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網易沸點工作室《槽值》欄目(公眾號:caozhi163)出品,每天更新。
作為最常見的、全球死亡率第二的惡性腫瘤,胃癌的發病率,如今呈現出明顯的低齡化趨勢。與30年前相比,中國近5年來19-35歲青年人的胃癌發病率幾乎翻了一番。
2016年10月,江蘇泗陽的23歲大學生劉園被查出胃癌晚期,不久去世。
今年3月,21歲的日本男團成員中尾翔太因罹患胃癌,宣布停止所有演出。
同樣經歷胃癌肆虐的中日兩國,日本的胃癌發病率比中國還高出7個百分點。
但日本的胃癌5年生存率卻高達80%,是中國的四倍。
(胃癌5年生存率,指接受胃癌治療的病人,經過5年後還活著的比例,它是衡量胃癌治癒率的重要指標。)
除了有同一個老婆新垣結衣,中國和日本還有許多相似處。
但胃癌死亡率差別這麼大,日本人不過是在一開始多做了一點點
居高不下的日本胃癌率
日本胃癌發病率居高不下,原因有三:共餐、多鹽和缺乏維生素C。
1、一起吃飯
日本常見的飲食結構是共餐制,和中國人一樣使用筷子。
這樣會讓致胃癌的細菌——幽門螺桿菌獲得可乘之機。
這種主要通過唾液傳播的細菌,是首個被世界衛生組織確認可對人類致癌的原核生物。
日本醫學家新谷弘實研究發現,日本使用筷子的傳統大大增加了患胃癌的機率,這種細菌能藏在胃液和黏膜細胞中,生命力很強。
2、喜食高鹽食物
鹽分的過量攝入容易破壞腸胃,增加致癌物質的依附性,導致胃癌爆發。
以米飯為主食的日本,味噌湯是必不可少的輔食,被日本人稱為「國湯」。
它以鹹鮮味為主,是以黃豆為主要原料,輔以鹽及不同的種麴[qū](味噌湯原材料)發酵而成。
同時,因為資源匱乏,日本經常醃製儲存食物,稱為「漬物」「ぬかづけ」。常見的漬物有醃蘿蔔、醃魚子、醃黃瓜等等。
從60年代開始,日本開始開展「減鹽運動」,但鹽的攝入量,還是遠遠超過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日均攝入6克的標準。
3、果蔬價格高昂
在日本,水果和蔬菜是天價奢侈品,補充維生素C的任務多依靠藥物維持。而維生素C有預防患癌的作用。
日本的大根(白蘿蔔)可以賣到298日元,人參(胡蘿蔔)198日元。
秋映蘋果賣到了550元兩個,折合下來34元。
社會新聞裡,經常會看到「日本拍出天價哈密瓜」的信息。曾經就有日本人,因為中國的西瓜便宜,選擇留在中國。
2017年日本愛知縣,一對柿子在首次拍賣中拍出54萬日元(約合人民幣3.2萬元) / 視覺中國
蔬菜水果裡面富含的維生素C,是日本人最缺乏的東西。
日本胃癌篩查早已成為 「家常便飯」
胃鏡篩查,是一種胃腸道檢查相關疾病,包括癌症的最有效方法。
早期胃鏡檢查有兩個好處:一是清晰直觀;二是能檢測腸胃是否病變或癌變。
把胃癌分四期,在不同階段,胃癌患者5年內的生存率分別為:I期92%、II期77%、III期46%、IV期8%。
早期診斷,對於及時治癒癌症有很大幫助。
病入膏肓,即使神醫也難用藥。
中國醫科大學和日本東京大學兩所大學,針對胃癌的病理特徵、手術方法、術後影響的全過程進行對比。
研究成果顯示,胃癌的癌細胞浸潤度越深,痊癒的可能性就越小。即越到後期越難治。
導演戚健在早期曾被查出胃病,但因胃痛還沒有影響工作,就沒有接受進一步的治療,直到拍攝《春暖花開》吐血才被送醫搶救,最後,他因胃癌去世。
相比之下,即使胃部沒有出現疼痛現象,大多日本人也願意去做胃鏡檢查,就如同常規體檢一樣。
常年的重視,也使他們開創了精密檢查新時代,毫米級別以上的癌細胞也能被發現,這種癌細胞通常出現在早初期。日本的檢查可以達到10mm以下,而世界水平的癌症檢查才僅僅達到15mm。
日本研究發布的《胃癌治療指南》,至今更是作為「教科書」一般被各國引用和借鑑。
日本對於胃癌十分重視,在2016年3月的英國《自然·微生物學》的雜誌報告上,日本研究人員說他們發現了一種能有效防治幽門螺桿菌蔓延的酶。
日本的大型醫療設備每年都從東芝、日立等大型醫療設備公司進行研發,例如日本的核磁共振機器,每100萬人就擁有96臺,也就避免了看病排隊時間太長的麻煩了。
無錫市第三人民醫院肝膽胰中心主任顧元龍在日本交流時發現,日本晚期胃癌的病人很少,因為他們每年體檢的必檢項目裡面,就有胃鏡檢查。
日本多數胃癌早就扼殺在胃鏡篩查時期了。
如何降低胃癌死亡率
