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來混,一不小心就掉進了鄙視鏈

2020-12-24 澎湃新聞

原創 歲生 印客美學

太陽之下無新事,人多的地方就有了比較,就有了高低之分,鄙視鏈也就應運而生。

小時候我們總是被拉來和別人家的小孩比較,長大了我們混的各種圈子也是逃離不了鄙視鏈的束縛,就連你呼吸的空氣都是有鄙視鏈的。(城市的空氣和阿爾卑斯的空氣是不一樣的)

「比較不能算鄙視……文化的比較,能算鄙視嗎?」

害,不管是比較還是鄙視,這些圈子裡潛藏的鄙視鏈可是真真切切的,不知道有哪些?就讓小印帶大家去看看這些鄙視鏈吧~

以下鄙視鏈不代表官方觀點,僅供各位inker一樂~

看劇鄙視鏈

看劇作為當代青年消磨時間的主要選擇之一,怎麼可能沒有鄙視鏈?

看英劇的日常:詢問英國首相「有生之年系列」之《神探夏洛克》什麼時候出續集。

看美劇的日常:吐槽《權利的遊戲》爛尾,眾籌要求重拍第八季。

看日韓劇的日常:啊!這個歐巴好帥!歐尼醬!我可以!放開那個女人,讓我來!

看泰劇的日常:這個婆婆也太惡毒了,女主快逆襲啊;這兩個人的cp我好磕!

看國產劇的日常:男一愛女主,男二為女主犧牲,男三暗戀女主多年,男四……

英劇作為鄙視鏈上遊自是不用愁,可是看國產劇的你肯定收到過這樣的鄙視:「你居然喜歡看無腦國產劇?」這尷尬都溢出了屏幕了~

看劇的鄙視邏輯就是:越燒腦,段位越高,能猜到劇情發展的劇絕對算不上好劇。

喝酒鄙視鏈

「酒逢知己千杯少」,這喝酒也是一個潛藏鄙視鏈的愛好。但凡你有幾個喝酒的朋友,通常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

比如喝葡萄酒的人往往跟喝烈酒的人聊不到一起,葡萄酒人嫌棄烈酒人不夠優雅,烈酒人嫌棄葡萄酒人太過裝X;

又比如說喝白酒的人和喝雞尾酒的人也聊不到一塊,喝白酒的人嫌棄雞尾酒花裡胡哨,度數還不高,不配被稱為酒,只能叫做飲料,喝雞尾酒的人嫌棄喝白酒的人油膩,不懂什麼叫格調,只知道牛飲。

當然喝這些酒的人都看不到喝啤酒的人:喝啤酒那還叫喝酒?那不是和喝水差不多嗎……

喝酒鄙視鏈的邏輯:優先看格調,其次看度數,喝酒沒格調就是牛飲,沒有度數那就是喝飲料。

聽歌鄙視鏈

當代年輕人除了看劇可能最喜歡的娛樂項目就是聽歌了,大多數人都是耳機不離身,走路的時候就是「耳機一帶,誰都不愛」的cool guy。

聽歌就是一件極為私人的事情了,你可以聽著《最炫民族風》蹦野迪,也可以聽著《小步舞曲》跳華爾茲,或者聽著《Hello》情緒泛濫……

但是不論是哪種選擇,這些可能只在你耳機裡播放的歌曲,也是有它的鄙視鏈的。

聽歌鄙視鏈的邏輯:先鼻祖後當代,先古典後流行,網絡歌曲多半就是鬧著玩的。

聽歌APP鄙視鏈

聊完聽歌就來聊聊聽歌平臺的事情,各個音樂平臺都是有各自的特點。

有些平臺的評論區極為有意思,卻被吐槽是傷感文學的聚集地;

有些平臺非會員基本聽不到幾首完整的歌,圈錢技術也是槓槓的;

還有些平臺就沒啥特長,就啥也不是,就那樣吧……

如果你聽歌聽得雜,從歐美流行到小眾民謠,從中文到韓文到日文到英文,那麼你手機裡肯定躺著兩個以上的app,這各家都有「獨家」,所以這聽歌app的鄙視鏈那是誰都看不起誰滴~

社交APP鄙視鏈

人就是群居動物,所以每個人手機裡都少不了社交軟體,(咳咳,不是那種社交軟體,咱們正經點)別的不說,微信和QQ總得有一個吧。

有人吐槽微信9圖上傳限制,視頻30秒上限,朋友圈發不了動圖……微信的各方面能力都被QQ吊打。但是QQ也被吐槽亂象叢生,保密性、隱私性極差等。

知乎「平均年收入百萬」的梗也被網友多次吐槽:一線城市的戶口、精通兩門外語、自主創業成功、放棄名祿隱居、定居小眾國家……

而知乎上的人認為,微博玩家無非就是「轉發這條錦鯉,接下來三天你會出現一件讓你開心到哭的消息;轉發這頭虎鯨可以吃掉別人的錦鯉,運氣比別人更好。」剩下的則是種草帶貨、解除水逆、出軌吸毒、網紅炫富、「啊啊啊啊!XXXX我喜歡你!」。

