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方便麵」鄙視鏈:口味超200種,香菇燉雞卻在鄙視鏈底部?

2020-12-23 隔夜說動漫

#方便麵#

有一種食物,它誕生至今已經超過了半個世紀,它一度俘虜全世界的宅男,而它的魔力也絲毫不羸弱於可口可樂公司推出的肥宅快樂水,並因此獲贈了「肥宅快樂面」的美譽---

不僅如此,這種麵食除了佔據我們的胃口之外,也沒少將我們的視野和精神位置給牢牢的佔據。

譬如說我們能夠在最近大熱的漫改國產網劇《棋魂》中看到時光和洪河靠著它續命的場景---

而宮崎駿動畫《懸崖上的金魚姬》中的這一碗也沒少在無數個寒冷的冬夜提振阿宅們的神氣---

至於被譽為國漫之光的《一人之下》也同樣沒有擺脫它的魔掌,當龍哥拿著一整箱前往張楚嵐寢室的時候,我們真不知道這究竟算是好客還是吝嗇---

可以說,方便麵在宅男們的認知中已是如同WIFI般的基礎設施的存在,也可以說它是宅男們窺探世間珍饈的啟蒙。

當我們仍未清楚紅燒牛肉、老壇酸菜、香菇燉雞究竟為何物的時候,那一碗又一碗名字震耳發聵,宣傳圖饞嘴誘人的泡麵便將我們領進了美食的大門。

方便麵的口味確實是奇珍百態的,但百態的同時也必然會帶來所謂的派別林立的局面,而這就是所謂的「鄙視鏈」形成的原因所在---

所以,這期內容我將帶大家好好了解國民的方便麵鄙視鏈。

01中國方面便鄙視鏈版圖

首先站在方便麵鄙視鏈最頂端的當屬兩款全宇宙通殺的口味:紅燒牛肉麵和老壇酸菜面!

它們也牽扯出了兩家國產方便麵巨頭的恩怨,同時也是方便麵走向大眾的裡程碑之二---

最早的方便麵誕生於1958年8月25日,彼時一位名叫安騰的小男孩在日本成功研發出了一款只需用熱水炮製便能食用的麵餅並將其取名為「雞湯拉麵」

而這也是日本日清集團之所以能夠成立的關鍵所在---

雖然礙於技術限制,初代的方便麵口味單一售價也極其昂貴(約為堂食麵條的6倍售價),但因為獨特的食用體驗很快就成為了全日本熱銷的東西,甚至還出現了一面難求的局面。

隨後當方便麵傳入中國之後,一位名叫魏應行的小夥和另一位叫做高清愿的中年大叔便開啟了仿製的商業道路,而他們便是鼎鼎大名的康師傅和統一集團的創辦者。

在過去數十年的時間中,他們都是彼此最強大的勁旅,勝負也各有優劣。

而在上世紀90年代初期剛剛進軍內地市場的時候,康師傅便憑藉紅燒牛肉麵將統一的鮮蝦麵給徹底的擊潰了,並在往後的十多年時間中一直穩坐內地銷量的寶座之上,而紅燒牛肉麵也成為了最經典的方便麵口味---

不過到來2008年後,蟄伏多年的統一也憑藉一款名為老壇酸菜的方便麵徹底扭轉了市場格局,而他們邀請汪涵代言的廣告也成為了泡麵界的經典。

那一句「有的人模仿我的臉,有的人卻模仿我的面」至今也是對康師傅「跟風」行為的最大嘲諷---

我為你們準備了老壇酸菜面的購買連結,不妨懷舊一下這款經典口味吧!

當然,嘲諷歸嘲諷,在上述兩家方便麵巨頭的你追我趕以及山寨抄襲的助推下,紅燒牛肉麵和老壇酸菜面也成為了最普適性的泡麵口味,是兩個屹立在國產泡麵鄙視鏈最頂端的存在。

然而當我們將視野從這兩口味身上移開,我們看到的卻是支離破碎且吵得不可開交的情形。

就拿年初疫情時方便麵銷售情況來說,礙于禁足的影響,全國各大超市的方便麵都在短時間內被一掃而空,除了某些另類的口味。

比如對於身處武漢的小夥伴來說,他們超市的貨架存留下來的就是一片綠油油的畫面,香菇燉雞面被消費者徹底無視了---

我為你們準備了香菇燉雞面的購買連結,不妨嘗嘗這款「黑暗料理」的威力吧!

