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癌症早期治癒率高 早篩很重要

2020-12-19 騰訊大浙網

「能否在基礎科研方面不斷突破,再把這種成果轉化為具有臨床價值的創新技術,從而大規模應用產生商業價值,是泛生子創辦之初就考慮的問題。」近日,泛生子聯合創始人兼執行長王思振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專訪時表示,希望更好地將科研成果轉化為實際應用,成為成果轉化最早的癌症早篩公司之一。

在不久前,由泛生子與國家癌症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等機構合作完成的、基於外周血細胞游離DNA(cfDNA)和蛋白標誌物在B肝病毒攜帶者前瞻性隊列中進行肝癌早篩的研究成果正式發表在《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

據介紹,該研究對331例甲胎蛋白和B超正常的B肝病毒攜帶者進行篩查,能夠發現小於3cm的早期肝癌,由於發現的早,患者可以通過手術切除而有望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社會急需早日出現專業化、規模化的產品型癌症早篩公司。

同時,該研究檢測到24例陽性樣本,並在6-8個月的追蹤隨訪中發現了4例肝癌(均為小於3cm的早期肝癌),並已接收了手術等治療,其餘20例陽性受試者還在持續隨訪中;而在同一隨訪時段對剩餘307例檢測陰性者的追蹤中,沒有發現任何一例肝癌發生,在此研究隊列中實現了100%的靈敏度、94%的特異性和17%的陽性預測值。

王思振表示,該成果經過嚴格的臨床驗證後,有望應用於肝癌早期篩查,也希望公司能成為實現科研成果轉化的首批癌症早篩公司之一。

「本次研究採用的技術方法最大的特點就是靈敏度和特異性高、成本低、無創無副作用、易標準化,使向全國推廣成為可能。」王思振介紹,近年來,以細胞游離DNA突變(cfDNA)為標誌物的癌症無創活檢技術進行早期癌症的篩查研究已獲得較大進展。這一技術的開發和優化,不僅可運用到肝癌早篩,未來或可推廣到其他癌種的早篩中去,從而提高癌症的五年生存率,降低死亡率。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全軍肝膽外科研究所所長,肝膽外二科主任劉榮教授表示:「人們談肝癌色變,多是由於肝癌一經發現往往就是晚期,其實,大部分癌症早期治癒率都很高,肝癌也不例外。通過手術治療,0期肝癌的五年生存率可以達到70%~90%。早期發現,可以極大緩解肝癌患者的痛苦和經濟負擔。」

王思振介紹說,國外已在某些癌種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控制方面取得了矚目的成果,比如美國的結直腸癌和日本的胃癌,這些都有賴於癌症的早期篩查和診斷。「希望通過此次肝癌早篩的創新技術突破,做到更早更快地發現肝癌,並在肝癌早篩成果的基礎上,不斷優化既有技術平臺,並運用至其它癌種,快速推動成果轉化,真正實現高危甚至健康人群中多種癌症的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從而提高國民整體健康狀況。」

