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本來沒有鄙視鏈的,沒有安全感的人多了,也便有了鄙視鏈。
當代生活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鄙視鏈,衣食住行吃喝拉撒,只要你一旦在意,就會落到鄙視鏈的某一環節當中。
也不怪你,大家都在鄙視鏈中尋找著歸屬感和定位,然後建立起自己的不安和安全感。
網際網路時代的年輕人們,在層層疊疊的鄙視鏈中,鄙視著別人的同時,也被別人鄙視著——
1.看劇鄙視鏈
英劇>美劇>日劇>韓劇>泰劇>國產劇
看劇是職場社畜下班後最簡單的娛樂方式,也就成了最常見的鄙視鏈。
而且如果冥冥之中不知為何,這條鄙視鏈的排名和各國足球的世界排名還有著一些莫名其妙的重合。
基本上,英劇、美劇處在了鄙視鏈的頂端,在西二旗地鐵站裡邊排隊邊討論一下英美劇,感覺總比其它討論宮鬥劇的多了幾分逼格。
然而,每個電視劇觀眾都在鄙視鏈中被鄙視的同時也鄙視著別人,比如:
看日劇的同時鄙視著看美劇的,《權遊》爛尾成那個慫樣,尬吹太過了吧?而看泰劇的鄙視看英劇的,大家都只是觀眾而已,神作也不是你拍的。看國產劇的鄙視所有人,我就圖一個,不用盯著字幕看,邊看能邊做點別的事兒。
不過真正處於鄙視鏈更頂端的人這時會表示,閒人才看什麼電視劇。我只看電影,必須是IMDB top250 裡的黑白片,《七武士》我看了二十多次,每次平均哭兩升淚。
2.遊戲鄙視鏈
主機黨>平臺黨>手遊黨>頁遊黨
恢復職場社畜的下班後的元氣的最快方法,除了電視劇就是遊戲了,看劇讓女生忘掉職場傻X同事,玩遊戲讓男生忘掉未解的bug。
而遊戲黨裡也存在著各種各樣的相互歧視——
主機黨鄙視手遊黨:你們也叫玩遊戲?平臺黨鄙視手遊黨:都是抄的我。頁遊黨鄙視手遊黨:你們能十分鐘爽嗎,能充了錢就當爸爸嗎,我能。充錢一時爽,一直充錢一直爽!手遊黨鄙視主機黨:你們不出差做項目呢嗎?機子在家吃灰多久了。手遊黨鄙視平臺黨:我不要錢。手遊黨鄙視頁遊黨:我坐地鐵就能玩。我帶薪拉屎能玩。我食堂排隊能玩。我不耽誤回消息。
當然,不玩遊戲的看不起所有玩遊戲的,「有這個時間學習提升一下自我多好?」
3.耳機鄙視鏈
德產>日產>韓產>國產>Beats
看劇和玩遊戲的人只是在不經意間鄙視別人,而真正玩耳機的人則是靠鄙視其他人為生。
不在各種場合及時露出一下耳機logo並且順帶歧視一下別人,成千上萬的錢就算白花了——
德產鄙視日產:Beyerdynamic、Sennheiser......現場感、顆粒感、入耳無異物感,那就是來著德國的聲音。日產鄙視國產:我就一句話,索尼大法好。沒聽過我沒法形容的,你自己來試聽,我友情提醒你不要拿我的耳機聽太久,別慣壞了耳朵。國產:我沒話說了......國產:.....哎,不對啊兄弟們,你們知道還有Beats 嗎!
是的,所有玩耳機的都統一看不起Beats,除了一種情況——那天那個隔壁的前端研發無意提起:「這個Beats是我老婆三年前給我買的情人節禮物。」
4.代步車鄙視鏈
小藍車>小橙車>青桔>旅行車>SUV>新能源車>普通燃油車
據說老司機就只有一派,只允許自黑,然後黑別人的車。
德系歐美系日系咱就不說了,都知道程式設計師最愛的車還是那幾種:小藍車、小橙車、青桔。
騎青桔的鄙視騎小藍車的:青桔方向感優秀,隱藏鏈條是絕殺。騎小藍車的鄙視騎青桔的:青桔居然需要開藍牙才能開鎖,簡直不能忍!小藍車開鎖最快!小藍車與青桔都鄙視小橙車:要押金,不騎!
另外,新能源車是什麼?共享單車行業涼透之前咱們肯定搖到號!
5.體育活動鄙視鏈
站著敲代碼>手指操敲代碼>電競>太極>足球籃球桌球>健身房舉鐵
電競毫無疑問是深受網際網路人熱愛的體育項目,在公共大群裡隨便聊兩分鐘,能炸出好幾個差點步入職業電競道路的哥們兒。
現在已經沒人認為健身房舉鐵是娘炮了,但練太極的還是忍不住要冷笑一聲:你們練的都是死肌肉。
不過,近兩年,站立辦公桌和人體工學椅基本已經成了西二旗男性奢侈品標配,由此也衍生了一系列辦公室內微型體育活動鄙視鏈:
坐Aeron椅子的程式設計師鄙視坐國產工學椅的程式設計師。坐國產工學椅的程式設計師鄙視跟他一樣坐國產工學椅的PM。站著碼代碼的程式設計師鄙視一切坐著碼代碼的程式設計師。
以上,就是當代網際網路青年常見的幾條鄙視鏈。
當然,這些鄙視鏈裡沒有一條是絕對的,每一個環節裡的人都在鄙視別人的同時被別人鄙視著,而且還同時鄙視著其它鄙視鏈裡的參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