而對於廣東的小夥伴來說,他們貨架剩下的則是藤椒口味---

而在江浙滬地帶,能夠看到的則是泡椒牛肉麵的存貨---

至於番茄鮮蔬面則徹徹底底的被四川人民給忽略了---

當然,如上鄙視鏈也只是「有形」的鄙視鏈,特指是消費者用鈔票投票得出的,是公平的市場優勝劣汰的結果。

但事實上更大範圍的鄙視鏈存在於「無形」之中,始作俑乃方便麵廠商自身,而接受鄙視者乃四散各處的消費者。

我們或許能在全國各地看到老壇酸菜和紅燒牛肉麵,但對於沙茶鐵板牛肉麵、蔥香排骨麵、孜然羊肉麵、油潑辣子酸湯麵、亂燉XX面、紅燒獅子頭面、紅燒雞煲翅面、冬瓜煲老鴨面、茄丁肉醬面等等款式你就不一定能輕易看到了---

上述五花八門的奇特口味均出自康師傅之手,而依據統計截至2020年康師傅已經推出了超200款口味的方便麵,比所謂的滿漢全席還要豐厚多一倍。

但可惜的是,如上口味只會在對應的地域銷售,比如沙茶鐵板牛肉麵乃廣東專屬,而孜然羊肉則是青海人民的摯愛款式。從一定意義上來說,廠商的分地區銷售其實也是一種節省試錯成本以及匹配當地人口味的商業考慮。

但當一款口味在一個地區穩定生根多年後,為何仍不見它挺進別的地區,好讓廣東人民也能嘗試一番孜然羊肉的滋味呢?

真正的原因我真的拿捏不準,但如果從鄙視的角度來評判的話,或許一句話就能將問題全部說清楚了:其它地區的消費者不配!

