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音樂圈的「鄙視鏈」(樂器篇)

2020-12-13 小志說音樂

在這個爭搶好勝的年代,無論什麼東西都要分出一個高低。音樂、樂器也一樣。現在的藝術生一年比一年多,在他們之間當然也存在著鄙視鏈這個東西。

在這些藝術生眼裡:音樂學院>藝術學校>野雞大學音樂系>幼師師範類大學>中專大專類音樂院校>野路子

是不是特別的形象。當然,不是調侃那些處於鄙視鏈底端的學校。俗話說得好高手出自民間,在音樂學院能得到更全面的學習而已。只要努力在哪裡都是一樣的。這個鄙視鏈也可以讓大家根據自己的情況去衡量自己要去的學校。

樂器圈的鄙視鏈

咱們也不廢話,直接列出來給大家看。

樂器鄙視:鋼琴>小提琴>中、大提琴>管樂>打擊樂

首先,鋼琴鄙視一切的樂器(誰讓他是樂器之王的)

然後就是小提琴,它的出場率也是很高的。

中提琴和大提琴,他們哥倆永遠被小提琴壓住了,而中提琴因為音域窄、音色特殊被當成了一個梗

管樂這個樂器音域也不寬,要是單獨拎出來聽的話一會就膩了

打擊樂雖然他們很重要,但是交響樂他們的出場率不高。如果可以你可以去聽聽《定音鼓協奏曲》

再然後咱們來說一下電聲樂隊裡的鄙視鏈

這張圖片應該比較清晰了,除去主唱吉他手>鼓手>鍵盤手>貝斯手(貝斯手太慘了)

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一切其實都抵不過現實。有錢的鄙視沒錢的,好看的鄙視醜的。

我們再來加上一些特殊的樂器:

彈鋼琴鄙視拉二胡、敲三角鐵的

彈吉他鄙視拉二胡、敲三角鐵的

拉提琴鄙視拉二胡、敲三角鐵的

吹小號鄙視拉二胡、敲三角鐵的

吹口琴鄙視拉二胡、敲三角鐵的……

所有樂器都鄙視拉二胡、敲三角的(他們到底招惹誰了?)

開玩笑歸開玩笑,其實樂器和人是一樣的。不是都說人人平等嗎?就算真的有鄙視鏈我們也不要去學習他們,做好自己就是最棒的!

