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把毛澤東長媳投進監獄? 江青下令逮捕(圖)

2020-12-13 中國新聞網


葉永烈紀實專欄

    著名報告文學作家

    劉松林,毛澤東的長媳,誰敢把她投進監獄?那是在1986年11月25日,我第一次來到北京劉松林家中拜訪。她知道我來自上海,便說起一樁令她難忘的往事——在「文革」中,1971年10月,她被關進了上海的監獄。我感到非常驚訝。我連聲問她,您怎麼會被關進上海監獄?誰吃了「豹子膽」,竟敢把您關進監獄?聽她細細道來,我這才明白在那荒唐歲月發生的荒唐事……

    被關押時雙眼被布蒙住,十五年都不知道是在哪所監獄

    我問她,當時關押在上海什麼監獄?她說,不知道,因為當時她被押上汽車之後,雙眼給用黑布蒙了起來,連東南西北都不知道。

    我告訴她,由於多次前往上海各監獄採訪,我對上海監獄的情況相當熟悉。她一聽,非常高興地說,如果我有機會出差上海,一定會拜託你尋找當年的關押之所。她很熱情,那天一直談到晚上11時。很巧,那天正值楊開慧的侄孫女孫燕來訪,還談及關於楊開慧的許多往事。

    過了20多天,1986年12月16日,我剛出差廣西桂林飛回上海。翌日晚上,從北京出差上海的劉松林,來到我家。那時候,不時興「打的」,她在上海又沒有專車,她竟然是在上海友人陪同下乘坐公共汽車來到我家!

    她說,這次她出差上海,希望能夠順便查明在「文革」中她的關押處。

    我問她,那個監獄有什麼特點?

    她說了一句很重要的話:「我被關押在一幢樓房的三樓,窗上安裝了鐵柵,從窗口看出去是一片農田。」

    她的這一句話,使我猜出她那時候關押在上海何處。她所說的「窗上安裝了鐵柵」,表明是正規的上海監獄,不是臨時關押的場所;她說的「從窗口看出去是一片農田」,表明是上海郊區的監獄。當時上海各監獄差不多都集中在市區,能夠「從窗口看出去是一片農田」,我馬上斷定,她當時極可能被關押在位於漕河涇的上海少年管教所。那是一座老監獄,是從國民黨手中接收下來的,原本叫上海漕河涇監獄。後來改為上海市少年管教所。當時,漕河涇一帶屬上海郊區,即上海縣,所以旁邊有農田。

    顧名思義,上海少年管教所是關押少年犯的,她怎麼會被關押在那裡?在「文革」中,一切都亂套。上海少年管教所當時曾經關押了許多老幹部以及文藝界人士。那裡關押過上海市「走資派」陳丕顯、曹荻秋。我在採訪著名音樂家賀綠汀時,他說他當時也被關押在那裡,成了「少年犯」。賀綠汀回憶了一個細節:在關押期間,他到監獄理髮室理髮,發現地上有很多白髮,表明那裡關押的大都是老幹部。

    我當即把我的判斷告訴她。

    12月18日晚上,我乘坐公共汽車去看望劉松林。劉松林住在上海巨鹿路的空軍招待所,15樓203室。時值嚴冬,屋裡沒有暖氣,她戴著駝色絨線帽,穿著厚厚的咖啡色羽絨滑雪衫。她希望我能夠陪她去上海少年管教所實地看一看,「求證」一下。我說,我可以幫助聯繫。

    幫助劉松林去上海少管所得到求證

    12月19日晚上,劉松林又乘坐公共汽車,第二次到我家。我告訴她,已經與上海少年管教所聯繫,明天去他們那裡。劉松林很高興。那天她在我的書房裡,饒有興趣地翻看我所收藏的江青(藍蘋)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上百篇報導的剪報以及諸多藍蘋劇照。

