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爭搶好勝的年代,無論什麼東西都要分出一個高低。音樂、樂器也一樣。現在的藝術生一年比一年多,在他們之間當然也存在著鄙視鏈這個東西。
在這些藝術生眼裡:音樂學院>藝術學校>野雞大學音樂系>幼師師範類大學>中專大專類音樂院校>野路子
是不是特別的形象。當然,不是調侃那些處於鄙視鏈底端的學校。俗話說得好高手出自民間,在音樂學院能得到更全面的學習而已。只要努力在哪裡都是一樣的。這個鄙視鏈也可以讓大家根據自己的情況去衡量自己要去的學校。
樂器圈的鄙視鏈
咱們也不廢話,直接列出來給大家看。
樂器鄙視:鋼琴>小提琴>中、大提琴>管樂>打擊樂
首先,鋼琴鄙視一切的樂器(誰讓他是樂器之王的)
然後就是小提琴,它的出場率也是很高的。
中提琴和大提琴,他們哥倆永遠被小提琴壓住了,而中提琴因為音域窄、音色特殊被當成了一個梗
管樂這個樂器音域也不寬,要是單獨拎出來聽的話一會就膩了
打擊樂雖然他們很重要,但是交響樂他們的出場率不高。如果可以你可以去聽聽《定音鼓協奏曲》
再然後咱們來說一下電聲樂隊裡的鄙視鏈
這張圖片應該比較清晰了,除去主唱吉他手>鼓手>鍵盤手>貝斯手(貝斯手太慘了)
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一切其實都抵不過現實。有錢的鄙視沒錢的,好看的鄙視醜的。
我們再來加上一些特殊的樂器:
彈鋼琴鄙視拉二胡、敲三角鐵的
彈吉他鄙視拉二胡、敲三角鐵的
拉提琴鄙視拉二胡、敲三角鐵的
吹小號鄙視拉二胡、敲三角鐵的
吹口琴鄙視拉二胡、敲三角鐵的……
所有樂器都鄙視拉二胡、敲三角的(他們到底招惹誰了?)
開玩笑歸開玩笑,其實樂器和人是一樣的。不是都說人人平等嗎?就算真的有鄙視鏈我們也不要去學習他們,做好自己就是最棒的!
本文由小志說音樂原創,歡迎關注,幫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