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韜志略丨美軍欲關閉大批冗餘基地,以規模效應實現軍事效率

2020-12-23 澎湃新聞
熱點新聞

: 據《華盛頓觀察家報》報導,美國眾議院軍事委員會副主席亞當·史密斯近日公布了一封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致國會的信函,馬蒂斯在信中認為美軍資產中有19%屬「冗餘基建設施」,敦促國會馬上展開「基地重組與關閉測評」,如發現基地建設確實供過於求,應在2020年之後關閉部分基地,以將資源集中於加強軍隊戰備力量與現代化建設。

點評

: 作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的利益遍布全球。其全球霸權的維護依靠除依靠先進的武器裝備和訓練有素的軍隊,更需要龐大的海外軍事基地群作為支撐。目前,美國在全球許多關鍵地區都設有軍事基地,既可對美在全球的利益提供及時、有效的保護,也可在發生地區危機時進行幹預,並按照美國的意願進行危機管理或引導危機的走向,展現美國的力量和意志。這些遍布世界各地的軍事基地不僅在美國大棋局上發揮著重要的軍事作用,而且也具有政治、外交、情報、文化等多方面的意義。

全球分布,為美國霸權提供極大保障

二戰後,美國的軍事存在幾乎遍及全球,在世界各地建立了眾多的軍事基地。從選址情況來看,美國主要考慮的是政治環境、地理位置、自然條件和基礎設施等多方面因素,並遵循其聯盟戰略的指導原則,基地多處在美國的盟國、準盟國或者夥伴國中。根據性質不同,基地可分為永久性軍事基地、前沿作戰基地和合作安全點等。

航拍美軍佐世保基地,成排戰艦停靠港內,佐世保基地是美日兩國合用。 資料圖

從全球戰略布局來看,美國海外軍事基地的分布可劃分為3個戰略區,即歐洲、中東和北非區;亞洲、太平洋和印度洋區;南北美洲區,共14個基地群。其中,歐洲、中東和北非戰略區有5個基地群,呈兩線梯次配置。第一線由設在德國、比利時、荷蘭的基地與設施組成的中歐基地群、義大利和希臘的基地與設施組成的南歐基地群以及中東、北非基地群組成,以中歐基地群為主體,負責扼守歐洲的心臟地帶;第二線由英國、冰島基地群和伊比利亞半島基地群組成,負責增援中、北歐地區作戰和實施戰略核攻擊。長期以來,該戰略區一直是美海外軍事基地建設的重中之重。

作為美國軍事基地的第二大戰略區,亞太和印度洋地區共有7個基地群,約佔美國海外基地總數的42.7%,大體呈三線配置。第一線由阿拉斯加、東北亞、西南太平洋和印度洋等4個基地群組成,控制著具有戰略意義的航道、海峽和海域;第二線由關島和澳大利亞、紐西蘭2個基地群組成,是第一線基地的依託和重要的海空運輸中轉基地,也是重要的監視偵察基地;第三線由夏威夷群島基地群組成,既是支援亞太地區作戰的後方,又是美國本土防禦的前哨。近年來,隨著美國戰略重心的不斷東移,該戰略區的地位也在不斷上升。

北美和拉美地區是美國的後院,直接關係到美國的本土安全,共設有2個基地群,分別為擔負戰略預警和增援任務的格陵蘭、加拿大基地群和構成美國本土防禦南部屏障的巴拿馬、加勒比海基地群。此外,美國還擁有數量眾多的本土基地,既是支援海外作戰的戰略後方,也是防範美國本土遭受戰略進攻的防禦重點。

總體上來看,目前美軍事基地布局的主要特點是;既重視前沿基地,又重視戰略運輸線上的中間基地以及後方基地,通過以本土基地為核心,以海外基地為前沿,點線結合,有效地控制戰略要點和扼守海上咽喉

這些在全球各地密集分布的基地,和駐紮或部署其上的約40萬美國大兵,與巡弋在各海域的航母戰鬥群、艦艇一起,構成了一個龐大帝國的權力版圖,為美國維護軍事霸權提供了極大的保障。

