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監獄之後,他們的子女怎麼辦?

2021-02-08 南都觀察家

作者:劉宇丹

全文5000餘字,讀完約需10分鐘

這些孩子多為事實孤兒,父親服刑後,母親離異或者離家出走,孩子跟爺爺奶奶或者其他親戚生活。他們多生活在農村,不了解相關法律法規,當中有60%以上的孩子沒有出生證明。

「我們做的事情也得到了國家相關部委的關注,希望為其提供相關數據。」林敏明說,「如果能把我們的模式複製推廣到其他省份,相信將會有更多的孩子受益。在降低我國犯罪率上,這也將是一個巨大的前進。」

你聽說過「罪犯的小孩」嗎?一些孩子出生在服刑人員的家庭裡,因為種種原因,得不到有效的照顧和社會救助。
去年11月9日,福州天氣仍似夏天,但風裡也透著一絲絲涼意。我跟隨紅蘋果公益創始人林敏明以及另外三位志願者,去拜訪福州市的服刑人員家庭和他們的孩子——這是發生在11歲的小煒和林敏明之間的對話。小煒出生不久,爸爸就因販毒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5年,媽媽對家裡稱外出打工,到現在也沒有回來。小煒就跟著爺爺奶奶生活,依靠叔叔的接濟。林敏明是福建省司法警察訓練總隊的教官,負責司法系統民警的培訓,也是福建省教育援助協會的創始人。協會有個被外界熟知的名字——紅蘋果公益,專注給服刑人員等特殊家庭的未成年子女提供教育、心理、法律等層面的幫助。

▲ 2019年5月,37名服刑人員的子女及親人從福建各地輾轉至一處監獄,走進高牆,和服刑人員一起參加由福建省教育援助協會舉辦的「穿牆引線喚醒愛」親情拓展營。 © 福建省教育援助協會

小煒家在福州市連江縣的一個臨海小鎮,七口人住在四層樓的房子裡。室內有些昏暗,小板凳隨可見。「房子才蓋到第二層的時候,兒子就進監獄了。」小煒奶奶說。穿過廚房來到客廳,小煒正帶著表弟在客廳外的空地玩耍。在奶奶招呼下,小煒一聲不吭地走進客廳打開電視,找個小板凳靠牆坐下,也不說話,眼睛一直看著電視裡的遊戲錄像。奶奶說,小煒不愛說話,也不愛出去玩,只喜歡待在家裡看電視或者玩手機遊戲,一玩就是一整天。為此,奶奶不得已把手機上了密碼鎖,「如果他媽媽在身邊我就不管這些事情了,一個一個都走了,只能我一個人帶他。」無論聊到學習還是去夏令營,包括爸爸的事情,小煒的眼睛始終沒有從電視屏幕移開。問題總是要問兩遍才能聽到他的回答,經常聊到一半就陷入沉默。只有談到遊戲,小煒的面部才有變化,林敏明問,「打到什麼段位啦?」小煒笑著說:「叔叔不讓我打段位。」在奶奶眼裡,小煒很「笨」,有一年班裡組織補習,老師說他沒補習考50分,補習了還是只考50分。「連香蕉都不會剝,還不如他弟弟會用嘴咬。都六年級了,真是急死我了!」小煒也很少和家裡人溝通,有時候奶奶嘮叨幾句,他也不回話。嘴巴撅得老高,爬上樓躲起來自己生悶氣。奶奶紅著眼睛說,小煒小時候和她說過,「奶奶,你就是我媽媽了,從小都是你帶我。」「小煒也有自己的優點,我剛剛看他帶著弟弟,很耐心。成績問題先放一放,我們之後會請專門心理疏導老師來陪小煒聊一聊,對小煒成長會有幫助。」林敏明說。之前,小煒參加過協會組織的親情拓展營。我第一次參加紅蘋果公益的活動是2019年的暑期,在福建永安開展的為期四天的「穿牆引線」親情拓展營,做志願者。