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曾經曰過,「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溼,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江湖,大概就是那個我們想逃也不逃不了、想忘也不忘不了的所在。按照任我行「人即江湖」的理論,法學院有人,而且不少,也是江湖。中國的法學院,自從恢復高考以來,呈百花齊放的井噴之勢。但凡是個大學,幾乎都有了法學院或法律系。哪怕近年來,江湖上「謠傳」法學穩居「畢業即失業榜」的前三甲,也阻止不了一代代飛蛾義務無顧地撲向共和國法治事業的雄雄烈火,充當墊腳石。各個法學院的山頭之間明戰暗戰,刀光劍影,其中以「五院四系」風頭較勁。所謂「五院」,有點像《笑傲江湖》的五嶽劍派,原來都是司法部老大「託管」的小弟,可謂同氣連枝,又各居一方,東西南北中聚在一起就可以「胡牌」了。北京政法學院,由北京大學、燕京大學、輔仁大學、清華大學的法學、政治學、社會學等學科合併組建,現在叫中國政法大學。西南政法學院,以西南人民革命大學政法係為基礎,合併重慶大學、四川大學、貴州大學、雲南大學、重慶財經學院的法律院系成立,現在叫西南政法大學。
華東政法學院,將華東地區聖約翰大學(宋美齡的母校)、復旦大學、南京大學、東吳大學、廈門大學等九所學校的政治系與法律系合併建立而成,現在叫華東政法大學。中南政法學院,由中原大學政法學院為基礎,合併中山大學、廣西大學、湖南大學的政法系科成立,和中南財經大學聯姻後,現在叫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西北政法學院,前身是陝北公學政法系,現在叫西北政法大學。所謂「四系」,指四所綜合性大學即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武漢大學、吉林大學的法學系。就像百曉生的「兵器譜」,不管多麼公正,都有人不服,總有人想挑戰「兵器譜」——「小李飛刀」憑啥排第三,請把我的排名提前。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廈門大學等高校的法學院,也挾985、211、雙一流之勢高速發展,是不容小覷的法學新貴。此外,還有唯數眾多的其他法學院校,如過江之鯽,海闊憑魚躍,天空憑鳥飛。於是,各大法學院校像天花板、牆板和地板一樣相互俯視、仰望和斜睨,形成了傳說中的「鄙視鏈」。比賽結束後,頒出了優勝團隊,原以為這就game over了。
沒想到,一位優勝團隊的女律師說,大家等一下,她還有話要說。
她說的大意是,她本沒想參賽,受同門師弟盛邀才參賽,所以將團隊取名為「福大命大」戰隊,希望大家可以看到福州大學法學院的小夥伴們也是「奧力給」的。
我聽了之後,和許多在場嘉賓一樣,不禁莞爾一笑,好像聽出了一絲酸楚、憋屈和不甘,更讓我確定了法學院江湖「鄙視鏈」的真實存在。
這家律所是一家綜合性大所,業務收入常年穩居全省第一,對所內青年律師的培養也頗為重視,一直有舉辦模擬法庭比賽的傳統。但是,我也有所耳聞,這家律所偏精英化和學院風,在招聘時一般要求「五院四系」或985高校的法學系畢業生。因此,非「五院四系」或985高校畢業生的律師進入這樣的律所,可能多少感覺有點不自在。其實,我想,大多數法學名校畢業的律師都有一定的基本素質,「赤果果」的歧視一般是沒有的,也不至於有意針對非法學名校的律師,只是話裡行間可能不知不覺地會流露出一些優越感和在人際交往中表現出抱團之勢。比如,前一段頻繁上熱搜的斯坦福學霸凡爾賽·王驍同學,掛著斯坦福掛帶,拿著斯坦福水杯,時不時口吐英語蓮花,讓人覺得小夥子有點傲慢的「作」。
其實,後面的節目看下來,王驍這小夥子確實有料,也不是那種眼睛長在天上的人。
可是,為什麼最初的斯坦福·王驍會讓人覺得很「凡爾賽」呢?
曾經有位律師,看了清華和西政的辯論賽後,發了條微博說,這個辯論賽不公平,清華學生的IQ顯然高過西政學生的,他報考大學時甚至不知西政是啥。
一石激起千層浪,不堪被置於「鄙視鏈」末端的西政學子們群起而攻之。我也在一場宿醉後憤而寫下了一篇《這可能是今年最蠢的一條微博》,極盡我諷刺之能事。
可見,「鄙視鏈」幾乎無處不在,哪怕你來自五院四系、985,也難逃鄙視。清華、北大鄙視非清北的,法學名校鄙視非法學名校。
即使都是法學名校的,法本的還可能鄙視非法本的。比如丁輝,雖是華政的碩士,但因非法本在君合律所遭遇了「鄙視」。
但除了逃跑或反擊,我們是不是還有更好應對鄙視的辦法?抱團取暖是人之常情,但由此產生「鄙視鏈」則大可不必。
與其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張三丰教張無忌太極拳,只教了兩個字——「忘記」。
忘記,才是最好的紀念。
像令狐衝一樣,不忘初心,不畏流言,不care鄙視,手上有劍,心中有劍,獨孤九劍,笑傲江湖,豈不快哉!
投稿郵箱:174536399@qq.com
後臺回復」投稿「」轉載「,了解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