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貸款?利息怎麼算?搞清楚原理,就不會被忽悠。
現在去銀行貸款,銀行一般都會給出兩種還款方式,一種是等額本金,一種是等額本息。從字面上看,兩種還款方式也就一字之差,看似差別不是很大。其實這裡面的學問大著呢,如果不清楚這兩個概念,就有可能多還貸款利息,甚至被忽悠,稀裡糊塗地多還款。
既然是貸款,首先就要明白一個概念,就是年化利率,利率高,表示還款多,利率小,還款的金額也會少。
我們現在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年利率是6%,那麼月利率就是0.5%,每個月都要去銀行還錢,還的錢包括兩個部分,一部分是貸款本金,另一部分是貸款利息。
假如某人共計貸款12萬元,要求一年內還清本息,每個月都要還款,也就是說,貸款12萬元的本息要分12期還清。
那麼一共需要還多少錢呢?有人說一共貸款12萬元,一年還清,一年的利率是6%,所以就可以算出這個利息了,結果就是12*6%=0.72萬元。
這個做法對不對呢?這個做法是錯誤的。
如果真的去借款,就會發現最後的還款的利息達不到7200元這麼多,這是為什麼呢?
這就不得不提出兩個概念,一個是等額本金,一個是等額本息。
什麼是等額本金呢?就是每個月還款裡面,本金是固定的,貸款12萬元1年還清,每個月需要還的本金就是1萬元。
但是,每個月除了還款本金外,還要還利息,那麼利息每個月需要還多少呢?
首先來看看第一個月需要還多少利息?欠銀行12萬元,月利率0.5%,那麼利息就是12*0.5%=600元,這600元利息,是所欠12萬元在一個月之內產生的利息。
所以,第一個月需要還款本息合計為1萬+600元=10600元。
現在來計算第二個月需要還款多少?本金還是1萬元,但是利息卻發生了變化,因為第一個月已經還了本金1萬元,所以第二個月本金就只有11萬元了,那麼銀行的利息就是11*0.05%=550元,比第一個月利息少了50元。第二個月需要還款金額本息合計為10550元。
按照以上算法,到最後一個月還款的時候,僅欠銀行1萬元,那麼利息就是50元了。
從上面可以看出,每個月還款的利息是不一樣的,從最開始第一個月600元,到最後一期利息50元
1年12期總共還的利息就是600+550+500+……+50=3900元。
比按照之前的利息算法得出的7200元利息少了3300元。
最後還款的利息為啥不是7200元呢?這是因為每個月都在還款,本金每個月都在減少,而利息的計算是按照剩下的本金計算的,所以每個月的還款的本金是一樣的,但是利息卻是按照等差數列的方式逐步減少的。
這樣看來,等額本金的還款方法的一個好處就是,它的總的還款金額比較少一些。
相對於等額本金法的還款方式,還有另外可以選擇的一種還款方式,就是等額本息法。
什麼是等額本息呢?顯而易見,表面意思就是每一個月還的本金和利息之和是不變的。
該怎麼算呢?它的算法要比等額本金法複雜很多。假如借款12萬元,分12期還清。每一期還款後的欠款分別為a0/a1/a2/a3一直到a12。
假如每個月還款是A,包括本金和利息。
第一個月欠款是12萬元,
a0=12萬元;
那麼a1=a0*(1+0.5%)-A;意思就是第一個月還款A後,還欠銀行a1。
同理a2=a1*(1+0.5%)-A;
以此類推
a12=a11*(1+0.5%)-A=0
因為每一個月需要還款金額為A,這就需要算出A,這個計算很複雜,經過計算,A等於10328元。也就是說,在等額本息法下,每個月還款10328元,正好可以在12期還完。
每個月還款10328元,利息是多少呢?每個月的利息是328元,共計12期,所以利息就是328*12=3936元。
相比於等額本金的利息3900元,多了36元利息。
等額本金法的優點就是還款金額會逐漸減少,後期還款壓力比較小,還款總額會比較少。等額本息法的優點就是還款總額較少,每個月的還款壓力都是一樣的。
所以,只要是貸款總額不是特別大的情況下,兩種還款的總額不會差別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