這是拓展營的第18期活動了,一共有18個貧困家庭的未成年子女和監護人參加,這些孩子的父親目前都是永安監獄的服刑人員。所謂「穿牆引線」活動,是通過這個活動,讓服刑人員未成年子女「穿過」監獄的高牆,與正在服刑的父母親見面,開展親情幫教活動。感受親情溫暖,有助於孩子的心理健康,也能促進服刑人員積極改造。那四天,我接觸到許多服刑人員的子女,看到不同性格的孩子在老師、家長和志願者的陪同下慢慢打開心扉,變得更懂事,更理解家人。11歲的小聰家住福清市東北邊的一個小鎮,和70歲的奶奶相依為命。父親在小聰2歲的時候因罪入獄,母親不久便離家,改嫁他人。奶奶靠賣海蠣撫養他,供他上學。最近幾年,奶奶腿腳不太方便,不能走很遠的路,海蠣生意漸漸擱置,每個月靠幾百元的補助生活。小聰成績不是很理想,奶奶說經常考零分。小聰家參與了紅蘋果公益的幫扶計劃,其中包括經濟幫扶(一年2000元)、入戶陪伴(一年兩次)、夢想禮盒(一年一次)、親職教育(線上五次)、「穿牆引線」(一年一次)8月10日下午,奶奶帶著孫子從福清坐動車趕到永安,參加「穿牆引線」。在酒店的籤到處,奶奶用一雙布滿老年斑的手,拿出2018年參加活動的胸牌,不斷說著感謝的話。奶奶不知道如何表達感謝,她給志願者們下跪,在場的志願者也忍不住落下眼淚。▲ 來到活動現場,奶奶第一件事就是拿出去年參加拓展營的活動掛牌。 © 福建省教育援助協會「小妹,這個小孩子很調皮,就是不聽話愛玩手機。家裡條件也不好,但他從小都不挑,有什麼吃什麼。你們這些天的零食他從沒吃過。這幾天的夥食比過年還要好……」奶奶口中的小聰,剛見面時的確如她所說:調皮、愛動。排在整齊的隊伍中做小動作,坐在椅子上聽課的時候東張西望,在全體小孩合唱時自己扮鬼臉。雖然「皮」,但小聰也很孝順。據去年結伴的志願者說,小聰今年比去年懂事多了,在人群中會主動攙扶奶奶。「小妹,你說福利院怎麼樣,我現在身體也不好了,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死了,他爸爸現在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回來。我要是不在了,你們有沒有辦法把他送到福利院去養,等他爸爸回來……」活動期間,奶奶追著問志願者羅慧娟。8月13日這天,紅蘋果公益為小聰的奶奶在永安監獄安排了一個特別的生日,正在服刑的兒子親手切蛋糕,並餵給母親吃。小聰也學著爸爸切一塊蛋糕餵給奶奶。奶奶的雙眼都哭腫了,不停地說著感謝。活動當天有一個環節,是讓每個家庭一起畫一幅畫。小聰在紙上畫了一幢高樓,旁邊停著一輛小轎車。爸爸提起筆在旁邊寫到:「萬丈高樓平地起,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千裡之行始於足下。」他說這是看到兒子的畫,想要送給他寄語。小聰之前還畫了一張全家福,有爸爸媽媽和自己卻沒有奶奶,爸爸拿筆在小聰旁邊畫上了奶奶。他拿著筆真摯地說:「希望我媽媽身體能健健康康的,這些年讓她受苦了,一個人把孩子養大,我一定會好好改造。出來之後一定會給他們一個幸福的家!」▲ 小聰的爸爸在小聰的全家福上補上一個奶奶。 © 福建省教育援助協會在親情拓展營裡,我幾乎每天都能收穫感動,性格孤僻的孩子漸漸開朗起來,沉默不語的孩子開始和媽媽傾吐心聲,那是最簡單,最美好的感情。