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圍棋與象棋

2020-12-25 解朝衣的閱讀分享

不知道上下五千年之中是否還有如同圍棋和象棋這類棋類運動存在過,但是可以確定的是這兩種棋類運動已經是非常了不起的藝術結晶。

相對於圍棋來說,象棋似乎更加貼近生活,自幼就聽聞爺爺奶奶說什麼「當頭炮」「馬後炮」「過河卒」之類的與象棋有關的話語。那時候所知道的成語似乎都與象棋有著千絲萬縷的關

系,「仙人指路」是開局的試探,「丟卒保車」是中場的戰術……

在十多年前,那時候手機還只是「小靈通」「諾基亞」,可以玩的手機遊戲無非是「貪吃蛇」和「推箱子」以及卡帶遊戲機。那時候去爺爺奶奶家,桌子上時常擺放著一副象棋,即便是去鄰居家串門,象棋也是非常常見的物件。

三十二顆棋子,數不盡的變化,楚河漢界遍地是烽火狼煙。相信這一方小小的棋盤是很多人童年過往,一定看見過一群人圍在馬路牙子上看兩人對弈的場景,一定也曾是那一堆人之中的其中一人。

關於象棋的起源有多種解釋,廣為人知的當屬於韓信參照當時楚漢相爭的戰爭背景來創造的戰時所用的沙盤這一傳說。這些傳說為象棋賦予了許多的文化內涵。

我所傾向的是史書上所記載了。

象棋起源於北周,當時稱作象戲,「象」更多的是模擬的意思。周武帝作《象經》,其中以日月星辰作象。是為象棋早期的面目,而後經過唐代牛僧孺用車、馬、將、卒代替了日、月、星、辰。是為當今象棋的雛形。

流傳到了宋代,又加上了「炮」,這才成了三十二顆棋子。

象棋之中所包含的不僅僅是競技,同時還有文化和傳承,這一點同圍棋無異。

相比較象棋,圍棋受眾較小。

圍棋也是策略類遊戲,是四藝——琴棋書畫當中之一。有「世界最複雜的棋類運動」之稱。

圍棋的起源也有多種說法。

先秦古籍《世本》之中記載:堯造圍棋,丹朱善之。

唐代詩人皮日休《原弈》之中也有寫道:弈之始作,必起自戰國,有害詐爭偽之道,當縱橫者流之作矣。豈曰堯哉!

然不論何時起源,圍棋在歷史的進程之中也是有濃墨重彩的一筆,如清朝梁魏今、程蘭如、範西屏、施襄夏四人,被人們成為「圍棋四大家」。範西屏、施襄夏二人更是有當湖十局流傳於世久負盛名。

又有黃龍士,一生圍棋一生為棋。他同範西屏、施襄夏並稱為「三大棋聖」,與此同時他還和思想家黃宗曦、顧炎武等人被時人並稱為「十四聖人」。

而後的一段時間裡,我國的圍棋水平進入了低谷期,但是當代棋聖聶衛平先生仍是橫空出世,一掃陰霾,為我國圍棋增添榮光,而後又湧現出如柯潔、周睿羊、連笑等許許多多優秀的棋手,他們將中國圍棋的水平展現出來。

不論是圍棋還是象棋,我認為這兩種棋類運動都是我國古典文化之中沉澱下來的瑰寶,在不同的朝代被各個階層的文人雅士所追捧,所以不應該被區別對待,更不應該為兩種棋類孰高孰低而爭論。