老年人和年輕人之間有代溝,這不同的社交軟體用戶之間更是有代溝,那可是誰都看不起誰的。

閱讀鄙視鏈

冰心曾說:讀書好,讀好書,好讀書。這閱讀作為一個優良的個人習慣,我們肯定繞不開閱讀這個話題的。

那讀什麼書才是「讀好書」呢?

有些人認為文學經典才是好書,有些人認為能吸引人一直看下去的才是好書,還有些人認為能夠用來放鬆的就是好書……

當然各有各的看法是很正常的,但是閱讀的鄙視鏈還是真實存在的,否則為什麼小印一說閱讀大家優先想到的就是文學經典呢,對吧~

閱讀鄙視鏈的邏輯:越是有文學價值的,地位越高,文學價值不高的,就是看受歡迎程度了。

相機鄙視鏈

大家都知道文藝青年的標配就是好書、美酒和女性朋友。

這有了女性朋友啊,這就面臨著拍照的問題,這用手機拍照沒有文青的小資範,怎麼著也得整臺相機來才能展現女性朋友的高清美。

這有了相機就有了鄙視鏈,用手機肯定就沒有用微單好,用微單就肯定沒有用全畫幅相機好,但是用全畫幅相機也不一定比得過用徠卡。

天外有天,相機外有相機,這一不留神就被「鄙視」了呀~

相機鄙視鏈的邏輯:價格越貴越好,拿出來拍照B格越高越好。

舞蹈鄙視鏈

若說前面的鄙視鏈都是身外物,你努把力也能力爭上遊,那舞蹈的鄙視鏈就是全憑自個的能力了。

我們都知道跳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什麼一字馬、下腰、前空翻等等,沒點膽子還是不敢輕易嘗試的,誰知道下一秒是成功還是成仁。