孩子保護自己的軀殼逐漸被打開,在內心深處,他們是極為渴望得到關心,極為渴望被重視的。小熹是個小胖子,平時話也不多,安安靜靜地塗著畫作。在8月12日的永安拓展營心靈課程中,可能是老師的引導觸動了他的某根神經,一向不愛和家人溝通的小熹,一下撲在媽媽懷裡痛哭起來,嘴裡不斷重複著,「我想爸爸了……」小熹的媽媽抹著眼淚說:「小孩之前從沒和我說過這麼多的話,今天是他第一次在我面前哭,第一次和我說想他爸了。」8月13日進監的親情見面會上,當服刑中的父親被請到舞臺上時,才到爸爸腰處的小熹把頭埋在爸爸懷裡,緊緊地抱著爸爸,說什麼也不願意鬆開。一同參與拓展營的小婷和小豔是兩姐妹,來自四川,爸爸在她們四五歲的時候就入獄了,媽媽在廈門打工,姐妹兩在老家念書。十年過去了,姐姐準備中考,妹妹也將進入初三,她們最大的心願就是爸爸能夠早日出來一家人團聚。雖然這個家庭的結合還沒有領取結婚證,但是在丈夫入獄後,妻子並沒有拋下孩子離開。錄製進監播放的視頻時,妻子面對鏡頭堅定地說:「等你出來,我想做你最美的新娘!老公我愛你!」監獄的大門那麼高那麼硬,進監要進三道門:站在指定的白點上排好隊,第一道門收身份證,第二道門整隊清點人數,第三道門進監獄。高高的圍牆,密密麻麻的電網,統一樣式的房子……甚至低矮的草坪也會給人一種極強的壓抑感。在進監的親情會見活動中,民警先後帶領服刑人員親屬、子女和志願者走進服刑人員的生活和教育、醫療現場,以及實訓基地等區域。在生活區,被子疊得方方正正的,水壺排列整齊,水池乾淨。一個小朋友問身旁的媽媽:「這就是爸爸住的地方嗎?」媽媽紅著眼睛點點頭。「多年未見,今天是第一次真正了解他在裡面是如何生活的。」一位家屬說。第一次看到服刑人員的時候,我有些驚訝,他們的臉上沒有任何表情,甚至感受不到一絲情感。在交流會前,大家一起觀看進監前的活動錄像和家人對服刑人員的留言。這時,我看到爸爸們微微上揚的嘴角,看到輕輕擦拭眼眶,還看到了一位爸爸慢慢低下了頭……幾乎所有的孩子在和父親團聚的一瞬間,都表現得無比高興和激動。「爸爸,今天我們一家人團圓啦!」一個小朋友一邊飛撲向爸爸的懷抱,一邊哽咽地呼喊著……這位爸爸哽咽著說,孩子剛出生他就來到監獄服刑,他特別珍惜這一次難得的團聚。他對孩子說:「爸爸犯了錯,讓你們受苦了。我一定好好改造,爭取早日減刑回家,給你們幸福完整的家。」久別重逢的一家三口在會場緊緊相擁……見到爸爸後,小婷和小豔說:「爸爸,希望你能早點回來,把欠媽媽的婚禮給她補上。」兩姐妹的媽媽林女士說:「我沒有別的願望,就是希望孩子她爸能早點出來,不要再犯錯,一家人簡單快樂地生活。」▲ 一位服刑人員子女寫給父親的信:「爸爸,我6月9日要上電視了,服裝是白色的衣服,黑色的褲子,黑色的鞋子,紅色的領結,黑色的背帶。我希望你能看見我上電視了,為我驕傲,我站在第二排。」 © 福建省教育援助協會