調整布局,積極適應當前安全新形勢

近年來,為了適應不斷變化的安全環境與威脅,美國對其全球軍事基地布局進行了多次調整。前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曾提出了一個「10-30-30」的構想,即一旦美國政府做出在全球某個地區運用武力的決定,美軍應能在10天內部署到作戰地點,在30天內擊垮敵軍,而在接下來的30天內,美軍必須重新集結並做好奔赴另一個地區執行又一次軍事行動的準備——這些作戰思想對美國海外軍事基地的布局和運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從整體上看,美軍海外軍事基地的調整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首先,進一步優化和平衡歐洲的軍事基地布局。美國在歐洲的軍事基地布局仍有很強的冷戰遺風,主要以德國為中心,以兩級格局為框架,呈現出西密東疏的明顯特色。但是近年來,隨著北約東擴的步步推進,美國以反恐和部署飛彈防禦系統為契機,開始將軍事觸角逐漸伸向了冷戰時的禁地東歐。美國在削減「老歐洲」駐軍的同時,大力在「新歐洲」建立新的基地,不僅很快獲得了羅馬尼亞、保加利亞、波蘭等國許諾的軍事基地,還將勢力推到亞塞拜然、喬治亞、烏克蘭等原蘇聯加盟共和國,甚至還開始滲透原屬蘇聯內海的黑海地區,將勢力推至俄羅斯眼皮底下,不斷擠壓俄羅斯的戰略空間。

其次,不斷加強亞太地區基地群特別是衝繩和關島基地的建設。目前,美軍在衝繩共有14個基地,集中了駐日美軍超過70%的兵力,包括美軍在海外最重要的戰術空中打擊力量和兩棲登陸作戰力量,並將部署F-35A等先進戰機。而關島基地作為美軍在太平洋地區的重要戰略支點,不僅擁有很強的遠程空中打擊力量,能夠起降B-1、B-2和B-52戰略轟炸機,而且還部署有美軍的核潛艇編隊,可隨時配合美軍的航母打擊群作戰。

隨著亞太地區安全局勢的不斷惡化,上述基地將會對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兵力部署和投放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最後,越來越強調發揮軍事基地在國際反恐鬥爭中的作用。近年來,隨著各種恐怖組織襲擊、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海盜活動等非傳統安全威脅的凸顯,美國開始越來越關注由中亞、中東、南亞等地區構成的所謂「不穩定弧形帶」的安全。「9·11」事件後,美國以反恐為名,發動了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藉機進入了此前從未涉入的中亞「空白區」,不僅在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建立了軍事基地,而且還在阿富汗修建了大量基地,並在巴基斯坦設立了秘密基地。而在中東地區,美軍雖從沙特撤出,卻在卡達、巴林、阿曼站穩了腳跟,在科威特和阿聯也建立了數處基地,共同控制著進出阿曼灣和波斯灣的要衝。近日,美國還啟用了首個駐以色列永久性軍事基地,以對伊朗近期頻頻展示「飛彈肌肉」做出反應,形成對伊朗的鉗制。從未來布局來看,出於打贏遊擊戰、打擊恐怖主義和應對非常規威脅的需要,美軍還將進一步提高部隊的機動性和快速反應能力,實現從大規模軍事對抗到針對恐怖分子或「不對稱攻擊」的高度機動性作戰的轉變,實現更加靈活機動、小型化的「靠前部署」,以不斷適應當前如火如荼的國際反恐新形勢。

瘦身優化,以「規模效應」實現「軍事效率」

從古羅馬帝國到大不列顛,利用軍事基地來控制樞紐、謀取霸權,可謂各時代霸主的通用手腕。美國在這方面雖屬後起之秀,成就卻亙古未有。二戰結束後,美國在世界各地建立的軍事基地高達5000多個,大小軍事設施高達3萬餘——廣闊分布的軍事基地,已成為除核武外構成美國超級軍事大國身份最重要的公認標誌。

