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院江湖「鄙視鏈」

2021-02-13 法律讀庫


某霸道總裁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人就是江湖。」

莊子曾經曰過,「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溼,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江湖,大概就是那個我們想逃也不逃不了、想忘也不忘不了的所在。按照任我行「人即江湖」的理論,法學院有人,而且不少,也是江湖。中國的法學院,自從恢復高考以來,呈百花齊放的井噴之勢。但凡是個大學,幾乎都有了法學院或法律系。哪怕近年來,江湖上「謠傳」法學穩居「畢業即失業榜」的前三甲,也阻止不了一代代飛蛾義務無顧地撲向共和國法治事業的雄雄烈火,充當墊腳石。各個法學院的山頭之間明戰暗戰,刀光劍影,其中以「五院四系」風頭較勁。所謂「五院」,有點像《笑傲江湖》的五嶽劍派,原來都是司法部老大「託管」的小弟,可謂同氣連枝,又各居一方,東西南北中聚在一起就可以「胡牌」了。北京政法學院,由北京大學、燕京大學、輔仁大學、清華大學的法學、政治學、社會學等學科合併組建,現在叫中國政法大學

西南政法學院,以西南人民革命大學政法係為基礎,合併重慶大學、四川大學、貴州大學、雲南大學、重慶財經學院的法律院系成立,現在叫西南政法大學。

華東政法學院,將華東地區聖約翰大學(宋美齡的母校)、復旦大學、南京大學、東吳大學、廈門大學等九所學校的政治系與法律系合併建立而成,現在叫華東政法大學。中南政法學院,由中原大學政法學院為基礎,合併中山大學、廣西大學、湖南大學的政法系科成立,和中南財經大學聯姻後,現在叫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西北政法學院,前身是陝北公學政法系,現在叫西北政法大學。所謂「四系」,指四所綜合性大學即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武漢大學、吉林大學的法學系。就像百曉生的「兵器譜」,不管多麼公正,都有人不服,總有人想挑戰「兵器譜」——「小李飛刀」憑啥排第三,請把我的排名提前。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廈門大學等高校的法學院,也挾985、211、雙一流之勢高速發展,是不容小覷的法學新貴。此外,還有唯數眾多的其他法學院校,如過江之鯽,海闊憑魚躍,天空憑鳥飛。於是,各大法學院校像天花板、牆板和地板一樣相互俯視、仰望和斜睨,形成了傳說中的「鄙視鏈」。


前幾天,我受一家律師事務所的邀請,擔任他們舉辦的模擬法庭大賽決賽的評委。其間,發生了一件頗有意思的事情,讓我覺得「鄙視鏈」大概率是有的。

比賽結束後,頒出了優勝團隊,原以為這就game over了。

沒想到,一位優勝團隊的女律師說,大家等一下,她還有話要說。

她說的大意是,她本沒想參賽,受同門師弟盛邀才參賽,所以將團隊取名為「福大命大」戰隊,希望大家可以看到福州大學法學院的小夥伴們也是「奧力給」的。

我聽了之後,和許多在場嘉賓一樣,不禁莞爾一笑,好像聽出了一絲酸楚、憋屈和不甘,更讓我確定了法學院江湖「鄙視鏈」的真實存在。

這家律所是一家綜合性大所,業務收入常年穩居全省第一,對所內青年律師的培養也頗為重視,一直有舉辦模擬法庭比賽的傳統。但是,我也有所耳聞,這家律所偏精英化和學院風,在招聘時一般要求「五院四系」或985高校的法學系畢業生。因此,非「五院四系」或985高校畢業生的律師進入這樣的律所,可能多少感覺有點不自在。其實,我想,大多數法學名校畢業的律師都有一定的基本素質,「赤果果」的歧視一般是沒有的,也不至於有意針對非法學名校的律師,只是話裡行間可能不知不覺地會流露出一些優越感和在人際交往中表現出抱團之勢。

比如,前一段頻繁上熱搜的斯坦福學霸凡爾賽·王驍同學,掛著斯坦福掛帶,拿著斯坦福水杯,時不時口吐英語蓮花,讓人覺得小夥子有點傲慢的「作」。

其實,後面的節目看下來,王驍這小夥子確實有料,也不是那種眼睛長在天上的人。

可是,為什麼最初的斯坦福·王驍會讓人覺得很「凡爾賽」呢?