    12月20日,考慮到要走訪監獄,劉松林請空軍招待所派了一輛越野車,駕駛員叫小王。上午,劉松林與小王來到我家,然後我陪她乘越野車來到漕河涇,來到高高的圍牆以及電網包圍之下的上海少年管教所。1985年那部在全國產生廣泛影響的電影《少年犯》,就是在這裡拍攝的。當時,上海少年管教所裡還關押著很多少年犯,所以進門要辦理相關手續。

    上海少年管教所所長張谷雷熱情地接待了我們。張谷雷所長在上海少年管教所工作多年,他根據劉松林所說的從窗口看出去是一片農田,帶著我們來到2號樓,上了三樓。一到三樓,劉松林連聲說:「很像,很像。」她沿著走廊信步往東走,走到盡頭朝北的一間屋子,她自言自語地說:「像是這一間。」

    這間囚室當時已經被改作隊長辦公室。劉松林來到窗口,窗上安裝著鐵柵,朝外望去,見到一幢幢新蓋的樓房。

    「那裡原先是一片菜地。」張谷雷說。

    「這兒原先是──」劉松林指著窗外一片水泥地。

    「豬棚!」張谷雷和劉松林幾乎同時說道。

    就像做地下工作對上了聯絡暗號似的,劉松林顯得非常興奮。她要找的「『文革』紀念地」終於找到了。

    她在那間屋裡走著,看著,陷入痛苦的回憶。她說:「當時,有兩個看守成天坐在我的床前,一日三班,嚴密地監視著我。屋裡開著大燈,夜裡一片雪亮,我睡不好覺。每一回上廁所,看守就緊跟在後邊……」

    她還特地去廁所看了看,還是當年的模樣,只是發覺電燈原先裝在門口 ,如今改成朝裡了。

    「我們在前幾年改裝的。原先確實裝在門口。」張谷雷說道。

    劉松林要我給她拍照。在那間囚室,在大樓前,在大門口,她留下一幀幀「紀念照」。

    劉松林說:「這些照片,比任何旅遊照片都珍貴!」

    老楊也被捕了

    她還告訴我,當時老楊也被捕了。

    她所說的老楊,就是她後來的丈夫楊茂之。1990年夏日,筆者在北京採訪了楊茂之。

    眾所周知,1950年11月25日,毛澤東的長子毛岸英犧牲在朝鮮戰場。當時毛岸英只有28歲,而與毛岸英新婚不過一年多的劉松林只有20歲。毛澤東生怕劉松林受不了這樣沉重的打擊,瞞了她3年,才把毛岸英犧牲的消息告訴她。此後,毛澤東把她當成女兒,勸她再婚,並為她物色對象。

    空軍副司令兼空軍學院院長劉震向毛澤東推薦了空軍學院強擊機教研室教員楊茂之,說楊茂之也是從蘇聯留學回來的,而且為人忠厚正派。

    毛澤東同意了。

    其實,劉松林在蘇聯留學時,曾在一次留蘇學生的集會上,見過楊茂之,只是當時連一句話都沒有說。楊茂之是在1954年和中國人民志願軍的空軍戰鬥英雄張積慧等一起前往蘇聯的。楊茂之在蘇聯紅旗空軍學院學習。

    經毛澤東牽線,劉松林和楊茂之在1962年2月結為伉儷。那時,劉松林從北京大學畢業,分配在工程兵科研部搞技術情報俄文翻譯。

    在劉松林和楊茂之舉行婚禮的時候,毛澤東託人交給劉松林三百元人民幣購買禮品。另外,毛澤東還把自己剛剛創作的詞《詠梅》,抄錄了一份,送給他們,作為紀念。

    1963年10月,劉松林生下長子,她和楊茂之商量,取名「小英」,以紀念為國犧牲的毛岸英。

    劉松林說,她對於上海並不陌生,她出生在上海。老楊被捕之後,她不知老楊是否跟她關在同一個監獄中。

    劉松林說,她不時從窗口望下去,窗外除了有農田,還有曬被子的地方。她常常倚在窗邊,細細觀看那些被子,極力想從中辨認出哪一床是楊茂之的——因為老楊的被子是她親手縫的。