冷戰結束後,由於受到國際形勢變化、美國軍事戰略調整以及駐在國人民反對等因素制約,美軍開始削減軍事基地的數量,並分別於1991年、1993年、1995年、2005年對其軍事基地進行了多輪縮減,共關閉了130多座主要軍事基地。但是,這一數字遠遠沒有達到美軍對軍事基地進行大規模瘦身的目標,散布於全球各地的基地數量還是太多。

根據馬蒂斯援引的一份國防部報告估算稱,按照當前美軍資產調查狀況得出的平均數,全球美軍基地有19%非屬必要,而且這個數字針對不同的軍種也不盡不同,例如陸軍和空軍的「冗餘」比例就分別達到29%和28%。過多的基地不僅增加了美國的軍費開支,而且還給當地社會和美國外交造成了不小的麻煩。川普上臺後,出於為美國利益考慮,要求美軍降低在海外耗費,增加所在國防務責任等,創造性地提出了「美國優先」的全球收縮戰略,將資源集中於加強軍隊戰備力量和現代化建設,這些都使得美國削減海外軍事基地成為必然。

而從未來軍事發展方向來看,現代戰爭要求海陸空三軍具備更強的協同作戰能力,集團化、規模化是聯合軍事體系發展的必然趨勢,因此美軍在削減軍事基地數量的同時,將會進一步增強軍事基地的綜合效能。目前美國有很多軍事基地均為軍種單獨所建,不僅功能單一,而且互不通用。美國將會根據地理位置就近的原則,將隸屬於不同軍兵種的軍事基地合併為單個的、龐大的、綜合型的聯合基地,從而提供統一的後勤支持、訓練、情報等全方位保障。例如,目前美國的麥奎爾-迪克斯-萊克赫斯特聯合基地就是首個集成了空軍、陸軍和海軍的三軍聯合基地,實現了軍事資源的優化配置。

隨著美國對各軍種軍事基地的不斷優化整合,其聯合軍事基地體系的運轉將會更加有效,從而也為美軍實現做大做強,以「規模效應」實現「軍事效率」戰略目標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因此,這實在不是一件值得國人津津樂道的事情。