這跳舞是個長時間線的技能,沒個一兩年跳出來的舞那是不太見得人的。

你說體操簡單?就算是廣播體操那不也是要肢體協調,再加上一段時間的學習和熟悉嘛。

舞蹈鄙視鏈的邏輯:科班舞種看不起非科班舞種,高難度舞種看不起簡單舞種,現代舞看不起所有舞種。

以上鄙視鏈僅供娛樂,不代表印客觀點,不代表官方觀點。

看了這麼多鄙視鏈,你又是在鄙視鏈的哪個位置呢?在下方留言和小印討論一下吧~

看一場藝術的展覽 訪一些有趣的人

推一個美好的物品 辦一場文藝活動

原標題:《出來混,一不小心就掉進了鄙視鏈》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淺談留學圈鄙視鏈
    學校鄙視鏈第一梯隊:哈佛大學(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美國)、耶魯大學(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美國)和史丹福大學(美國)地域鄙視鏈出國黨約定俗稱的,不同留學國家的鄙視鏈第一梯隊:美國留學生和英國留學生相互不服氣美國留學生鄙視英國的,理由是「英國的食物難吃,英國的學校水」英國留學生鄙視美國的,「美國的不會穿衣,
  • 留學生鄙視鏈大全
    坊間早有傳聞……「看英劇的鄙視看美劇的,看美劇的鄙視看日韓劇的,看日韓劇的鄙視看港臺劇的,看港臺劇的鄙視看國產劇的……疫情前是步數高的鄙視步數低的,疫情期步數低的可能已經拉黑步數高的了」由此觀之,生活中的鄙視鏈無處不在
  • 車庫咖啡的「冰與火」:區塊鏈最大的公鏈是鄙視鏈
    我眼看著身邊的投資人朋友微信籤名改成了「專注於區塊鏈投資」,創業的小夥伴把微信名改成xx鏈CEO,感受到這一場思潮比網際網路創業來的猛烈一些,大一學生重倉比特幣暴富,足療大叔深陷區塊鏈傳銷,XX上市公司老闆all in 區塊鏈,這都讓區塊鏈的世界越發熱鬧。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區塊鏈的最大共識就是賺錢,而區塊鏈最大的公鏈卻是鄙視鏈。
  • 留學圈鄙視鏈,一不小心就被鄙視了
    --------------------食物鄙視鏈--------------------衣著鄙視鏈土澳留學生:我們是鄉下人……--------------------旅遊鄙視鏈其他:靜靜地看你們裝逼……--------------------態度鄙視鏈
  • 中國「方便麵」鄙視鏈:口味超200種,香菇燉雞卻在鄙視鏈底部?
    方便麵的口味確實是奇珍百態的,但百態的同時也必然會帶來所謂的派別林立的局面,而這就是所謂的「鄙視鏈」形成的原因所在---所以,這期內容我將帶大家好好了解國民的方便麵鄙視鏈。01中國方面便鄙視鏈版圖首先站在方便麵鄙視鏈最頂端的當屬兩款全宇宙通殺的口味:紅燒牛肉麵和老壇酸菜面
  • 學歷鄙視鏈存在嗎?海外留學鄙視鏈也有?
    學歷鄙視鏈真存在嗎?學歷鄙視鏈是真實存在,留學學歷鄙視鏈,留學國家鄙視鏈也存在,鄙視鏈:1.美國2.英國3.加拿大4.澳大利亞5.德國6.法國,最慘的是法國明明留學性價比高,連韓國等國家都比不過,法國擁有65個諾貝爾獎得主(世界第四)和14名菲爾茲獎得主(世界第二),但是偏偏法國留學含金量不怎樣,連國家的留學獎勵法國的名額是所有留學國家最少的。
  • 中文系鄙視鏈
    專業鄙視鏈 理科生看不起文科生,文科生裡,法律系看不起外文系,外文系看不起中文系,中文系看不起哲學系,哲學系又看不起藝術生,藝術生裡面,搞音樂美術的又看不起體育生。
  • 中國音樂圈的「鄙視鏈」(樂器篇)
    當然,不是調侃那些處於鄙視鏈底端的學校。俗話說得好高手出自民間,在音樂學院能得到更全面的學習而已。只要努力在哪裡都是一樣的。這個鄙視鏈也可以讓大家根據自己的情況去衡量自己要去的學校。樂器圈的鄙視鏈咱們也不廢話,直接列出來給大家看。
  • 網際網路鄙視食物鏈大全:玩豆瓣的鄙視玩天涯的
    在鄙視已經變得公然、無畏、無所顧忌的當下,似乎不鄙視無以證明自己的優秀、高端與成功。你鄙視我,我鄙視他,鄙視食物鏈將消弭的等級制度再次建構,豎中指、翻白眼就是隔開自戀、自卑的「宮牆」。
  • 《網際網路青年鄙視鏈圖鑑》
    世上本來沒有鄙視鏈的,沒有安全感的人多了,也便有了鄙視鏈。當代生活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鄙視鏈,衣食住行吃喝拉撒,只要你一旦在意,就會落到鄙視鏈的某一環節當中。也不怪你,大家都在鄙視鏈中尋找著歸屬感和定位,然後建立起自己的不安和安全感。
  • 階層焦慮:誰在信仰「鄙視鏈」?
