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去扶貧的路上,遇過二位80歲以上安徽農村老人,老奶奶拐著拐杖,老爺爺在小凳子彎坐著,摘著不知名野菜,看起來老人們身體還算健康,經詢問老人子女住在縣城,老人在城裡住不習慣,又不願離開祖祖輩輩生活的農村。我問老人「你們有養老金嗎?」老人說:「託共產黨福,我們有農村養老金,一個月110,還有高齡錢30元,一個月140元。」「一個月140元夠用嗎?」「在門口種點蔬菜,一個月買點米、油、鹽,夠用了,我們80多歲老人能吃啥好東西呢?吃不了,玩不動了,不指望有多少錢,多希望身體健康,子女常回來看看我們。」這個就是留守農村的老人生活場景。
說真的,一個月140元養老錢真不夠用,想想看一天5元不到,能買啥?有人吐槽說「一天三餐,一餐一元,三個饅頭加鹹菜,一瓶水,夠用了,農民不夠用,誰給呢?」。話說回來了,老人說夠用了,其實老人也是省吃儉用,雖然高齡了,吃不了好東西,也不能出去走動了,錢對於他們失去激勵作用了,這個階段他們最怕生病,最怕沒人照顧。說到老人養老錢主要有二部分組成,一是城鄉居民養老金,即農村養老金;另外一個是高齡津貼,下面分別介紹有多少錢:
高齡津貼
高齡津貼由民政部門向80周歲以上老人發放一項生活補助,按年齡斷按月發放,具體標準多少?真不好說,條件好多發,條件差少發,各地有差距。比如安徽省:80-89周歲老人每人每月30元,90-99周歲老人每人每月60元,100周歲以上老人每人每月300元;江蘇省:80-89周歲老人每人每月50元,90-99周歲老人每人每月100元,100周歲以上老人每人每月300元;上海市特殊:65-69周歲每人每月75元,70-89周歲每人每月180元,90-99周歲老人每人每月350元,100周歲及以上每人每月600元,標準最高。
居民養老金
為了發揮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在保障城鄉老年居民基本生活、調節收入分配、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等方面的積極作用,2020年起,各地建立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說白了,農村老人們又漲錢了,怎麼漲呢?主要看各地經濟條件,因此各地基礎養老金調整有別,但調整方向方向是一致的,主要面向65周歲以上農村老人,在正常基礎養老金110元基礎上,再加發高齡基礎養老金。
但各地標準各異,比如:安徽省淮南市:65-69周歲老人每人每月加發3元,70-79周歲老人每人每月加發10元,80-89周歲老人每人每月加發20元,90周歲以上老人每人每月加發40元;安徽省安慶市:65-74周歲、75-84周歲、85周歲以上老人,每人每月分別加發5元、10元、15元。河北省:年滿65歲每月加發1元,年滿75歲每月加發2元,年滿85歲每月加發3元;江西:年滿65歲每月加發3元,年滿80歲每月加發6元;雲南、青海、山西:年滿65歲,每月加發5元。
綜上所述,各地高齡津貼和農民高齡養老金差距還是比較大的,有地方比較吝嗇,有的地方比較大方,比如安慶市、淮南市比較大方,80歲以上老人可以加發到20元以上,增幅多少主要在於地方經濟情況。說真的,農村老人生活真的很困難,地種不動了,除了子女給點補貼外,全指望高齡津貼和農村養老金了,特別是80周歲以上老人更是如此。希望各地經濟發展同時,多向農村老人切斜,爭取給他們多發點高齡津貼和養老金,畢竟高齡老人人數又少,又有多少年可以拿呢?最後希望他們身體健康,老有所養、老有所依。
歡迎關注@社保之音 ,看懂的,請留言轉發收藏文章,更多精彩內容期待與您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