「這次參加親情幫教的服刑人員18戶家庭中,普遍存在著夫妻離異、小孩無人照顧撫養、子女嚴重叛逆、母子父子關係長期不睦、子女無戶口等實際困難。這些問題一方面影響了服刑人員安心改造,另外一方面直接關係到特殊未成年人群體的健康成長。」永安監獄黨委書記,監獄長陳祥義說。「為什麼要幫這些孩子?」這是林敏明經常會被問及的一個問題。此前,他做的公益主要是給貧困山區的孩子助學,「雖然窮,但是這些孩子臉上都樂呵呵,充滿了陽光和希望。」而接觸到的服刑人員子女,則完全是另外一副模樣。「十個孩子,八個苦瓜臉。」林敏明說,除了生活條件的貧困,往往還承受著親情的匱乏、教育的貧瘠和社會的歧視等諸多問題。司法部2005年的一個調研數據讓林敏明至今難忘:當時全國服刑人員未成年子女總數超過60萬,其中九成以上沒有得到過任何形式的社會救助。這種環境下,這些孩子大多都脆弱而敏感,對於陌生人都保持著警惕和防備。他們常常要面對來自同學、鄰居、朋友的歧視和嘲笑,在仇恨、嫉妒和失落中成長起來,未來也更容易走上歧路,演變成「二代犯罪」。「對於本不該承受這些冷姿態的孩子來說,他們是無辜的,是受害者,社會需要對他們有所關心和支持。」林敏明覺得必須得做點什麼。2014年6月,福建省教育援助協會——「紅蘋果公益」在福建省民政廳正式註冊。截止目前,協會已在全省11所監獄開展18期「穿牆引線」親情會見幫教活動,幫助省內外314個服刑人員困難家庭966人實現親情幫教,成功幫助監獄成功轉化頑危犯、重點服刑人員15人。在入戶探訪中,協會還發現不少服刑人員子女是「黑戶」。根據前期調研,福建省內家庭貧困(指人均年收入低於6000元/年)的服刑人員子女中,10%的孩子沒有戶口。這些孩子多為事實孤兒,父親服刑後,母親離異或者離家出走,孩子跟爺爺奶奶或者其他親戚生活。他們多生活在農村,不了解相關法律法規,當中有60%以上的孩子沒有出生證明。有的是因為父母在羈押過程還未來得及申報,有的因為超生多胎。服刑人員子女的落戶,比一般家庭程序上要更加繁瑣。比如,親緣關係的確定,需要和監獄溝通,到監獄內抽血,再親子鑑定。而鑑定又需要一筆費用,一些困難家庭承擔不起,索性直接放棄了落戶。福建閩南一戶服刑人員家庭的老人,因為對程序不熟悉、政策不了解,跑了12次戶籍管理部門,還是沒能解決孩子的戶口問題。最後,在紅蘋果公益的法律援助組和媒體記者協助下才得以解決。紅蘋果公益成立至今,已成功幫助近百名孩子解決了「黑戶」問題。協會成立至今幫扶援助服刑人員未成年子女達到11013人次,範圍覆蓋全國28個省份。協調公安、教育、民政等部門解決就學18人,爭取困難補助28人、困境兒童大病醫保262人,挽救輟學兒童35人,長期幫扶的2123個孩子無一人輟學,接受幫扶的200多名服刑人員刑滿釋放後未出現再犯罪行為。2018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清華大學公益慈善研究院院長王名提交了一份關於對服刑人員子女開展幫扶的提案,文中還專門提到了紅蘋果公益。「我們做的事情也得到了國家相關部委的關注,希望為其提供相關數據。」林敏明說,「如果能把我們的模式複製推廣到其他省份,相信將會有更多的孩子受益。在降低我國犯罪率上,這也將是一個巨大的前進。」▲ 一位服刑人員在參加活動之後寫道:「雖家人沒有怪我犯下的錯,但我知道家人們因為我所犯下的錯影響了他們的生活,活動中家人不斷的鼓勵我努力改造,期盼我早日回到他們身邊。」 © 福建省教育援助協會
「像紅蘋果公益這樣的組織,每一場親情拓展,每一次的入戶探訪,應該都是以痛苦為底色開始繪製一幅希望的畫。這個底色太厚重了,所以在這種痛苦之上的所有色彩也需要更多的愛、理解、關心、力量,不斷地往上疊加,才能離太陽更近一些。」志願者蔣小龍說。