    如果你對茶略有了解,會知道這條鄙視鏈還能更垂直,喝單株古樹純料的瞧不起喝小產區的瞧不起喝拼配茶的,但處於鄙視鏈底端的拼配茶也能反擊,瞧不起喝純料茶的裝腔作勢,因為老茶廠出身的人都明白拼配才能顯優隱次。另一條鄙視鏈是,自從有了社交媒體的營銷,經常有品牌找相關領域的大V植入或者站臺。雖然我不是KOL,工作也沒涉及這家公司,攻擊我的網友還是認為,我不但喝了喜茶,還因為跟喜茶搭上關係沾沾自喜。
  • 對興趣班「鄙視鏈」不妨一笑置之
    據媒體報導,最近,一份「教育培訓班鄙視鏈」的名單在網上熱傳。馬術班、豎琴班、西洋棋班等相對冷門的課程,處於「鄙視鏈」的頂端,而常見的桌球班、鋼琴班、書法班則被認為是「俗氣」的低層次課程。上興趣班重在培養孩子的課外興趣愛好,只要所選項目健康有益,並且孩子感興趣就行,何來高低貴賤之分?
  • 對興趣班「鄙視鏈」不妨一笑置之
    據媒體報導,最近,一份「教育培訓班鄙視鏈」的名單在網上熱傳。馬術班、豎琴班、西洋棋班等相對冷門的課程,處於「鄙視鏈」的頂端,而常見的桌球班、鋼琴班、書法班則被認為是「俗氣」的低層次課程。不應人為排列出所謂的雅俗貴賤順序,炮製出所謂的「鄙視鏈」。興趣班「鄙視鏈」上,越冷門越「燒錢」的項目被認為越「高貴」,越大眾、越實惠的項目被認為越「俗氣」。於是乎,一些家長不惜大費周章把孩子送去學聽起來「高大上」的項目,並且以此作為驕傲乃至鄙視他人的資本,這不是虛榮是什麼?為人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把孩子參加的昂貴興趣班當成滿足虛榮心的工具,就走偏了。
  • 法學院江湖「鄙視鏈」
    於是,各大法學院校像天花板、牆板和地板一樣相互俯視、仰望和斜睨,形成了傳說中的「鄙視鏈」。前幾天,我受一家律師事務所的邀請,擔任他們舉辦的模擬法庭大賽決賽的評委。其間,發生了一件頗有意思的事情,讓我覺得「鄙視鏈」大概率是有的。比賽結束後,頒出了優勝團隊,原以為這就game over了。
  • 學歷鄙視鏈真的存在嗎?非全日制學歷就不是學歷嗎?
    小聚看到了也很好奇也想問問學歷鄙視鏈真的存在嗎所謂的學歷鄙視鏈大概就是「真正高學歷的人並不會把自己的驕傲表現出來 反倒是一些低學歷的人天天嚷嚷著學歷不重要」「往往有的時候中專的會瞧不起學歷高的 我妹就是 中專一個 技校都沒念的下來 崇尚讀書無用論 非常看不起讀書人 諷刺我們只會讀書 她多會857混的圈子多高級一樣 只能說一個知識越貧乏的人,越是擁有一種莫名奇怪的勇氣和自豪感,因為知識越貧乏,你所相信的東西就越絕對,你根本沒有聽過與此相對立的觀點」有的人則認為,現在已經不是單純的高學歷鄙視低學歷
  • 真正的表迷,沒有「鄙視鏈」
    [腕錶之家 鐘錶技術] 「鄙視鏈」這個詞,很多年前就有了。而且各個領域都有鄙視鏈,不光是汽車、包包、名表,就連手機、電視劇、遊戲都存在鄙視鏈,讓我很驚奇。在網上,名表也有「鄙視鏈」。最近,我在網上看到一個「奢侈品鄙視鏈」,大致意思是:愛馬仕》香奈兒、迪奧、LV》GUCCI》賽琳、巴黎世家、芬迪、PRADA、紀梵希》阿瑪尼、範思哲。網上流傳的奢侈品牌鄙視鏈。奢侈品中的鄙視鏈還比較簡單,汽車的鄙視鏈我就「不懂」了。
  • 我們來說說各式各樣的「鄙視鏈」
    原來聽說過,追劇圈有個鄙視鏈,追英劇的鄙視追美劇的,追美劇的鄙視追日劇的,追日劇的鄙視追韓劇的,追韓劇的鄙視追港臺劇的,追港臺劇的鄙視追內地劇的。後來,據說又有了一個中產鄙視鏈,家中的小朋友沒有英文名出去都會被其他小朋友疏遠。最近,又有報導稱小朋友們看動畫片也有鄙視鏈,毫無意外,國產動畫片再次排在底端。
  • 美國大學存在的」鄙視鏈「,你被鄙視了嗎?
    地區鄙視鏈U.S.HYPSM不鄙視任何人,頭戴主角光環,發光發熱。來美帝時長鄙視鏈美初美高的看不上美本的,美本的看不上國內本科master過來的。所以,美高的喜歡跟美高的玩,國內高中的喜歡跟國內高中的玩。上了一年國內高中轉學去美高的富二代學霸,跟誰都玩。
  • 學歷鄙視鏈真的存在嗎?網友:不願承認,但真的存在
    昨天一個學歷話題上了熱搜,那就是「學歷鄙視鏈」真的存在嗎?學歷鄙視這一塊總是可以帶動很多人的討論,可能因為這個話題比較觸動人心,也可能有人經歷過。有些網友自嘲說:不願意承認學歷鄙視這個事情,但好像真的在我們身邊就有,不承認不行。
  • 金融人鄙視鏈
    看似逼格滿滿的金融圈,其實暗潮洶湧,多數人都是互相看不起對方,比如做對衝的鄙視做私募的,做私募的鄙視做投行的……這條鄙視鏈能從畢業院校到行業到所在城市乃至交通工具……無所不有。鄙視鏈是啥?(簡單地說:現實之中,分層級重傷),據說金融圈也有這條所謂的「鄙視鏈」清北本 > 清北碩 > 藤校碩 > 人大碩 > 央財外經貿碩 >< 社科院碩/南開碩 > 外地985碩 > 其他碩 > 博士 > 其他海龜碩 > 其他本支線1(清北本):光華 > 清華經管 > 其他商科專業 > 其他無關專業支線2(其他商科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