文無定則,武無貴賤。皆是文化,一併傳承。

不管它經歷過什麼,走下去,傳承下去才是最為重要的。

相關焦點

  • 品讀中國象棋和圍棋的文化內涵
    從文化的角度來說,圍棋體現了國人賦予它的道家文化和哲學思想,黑白象徵陰陽(兩儀),一陰一陽之謂道,方形棋盤體現了中國天圓地方的傳統思想,中心點稱為「天元」,象徵萬物之始,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然後形成周天360度萬物縱橫(是故圍棋共有19*19共計361
  • 為什麼圍棋給人的感覺是陽春白雪,而象棋給人的感覺是下裡巴人?
    不管是從歷史上來說,還是文化上來說,圍棋是中國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樣也是中國文化的精髓圍棋最初的起源是中國,古時人們稱為「弈」,圍棋可以說是中國棋類的開山鼻祖,圍棋到現在已經有四千多年的歷史。圍棋在春秋戰國時期已經在社會上廣泛流傳了,可以說是很流行。
  • 中國象棋與中國文化
    世界三大棋, 象棋、圍棋、西洋棋, 中國佔了二棋。中國文化是人類世界三大文化中光輝燦爛的一支, 一直體現著東方文化的神秘色彩, 為世人所觸目.就象棋、圍棋而言, 其博大精深的文化意蘊, 不但使歷代的棋人痴迷不已, 而且深入民心, 深受人民群眾的喜愛, 如同詩歌使中國有「詩國」的美稱一樣, 棋藝的繁榮, 也使中國擁有「棋國」的美譽.本文只談象棋. 只談象棋裡的中國文化意蘊。 關於象棋的起源, 可謂眾說紛紜, 既有神農氏、黃帝造棋的傳說, 也有源於印度等的說法, 令人迷惑。
  • 《孟子》故事:教學工具:圍棋、象棋
    說起下棋,中國的棋類有很多,流傳最廣的是圍棋和象棋,古人把下棋稱為對弈,弈就是指圍棋。據說圍棋是堯為了教育兒子朱丹而發明的,象棋則是周公為了教育侄子周成王發明的。如此看來圍棋、象棋最初的定位是教學工具,而不是消遣時光的遊戲。
  • 廣州市圍棋、西洋棋、象棋「101工程」學校擬定名單來了!
    各區教育局,局屬各學校:根據《廣州市教育局關於印發<廣州市「圍棋、西洋棋、象棋」三棋文化進校園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的通知》安排,我局組織開展了圍棋、西洋棋、象棋「101工程」學校創建評選工作
  • 象棋還是圍棋?
    身邊經常有朋友問,現在想要讓自己孩子開發智力應該是去讓小孩學圍棋好還是學象棋好?那對於孩子小時候該學什麼棋,我在這給大家一個參考意見,網上有一種聲音是說象棋比圍棋簡單,這種說法我不認可的。象棋只有32個子,圍棋縱橫19道,變化上來說肯定是圍棋的變化多。但是棋理上來說象棋絕非那麼容易。說到孩子該學什麼棋那得看你想把孩子思維能力往哪個方向發展,比如你想讓孩子以後搞理工科,想學好數學物理,那我覺得學圍棋管用,圍棋主要訓練人縝密的思維能力,但是圍棋同樣有他的缺陷,它只有黑白兩子,價值均等。這和象棋不一樣,象棋「車馬炮兵士象將」多種子力在一起配合。
  • 20年後圍棋九段唐韋星又被象棋大師讓九子,還敢說象棋太容易嗎?
    二十年前,棋類運動界曾經發生過一場非常轟動的"巔峰對局",象棋世界冠軍許銀川與圍棋泰鬥聶衛平進行了一場"互讓九子」的對決戰,結果竟然一勝一負。"一勝一負"看起來是個平局,但懂行的人都知道,職業圍棋棋手讓初學者九子綽綽綽有餘,但象棋一方總共只有十六個子,職業棋手讓九子,相當於棋盤上拿走了一半的子力,這樣的讓子條件,簡直可以用了「驚天"來形容。
  • 昆明雲窯子圍棋文化有限公司|雲窯子圍棋 圍棋入門口訣
    中國圍棋作為一門較為深奧的遊戲,儘管玩著必須玩家們有充足的指揮者,可是卻也得到了許多人的鐘愛。可是喜歡是喜愛,新手玩家在下圍棋的情況下,卻也必須把握一定的方法遊戲玩法,不然得話,也是有將會在一開始玩的情況下就對中國圍棋喪失興趣愛好。
  • 「弘揚國粹·以棋會友」自貢市富順縣舉辦圍棋象棋對抗邀請賽
    國際在線四川消息:為豐富全縣人民文化體育生活,推動棋類運動普及與提高,12月5日,由自貢市富順縣棋類協會舉辦的自貢—富順圍棋象棋對抗邀請賽在富順文廟下廣場拉開帷幕。來自自貢市、大安區及富順縣的60餘名圍棋、象棋愛好者參加比賽。