健康板塊旨在為廣大網友提供更多信息,不對所刊載的信息的準確性、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證。所載文章、數據等內容僅供參考,參考本站信息進行任何行為所造成的任何後果與本網站無關,風險自擔。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早期癌症治癒率高?
    在我們國家,癌症可謂是眾病之王,每年有393萬人新發癌症,234萬人因癌症失去生命。癌症雖然很可怕,但是很多癌症早發現早治療,五年生存率還是很高的。現在有很多癌症特效藥,不少癌症通過吃藥都能將病情維持在一個可控範圍,讓原先的「絕症」變成慢性病。
  • 早篩技術不放過一點癌症的蛛絲馬跡
    近日,權威學術期刊《自然醫學》發表系列文章,回顧了2020年裡令人矚目的10項醫學領域的進步,其中之一就是癌症早篩技術。「早期篩查可以有效降低結直腸癌的疾病負擔,並降低死亡率。其中,高危人群每10年一次結腸鏡檢查和每年一次糞便潛血試驗(FIT)檢查是國際一級推薦篩查技術。科學研究表明:定期的腸鏡檢查能夠降低40%—60%結直腸癌發病率和死亡率。」
  • 核子基因精研癌症早篩核心技術,助力國人提早發現癌症蹤跡
    癌症一直是全球人口致死率較高的疾病。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最新數據,全球範圍內每天有接近45000的癌症死亡人數,其中接近60%發生在亞洲。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發現即晚期」,目前,傳統的癌症診斷技術並不能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傳統的「一刀切」治療模式往往使抗癌過程既漫長又痛苦。
  • 早篩早診早治!這家醫院乳腺中心的原位癌早篩率達20%
    廣東省人民醫院乳腺二科主任醫師王坤表示,在省醫乳腺中心,乳腺癌患者保乳率達40%-50%,5年生存率高達92%,10年生存率達82%,與歐美國家乳腺癌患者生存率持平。據記者了解,這些正是得益於專科聯合體檢中心對乳腺癌實現早期篩查、早期診斷的模式,讓乳腺癌的診治實現了質的飛躍。
  • 基因檢測之癌症早篩行業深度報告:藍海市場,新興賽道
    根據世界衛生組 織(WHO)出具的《癌症早期診斷指南》,癌症早期診斷,是對有癌症症狀的癌 症病人進行早期鑑別。癌症早期診斷的對象是有癌症症狀和體徵的人。早期診斷 的目的是儘早確診,儘早治療。如果診斷及時,癌症在可治癒階段就可能被檢測 到,這會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以及日後的生活質量。
  • 專訪鵾遠基因CEO張江立:在中國升級癌症早篩
    張鵾教授和高遠教授聯手CEO 張江立、COO 劉強、CTO 劉蕊博士組團,期望利用獨創的專利甲基化檢測技術,開發腫瘤早期篩查與診斷產品,提供腫瘤精準診斷的完整解決方案,延長病患的生命周期,改善生存質量。讓癌症不僅成為慢性病,更成為可預防和可治癒的疾病。
  • 支修益:癌症早篩重點在「早期發現早期癌症」
    在人民健康、人民好醫生客戶端與中國抗癌協會共同舉辦的「聚焦腫瘤早診早治,促進人民健康」專場論壇上,支修益指出,要運用新的方法手段把「早期發現癌症」變為「早期發現早期癌症」,讓患者在最佳時間接受治療。在談到運用高新科學技術手段應對癌症早診早治問題時,支修益表示,以往傳統的篩查方法,無論是腹部超聲還是胸部胸透及肺部胸片,都不能夠做到早期發現早期癌症,只是早期發現了癌症,這些早期發現的癌症更多的都處於臨床中晚期,患者失去了治療的最佳時間。
  • 【深度研究】癌症早篩:創新萌芽期的藍海市場, 中外同臺競技的新興...
    重心前移,精準篩查,早診早治,對病人而言不僅能減輕痛苦、改善預後、提高治癒率,同時將大幅降低治療成本,減輕經濟負擔;對國家而言也能有效節約醫療衛生資源,減輕腫瘤防控壓力。 1.2、癌症的早篩早診 1.2.1、癌症早篩早診對患者的意義 癌症早期診斷具有重要意義。
  • 鄒瑞陽:科學家「跨界」做早篩,榮獲「新秀十佳創業者」
    這是一項全球領先的液體癌症篩查技術,依靠這項技術,僅通過抽取幾毫升血液,就可以實現多種高發癌症的精準篩查,與傳統早篩相比,具有發現更早,準確率更高的顯著優勢。  癌症早篩技術的成功研發,讓鄒瑞陽萌生了強烈的創業念頭,他已經不滿足只做個探索世界的科學家了,他更希望用科技去改變這個世界。
  • 周礪寒——堅持科技創新,通過早篩防癌