疫情防控:美國疫情日記IIIIII救助網絡「完美病毒」|醫生日記|復工|義大利防疫|蜂農轉場|醫護人員|志願者權利|團菜|疫情志願者|闢謠|權力與權利的邊界民間救助吹哨人環衛工人疫情管理壽光蔬菜|民間互助|紅十字會|公益基金會行動|探尋真相|政府信息公開|防疫體系|社會捐贈歸集政策|危害公共安全罪|緊急籌款

現代生活:N號房|東京奧運|AO3|偶像崇拜|公司年會|「加速社會」|中醫藥|消費文化|女性「夜行權」|攝像頭|人臉識別|掃地出門|社會擬劇|「流量聖戰」|對話金觀濤|四種消費觀|獨立婚姻觀|應對虛無|個人信息保護|被誤解的95後|商品信息告知|App隱私

相關焦點

  • 人在監獄裡,老家要拆遷,拆遷款怎麼辦?青島律師送法進監獄
    青島市法律援助中心開展「送法進監獄」法律諮詢活動9月24日上午,應青島監獄邀請,青島市法律援助中心安排中心律師郭威、山東江河海律師吳鐵龍參加了監獄組織的三季度「監獄開放日」幫教活動。活動期間,兩位律師通過視頻認真細緻地解答了9名在押犯人就房屋拆遷、子女撫養、債務糾紛等十餘件涉及民事糾紛方面的法律諮詢。通過律師專業的解答,有效提高了在押人員的法律意識和維權意識。活動結束後,在押人員紛紛表示,感謝法律援助為他們提供了這樣一次法律學習和諮詢的機會,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達到了預期的目的。(通訊員 孫濤)
  • 滕州監獄召開2020年度高考子女座談會
    在2020這個不同尋常的年份,滕州監獄幹警職工子女在夏季高考中不畏強手,捷報頻傳,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多名學子被香港理工大學、山東大學等名牌大學錄取。、奮發有為,增進子女對父母職業的認同感和自豪感,9月2日,滕州監獄召開2020年度高考子女座談會,共同分享孩子們成功的喜悅。
  • 延安監獄舉行資助困難服刑人員子女上大學活動
    為了幫助監獄困難服刑人員子女圓夢大學,8月22日,延安監獄在主監舉行了困難服刑人員金秋助學活動。監獄黨委委員、紀委書記馮陽、紀委副書記、監察室主任劉馬斌、部分監區監區長、被資助的服刑人員及其妻子、子女及各監區服刑人員代表參加了活動。
  • 刑事判決之後,因為罪犯有病,一般監獄不接收怎麼辦?長見識了
    大家也都知道,犯人犯了罪,是要關到監獄裡的,但是有一些犯人的身體狀況不容樂觀,比如說是攜帶傳染病的,或者其他情況的犯人,再或者是身患絕症的快死的犯人。這類犯人,一般監獄都不願意接收,那麼他們會被送去哪裡呢?
  • 死刑犯會不會進監獄,他們知道自己判死刑時,是什麼心態
    在這裡明確告訴大家,監獄沒有死刑犯能執行死刑的人肯定沒資格進監獄,能進監獄的死緩是一個紅線!只有死緩一下的所有犯罪才有資格進監獄,因為進監獄服刑就意味著有刑滿釋放的一天,執行死刑的人進監獄幹嘛。看守所和監獄是兩個概念,看守所關押的都是沒判刑的,以及少量拘役或宣判後刑期只剩三個月就要釋放的人。其次被判死刑的人有的會哭是真的,但並不一定就是嚇的,也有可能是在法庭上想取得生機的伎倆。我可以負責任的告訴你,百分之八十左右的死刑面對判處死刑都不會哭!也不會所謂的嚇的尿褲子!
  • 在監獄服刑的犯人得了重病,家裡又沒錢,監獄會怎麼辦?