  • 洋縣2020年全民健身象棋圍棋友誼賽落下帷幕
    「我要上全運」洋縣2020年全民健身象棋圍棋友誼賽於9月6日在洋縣城南學校落下帷幕。本次比賽是貫徹《洋縣2020年全民健身日活動實施方案》,由洋縣教體局主辦,洋縣城南學校,洋縣象棋協會,洋縣圍棋協會承辦的棋類賽事。
  • 營坊道回族小學教育集團主校區第二屆象棋圍棋比賽
    為了弘揚中華傳統文化,豐富同學們的課餘文化生活,給象棋、圍棋愛好同學一個發揮特長、展示棋藝的平臺,9月15日上午營坊道回族小學教育集團主校區開展了第二屆象棋圍棋比賽。 本次比賽,評選出10名十佳棋手,他們將代表學校參加回民區象棋圍棋比賽
  • 圍棋有兩種,你知道嗎?——簡論中國格棋
    圍棋有兩種,你知道嗎?——簡論中國格棋文/朱文俊棋包含三種元素:一是棋盤;二是棋子;三是棋規。而棋的類別據棋規可分為兩類:一類是「點」棋;另一類是「格棋」。中國的象棋和圍棋是屬於點棋範疇,西洋棋和三稜象棋、花邊格圍棋屬于格棋範疇。以上所提到的三稜象棋和花邊格圍棋是我發明的兩個不同棋規的格棋!
  • 印度6次申遺中國象棋?中科院外籍院士:只有中國能創造這種文化
    中國社科院研究員巴莫曲布嫫指出「各國申報的文化遺產材料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網上都是能查閱的,其中並沒有印度提出要申報中國象棋的記錄。」但是印度確實想要更深入地與我國進行象棋交流,並且希望加入亞洲象棋聯合會,還派人前來參加會議。
  • 攜手象棋大師走進課堂,博雅互動讓傳統文化煥發新活力
    博雅互動攜手名家講授象棋文化,學生聽完受益匪淺同為益智項目,中國象棋、圍棋、西洋棋的發展境遇各不相同。作為招商港口C-Blue兒童成長營的系列活動之一,11月26日下午,一場以弘揚象棋文化主題的分享教學活動在聯安小學舉行。中國象棋國家大師孫浩宇通過一場象棋教學課程,與學生們共同分享棋道文化。
  • 中國象棋,正逐漸被年輕人所遺棄?
    象棋有著悠久的歷史,在沒有任何電子設備的古代,這項運動是多麼的風靡,那麼多的象棋名局以及古法秘譜,在古代象棋在人們休閒娛樂中佔有重要一環。如今,主流的象棋賽事由於關注度太低都難以為繼。很久之前,每年國內的象棋賽事有很多場,各種聯賽杯賽等等風光無限,但時至今日呢?
  • 中國外交戰略好比下圍棋
    據基辛格透露,毛澤東在首腦會談中也喜歡運用中國外交的基本戰術——以夷制夷,即讓外族之間發生矛盾。毛澤東這樣說的目的是,如果「唯一的博士」、總統的安全顧問基辛格成為會場的焦點,總統尼克森自然不會高興。從那時開始到最近共訪問中國「50次以上」的基辛格通過西洋象棋和圍棋規則的差異分析了西方和中國在外交思考方式上存在的差異。
  • 為什麼圍棋給人的感覺是陽春白雪,而中象給人的感覺是下裡巴人?
    1)圍棋的文化底蘊更加濃厚首先,圍棋的文化底蘊更濃。圍棋在東晉被稱為「坐隱」、「手談」,道出了圍棋所蘊涵的文化底蘊;至北宋,宋徽宗有言,「忘憂清樂在枰棋」,圍棋於是又被稱為「忘憂」;爛柯傳說流傳,圍棋則多了「爛柯」之名。
  • 電視劇《捨我其誰》曝劇照,李蘭迪、牛駿峰弘揚圍棋文化
    圖片來自官方微博 該劇的內容摘要在歸檔表中顯示如下:才華橫溢的年輕圍棋選手盛景初以黑馬的姿態出名,並在圍棋界引起轟動。最後,成遼利用新媒體來推廣圍棋,宣揚傳統,並成為優秀的文化記者。盛京初堅持象棋的方式,磨練棋藝,使更多的年輕人關注圍棋,成為繼承中國圍棋精神的新一代力量。 新京報編輯徐美林 校對韋卓
  • 我的圍棋趣事二 初學圍棋
    從上初中開始關注有關圍棋的賽事和新聞,一直到高中畢業,整整六年,硬是沒有和圍棋有任何實質性的接觸,直到上了大學,終於機會來了。1990年,我考入西南交通大學機械系,位於成都市。班上的同學來自全國各地,大學校園裡的文化生活多姿多彩,雖是工科院校,但學生的文藝活動還是相當活躍的。開學不久,班裡就組織了一次象棋娛樂活動。
  • 首屆溱湖杯全國象棋女子名人賽共譜新局
    首屆溱湖杯全國象棋女子名人賽共譜新局 發布時間:2018-12-12 來源:中國體育報 作者:葛會忠 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