兵韜志略是由國防科技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外軍研究中心副主任方曉志為澎湃防務欄目開設的個人專欄,盤點一周重大防務事件,評點信息背後暗藏的玄機,剝繭抽絲、拂塵見金,每周一期,不見不散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美媒:美軍欲在關島以北新建空軍基地
    美媒:美軍欲在關島以北新建空軍基地
  • 揭秘美軍菲律賓蘇比克灣海軍基地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蘇比克灣成為美國在太平洋地區最大的海軍陸戰隊訓練基地,並成為其進入東亞的重要跳板。二戰期間,美國不敵日本的閃電戰襲擊,使蘇比克灣海軍基地乃至整個菲律賓群島在1942年被日本佔領,兩年之後又重新奪回。在韓戰、越南戰爭以及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蘇比克灣基地都發揮過重要作用,是美軍重要的後勤保障和軍事裝備保養維修基地。
  • 民眾掀起「反美」潮:美軍必須關閉基地撤離
    據媒體報導,近日日本再度掀起「反美」潮,日本衝繩當地政府和民眾都反對駐日美軍在當地建造新的軍用機場,要求駐日美軍徹底關閉普天間軍事基地,或者撤離衝繩地區,這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日本政府和民眾對駐日美軍表示不滿的事件。
  • 兵韜志略|印日籤共享軍事基地協議,相互借力拓展全球影響力
    例如,在亞太地區,印度積極實施「東向」政策,加強在南中國海的軍事存在,並與越南新加坡等國開展了廣泛的軍事合作,獲許了進入金蘭灣等軍事基地的權力;在中東地區,印度先後與海灣國家卡達和阿曼籤訂了防務合作條約,獲許軍艦停泊在他們的港口;在南太平洋地區,島國斐濟也允許印度建立一個衛星跟蹤站,以觀察「曼加裡安」號火星探測器;在非洲地區,印度在塞席爾的阿桑普興島上建立了一個海空軍基地,目前正在島上清理淤泥,建設一個新的優良深水港
  • 「天下軍事」萊蒙尼爾營——美軍在非洲最大軍事基地
    美軍萊蒙尼爾營營區一瞥。 有「石油通道上的哨兵」之譽的吉布地,扼守著紅海進入印度洋的戰略要道曼德海峽,每年經此通往世界各地的航運量佔全球總量的近三分之一。萊蒙尼爾營,這一美國在非洲最大的軍事基地,就位于吉布提國際機場西南方向。
  • 衝繩拉響警報:10天時間美軍基地60多人確診,大批士兵曾外出聚會
    據環球時報報導,日本衝繩縣知事玉城丹尼表示美軍駐衝繩基地發生聚集性感染。玉城丹尼表示早在7月初,美軍基地內就出現了感染病例,但是美國獨立日當天還是發生了美軍士兵擅自離開基地進行狂歡。日媒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駐日美軍基地內至少有60人感染新冠肺炎,且在美國獨立日紀念日當天,大批美軍士兵離開基地在外邊開派對慶祝狂歡。目前為了防範美軍感染新冠肺炎導致當地疫情局勢繼續惡化,衝繩地區已經拉響了最高警報。據悉,衝繩縣廳緊急召開新聞發布會,玉城丹尼在發布會上表示,目前能夠確定駐日美軍衝繩基地內,至少有數十名士兵確診感染了新冠肺炎病毒。
  • 軍事訓練+生化實驗,駐韓美軍橫著走,新冠肺炎誰的鍋?
    微博丨@好韓國網 微信丨haohanguo722 駐韓美軍又惹事 今日,駐韓美軍又激起了韓國民憤,駐韓美軍在韓國肆意訓練,帶來的槍炮聲,讓當地居民忍無可忍,加上過去沒幾天的美軍裝甲車與私家車相撞事件
  • 剛歸還韓國12座基地,大批美軍就做出危險舉動
    圖為美軍舉辦宴會 近日,據媒體報導,美軍剛歸還韓國12座基地,其中有6座基地位於韓國首爾,本身歸還基地的行為應該會讓積怨已久的韓國民眾有所釋懷,不料大批美軍歸還基地後就做出危險舉動
  • 揭秘丨美軍唯一一個P4級實驗室為何突然關閉?
    德特裡克堡生物實驗室,是美軍唯一一個P4級實驗室。德特裡克堡生物實驗室成立於二戰前,最早設立在加拿大。是盟軍為了對付德軍特意設立的秘密軍事生物實驗室。按照盟軍的計劃,這個生物實驗室將製造50萬枚炭疽炸彈,扔向德國和德軍基地。
  • 拜登要對中國保持強大軍事威懾,美媒擔心:大批美軍士兵將被葬送
