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1.垂體分泌ACTH過多
垂體瘤或下丘腦-垂體功能紊亂導致的ACTH分泌過多,刺激雙側腎上腺皮質增生,至皮質醇分泌增多,產生相應的臨床症狀,是庫欣症候群最常見的原因,約佔60%~70%,又稱為庫欣病。
2.原發性腎上腺皮質腫瘤
大多為良性的腎上腺皮質腺瘤,少數為惡性的腺癌。腫瘤的生長和分泌腎上腺皮質激素是自主性的,不受ACTH的控制。由於腫瘤分泌了大量的皮質激素,反饋抑制了垂體的分泌功能,使血漿ACTH濃度降低,非腫瘤部分的正常腎上腺皮質明顯萎縮。
3.垂體外腫瘤分泌過多ACTH
部分垂體-腎上腺外的腫瘤,可分泌類似ACTH活性的物質,進而引起本病。常見的有燕麥細胞或小細胞肺癌、胸腺癌、胰腺或胰島細胞癌、嗜鉻細胞瘤、神經母細胞瘤、甲狀腺髓樣癌、神經節及副神經節瘤、支氣管腺癌及類癌、卵巢癌、前列腺癌等。
4.其他
原發性色素結節性腎上腺病、ACTH非依賴性大結節增生、異位CRH症候群等也是較為罕見的引起庫欣症候群的疾病。
臨床表現
典型的庫欣症候群的臨床表現主要是由於皮質醇分泌的長期過多引起蛋白質、脂肪、糖、電解質代謝的嚴重紊亂及幹擾了多種其他激素的分泌。此外,ACTH分泌過多及其他腎上腺皮質激素的過量分泌也會引起相應的臨床表現。
1.向心性肥胖
多數為輕至中度肥胖,極少有重度肥胖。有些臉部及軀幹偏胖,但體重在正常範圍。典型的向心性肥胖指臉部及軀幹部胖,但四肢包括臀部不胖。滿月臉、水牛背、懸垂腹和鎖骨上窩脂肪墊是庫欣症候群的特徵性臨床表現。少數患者尤其是兒童可表現為均勻性肥胖。
2.糖尿病和糖耐量低減
約有半數患者有糖耐量低減,約20%有顯性糖尿病。高皮質醇血症使糖原異生作用加強,還可對抗胰島素的作用,使細胞對葡萄糖的利用減少。於是血糖上升,糖耐量低減,以致糖尿病。如果患者有潛在的糖尿病傾向,則糖尿病更易表現出來。很少會出現酮症酸中毒。
3.負氮平衡引起的臨床表現
蛋白質分解加速,合成減少,因而機體長期處於負氮平衡狀態,臨床上表現為蛋白質過度消耗狀態。全身肌肉萎縮,以四肢肌肉萎縮更為明顯。兒童患者生長發育停滯。因膠原蛋白減少而出現皮膚菲薄,呈透明樣。在下腹部、臀外側、大腿內側、腋窩周圍和乳房等處,可出現典型的對稱性皮膚紫紋。皮膚毛細血管脆性增加而易有瘀斑,以上臂、手背、大腿內側多見。皮膚傷口不易癒合。
4.高血壓
約3/4以上的庫欣症候群患者會出現高血壓。血壓一般為輕至中度升高,病程長者,血壓升高嚴重程度也增加。長期高血壓還可引起心、腎、視網膜的病變,嚴重者可出現心力衰竭和腦血管意外。
5.骨質疏鬆
約50%的患者可出現骨質疏鬆,表現為腰背痛,易有病理性骨折,骨折的好發部位是肋骨和胸腰椎。
6.性腺功能紊亂
高皮質醇血症不僅直接影響性腺,還可對下丘腦-腺垂體的促性腺激素分泌有抑制,因而庫欣症候群患者性腺功能均明顯低下。女性表現為月經紊亂,繼發閉經,極少有正常排卵。男性表現為性功能低下,陽痿。
除腎上腺皮質腺瘤外,其他原因的庫欣症候群均有不同程度的腎上腺弱雄激素,如去氫表雄酮及雄烯二酮的分泌增加。這些激素本身雄性素作用不強,但可在外周組織轉化為睪酮。其結果是庫欣症候群患者常有痤瘡,多毛,一般為細毳毛,分布於面部、頜下、腹部和腰背部。腎上腺皮質腺癌的女性約20%出現女子男性化的表現。脫髮、頭皮多油很常見。這些弱雄激素還可抑制下丘腦-垂體-性腺軸,是性腺功能低下的另一原因。
7.精神症狀
多數患者有精神症狀,但一般較輕,表現為欣快感、失眠、注意力不集中、情緒不穩定、煩躁易怒、焦慮、抑鬱、記憶力減退。少數患者會出現類似躁狂、抑鬱或精神分裂症樣的表現。
8.易有感染
庫欣症候群患者免疫功能受到抑制,易有各種感染,如皮膚毛囊炎、牙周炎、泌尿系感染、甲癬及體癬等等。原有的已經穩定的結核病灶有可能活動。同時感染不易控制,可發展為敗血症和毒血症。
9.高尿鈣和腎結石
高皮質醇血症時小腸對鈣的吸收受影響,但骨鈣被動員,大量鈣離子進入血液後從尿中排出。因而,血鈣雖在正常低限或低於正常,但尿鈣排量增加,易出現泌尿繫結石。
10.其他
庫欣症候群患者常有結合膜水腫,有的還可能有輕度突眼。皮膚顏色加深,有色素沉著;皮質醇刺激骨髓,使紅細胞生成增多,患者可表現為多血質、臉紅、唇紫和舌質瘀紫等。腎上腺皮質腺癌或重症增生型或異源性ACTH症候群患者,可出現明顯的低鉀低氯性鹼中毒。極少數患者可因鈉瀦留而有輕度水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