域鄙視鏈出國黨約定俗稱的,不同留學國家的鄙視鏈第一梯隊:美國留學生和英國留學生相互不服氣美國留學生鄙視英國的,理由是「英國的食物難吃,英國的學校水」英國留學生鄙視美國的,「美國的不會穿衣,出生在國外的看不起來小學過來讀書的,小學出國讀書的看不起來初中出國上學的,初中出國讀書的看不起出國讀高中的,出國讀高中的看不起來讀預科的的,來讀預科的看不起出國讀本科的,讀本科的看不起來讀研究生的,
  • 法學院江湖「鄙視鏈」
    她說的大意是,她本沒想參賽,受同門師弟盛邀才參賽,所以將團隊取名為「福大命大」戰隊,希望大家可以看到福州大學法學院的小夥伴們也是「奧力給」的。我聽了之後,和許多在場嘉賓一樣,不禁莞爾一笑,好像聽出了一絲酸楚、憋屈和不甘,更讓我確定了法學院江湖「鄙視鏈」的真實存在。
  • 學歷鄙視鏈:學歷查三代,出身看本科
    985的碩士還是敗給了985的本科,那一刻才發現「英雄不問出處」都是鬼扯的。世人往往會根據你的成就推測你的能力,卻從來不會根據你的能力推測你的成就。在你的能力無法從那一張紙上看出來的時候,第一學歷的名校牌子就是保證,這是大家彼此不爭的事實。
  • 工作前比學歷,工作後卻要比收入,你被無處不在的鄙視鏈傷過嗎?
    而專科幾乎是不被提起,所謂高校生,從來不包括專科生。這個鄙視鏈在學校還好,還僅僅是同學之間的對比,但是到了找工作的時候,就是赤裸裸的殘酷現實了。清北的畢業生到哪裡都是各個公司爭搶的人才,而普通本科生基本無緣一線大公司,大部分都只能被一線公司拒之門外。在這裡,學歷就是敲門磚,學歷高低意味著你能敲到哪些門。
  • 法學院校江湖「鄙視鏈」
    她說的大意是,她本沒想參賽,受同門師弟盛邀才參賽,所以將團隊取名為「福大命大」戰隊,希望大家可以看到福州大學法學院的小夥伴們也是「奧力給」的。我聽了之後,和許多在場嘉賓一樣,不禁莞爾一笑,好像聽出了一絲酸楚、憋屈和不甘,更讓我確定了法學院江湖「鄙視鏈」的真實存在。
  • 在HR圈流行的學歷鄙視鏈:邏輯粗暴,卻普遍適用
    HR在招人時,確實需要對應聘者進行多方面的比較,但如此簡單粗暴地區別對待985大學生和非985大學生,還是讓我們看到由比較衍生出的鄙視,再催生出一個普遍適用於招聘領域的學歷鄙視鏈。能力就不重要了嗎?HR招人是直接不考慮能力,就憑學歷Pass人的嗎?  但小米上面的那番剖析已經很清楚地給出了「學歷=能力」的答案。  而剛畢業的大學生不是這種學歷鄙視鏈的規則的制訂者,更多出於被選擇一方的他們,當因為學歷被卡掉某份工作時,怕也只能徒呼奈何,甚至都無法在父母和朋友面前「抱怨」——怪誰呢?還不是怪自己當初不努力!
  • 中文系鄙視鏈
    鄙視鏈已經成為一種根深蒂固的觀念,不說大專業之間存在鄙視鏈,每個專業裡面細分的幾個方向都有一條鄙視鏈,今天我們就來說說中文專業幾個研究方向的鄙視鏈…… 學外國文學對外語的要求十分高,至少要無障礙通讀外文名著,包括但不限於英文(詳見文末連結《中文考研最熱門四大方向》),語言這道高高的門檻,大概就是鄙視鏈存在的頭號原因吧。
  • [綠柳隨議]學歷不等於能力,自信讓我坦然面對學歷鄙視鏈
    [綠柳隨議]學歷不等於能力,自信讓我坦然面對學歷鄙視鏈  學歷鄙視鏈真存在嗎?我的回答是:存在!聽我現身說法,細細道來。  想當年,初中畢業,全校只有我一個人能考上中師,是多麼的自豪和榮耀啊!教學上,我絲毫不敢馬虎,領導說我行,讓我上畢業班,我就上畢業班。看著學校的升學率在自己和同事們的共同奮戰下,一年比一年有進步,心裡美滋滋的。與此同時,在職學歷也提高到了大專。
  • 說起來你可能不信,「學歷鄙視鏈」的存在,其實是一件好事
    你身邊存在學歷鄙視鏈現象嗎?這條話題一出,就引發了網友的激烈爭論。一直以來都沒有明確的答案,但不得不說,學歷與學歷之間確實存在鄙視鏈,而且還非常嚴重。最近,非全研究生考教師被取消資格一事也引發了不少人關注,事情是該同學已經順利獲得資格並經過學校三次公告進入體檢階段,最終卻因學歷不符合招聘條件被取消資格。
  • 學歷鄙視真的存在嗎?答案:提升自己,認真對待,是金子總會發光
    看到最近網上一直在討論的熱點問題:學歷鄙視鏈真的存在嗎?如果我在這裡說:不存在,可能連我自己都不信。尤其對於應屆畢業生來說,學歷是評價一個學生很重要因素,很多參加面試的學生在起步就分成了不同等級,面試官面對這些不同等級的態度也就不同。
  • 逃不過的「學歷鄙視」,學歷高的都是人上人
    身份鄙視鏈自古以來就沒有停止過,從古代開始就有「十流」: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醫、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對人的職業和能力進行了評分。當年,在能讀上大學就已經很不容易的年代。最吃香的是師範類院校,讀書不用學費,畢業直接當老師,很多人都以能夠考上師範院校為榮,不過那時候大多數都是中專院校。後來,能有個本科學歷,就屬於比較好的老師了。
  • 網際網路鄙視食物鏈大全:玩豆瓣的鄙視玩天涯的
    雖然,包括嵇康在內的竹林七賢個個是翻白眼的高手,他們鄙視名教、鄙視假道學、鄙視俗人。但是,倘若他們看到如今的「鄙視鏈」,怕是也要羞愧萬分,自嘆不如吧!不過,在正常情況下,很多人會說,鄙視是沒有道德可講的。芸芸眾生皆平等,身為現代都市的一員,自然是不會隨意地豎起修長的中指,或者是無意中讓眼睛流露出睥睨的餘光,更不會雙手呈「八」字「掐死」別人的尊嚴。
  • 美國大學存在的」鄙視鏈「,你被鄙視了嗎?
    地區鄙視鏈U.S.TOP60之後...不確定還有沒有所謂的鄙視鏈。HYPSM不鄙視任何人,頭戴主角光環,發光發熱。來美帝時長鄙視鏈美初美高的看不上美本的,美本的看不上國內本科master過來的。所以,美高的喜歡跟美高的玩,國內高中的喜歡跟國內高中的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