    在監獄服刑的犯人得了重病,家裡又沒錢,監獄會怎麼辦?對於這個充滿金錢利益糾紛的年代,犯罪事件數量也在激增中。很多人因為一時衝突,而做出錯誤決定,將自己的一生都交代在監獄。這聽起來很不幸。但,所謂沒有最壞,因為你不知道未來是不是有更壞在等你。
  • 關進美國監獄 英語進步特快
    中國小留學生在美國闖了禍,關進了監獄,遭起訴被定罪,後悔不已,但已經是來不及了。對同學實施綁架、折磨、毆打、羞辱的三位剛剛成年的小留學生翟芸瑤(女)被判入獄13年、章鑫磊(男)被判入獄6年、楊玉菡(女)被判入獄10年。
  • 越來越多的吸乳器被「走私」進美國監獄,這是為啥?
    然而,大多數監獄沒有明確的母乳餵養政策。不僅僅是囚犯,就連監獄的女性工作人員也為母乳餵養發愁。於是,越來越多的人冒著失去工作的危險,向監獄「走私」吸乳器。如何「走私」一個吸乳器進監獄?據《紐約時報》,2017年1月的一個凌晨,維吉尼亞迪爾菲爾德監獄的護士蘇珊穿過一連串緊鎖的大門,確認了在安檢站值班的警衛情況,然後前往監獄停車場,從自己的車中取出一個吸乳器,擰下把手並藏進自己的胸罩之中。隨後,蘇珊返回監獄安檢站,她將吸乳器的把手藏在藥房的架子裡成功帶進監獄。
  • 美媒:關進美國監獄 英語進步特快
    幾個中國小留學生在美國闖了禍,關進了監獄,遭起訴被定罪,後悔不已,但已經是來不及了。可關進美國監獄半年,這幾個中國孩子的英語竟然進步神速? 以下是美媒《僑報》網站報導全文: 對同學實施綁架、折磨、毆打、羞辱的三位剛剛成年的小留學生翟芸瑤(女)被判入獄13年、章鑫磊(男)被判入獄6年、楊玉菡(女)被判入獄10年。
  • 上海監獄管理局公號:提籃橋監獄新岸藝術團不是想進就能進
    這裡鄭重聲明:監獄是國家的刑罰執行機關,職責是依據人民法院的判決對罪犯執行刑罰!《中華人民共和國監獄法》規定:監獄對罪犯實行懲罰和改造相結合、教育和勞動相結合的原則,將罪犯改造成為守法公民。懲罰和改造是監獄的本質職能。經過長期的探索實踐,藝術矯治是改造罪犯行之有效的方法手段。
  • 美聯邦資深參議員:應法辦大選舞弊參與者,送他們進監獄
    12月20日(周六),共和黨聯邦資深參議員克魯茲(Ted Cruz)表示,「現在是結束和揭露大選舞弊的時候了,應該法辦所有舞弊參與者,起訴他們,送他們進監獄。」早在上周二(12月15日),喬州律師林.伍德(Lin Wood)就發推指責喬州州長布萊恩·坎普(Brian Kemp)和州務卿布拉德·拉芬斯珀格(Brad Raffensperger)跟亞洲某國家勾結,進行大選舞弊,並斷言他們將會坐牢。
  • 《機智的監獄生活》:黑暗與溫馨的反轉劇,監獄中的一股清流
    監獄裡的一切都是他沒辦法想像的,這裡的人一次又一次顛覆他的認知,被監獄長勒索,被小混混刺傷手臂,在經歷了一系列的事故之後,他被轉移到了另一個監獄,開始了真正的故事。在這個新的監獄裡,他遇到了「正常」的獄友,吸毒的小迷糊,經濟犯罪高博士,小偷冉阿讓,大舌頭汶萊洞,惡魔劉大尉,黑幫成員金閔哲。這些犯罪者的故事貫穿了一整部劇。
  • 印尼一變性人被捕,被關進男子監獄引抗議
    [環球時報記者 羅希]印尼變性女子米倫·塞勒斯及一名男性友人近日因涉嫌吸毒,在位於雅加達最北端的丹戎不碌港一同被捕,之後當地執法部門將二人送往男子監獄收押。據香港《南華早報》26日報導,此事引發印尼跨性別群體社會活動人士的不滿和抗議,他們認為不該把塞勒斯關進男子監獄,原因是和男性關在同一牢房很有可能導致跨性別女性遭到性騷擾和性虐待,還面臨被強制剃頭等風險。   報導稱,21歲的塞勒斯是一名Instagram(照片分享平臺)「網紅」模特,關注她的粉絲超過百萬。目前,案件還在調查之中。