客觀地說,名校生自有其驕傲的理由,但這不能成為鄙視他人的藉口。成為名校生,絕大多數都是從高考的千軍萬馬中殺出重圍、脫穎而出之人。再加上名校良好的師資、優秀的傳統和學習的氛圍,從一般意義上而言,較之非名校,卻有一定的起跑優勢。就拿我的母校西南政法大學來說,都說是中國法學的「黃埔軍校」,有點像五嶽劍派中實力曾經壓過其他四派的華山派,還出了不少法學大咖和法律界高官。但是,圈內人大多知道,由於種種廣為人知或不足為道的原因,西政也如華山派一樣,已不再有當年傲視群雄之勢。

曾經有位律師,看了清華和西政的辯論賽後,發了條微博說,這個辯論賽不公平,清華學生的IQ顯然高過西政學生的,他報考大學時甚至不知西政是啥。

一石激起千層浪,不堪被置於「鄙視鏈」末端的西政學子們群起而攻之。我也在一場宿醉後憤而寫下了一篇《這可能是今年最蠢的一條微博》,極盡我諷刺之能事。

可見,「鄙視鏈」幾乎無處不在,哪怕你來自五院四系、985,也難逃鄙視。

清華、北大鄙視非清北的,法學名校鄙視非法學名校。

即使都是法學名校的,法本的還可能鄙視非法本的。比如丁輝,雖是華政的碩士,但因非法本在君合律所遭遇了「鄙視」。

但除了逃跑或反擊,我們是不是還有更好應對鄙視的辦法?


所以,像隋唐第一條好漢李元霸一樣舉錘罵天,沒變成雷神卻被雷劈死,大可不必。適者生存,不僅是達爾文教給我們的道理,而且是人類社會不斷進化的真理。諸葛亮在《前出師表》中對扶不上牆的阿鬥劉蟬說過,「不宜妄自菲薄。」這幾乎是一個身處「鄙視鏈」的人可以擁有的最好座右銘了。就拿模擬法庭這位有些意難平的女律師來說,其實以我看來,作為一名青年律師,已經很優秀了,而且從她所裡律師對她的點評來看,也都很認可她的能力。在法庭上,幾乎沒有法官會問律師,你是哪個學校畢業的?而且,審判席上的法官也是經過公平的公務員考試和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才坐上那個位置的,他們的學校在考試中並不會為他們自然加分。一旦認可了自我的價值,「鄙視鏈」就從自己那一環斷了,也就破了。


抱團取暖是人之常情,但由此產生「鄙視鏈」則大可不必。

與其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張三丰教張無忌太極拳,只教了兩個字——「忘記」。

忘記,才是最好的紀念。

像令狐衝一樣,不忘初心,不畏流言,不care鄙視,手上有劍,心中有劍,獨孤九劍,笑傲江湖,豈不快哉!