本文由小志說音樂原創,歡迎關注,幫你一起長知識

相關焦點

  • 「音樂圈鄙視鏈」的本質是什麼? - 鈦媒體APP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Sybil音樂圈向來不乏高姿態的批評家。實際上,在音樂消費者中,也常年存在一條「音樂消費鄙視鏈」,無論音樂地區、流派、樂器、唱法,都成為樂迷們秀優越的方式。無處不在的音樂圈鄙視鏈有人曾總結出「史上最全音樂圈鄙視鏈」,將「鄙視鏈」這一令人哭笑不得的怪誕現象梳理得十分明晰。
  • 別被藝體「鄙視鏈」給「忽悠」了,讓孩子懂得努力比什麼都重要
    、桌球遊泳跑步也就是說,馬術是處在「鄙視鏈」最高端,跑步處在「鄙視鏈」最末端。鋼琴在「鄙視鏈」最後?很多人認為,馬術之所以處在「鄙視鏈」最高端,原因就在於:首先是學馬術貴,不是一般的貴,是很貴。普普通通的一節馬術課,收費就上千甚至更高。要是加上買裝備、租馬或者買馬、寄養……那價格簡直呈指數式倍增。
  • 對興趣班「鄙視鏈」不妨一笑置之
    據媒體報導,最近,一份「教育培訓班鄙視鏈」的名單在網上熱傳。馬術班、豎琴班、西洋棋班等相對冷門的課程,處於「鄙視鏈」的頂端,而常見的桌球班、鋼琴班、書法班則被認為是「俗氣」的低層次課程。上興趣班重在培養孩子的課外興趣愛好,只要所選項目健康有益,並且孩子感興趣就行,何來高低貴賤之分?
  • 對興趣班「鄙視鏈」不妨一笑置之
    據媒體報導,最近,一份「教育培訓班鄙視鏈」的名單在網上熱傳。馬術班、豎琴班、西洋棋班等相對冷門的課程,處於「鄙視鏈」的頂端,而常見的桌球班、鋼琴班、書法班則被認為是「俗氣」的低層次課程。運動項目無高低貴賤之分,樂器、棋類同樣也不存在雅俗優劣之別。不應人為排列出所謂的雅俗貴賤順序,炮製出所謂的「鄙視鏈」。興趣班「鄙視鏈」上,越冷門越「燒錢」的項目被認為越「高貴」,越大眾、越實惠的項目被認為越「俗氣」。於是乎,一些家長不惜大費周章把孩子送去學聽起來「高大上」的項目,並且以此作為驕傲乃至鄙視他人的資本,這不是虛榮是什麼?
  • 邁斯通國際英語丨大學英語能力鄙視鏈
    臧鴻飛曾爆出音樂圈猛料,「搞音樂的有個鄙視鏈,玩古典的看不起玩爵士的,玩爵士的看不起玩搖滾的,玩搖滾的看不起玩流行的,但是所有人都看不起玩說唱的。」一語既出,可謂驚爆全場,坐在嘉賓席的「嘻哈歌手」本人VAVA也被這番玩笑逗得前仰後合。這當然是飛飛作為音樂人戲謔音樂圈的話。
  • 鋼琴落入中產孩子樂器興趣班鄙視鏈末端?別讓世俗比較丟了學琴初心
    處於中產孩子樂器興趣班鄙視鏈頂端的管風琴,國內幾乎只有在專業音樂廳中才有,且需要極為紮實的鍵盤樂基礎,以至於學得咋樣也沒人敢問。而管風琴在歐洲常設在教堂中,民眾去教堂做禮拜時會用管風琴奏響「聖樂」,目的是為宗教服務。
  • 鋼琴落入中產孩子樂器興趣班鄙視鏈末端?別讓世俗比較丟了學琴初心
    中產孩子興趣班鄙視鏈》的文章引發了熱議。文章列舉了各類課外興趣班中存在的鄙視鏈,其中樂器類為「管風琴>豎琴>大提琴>小提琴>長笛>薩克斯>架子鼓>鋼琴」,鋼琴處於鄙視鏈的末端。在這屆中產家庭父母的小時候,學鋼琴還很奢侈,而如今在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已比比皆是,甚至有家長調侃「孩子班上40人,學鋼琴的佔一半,登臺表演要搖號」。
  • 家長心中的興趣班「鄙視鏈」,鋼琴成「入門級」,頂端最「高貴」
    甚至,在興趣班中還形成了一個「興趣班鄙視鏈」,在「鄙視鏈」中,越是普通的興趣愛好越「低級」,越冷門、越貴的就越「高貴」。家長心中的興趣班「鄙視鏈」,鋼琴成「入門級」,頂端最「高貴」比如在「樂器類」的興趣班中,就有一條這樣的鄙視鏈:鋼琴﹤架子鼓﹤薩克斯﹤長笛﹤小提琴﹤大提琴。
  • 「鄙視鏈」用英文怎麼說?
    這篇文章中寫道,見過世面的魔都保姆,形成了一條家庭教育歧視鏈——孩子由保姆帶著散養的<孩子爺爺奶奶帶著散養的<孩子爹媽帶著散養的<孩子爹媽帶著傻讀書的<孩子爹媽帶著苦練素質教育的<孩子由保姆帶著苦練素質教育的。那麼我們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鄙視鏈這個話題歡迎戳下方語音條收聽Alex老師對今天文本的帶讀和對鄙視鏈的看法吧
  • 中文系鄙視鏈
    專業鄙視鏈 理科生看不起文科生,文科生裡,法律系看不起外文系,外文系看不起中文系,中文系看不起哲學系,哲學系又看不起藝術生,藝術生裡面,搞音樂美術的又看不起體育生。
  • 留學生鄙視鏈大全