說白了,甭管是在各大地區都有銷售但卻遭到某些地區消費者的冷落的香菇燉雞、藤椒、泡椒牛肉、番茄鮮蔬等方便麵,還是專屬於某地區的口味。

它們都在不經意間塑造出了橫亙在國產方便麵頭頂的鄙視鏈,而這些口味的分布也匯聚成了所謂的方便麵大數據。

當然,大數據的統計的只能表示群體的傾向行為,這對商業投產有參考的意義,但不是說每一個人的生活就得遵從大數據的指引。

況且進一步說,有時候哪怕是「難吃」那也有著另一層的深刻意義---

02吃著手中的面,想的卻是懷念

網友對香菇燉雞的怨恨是可以被理解的,甚至可以說如今網絡流傳最廣的吐槽信息當屬「香菇燉雞面難吃」這個話題---

但難吃歸難吃,一款被噴得無地自容的泡麵同樣能夠牽扯出一段難忘的回憶---

「記得初中吃香菇燉雞,吃一次吐了,發誓再也不吃。有次去食堂買泡麵忘記戴眼鏡,結果將泡椒麵和香菇燉雞搞混了,又一次吃吐。絕對不吃了」

「我活了20多年吃起來的數量不到五包香菇燉雞,每吃一次就噁心一次,足足半年不想吃方便麵」

在上述網友的形容下,香菇燉雞就猶如童年噩夢般的存在,而這種陰影也仿若90後小夥伴在童年時與《魔方大廈》相遇。

這是一部披著低幼動畫皮囊實則無不含有對現實社會辛辣諷刺的連大人看了都會抖三抖的卡通片。

不過作為一名90後,當我們老大後再度回想劇中的情節,雖可怕但也滿滿歡樂。我們會暗自慶幸自己曾和它相遇,是它讓我們的人生得以留下一段永不被磨滅的記憶。

當然,香菇燉雞也亦是如此---

除此之外,我們還能看到網友對某款已經難吃到停產的方便麵表以懷念。

他們不僅在某問答平臺鄭重提出了停產的疑問---

還在評論區中齊刷刷的表達了「想來一口」的願望---

在他們看來花旗參燉烏雞乃過去美好時光的標記,而有些小夥伴甚至尋找了10年之久,並認為所謂的停產簡直就是暴殄天物的行動呢。

至於下面這位網友則表達了小時候和小夥伴爭搶海鮮味裡的「小魚板」的經歷,一句「得魚板者,得泡麵精華」的吶喊也詮釋了這段兒時記憶的可寶貴之處---

當然,對於更老大的群眾來說,康師傅和統一已然算是新潮的玩意。

在上世紀80年代初期,一款名為三鮮伊面的泡麵方才是老一輩的共同記憶,而他們對這款泡麵的鐘愛也被下面這番話給徹底詮釋出來了---

「八幾年第一次吃三鮮伊面的時候,我的偉大理想就是能吃一輩子的方便麵」

我為你們準備了三鮮伊面的購買連結,不妨嘗嘗這款兒時滋味吧!

當然,如今的三鮮伊面已經不多見,說好的一輩子的不改變,最後也紛紛做出了叛變。

有些是被日新月異的口味所誘惑,而有的則是被各種消費升級的產品的便利所誘導逃離。

的,在經歷了數十年的激烈競爭之後,康師傅和統一也在最近幾年迎來了最大的對手。

它不是另一家新興的方便麵企業,而是依靠新技術浪潮湧現出來的各大外賣平臺,以及為了滿足年輕人「消費升級」「精緻生活」需求而研發出來的以拉麵說為首的各種網紅產品---

我為你們準備了拉麵說的購買連結,不妨嘗嘗這款新興網紅產品的威力吧!

如今還在堅持方便麵的小夥伴或許已不多見了(如果不是疫情的影響,或許一年到頭也吃不上一嘴方便麵吧?),那各地區網友為了「最難吃方便麵」而爭吵又還有意義嗎?