    沒幾天,那窗便被看守用紙頭嚴嚴實實地糊了起來,從此她再也看不到窗外的任何景色……

    江青下令逮捕劉松林

    「文革」中劉松林在上海究竟是怎樣被投進監獄的呢?劉松林對筆者說起她在「文革」中的經歷……

    「文革」剛剛拉開大幕,劉松林便受到猛烈的衝擊。誰發難呢?那便是「文革」的「旗手」、正在中國政治舞臺上「露崢嶸」的江青。

    那是在1966年7月26日,江青率「中央文化革命小組」來到北京大學,在全校師生大會上「點火」。照理,這「點火」,也就是點「文革」之火罷了。可是,江青越講越激動,把進駐北大的工作組組長張承先批判了一通之後,忽地把家裡的事也夾雜在一起進行「揭發」:「再看看張承先的幹部路線,在領導核心中有一個張少華,是中文系五年級學生。她的母親張文秋是一個×××××××××。她自己說是毛主席的兒媳婦,我們根本不承認!……」

    張少華和毛岸青是在1959年結婚的。她確確實實是毛澤東的二兒媳婦,而江青卻聲稱「根本不承認」!江青的一番話,馬上就被作為「中央首長講話」印成傳單,撒向全國。

    張少華和張文秋聞訊,連夜轉移,以避江青派人追鬥。她們在北京東躲西藏,過著艱難的日子。

    禍水馬上殃及劉松林和楊茂之。

    楊茂之在和劉松林結婚後,從空軍學院調往空軍部隊,在北京附近的沙河機場當團長。後來,又調往山東高密。「文革」時,老楊已是空軍飛行副師長。可是,老楊竟被看成「不可靠的人」,被「停飛」,停止黨內外一切職務,停職檢查。從此他被剝奪了駕駛戰鷹衝上碧空的權利。他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

    老楊被調到濟南接受批判,然後又調往江蘇鹽城。

    劉松林在北京進不了中南海,處境也很不好,她只得帶著孩子離開北京,前往江蘇鹽城,和丈夫生活在一起。

    可是,江青仍不放過他們。終於,在1971年10月,劉松林和老楊雙雙被捕,被投入獄中。他們成了「反革命」,成了「政治犯」。

    江青究竟以什麼藉口逮捕他們的呢?

    楊茂之告訴筆者:他自從「停飛」以後,心情很苦悶。後來又得了肝炎。1970年,他在上海住院治療,一住便好久。突然,有一天幾個軍人闖進醫院,把他逮捕。押上汽車,他的兩旁坐著兩個看守,與劉松林被捕時是同一模式。

    汽車開了好一陣子,不知到了什麼地方(迄今他還未查清楚),他被押進一間黑房子。

    房子裡沒有一扇窗,地上很潮溼,鋪著稻草。幾天之後,才算給了張小木床,晃晃蕩蕩的。屋裡點著耀眼的電燈。離他一米處,一直坐著一個看守。門上有觀察孔,門外的看守也隨時監視著屋裡的一舉一動。他的褲帶、鞋帶都被抽掉了,生怕他自殺。原本吃空勤灶的他,如今吃犯人的夥食。

    沒多久,進來了兩個軍人,打開牢門,一邊一個挾著他出去。他雙手提著沒有褲帶的褲子,腳下拖著沒有鞋帶的棉鞋。一出門,刺眼的太陽光,使他目眩眼花。他被拖著走向一排平房。走近了,他見到門上寫著綠色的三個字:「提審室」。

    進屋之後,老楊見到在一張桌子後邊,坐著好幾個人。其中一個女的,五十多歲,穿便衣。還有三個男的,穿軍裝。他很快認出其中一個男的,臉色鐵青,坐在正中──那是王洪文!

