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就像小松鼠囤松果一樣喜歡存錢,中國人喜歡把錢放在銀行,尤其是對於老年人來說,他們更是省吃儉用,喜歡把錢放在銀行。這不僅僅是因為把錢放在銀行比較安全、也有一定的利息,更主要的是因為大多數的中國人是從苦日子過來的,所以對於沒錢的難言之苦有較深的見解,所以會更加明白存款的重要性,防患於未然!
而近些年來,我國的養老體系不斷完善,養老金更是在今年實現了「16連漲」!但是我國的老齡化問題也逐漸凸顯了出來,目前我國退休的職工已經超過了1億人,還有一部分人是沒有養老金的,社會養老壓力隨之而來。
大量的老人退休,同時年輕人生育願望走低,未來社會的人口結構和社會福利體系,或將會出現不小的變化。那麼對於一個老人來說,60歲退休之後,到底有多少存款,才能安穩養老呢?
有養老金的情況下
首先,對於有養老金的一類人來說。假設退休職工每個月的退休金是4000元,那麼在退休之後是可以有不錯的老年生活的。就目前很多年輕人的職工來說,可能月收入也剛剛到4000元。但是只依靠養老金就能得到充分的養老嗎?當然不是,按照現在國人的平均年齡計算,退休之後至少可以享受15年的養老生活,每個月4000元的收入應對基本的生活是沒有問題的。
但是,一旦遇到一些難以應對的場面,例如突如其來的大病,例如下一代乃至是下下一代的教育、結婚生子等等,老人對子女的牽掛是多大年紀都不會改變的,在自己的養老和子女的幸福生活面前,很多老人更加會願意犧牲自己,畢竟養老生活,不過是活下去和活得更好的區別。
沒有養老金的情況下
如果說沒有養老金的話,假設一個老人一年的養老費用在5萬元,按照平均年齡計算的話,15年的養老生活,需要75萬元的養老費用。也就是說在無病無災的情況下,一位60歲的老人可能要存夠一百萬才能安享晚年。
但是現實生活中,一位老人存一百萬用來養老是十分不現實的。準確來說,不會有人專門存夠一百萬去養老,尤其是對於普通的農民朋友來說,可能性是不大的。很多老人在達到退休年齡之後,因為沒有養老金,所以雖然到了退休的年齡,但是依舊不能退休,還是要四處找工作。
尤其是對於農村人來說,面朝黃土背朝天,可是說到養老金,卻一個個低下了頭。年輕的時候為城市發展貢獻了太多的力量,但是到了退休的年齡,卻要為養老擔憂。「老有所依」變得越來越模糊,對於一個60歲的老人,想要得到安樂的晚年生活,至少要準備一百萬,但是這可能對於很多人來說,並不現實,甚至可能不少網友會覺得小編在瞎扯。
2020年,是1960年出生的男性朋友退休的年齡,怎麼滿足這部分群體的養老需求,怎麼豐富這個群體的養老生活,或許才是最重要的!大家覺得一個人在60歲的時候,究竟存夠多少錢,才能過上安穩幸福的老年生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