答案顯然是肯定的,口味那只是表殼,我們的站位其實是為了捍衛那段曾經捧著方便麵在宿舍追劇和學習的歲月。

甭管那一口面是可口還是噁心,那都是不容得被輕易否定的青蔥記憶啊。

相關焦點

  • 中國「方便麵」鄙視鏈:香菇燉雞吃一次吐一次,卻成最獨家記憶?
    要說美食的話,這方便麵是打死都上不了排行榜的,可要說這深夜食堂的話,也就方便麵最好使。餓的時候來上一碗熱氣騰騰的方便麵,那個滋味,加班狗心裡雖苦卻酣暢淋漓。何以解餓?唯有泡麵。比外賣還好使,比外賣還熱乎。
  • 中文系鄙視鏈
    專業鄙視鏈 理科生看不起文科生,文科生裡,法律系看不起外文系,外文系看不起中文系,中文系看不起哲學系,哲學系又看不起藝術生,藝術生裡面,搞音樂美術的又看不起體育生。
  • 留學生鄙視鏈大全
    坊間早有傳聞……「看英劇的鄙視看美劇的,看美劇的鄙視看日韓劇的,看日韓劇的鄙視看港臺劇的,看港臺劇的鄙視看國產劇的……疫情前是步數高的鄙視步數低的,疫情期步數低的可能已經拉黑步數高的了」由此觀之,生活中的鄙視鏈無處不在
  • 《網際網路青年鄙視鏈圖鑑》
    世上本來沒有鄙視鏈的,沒有安全感的人多了,也便有了鄙視鏈。當代生活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鄙視鏈,衣食住行吃喝拉撒,只要你一旦在意,就會落到鄙視鏈的某一環節當中。也不怪你,大家都在鄙視鏈中尋找著歸屬感和定位,然後建立起自己的不安和安全感。
  • 學歷鄙視鏈存在嗎?海外留學鄙視鏈也有?
    學歷鄙視鏈真存在嗎?學歷鄙視鏈是真實存在,留學學歷鄙視鏈,留學國家鄙視鏈也存在,鄙視鏈:1.美國2.英國3.加拿大4.澳大利亞5.德國6.法國,最慘的是法國明明留學性價比高,連韓國等國家都比不過,法國擁有65個諾貝爾獎得主(世界第四)和14名菲爾茲獎得主(世界第二),但是偏偏法國留學含金量不怎樣,連國家的留學獎勵法國的名額是所有留學國家最少的。
  • 真正的表迷,沒有「鄙視鏈」
    [腕錶之家 鐘錶技術] 「鄙視鏈」這個詞,很多年前就有了。而且各個領域都有鄙視鏈,不光是汽車、包包、名表,就連手機、電視劇、遊戲都存在鄙視鏈,讓我很驚奇。在網上,名表也有「鄙視鏈」。最近,我在網上看到一個「奢侈品鄙視鏈」,大致意思是:愛馬仕》香奈兒、迪奧、LV》GUCCI》賽琳、巴黎世家、芬迪、PRADA、紀梵希》阿瑪尼、範思哲。網上流傳的奢侈品牌鄙視鏈。奢侈品中的鄙視鏈還比較簡單,汽車的鄙視鏈我就「不懂」了。
  • 法學院江湖「鄙視鏈」
    於是,各大法學院校像天花板、牆板和地板一樣相互俯視、仰望和斜睨,形成了傳說中的「鄙視鏈」。前幾天,我受一家律師事務所的邀請,擔任他們舉辦的模擬法庭大賽決賽的評委。其間,發生了一件頗有意思的事情,讓我覺得「鄙視鏈」大概率是有的。比賽結束後,頒出了優勝團隊,原以為這就game over了。
  • 中國音樂圈的「鄙視鏈」(樂器篇)
    當然,不是調侃那些處於鄙視鏈底端的學校。俗話說得好高手出自民間,在音樂學院能得到更全面的學習而已。只要努力在哪裡都是一樣的。這個鄙視鏈也可以讓大家根據自己的情況去衡量自己要去的學校。樂器圈的鄙視鏈咱們也不廢話,直接列出來給大家看。
  • 我們來說說各式各樣的「鄙視鏈」
    原來聽說過,追劇圈有個鄙視鏈,追英劇的鄙視追美劇的,追美劇的鄙視追日劇的,追日劇的鄙視追韓劇的,追韓劇的鄙視追港臺劇的,追港臺劇的鄙視追內地劇的。後來,據說又有了一個中產鄙視鏈,家中的小朋友沒有英文名出去都會被其他小朋友疏遠。最近,又有報導稱小朋友們看動畫片也有鄙視鏈,毫無意外,國產動畫片再次排在底端。
  • 網際網路鄙視食物鏈大全:玩豆瓣的鄙視玩天涯的
    ……誰鄙視誰?誰又被誰鄙視?這一切都不是固定的。說不準,什麼時候,被鄙視的哪個環節就堂而皇之地向原本「上級」翻白眼;也說不準,什麼時候,鄙視鏈就頭尾相連,成為一個沒有答案的無限巡迴了。所以,不管是體現個性,找尋歸屬感,抑或是消除不安,鄙視,即便是再兇猛的鄙視,都不能贏得個性與安全感。
  • 美國大學存在的」鄙視鏈「,你被鄙視了嗎?
    地區鄙視鏈U.S.HYPSM不鄙視任何人,頭戴主角光環,發光發熱。來美帝時長鄙視鏈美初美高的看不上美本的,美本的看不上國內本科master過來的。所以,美高的喜歡跟美高的玩,國內高中的喜歡跟國內高中的玩。上了一年國內高中轉學去美高的富二代學霸,跟誰都玩。
  • 留學圈鄙視鏈大揭秘,你被鄙視了嗎?