    屋子很深,兩個軍人在離桌子幾米遠處,讓他站住,仍一左一右挾持著他,生怕他動手似的。他剛一站定,王洪文便狠狠地拍了一下桌子,把桌子茶杯的蓋子都震掉了,茶水灑了出來。王洪文厲聲說道:「楊茂之,你知道你的罪行嗎?你惡毒攻擊我們敬愛的江青同志,達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你攻擊敬愛的江青同志,就是攻擊以毛主席為首的黨中央。你必須老實交代你的嚴重問題。」

    老楊怒目而視,一聲不吭。

    王洪文見他不理不答,繼續高聲訓斥道:「你有什麼了不起的?你的那些話,無非是從你老婆那裡聽來的。告訴你,我把你老婆也抓起來了!你不要抱什麼幻想,你必須集中交代你的罪行──怎麼惡毒攻擊江青同志。你寫出交代,不許交給別人,我派專人來取,嚴防擴散。」

    老楊一聽,這才知道劉松林也被捕了。

    老楊始終沉默不語。王洪文罵罵咧咧一陣,只得結束了「提審」。

    原來老楊這人,早就看不慣江青,而他又心直口快,因此他的話成了「惡毒攻擊」。老楊「最嚴重」的「罪行」,是他在住院期間,聽見別人在議論江青是「偉大的旗手」,一定會成為「接班人」。老楊不以為然地說:「不會的,江青不可能接班。毛主席說過,『不會的,她不行』!」

    老楊的話被匯報上去……

    毛澤東主席說:「娃娃們無罪」

    劉松林被捕後,最初是與老楊關在同一監獄中。但是她並不知道老楊被捕了。

    有一回看病時,一位好心的大夫故意慢慢翻動病人登記表,停在老楊那一頁上。劉松林看見楊茂之的名字,吃了一驚,知道了他被捕的消息。

    她很想知道老楊關在哪裡。可是,不久她被轉移到另一處監獄──也就是上海漕河涇監獄。她記得,轉移時來了一輛越野車,前座坐著上海造反派頭目戴立清,她坐在後座,兩側各坐著一個押送者。上車之後,她的雙眼被蒙上黑布。

    她不明白自己犯了什麼「大罪」。

    又是王洪文提審她,追問她怎樣「惡毒攻擊敬愛的江青同志」,她才知道是怎麼回事。

    身陷囹圄,她細細尋思,唯一的解救途徑是向毛澤東主席求援!

    那句所謂「惡毒攻擊」的話,不是楊茂之創造的,也不是劉松林發明的,而確確實實是毛澤東親口說的。那是劉松林和張少華終於有一天得以見到父親──毛澤東主席時,問道:「聽說,江青要接班,是真的嗎?」

    毛澤東哈哈一笑:「不會的,她不行!」

    這是劉松林親耳聽見的「最高指示」。回家之後,劉松林興高採烈地把「最高指示」告訴了楊茂之。老楊是個直腸子,心裡存不住話。當別人吹噓江青是「接班人」時,老楊實在忍不住了,說出了那句「最高指示」……江青知道了,唯恐這一「最高指示」在群眾中傳開,於是趕緊把老楊和劉松林關進監獄。

    劉松林深知,只有父親毛澤東能夠救她。於是,她想寫信給毛澤東主席。可是,監視人員晝夜盯著她,她怎能悄悄寫信?即便寫成了,怎麼寄出去呢?

    左思右想,劉松林忽然心生一計:明人不做暗事,索性公開提出,要給毛澤東主席寫信!寫了信,託誰遞上去呢?就叫王洪文轉上去!她料定王洪文不敢不轉上去,因為她日後總有機會見到父親毛澤東的,一旦說起王洪文扣壓她的信,王洪文擔當不起……