投稿郵箱:174536399@qq.com

後臺回復」投稿「」轉載「,了解事項

相關焦點

  • 法學院校江湖「鄙視鏈」
    莊子曾經曰過,「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溼,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江湖,大概就是那個我們想逃也不逃不了、想忘也不忘不了的所在。按照任我行「人即江湖」的理論,法學院有人,而且不少,也是江湖。中國的法學院,自從恢復高考以來,呈百花齊放的井噴之勢。但凡是個大學,幾乎都有了法學院或法律系。
  • 淺談留學圈鄙視鏈
    大約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全球留學生鄙視鏈,參考有代表性的樣本,部分內容有片面性,供娛樂。一.學校鄙視鏈第一梯隊:哈佛大學(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美國)、耶魯大學(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美國)和史丹福大學(美國)
  • 學歷鄙視鏈存在嗎?海外留學鄙視鏈也有?
    學歷鄙視鏈真存在嗎?學歷鄙視鏈是真實存在,留學學歷鄙視鏈,留學國家鄙視鏈也存在,鄙視鏈:1.美國2.英國3.加拿大4.澳大利亞5.德國6.法國,最慘的是法國明明留學性價比高,連韓國等國家都比不過,法國擁有65個諾貝爾獎得主(世界第四)和14名菲爾茲獎得主(世界第二),但是偏偏法國留學含金量不怎樣,連國家的留學獎勵法國的名額是所有留學國家最少的。
  • 中文系鄙視鏈
    專業鄙視鏈 理科生看不起文科生,文科生裡,法律系看不起外文系,外文系看不起中文系,中文系看不起哲學系,哲學系又看不起藝術生,藝術生裡面,搞音樂美術的又看不起體育生。
  • 留學生鄙視鏈大全
    坊間早有傳聞……「看英劇的鄙視看美劇的,看美劇的鄙視看日韓劇的,看日韓劇的鄙視看港臺劇的,看港臺劇的鄙視看國產劇的……疫情前是步數高的鄙視步數低的,疫情期步數低的可能已經拉黑步數高的了」由此觀之,生活中的鄙視鏈無處不在
  • 《網際網路青年鄙視鏈圖鑑》
    世上本來沒有鄙視鏈的,沒有安全感的人多了,也便有了鄙視鏈。當代生活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鄙視鏈,衣食住行吃喝拉撒,只要你一旦在意,就會落到鄙視鏈的某一環節當中。也不怪你,大家都在鄙視鏈中尋找著歸屬感和定位,然後建立起自己的不安和安全感。
  • 真正的表迷,沒有「鄙視鏈」
    [腕錶之家 鐘錶技術] 「鄙視鏈」這個詞,很多年前就有了。而且各個領域都有鄙視鏈,不光是汽車、包包、名表,就連手機、電視劇、遊戲都存在鄙視鏈,讓我很驚奇。在網上,名表也有「鄙視鏈」。最近,我在網上看到一個「奢侈品鄙視鏈」,大致意思是:愛馬仕》香奈兒、迪奧、LV》GUCCI》賽琳、巴黎世家、芬迪、PRADA、紀梵希》阿瑪尼、範思哲。網上流傳的奢侈品牌鄙視鏈。奢侈品中的鄙視鏈還比較簡單,汽車的鄙視鏈我就「不懂」了。
  • 我們來說說各式各樣的「鄙視鏈」
    原來聽說過,追劇圈有個鄙視鏈,追英劇的鄙視追美劇的,追美劇的鄙視追日劇的,追日劇的鄙視追韓劇的,追韓劇的鄙視追港臺劇的,追港臺劇的鄙視追內地劇的。後來,據說又有了一個中產鄙視鏈,家中的小朋友沒有英文名出去都會被其他小朋友疏遠。最近,又有報導稱小朋友們看動畫片也有鄙視鏈,毫無意外,國產動畫片再次排在底端。
  • 美國大學存在的」鄙視鏈「,你被鄙視了嗎?
    地區鄙視鏈U.S.HYPSM不鄙視任何人,頭戴主角光環,發光發熱。來美帝時長鄙視鏈美初美高的看不上美本的,美本的看不上國內本科master過來的。所以,美高的喜歡跟美高的玩,國內高中的喜歡跟國內高中的玩。上了一年國內高中轉學去美高的富二代學霸,跟誰都玩。
  • 金融人鄙視鏈
    看似逼格滿滿的金融圈,其實暗潮洶湧,多數人都是互相看不起對方,比如做對衝的鄙視做私募的,做私募的鄙視做投行的……這條鄙視鏈能從畢業院校到行業到所在城市乃至交通工具……無所不有。鄙視鏈是啥?(簡單地說:現實之中,分層級重傷),據說金融圈也有這條所謂的「鄙視鏈」清北本 > 清北碩 > 藤校碩 > 人大碩 > 央財外經貿碩 >< 社科院碩/南開碩 > 外地985碩 > 其他碩 > 博士 > 其他海龜碩 > 其他本支線1(清北本):光華 > 清華經管 > 其他商科專業 > 其他無關專業支線2(其他商科專業