在飲食方面,日本正把共餐制轉為分餐制,減少疾病互相傳染的機率。
同時開展對青少年的「食慾教育」。
許多像《深夜食堂》那樣的居酒屋,菜品變得小巧精緻,而且吃到八分飽之後,人就停止進食。
《魔卡少女櫻》的木之本櫻每天都帶著爸爸做的便當上學。餐盤注重營養搭配,也避免了口口傳播的疾病。
2015年,中日胃癌聯合診治中心在杭州成立。
為了提高市民對胃癌的重視,醫院做出優惠措施,給市民進行診斷。
「在中國,胃鏡檢查的普及率之所以這麼低,一個很大的原因是懼害怕檢查時痛苦。」
只有疼痛難忍,人們才願意「花錢買痛苦」。
中山大學胃癌診治中心主任給出臨床案例:在接診的100個胃癌患者中,只有10個是早期胃癌患者,其他都是中晚期患者。
對早期胃鏡篩查不重視、病急亂投醫、又不願做檢查,拉低了胃癌患者痊癒的可能。
但日本在這方面的成功,給了我們幾條行之有效的、讓人遠離胃癌的措施:
1、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
在飲食上,我們應該儘量少吃煙燻、火烤、油炸的食物,保持低鹽飲食,避免吃剩菜剩飯。
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教授曾對移民夏威夷的日本人進行調查。
發現日本人移民後,原來高鹽的飲食習慣變了,他們的胃癌發病率也隨之降低。
2、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
戒菸、戒酒,按時就寢,按時起床,保證三餐規律,不暴飲暴食。
3、積極治療胃部疾病
如有不適趁早就醫,才能給自己留出可治療的餘地。
慢性胃炎、胃潰瘍等疾病,如果不加重視,放任它不斷反覆,就極有可能發展成胃癌。
4、定期進行醫學檢查。
一期胃癌相對病情較輕,及時切除病變部位,幾乎可以痊癒。但大多數的一期患者,是在做胃鏡篩查的時候發現的。
因此,一定要重視每年一次的體檢。
當胃癌篩查真正成為一項全民行動時,胃癌才有可能無處躲藏。
參考文獻:
1.日本:政策「圍剿」[J].倪偉波.科學新聞.2017年(07)
2.胃癌的早期診斷[J].李長政.中國醫刊. 2013(03)
3.中國與日本胃癌治療成績比較——附2438例報告[J].戚曉東,陳波,王江,魏政立,金鋒,王舒寶,陳峻青,真船健一,上西紀夫.遼寧醫學雜誌. 2002(05)
4.幽門螺桿菌的流行病學研究綜述[J].楊萬剛,李學鋒.吉首大學學報.2015(10)
5.無痛胃鏡技術在臨床操作中的體會[J].初揚春,侯倩倩,陳敏,李秀平.中國醫藥指南. 2013(31)
6.日本中小學的疾病預防與健康生活[J].吉田瑩一郎,趙子健《中國學校體育》1991
7.上海人群胃癌生存率研究[J].彭 鵬,吳春曉,龔楊明,顧凱,張敏璐,鮑萍萍,黃哲宙,向詠梅,鄭 瑩.中國癌症雜誌.2016
8.Gastrin: from pathophysiology to cance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J]. Gemma Maddalo,Ylenia Spolverato,Massimo Rugge,Fabio Farinati. European Journal of Cancer Prevention.2014(04)
9.World Cancer Research Fund International/American Institute for Cancer Research. Continuous Update Project Report: Diet, Nutrition, Physical Activity and Stomach Cancer.2016
10. Fruits and Vegetables: Updating the Epidemiologic Evidence for the WCRF/AICR Lifestyle Recommendations for Cancer Prevention[J].T Norat,D Aune,D Chan,D Romaguera.2014
槽值小姐姐新書《儀式感:給潦草的生活一個巴掌》上線啦,歡迎大家在當當網上預訂喲~~
微博@槽值,有態度的情感吐槽,等你來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