    果真,在王洪文提審她時,劉松林提出要給毛澤東主席寫信,而且要由他轉交。王洪文不得不答應下來。不過,王洪文提出一個條件,信不能封口。

    劉松林把寫給毛澤東主席的信,當面交給王洪文。

    王洪文真的不敢扣壓此信,轉給了毛澤東。

    父親毛澤東讀了女兒劉松林的信,才知道發生了怎麼一回事。他作了指示,說:「娃娃們無罪。」

    「最高指示」下達之後,江青、王洪文不得不放掉了劉松林和楊茂之。

    那時,劉松林已在上海漕河涇監獄被關押了五個月之久。她剛生了老四,在獄中被迫從早上5時起床,一直坐到晚上10時才能躺下睡覺。要用冷水洗衣服,手指都紅腫了。她,一身是病。

    劉松林雖然出獄了,卻又進了空四軍的所謂「批林學習班」,成天要寫「揭發」材料。

    劉松林質問那個「批林學習班」的頭頭:「我跟林彪反革命集團毫無關係,要我寫什麼『揭發』材料?」

    經葉劍英元帥幫助,毛澤東主席同意,劉松林終於得以回北京治病。

    粉碎「四人幫」,使劉松林和老楊喜不自禁。1979年,老楊的冤案終於得到徹底平反……

    老楊後來也調回北京,1983年起,在空軍學院擔任研究部副部長。

    老楊無限感慨地對筆者說:「那十年,倒黴的十年!從『文革』一開始,我就倒黴,就『停飛』。唉,真是一言難盡,一場噩夢……」

    老楊還說及,1980年在審判「四人幫」的那些日子裡,他去北京正義路,觀看了開庭的情形。他看到江青、王洪文受審,非常解氣。他說:「他們終於受到了法律的懲罰。」

    希望提審當年關押她的戴立清和廖祖康

    1986年12月20日那天在上海找到了當年關押的監獄之後,劉松林提出,希望提審當年押她進上海少年管教所的戴立清,還有王洪文的機要秘書廖祖康,以了解她當時被捕的詳細情況。

    戴立清和廖祖康都是王洪文的「小兄弟」。戴立清在「文革」中造反起家,當上上海市「革命委員會」常委。粉碎「四人幫」之後,被定為「四人幫」在上海的幫派頭目。1982年8月21日,戴立清被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15年,剝奪政治權利3年。

    後有關方面說「這些人不宜接觸」,但需要了解什麼問題,可以通過組織,讓監獄方面要求戴立清、廖祖康做出交代。劉松林不便直接與戴立清、廖祖康見面。

    離開上海市公安局政保處之後,我陪劉松林遊覽上海徐家匯,然後到我家。這是她第三次來我家。我的母親請她在家中吃晚飯,她很高興。她每一回到我家,見到長輩,都很尊敬。

    她說,這次上海之行,終於找到了「文革」中關押她的監獄,弄清楚了關押她的來龍去脈,為寫作回憶錄提供了重要的資料……

    她告辭之後,就回北京去了。

    兩個多月之後——1987年2月14日,劉松林從北京給我來信說,「春節後我還未與政保處聯繫,我想他們也夠忙的,還是往後拖拖再說吧。」

    我在收到劉松林的信之後,於1987年2月17日寫了回信,給她寄去在上海少年管教所裡拍攝的照片。後來,1988年4月5日,我在上海一家勞改工廠採訪了廖祖康。廖祖康詳細談了自己的經歷以及對王洪文的印象,但是關於王洪文審問劉松林的情況,他並不清楚。

    1996年5月24日,我在北京看望老楊和劉松林,告訴他們上海少年管教所已經被拆遷了,那裡如今建起高高的光大會展中心和海友花園。劉松林慶幸在10年前來到那裡,拍攝了那些珍貴的照片。

    深深懷念毛澤東

    劉松林經歷了種種坎坷,如今生活在幸福的家庭之中。她的四個孩子,都已經工作。她每天堅持鍛鍊,看上去比前幾年更年輕了。

    她在院子裡種了許多爬山虎,爬滿了高高的圍牆。她說,圍牆容易使她想起上海的監獄,所以她一定要用爬山虎「綠化」圍牆。

    2008年12月18日,我接到劉松林的電話,告知我,她和兒子楊小英一起來上海。她邀請我和妻翌日上午10時在上海威海路毛澤東故居見面,出席在那裡舉行的「毛岸英烈士史料實物陳列館」開幕儀式。