    鄙視鏈這個東西,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在各行各業都活躍著,比如著名的遊戲鄙視鏈:主機遊戲 > PC遊戲 > 手機遊戲 > 網頁遊戲。留學圈也是存在鄙視鏈的,而且超多超複雜,國家之間的鄙視鏈、學校之間的鄙視鏈、專業之間的鄙視鏈等等環環相扣,今天小潤就給大家科普一下那些年留學圈中的鄙視鏈,不如你先來猜猜,誰會站在鄙視鏈的頂端呢?
  • 留學圈鄙視鏈大揭秘,你被鄙視了嗎?
    鄙視鏈這個東西,越來越頻繁的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在各行各業都活躍著,比如著名的遊戲鄙視鏈:主機遊戲 > PC遊戲 > 手機遊戲 > 網頁遊戲。過了語言關之後,要開始申請學校了,在這裡,你拿到學校什麼樣的通知書也形成了一道鄙視鏈:
  • 出來混,一不小心就掉進了鄙視鏈
    原創 歲生 印客美學太陽之下無新事,人多的地方就有了比較,就有了高低之分,鄙視鏈也就應運而生。小時候我們總是被拉來和別人家的小孩比較,長大了我們混的各種圈子也是逃離不了鄙視鏈的束縛,就連你呼吸的空氣都是有鄙視鏈的。
  • 法學院校江湖「鄙視鏈」
    北京政法學院,由北京大學、燕京大學、輔仁大學、清華大學的法學、政治學、社會學等學科合併組建,現在叫中國政法大學。於是,各大法學院校像天花板、牆板和地板一樣相互俯視、仰望和斜睨,形成了傳說中的「鄙視鏈」。前幾天,我受一家律師事務所的邀請,擔任他們舉辦的模擬法庭大賽決賽的評委。其間,發生了一件頗有意思的事情,讓我覺得「鄙視鏈」大概率是有的。比賽結束後,頒出了優勝團隊,原以為這就game over了。
  • 淺談留學圈鄙視鏈
    學校鄙視鏈第一梯隊:哈佛大學(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美國)、耶魯大學(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美國)和史丹福大學(美國)地域鄙視鏈出國黨約定俗稱的,不同留學國家的鄙視鏈第一梯隊:美國留學生和英國留學生相互不服氣美國留學生鄙視英國的,理由是「英國的食物難吃,英國的學校水」英國留學生鄙視美國的,「美國的不會穿衣,
  • 「鄙視鏈」用英文怎麼說?
    與我之前在節目中討論過的詞和短語不同,這個詞起源於中國,而英語中的對應詞還沒有出現在西方主流媒體上。所以在某種意義上,我們在這裡做出新的嘗試。總之,作為一個概念,「藐視鏈」與「食物鏈」非常相似。我們都知道食物鏈是由一系列與它們的進食習慣相關的生物體組成的,最小的生物體由較大的生物體進食,而較大的生物體反過來又為更大的生物體進食。「藐視鏈條」在某種意義上是相似的,它也是一個等級制度。
  • 披薩也有「鄙視鏈」?義大利人嫌棄夏威夷披薩?竟然只因它!
    都知道中西方的飲食差異有多大,但是你們知道其實在西方國家也是有美食「鄙視鏈」的,尤其是義大利人對夏威夷披薩,簡直是嫌棄到了一定地步,義大利人對於披薩的要求是很嚴格的,最喜歡是依舊是紅番茄+綠羅勒+白奶酪,這是他們的堅持。
  • 階層焦慮:誰在信仰「鄙視鏈」?
    如果你對茶略有了解,會知道這條鄙視鏈還能更垂直,喝單株古樹純料的瞧不起喝小產區的瞧不起喝拼配茶的,但處於鄙視鏈底端的拼配茶也能反擊,瞧不起喝純料茶的裝腔作勢,因為老茶廠出身的人都明白拼配才能顯優隱次。另一條鄙視鏈是,自從有了社交媒體的營銷,經常有品牌找相關領域的大V植入或者站臺。雖然我不是KOL,工作也沒涉及這家公司,攻擊我的網友還是認為,我不但喝了喜茶,還因為跟喜茶搭上關係沾沾自喜。
  • 金融人鄙視鏈
    看似逼格滿滿的金融圈,其實暗潮洶湧,多數人都是互相看不起對方,比如做對衝的鄙視做私募的,做私募的鄙視做投行的……這條鄙視鏈能從畢業院校到行業到所在城市乃至交通工具……無所不有。鄙視鏈是啥?(簡單地說:現實之中,分層級重傷),據說金融圈也有這條所謂的「鄙視鏈」清北本 > 清北碩 > 藤校碩 > 人大碩 > 央財外經貿碩 >< 社科院碩/南開碩 > 外地985碩 > 其他碩 > 博士 > 其他海龜碩 > 其他本支線1(清北本):光華 > 清華經管 > 其他商科專業 > 其他無關專業支線2(其他商科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