  • 出來混,一不小心就掉進了鄙視鏈
    原創 歲生 印客美學太陽之下無新事,人多的地方就有了比較,就有了高低之分,鄙視鏈也就應運而生。小時候我們總是被拉來和別人家的小孩比較,長大了我們混的各種圈子也是逃離不了鄙視鏈的束縛,就連你呼吸的空氣都是有鄙視鏈的。
  • 留學圈鄙視鏈大揭秘,你被鄙視了嗎?
    鄙視鏈這個東西,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在各行各業都活躍著,比如著名的遊戲鄙視鏈:主機遊戲 > PC遊戲 > 手機遊戲 > 網頁遊戲。留學圈也是存在鄙視鏈的,而且超多超複雜,國家之間的鄙視鏈、學校之間的鄙視鏈、專業之間的鄙視鏈等等環環相扣,今天小潤就給大家科普一下那些年留學圈中的鄙視鏈,不如你先來猜猜,誰會站在鄙視鏈的頂端呢?
  • 留學圈鄙視鏈大揭秘,你被鄙視了嗎?
    鄙視鏈這個東西,越來越頻繁的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在各行各業都活躍著,比如著名的遊戲鄙視鏈:主機遊戲 > PC遊戲 > 手機遊戲 > 網頁遊戲。友情提示:<>代表互相鄙視;>代表單方面鄙視。
  • 「鄙視鏈」用英文怎麼說?
    總之,作為一個概念,「藐視鏈」與「食物鏈」非常相似。我們都知道食物鏈是由一系列與它們的進食習慣相關的生物體組成的,最小的生物體由較大的生物體進食,而較大的生物體反過來又為更大的生物體進食。「藐視鏈條」在某種意義上是相似的,它也是一個等級制度。區別在於,高的人看不起鄙視低的人,而不是吃它。
  • 階層焦慮:誰在信仰「鄙視鏈」?
    如果你對茶略有了解,會知道這條鄙視鏈還能更垂直,喝單株古樹純料的瞧不起喝小產區的瞧不起喝拼配茶的,但處於鄙視鏈底端的拼配茶也能反擊,瞧不起喝純料茶的裝腔作勢,因為老茶廠出身的人都明白拼配才能顯優隱次。另一條鄙視鏈是,自從有了社交媒體的營銷,經常有品牌找相關領域的大V植入或者站臺。雖然我不是KOL,工作也沒涉及這家公司,攻擊我的網友還是認為,我不但喝了喜茶,還因為跟喜茶搭上關係沾沾自喜。
  • 「當代鄙視鏈」都這麼細了,不是生活縮影說不過去啊 | 好奇心研究...
    從人類有了優越感這種情緒開始,鄙視鏈就已經貫穿了我們的生活。為了發現我們的生活裡,是否還有哪些意想不到的細節也受制於這種微妙的社會現象,周一我所在微信公眾號和知乎上發起了一項名為「最近,你都發現了哪些「當代鄙視鏈」」的徵集,得到了大家的熱烈反饋。
  • 高校鄙視鏈大曝光!你可能在最底層……
    鄙視像條食物鏈,是個繞不開的怪圈在這個怪圈中,每一個人都在鏈條的最末端而它正在校園圈子裡以你想像不到的速度蔓延著並形成全新的鄙視群體學校鄙視鏈一直有報導說世界前500強都存在招人「潛規則」:非985畢業生簡歷直接扔垃圾桶!
  • 中國音樂圈的「鄙視鏈」(樂器篇)
    當然,不是調侃那些處於鄙視鏈底端的學校。俗話說得好高手出自民間,在音樂學院能得到更全面的學習而已。只要努力在哪裡都是一樣的。這個鄙視鏈也可以讓大家根據自己的情況去衡量自己要去的學校。樂器圈的鄙視鏈咱們也不廢話,直接列出來給大家看。
  • 對興趣班「鄙視鏈」不妨一笑置之
    據媒體報導,最近,一份「教育培訓班鄙視鏈」的名單在網上熱傳。馬術班、豎琴班、西洋棋班等相對冷門的課程,處於「鄙視鏈」的頂端,而常見的桌球班、鋼琴班、書法班則被認為是「俗氣」的低層次課程。上興趣班重在培養孩子的課外興趣愛好,只要所選項目健康有益,並且孩子感興趣就行,何來高低貴賤之分?
  • 對興趣班「鄙視鏈」不妨一笑置之
    據媒體報導,最近,一份「教育培訓班鄙視鏈」的名單在網上熱傳。馬術班、豎琴班、西洋棋班等相對冷門的課程,處於「鄙視鏈」的頂端,而常見的桌球班、鋼琴班、書法班則被認為是「俗氣」的低層次課程。不應人為排列出所謂的雅俗貴賤順序,炮製出所謂的「鄙視鏈」。興趣班「鄙視鏈」上,越冷門越「燒錢」的項目被認為越「高貴」,越大眾、越實惠的項目被認為越「俗氣」。於是乎,一些家長不惜大費周章把孩子送去學聽起來「高大上」的項目,並且以此作為驕傲乃至鄙視他人的資本,這不是虛榮是什麼?為人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把孩子參加的昂貴興趣班當成滿足虛榮心的工具,就走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