    我和妻如約來到威海路583弄(原公共租界慕爾鳴路甲秀裡)。78歲的劉松林戴一頂雪白的羊毛帽子,黑色皮風衣,圍一條彩色圍巾,顯得很精神。

    在弄堂裡,有一幢二樓二底、磚木結構、坐南朝北的老式石庫門房子,建築面積520平方米。她告訴我,這幢石庫門房子中的7號,便是毛澤東故居。

    那是1924年2月,毛澤東和夫人楊開慧帶著兩歲的兒子毛岸英和出生才3個多月的毛岸青,住在這裡,一直住到年底。

    毛澤東一生中曾50多次來到上海,其中1927年之前就曾10次到過上海,這裡是毛澤東第9次來上海時住的地方,也是攜妻帶兒住的時間最長的地方。當時正值國共第一次合作,毛澤東除擔任中共中央局秘書之外,還在國民黨上海執行部任組織部秘書和文書科代理主任。楊開慧除了照料孩子,還在工人夜校講課。由於這裡也是毛岸英在上海住過的地方,所以「毛岸英烈士史料實物陳列館」設在這裡。在舉行了「毛岸英烈士史料實物陳列館」開幕式之後,劉松林作為毛岸英的妻子,為陳列館揭牌。

    在上海的毛澤東故居裡,劉松林拿出數位相機,把存儲卡裡的她的第三代的許多照片給我看。這時候,劉松林的臉上漾著幸福的笑容。看得出,她的晚年生活在溫暖的家庭之中。

相關焦點

  • 江青延安相夫教子:沒她毛澤東心神不定
    毛澤東一家三口在延安時的合影(資料圖)本文摘自《史客》,薩蘇主編, 金城出版社出版相夫教女的日子三人共進晚餐,席間,「江青沒吃幾口就跑出去嘔吐,我才明白她為何顯得那麼無精打採,原來懷孕了。主席趕快舉著燈去給她照明,又端水給她漱口,還輕輕地為她捶背,看得出主席很疼她」。愛是雙向的,相互感應的。處於妊娠期生理反應比較明顯的江青,仍然對於毛澤東的客人保持客氣,不失禮數,是識大體的,是需要有耐性的,也是難能可貴的。平常的日子裡,江青除了照料毛澤東的生活起居,還幫助警衛戰士識字學文化。
  • 中共領導人參觀五臺山 毛澤東「論禪」江青求籤
    毛澤東與江青(圖片來源:資料圖)1948年3月23日,毛澤東率領中央機關告別陝北,經晉西北、晉東北挺進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4月的五臺山,入夜很冷,毛澤東一邊用飯,一邊烤火,還捎帶翻閱著一本經書。一會兒,老方丈由一小沙彌陪同來到毛澤東居住的院子。警衛員及時轉告,毛澤東和江青急忙走出屋子笑迎方丈。方丈合十行禮道:「打攪貴人了,貧僧不安得很。」毛澤東回答:「哪裡哪裡,是我們打攪貴寺了,請多原諒。」說話間,方丈和小沙彌走進屋來。毛澤東讓江青給二位讓座。
  • 「文革」期間讓江青膽戰心驚的匿名信
    即將接受審判的江青(資料圖)從張彪的交代說起1971年九一三事件後,北京軍區空軍按照黨中央的部署張彪交代的案情除了涉及吳法憲、江騰蛟、林立果等人外,還有江青。當時江青大紅大紫、權勢正熾,所以一時不好結論。一直到1976年粉碎「四人幫」後,張彪的問題才作出結論。1977年中央專案組清理北京秦城監獄被關押人員時,發現上海作家協會主席峻青在押。問其為什麼被關押,峻青說他也說不清。只知道當初是上海空4軍的張彪找的他,吳法憲和他談的話,第二天就被飛機弄到北京,關到這個監獄。
  • 老輩國家領導人評價江青:對勞動人民還有感情
    第1頁:老一輩領導人評價江青(1) 第2頁:老一輩領導人評價江青(2)文章來源:東方風雨  毛澤東主席評江青:  江青敢於反潮流,但不注意鬥爭策略,不能團結大多數人.對我的思想理解的很深刻!