    正是基於這個基礎,覓瑞已經開始推出胃癌、肺癌、乳腺癌在內的多個高發癌種早篩產品。致力於幫助臨床發現更多,更早的癌症病例,幫助更多人將癌症攔截在早期。另一種血清標誌物檢測,靈敏度相當低,除非血液中標誌物的數量已經高到了癌症晚期的數量級,否則在大量人群當中這些癌症標誌物的意義並不大。覓瑞的miRNA小分子腫瘤標誌物檢測技術有望填補這樣的市場空白。通過一管血,在人體2600多種miRNA中,尋找與各癌種相關聯的不同miRNA組合,從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癌症早篩。
  • 癌症早發現早治療能治癒 宮頸癌的早期症狀有哪些?
    宮頸癌是婦科病中最常見的疾病,據數據統計,每年死於宮頸癌的女性多達20多萬,因此宮頸癌對於女性來說是必須要警惕的疾病,宮頸癌早期症狀不明顯,容易被人忽視,更讓人感到害怕的是,其發病年齡從50歲提前到30歲,逐漸呈現出年輕化趨勢,所以預防宮頸癌已經成為迫在眉睫的事,如果出現下列症狀千萬不要忽視,
  • 穿越癌症早篩的「無人區」 訪諾輝健康聯合創始人兼CEO朱葉青
    諾輝健康獲得資本青睞的原因在於:  其一,從大勢來看,中國癌症早篩市場存在巨大市場機遇和增長潛力,癌症早篩行業現在處在爆發前風口上。首先,國家層面高度重視。今年李克強總理在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特別強調,要實施癌症防治行動,推進預防篩查、早診早治和科研攻關,著力緩解民生的痛點。其次,隨著經濟增長,老百姓健康意識覺醒,很多人主動選擇進行癌症早期篩查,客觀上刺激了市場增長。
  • ...因何泛生子拿下國內首例FDA「突破性醫療器械」認定癌症早篩產品?
    部分獲得突破性醫療器械認定的腫瘤早篩公司。此次泛生子的肝癌早篩產品HCCscreenTM獲得「突破性醫療器械」認定,一方面說明了美國監管機構對泛生子液體活檢早篩技術的高度認可,另一方面也印證著肝癌早篩巨大的臨床意義和社會價值。
  • 科技創新 美年健康搶跑癌症早篩
    影像控制也是醫質管理的重要一環。美年健康除參照中華醫學會放射學分會《低劑量 CT 癌症篩查專家共識》,中國非公立醫療協會放射專家委員會《胸部體檢 CT 指控標準和規範》等專業指導,在全國統一疾病篩查水平和標準。
  • 院士李兆申:普及舒適化胃鏡檢查 提高胃癌早診率 | 2019兩會
    早期發現治癒率高的腫瘤中,胃癌當屬一個,但當前胃癌篩查和治癒現狀並不理想。「日本在早期胃癌診斷率高達50%-70%,相比之下我國只有10%-20%的早期胃癌發現率,一旦發現胃癌是晚期,癌細胞勢必會四處擴散,無論醫生水平在怎麼高明,也難以保證癌細胞不復發。」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兆申近日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 不做腸鏡也能居家早篩腸癌
    醫學指導/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結直腸科主任潘志忠教授結直腸癌(CRC)是世界第三大常見惡性腫瘤,在全球每年有約150萬的新發病例,其發病率和死亡率都在迅速增長,早篩早診是有效防治腫瘤的根本之道。文/全媒體記者張青梅簡單可行的篩查方法 可大大提高參與度記者從第五屆癌症早期篩查與防治跨界高峰論壇上獲悉,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大概35%的大腸癌死亡可以預防,而更多的50%的結直腸癌死亡是可以通過早期發現早篩查來控制的。
  • 健創故事會| 諾輝健康朱葉青:希望尋常百姓在家就可以做癌症早篩
    諾輝健康CEO朱葉青說,他的家人就是通過自己公司的癌症早篩產品,發現早期腸癌,順利做完手術,現已恢復健康中。「我們想在中國生物醫藥行業裡面做點真正有價值的事情。」為此,朱葉青及其創業團隊一致選擇了癌症早篩領域。比起後端的癌症用藥,前端的癌症早篩可以惠及更大的人群,符合衛生經濟學價值規律,對創業者來說,更具有成就感。
  • 港股實時行情|艾德一站通:國內癌症早篩龍頭企業,諾輝健康將赴港上市
    諾輝健康成立於2015年11月,公司的願景是通過篩查及早期檢測預防及治癒癌症。公司是中國結直腸癌篩查市場的先行者。 02 穩坐國內行業賽道 諾輝健康的旗艦產品常衛清,是目前中國首個且唯一一個獲得國家藥監局批准的癌症早篩產品。
  • 查出癌症就意味著「等死」?其實遇到4種癌症,早篩查治癒率高
    這幾年我國的癌症患者的數量在逐漸的上升,越來越多的人患上癌症,這是很多人談癌色變的原因。每年的癌症確診率逐漸的上升,要遠遠高於癌症的死亡率,雖然癌症在大多數的人眼中是屬於不治之症,但是有得癌症的發生也許沒有你想的這麼糟糕。
  • 高發癌症早篩指南出臺 中國癌症防治水平將邁上新高度
    原標題:高發癌症早篩指南出臺,中國癌症防治水平將邁上新高度   由北京抗癌協會早癌篩查專業委員會承辦的2021年早癌篩查規範化研討會暨《中國高發癌症早期篩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