    拜登要繼續保持對中國強大的軍事威懾據美媒報導,明年一月份拜登就將正式接任美國總統,同時執掌世界上最強大的軍事力量。不過按照五角大樓今年9月份出臺的詳細分析報告,中國海軍的規模目前已經超越美國海軍,這是對美國全球霸權一個裡程碑式的挑戰。拜登以及其防務官員,必須考慮如何應對崛起的中國。
  • 索託卡諾空軍基地——美國幹預中美洲局勢的軍事樞紐
    在該基地駐紮大量飛機,並進行日常軍事活動,說明美軍早已將其作為常規基地了。自「門羅主義」提出以來,拉丁美洲一直被美國視為「後院」。而位於中美洲核心地帶的宏都拉斯,則被美軍視為建立軍事基地的理想目的國。宏都拉斯憲法不允許外國在其境內永久駐軍。
  • 50年來最大規模軍演,美日大批軍艦齊集,美軍:誰敢接近直接擊沉
    50年來最大規模軍演,美日大批軍艦齊集,美軍:誰敢接近直接擊沉美軍最為擅長的就是利用自己的軍事優勢,從而給其他國家起到一定的威懾作用,而受到影響最多的當屬俄方,在美軍看來大力發展的俄方將隨時威脅到美軍的霸主地位,為了避免情況失控開始各種制裁俄方
  • 美軍衝繩基地搬遷,逼迫日本出錢出地:新址延期完工讓美軍很尷尬
    【每點新防務(1064期)·4月9日】:美軍普天間基地與嘉手納空軍基地是美軍在日本衝繩縣最重要的兩大軍事基地。由於歷史原因,普天間基地坐落在衝繩縣宜野灣市市中央,周圍都是民居、學校。美軍戰機起降和低空盤旋訓練產生的巨大噪音給當地民眾造成了無盡的煩惱。
  • 美軍航母新基地靠近中國 將部署韓國濟州島(圖)
    橫須賀基地對美軍意義非凡  「華盛頓」號作為首個在美國本土以外常駐的美國核動力航母,自2008年進駐橫須賀後,一直處於戰備值班狀態,負責整個東亞地區的巡航,每年都按慣例出海,定期參加區域軍事演習,以檢驗戰鬥能力。
  • 日本衝繩國際大學舉行集會要求關閉美軍基地
    新華網東京8月13日電 13日正值一架美軍直升機在日本衝繩國際大學墜毀8周年,該校當天舉行集會,要求早日關閉、歸還駐日美軍普天間基地,並反對美軍在該基地部署MV-22「魚鷹」傾轉旋翼機。
  • 美軍大批裝甲車出現異動,目標直指油田,卻被亞洲強國來下馬威
    導讀:美軍大批裝甲車出現異動,目標直指油田,卻被亞洲強國來下馬威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軍事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美軍德特裡克堡生物基地疑雲重重 「黑歷史」眾目昭彰
    央廣網5月21日消息(記者胡鋮鋮)新聞回顧: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暴發後,美軍最大的生化武器研發中心——位於馬裡蘭州的德特裡克堡生物基地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從一度被關閉到調查,再到重啟,美國國內和國際上出現了眾多質疑的聲音,要求美國政府查清並公布該基地與新冠肺炎疫情之間的關係。
  • 土耳其欲縮減美軍基地,美要把土踢出北約
    據俄羅斯消息報17號消息,埃爾多安有意對境內的美軍基地動手,有土高官建議,大幅縮減因吉爾利克基地的面積和美方駐軍的規模,因為那是土方的領土,所以安卡拉方面有權利這麼做,這一舉動是為了報復白宮近日對土實施的經濟封鎖。
  • 大批美軍進入敘利亞,沙特也想橫插一腳,巴西人:可能會引火燒身
    美軍車隊自土耳其與俄羅斯就在敘利亞北部地區達成停火協議後,美國立即宣布重返敘利亞,根據五角大樓的說法,約有500名美國軍事人員將留在敘利亞東部,並將保護和控制油田作為主要任務。據巴西媒體12月15日援引敘利亞媒體消息稱,一大批美軍車隊於12月14日晚些時候抵達敘利亞東北部與土耳其接壤的卡米什利市。據悉,這支車隊來自伊拉克庫德斯坦地區,由數十輛裝甲車和卡車組成,運載軍事裝備,後勤物資和燃料。一位消息人士說:「這是近幾個月來進入敘利亞的最大規模的美國佔領軍。」
  • 衝繩美軍基地搬遷再陷紛爭
    此次加藤勝信視察美軍普天間基地,強調推進邊野古搬遷工程,延續了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一貫堅持的「邊野古新基地是普天間機場問題的唯一解決辦法」主張。美軍駐衝繩軍事基地搬遷問題由來已久。2006年,日美達成協議,決定將基地搬遷至衝繩縣名護市施瓦布軍營沿岸地區。但由於當地民眾強烈抗議,該計劃一直遭到擱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