  • 《環球人物》刊文《秦城監獄人和事》 揭秘中國「最神秘監獄」
    據大公網報導,薄熙來可能在有著「中國第一監獄」之稱的秦城監獄服刑。江青、陳希同、陳良宇等高官都曾被關押至此,這裡還曾關押毛澤東的表弟「文強」。文化大革命期間,薄熙來的父親薄一波也曾在秦城監獄服刑。以下一篇名為《秦城監獄人和事》的報導,全面展示這一所中國「最神秘的監獄」。
  • 直擊江青死亡現場:布條系在床欄上自縊而亡
    1981年5月21日,江青在她的獄中日記中寫道:「……秦城監獄只有『關』和『管』。我住在一所三層樓的底層,這裡只管我一個人。……除看守我的人以外,別人是不能接近我的周圍的。西邊的『風場』也空了兩排。『風場』外邊也是大片的土地,我剛來時就在這兒放風;土地外面是數丈高的帶電(網)的圍牆,圍牆外邊還是監獄的樓房,犯人的窗子是看不見外邊的。
  • 江青並非是上吊自殺的
    江青則於1984年保外就醫,但沒有離開秦城監獄,只是在監獄內換了一個地方,出去的話誰能管得了她啊!監獄二門裡,有一個獨立的小院,原來是戰犯洗衣房,有100平方米左右,戰犯全部釋放後一直空置著。此時經過裝修,被隔成了3間屋子,用以安置江青。最東邊是活動室有電視,中間是工作人員的值班室,最西邊是江青臥室帶衛生間。臥室和值班室之間的隔牆1米以上全是玻璃,江青的所有活動都看得清清楚楚。
  • 毛澤東管家曝毛澤東家庭經濟收支帳
    在這十二年中,毛澤東家裡的每一筆經濟收支帳目都由他經手,認真填寫收支報表,附上發票和收據,每季度請毛澤東、江青閱示,然後向中央警衛局財務處上報、封存。最近,他在接受採訪時,介紹了毛澤東的家庭經濟收支帳。   據吳連登介紹,毛澤東和江青各花各的錢,各記各的帳。毛澤東的經濟收入有兩個方面:一是工資,二是稿費。
  • 臺灣作者考證江青與「蔣家的裙帶關係」
    1962-1970年在毛澤東乘坐的專列上工作,1970-1976年為毛澤東身邊工作人員,1974-1976年任毛澤東的機要秘書。「在臺北圖書館『溫故』」 本文原載於《同舟共進》2012年第4期在北京大學上學的時候,我除了上課、做實驗之外,養成了「泡」圖書館的習慣。
  • 直擊江青死亡現場 布條系床欄上自縊身亡
    本文摘自:《文史精華》2006年第10期,作者:王文正 沈國凡,原題:文革前後秦城監獄揭秘(本文為節選)  1983年1月,江青、張春橋緩刑兩年已滿,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46條規定:「死刑緩刑期間
  • 開國上將憶江青:這個女幹部非常白淨(圖)
    毛澤東與江青文革打倒老幹部的狂風中,毛主席對父親說:「我們還是一個山頭哩即使這樣,一心崇尚「革命利益高於一切」的父親也沒敢替關在獄中的母親說一句話--儘管母親僅僅因為講了一些江青在延安的醜聞。再回到被毛主席稱為「同一山頭」的井岡山。父親所以一輩子緊跟毛澤東,是他在那時起就感到毛主席的雄才大略實在了不得。
  • 陳伯達談為何被打倒:毛澤東老了思想不正常了(1)
    從1949年到文革結束的「前三十年」,中國第一監獄——秦城監獄中關押了大量與高層政治鬥爭有關的人物,除了黨政要員本身,他們的秘書也隨之進入秦城,成為一類特別的住戶,僅毛澤東和江青的秘書,就包括李銳、師哲、陳伯達、閻長貴等人。