  • 探秘臺中女子監獄:三位攜子服刑母親的故事
    三個攜子服刑的母親:未婚生子 全家人坐牢(圖)  中新網4月20日電 「如果有其它選擇,我決不會帶他進到這裡來。」在臺中女子監獄服刑的小怡,感慨地說。一旁三位也抱著孩子的受刑人,附和著點頭。  據臺灣《時報周刊》報導,臺中女子監獄目前有十七個兒童被母親攜帶入監,「關」在監獄中,年紀最小的,只有兩個月大,跟受刑人一樣地作息,喝一樣的水、吃一樣的食物,惟一不同的是,他們的副食品都是幼兒奶粉。
  • 中國小留學生關進美國監獄 英語進步特快
    這是一個悲劇,不僅是犯了事兒的小孩子後悔當初,就連他們的家長也後悔不該這麼早就跟風似的送孩子到大洋彼岸留學。原本設想送孩子到美國讀書是讓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鍛鍊在新的社會環境下的適應能力,盼望著將來更有出息。沒想到的是孩子惹了事兒,家長也操碎了心;不僅操碎了心,家裡經濟方面還要大出血。章鑫磊的家長就說,他們為了孩子的案子,已經花費了大約200萬元人民幣。
  • 是誰把毛澤東長媳投進監獄? 江青下令逮捕(圖)
    她知道我來自上海,便說起一樁令她難忘的往事——在「文革」中,1971年10月,她被關進了上海的監獄。我感到非常驚訝。我連聲問她,您怎麼會被關進上海監獄?誰吃了「豹子膽」,竟敢把您關進監獄?聽她細細道來,我這才明白在那荒唐歲月發生的荒唐事……    被關押時雙眼被布蒙住,十五年都不知道是在哪所監獄    我問她,當時關押在上海什麼監獄?
  • 要麼學英語要麼進監獄
    日期:[2008年03月29日] -- 菏澤日報 -- 版次:[A3] 美法官創意判決 要麼學英語要麼進監獄然而,奧爾謝夫斯基判決,如果他們開始學習英語閱讀和寫作、獲得相當於高中水平的文憑並找到全職工作,便可立即獲得假釋。一年後,他們必須向假釋官報到並參加英語測試,如果不能通過,便要被送入監獄,服刑24個月。   這3名男子年齡在17歲至22歲之間,於去年5月在街上搶劫兩名男子,因此獲罪。他們的律師韋比說,法官這一判決令人滿意。
  • 揭秘 落馬官員進監獄後,還論誰官大嗎?
    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想到的是一句話:貪官進了監獄之後,能放下之前的架子嗎?「以前在外面工作時記憶中的環境,和入監之後這種環境是天地之別的。」廣東茂名原市委書記羅蔭國一句話說出了自己的感受。這句話其實也是很多落馬官員進監獄之後的感受。這是一種落差,而身份的轉換有時會讓他們難以適應。據廣東陽江監獄六監區監區長楊建南回憶,對於向獄警報告時要蹲下的規定,一些職務犯就很「不爽」。
  • 搞笑漫畫:魚戈考試把自己考進了監獄!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於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並同時向您表示歉意"搞笑漫畫:魚戈考試把自己考進了監獄!魚戈因為擔心自己考不過公務員所以想在考試的時候作弊。
  • 如果你不幸進了監獄,你會怎麼度過那十年?
    十年的監獄服刑時間的確不短,人生從獨立生活開始已經沒有多少個十年了。如果沒有好的心態和合理的規劃,這個時間是很難熬的。筆者根據長期監獄基層工作接觸到的服刑人員情況給出一點建議,供參考。1, 讓躁動的心安靜下來。從案發到被抓,從公安機關偵查、檢察院起訴、法院審判這一路走來,相信他已經身心疲憊,很多服刑人員都說,到監獄了終於安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