    坊間早有傳聞……「看英劇的鄙視看美劇的,看美劇的鄙視看日韓劇的,看日韓劇的鄙視看港臺劇的,看港臺劇的鄙視看國產劇的……疫情前是步數高的鄙視步數低的,疫情期步數低的可能已經拉黑步數高的了」由此觀之,生活中的鄙視鏈無處不在
  • 幼兒園興趣班鄙視鏈告訴你:中國家長的教育焦慮究竟有多高?
    其實這一切都是家長的教育焦慮作祟,圍繞社會環境、教育資源、家庭關係及父母成長等四個維度展開調查的《2018年中國家長教育焦慮指數調查報告》結論顯示:在四個維度中,社會環境因素引發的中國家長教育焦慮程度最高,教育焦慮指數為67點,整體處於比較焦慮的狀態。基於這種教育焦慮,越來越多的家長把報興趣班當作「必需品」。
  • 音樂圈鄙視鏈看不起嘻哈?臧鴻飛吐槽VAVA不識五線譜
    由企鵝影視、笑果文化聯合出品的《吐槽大會》第二季本周日即將迎來第四期節目,自第一季以來《吐槽大會》每期嘉賓都是來自娛樂圈的演藝明星,而本期節目打破常規,請來了不同類型音樂領域的代表人物:主咖是世界著名鋼琴演奏家——來自「古典音樂圈」的郎朗,嘉賓分別是「流行圈」的譚維維、「搖滾圈」的臧鴻飛和信、「嘻哈圈」的VAVA,以及音樂製作人黃國倫
  • 法學院江湖「鄙視鏈」
    於是,各大法學院校像天花板、牆板和地板一樣相互俯視、仰望和斜睨,形成了傳說中的「鄙視鏈」。前幾天,我受一家律師事務所的邀請,擔任他們舉辦的模擬法庭大賽決賽的評委。其間,發生了一件頗有意思的事情,讓我覺得「鄙視鏈」大概率是有的。比賽結束後,頒出了優勝團隊,原以為這就game over了。
  • 中國「方便麵」鄙視鏈:口味超200種,香菇燉雞卻在鄙視鏈底部?
    方便麵的口味確實是奇珍百態的,但百態的同時也必然會帶來所謂的派別林立的局面,而這就是所謂的「鄙視鏈」形成的原因所在---所以,這期內容我將帶大家好好了解國民的方便麵鄙視鏈。01中國方面便鄙視鏈版圖首先站在方便麵鄙視鏈最頂端的當屬兩款全宇宙通殺的口味:紅燒牛肉麵和老壇酸菜面
  • 「兒童興趣班鄙視鏈」出爐,鋼琴排倒數,排前幾名的卻很冷門
    而最近"兒童興趣班鄙視鏈"出爐,排前幾名的卻很冷門,一起來看看吧。1、運動類鄙視鏈想要孩子在學習中取得好的成績,那麼孩子的身體素質是重要的前提,所以現在很多父母也越來越重視運動類興趣班的選擇。而在"運動類鄙視鏈"中,馬術、高爾夫、冰球位於頂端位置,羽毛球桌球、遊泳、跑步則是位於"底層",但學習前幾項的人群其實並不廣泛,因為它們是需要高昂資金投入的。
  • 學歷鄙視鏈存在嗎?海外留學鄙視鏈也有?
    學歷鄙視鏈真存在嗎?學歷鄙視鏈是真實存在,留學學歷鄙視鏈,留學國家鄙視鏈也存在,鄙視鏈:1.美國2.英國3.加拿大4.澳大利亞5.德國6.法國,最慘的是法國明明留學性價比高,連韓國等國家都比不過,法國擁有65個諾貝爾獎得主(世界第四)和14名菲爾茲獎得主(世界第二),但是偏偏法國留學含金量不怎樣,連國家的留學獎勵法國的名額是所有留學國家最少的。
  • 鋼琴竟然排在中產孩子興趣班鄙視鏈最末?
    ,這次直接被踩在排名最末,很多家長不禁感嘆,十幾年前學鋼琴還是件奢侈的事,現在給孩子報鋼琴班竟然要被鄙視了?截至2018年,中國大陸中產家庭數量達到了3320萬戶。同時,中國有6億人口的月收入僅1000元,人均年收入3萬元。這種所謂的鄙視鏈,除了給大家增加不必要的焦慮,什麼用也沒有。希望家長們不要被這樣的輿論裹挾,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培養孩子,讓興趣班回歸教育本質。
  • 中國蹦迪圈鄙視鏈
    很久之前我寫過一篇《中國富二代鄙視鏈》,感覺大家好像蠻愛看這種「鄙視鏈」系列的,畢竟寫一篇「鄙視鏈」總能讓人由淺入深的去了解這個圈子。 第四階梯是中國蹦迪圈最主流的一群人,他們的消費能力凌駕於Raver數倍,但卻臣服於卡座大哥。 第五階梯:國內電音節A卡小圈子 第五階梯在電音圈、蹦迪圈都已經小有名氣,畢竟都A的起十幾萬的卡座,那些電音圈的大銷售會捧他們的臭腳,死命的給女孩們吹捧這些人。
  • 鄙視鏈無處不在,音樂界的鄙視鏈引人爆笑
    比如,上大學,985的鄙視211的,221的鄙視普通一本的,一本的鄙視二本的,二本的鄙視三本的,三本的鄙視專科的,專科的小哥哥小姐姐都是自黑(此處應有狗頭保命)。但是,音樂界其實也是有鄙視鏈的。聽古典音樂的基本站在金字塔頂端,睥睨蒼穹。古典音樂是一個獨立的流派,藝術手法講求洗鍊,追求理性地表達情感。比如:海頓、莫扎特和貝多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