  • 毛主席為什麼會愛上江青?
    正因為如此,江青初入毛澤東的窯洞,不能不小心翼翼,見到誰都微微一笑,點一點頭,極少言語。當時人們這麼形容江青:「口還沒開就先笑。」意即說話前先是滿臉堆笑。這時的她,尚是「新媳婦」、「小媳婦」。新婚之初的日子是平靜的。她跟毛澤東相處得不錯。她給毛澤東織了新毛衣。給他做了充滿辣味的菜。閒暇時,那架老式的留聲機就在窯洞裡唱了起來。這架留聲機是美國記者史沫特萊來延安時送給毛澤東的。
  • 陳伯達談為何被打倒:毛澤東老了思想不正常了
    從1949年到文革結束的「前三十年」,中國第一監獄——秦城監獄中關押了大量與高層政治鬥爭有關的人物,除了黨政要員本身,他們的秘書也隨之進入秦城,成為一類特別的住戶,僅毛澤東和江青的秘書,就包括李銳、師哲、陳伯達、閻長貴等人。
  • 江青生前留下的最後一句話:主席,我愛你!
    資料圖:江青被押赴法庭。這個集演員、「政治家」、「文藝女皇」和毛澤東妻子於一身,曾經權傾一時的人物,為何偏偏選擇在5月14日自殺?難道僅僅是巧合,或者別有隱情?  自殺前夕撰寫回憶錄  書名擬《毛澤東的忠誠戰士》  1991年3月15日,江青在北京酒仙橋的住處高燒不退,隨即被送進公安醫院。
  • 毛澤東的15種名字與稱呼
    專題:奧·秘   毛澤東資料圖    【毛澤東】 1951年11月,毛澤東巡視古都安陽,當知道陪同的地區專員叫程耀吾時,他開玩笑地說:「你這個名字不如我的名字好
  • 毛主席的管家:江青沒有一個戒指耳環,衣服經常染色換著穿!
    吳連登是毛澤東的管家,在毛澤東身邊工作了12年。毛澤東的工資歸他管,江青的工資也是由他管的,開支也是由他管的。那麼,江青的生活是什麼樣?2006年9月,在毛澤東逝世30周年。吳連登做客搜狐網,深情回憶毛主席,也談了一些江青的情況。
  • 毛澤東的生日菜譜[2]
    1975年12月26日,毛澤東82歲生日,也是他最後一個生日。毛澤東80歲後明顯地感到自己老了,將不久於人世了。因此,這幾年的生日前後,毛澤東總不時地談起生死問題。他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也是從80歲後,人們越來越重視毛澤東的生日了。
  • 揭秘毛澤東最後一個生日菜單,毛澤東最喜歡吃的是哪兩道菜?
    這天,毛澤東特地請來了以前在自己身邊工作過的同志。一大早,毛澤東的女兒李敏、李訥等和吳旭君、俞雅菊等都來到了中南海遊泳池。頓時,毛澤東臥室裡傳出了歡聲笑語。(毛澤東的女兒:李敏、李訥)臨近中午,與毛澤東分居已久的夫人江青也來了。這些年來,江青已很難見到毛澤東。特別是半年前,毛澤東還特意吩咐:「沒有我的同意,不許打開鐵門!」
  • 江青簡介
    江青  江青(1914~1991),原名李雲鶴,山東諸城人。  1929年春在濟南入山東實驗劇院,1934年在上海以藍蘋為藝名做電影演員。1937年秋到延安,改名江青。1938年與毛澤東結婚。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曾任全國電影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共中央宣傳部電影處處長等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