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的升學名稱裡面,有一個名詞叫做:統籌。那麼,各位家長知道什麼是統籌嗎?知道統籌是好還是壞嗎?知道哪些小升初的孩子會面對「統籌」這種升學方式呢?或許你有個模糊的印象,但小編相信,你看完這篇文章就會知道:不到萬不得已,還是不要讓孩子走統籌的道路。
什麼是統籌入學?
統籌入學:當地教育行政部門優先安排政策內的學生完成小升初學位後,對於部分其他政策內符合義務教育條件的學生,統一安排就近入學的一種方式。
原則:1、被統籌安排的學校,必須要有空學位,2、就近入學。
例如:
王同學住在錦江區水井坊社區,他所在的街道對應的初中有A,B,C,D四所。但統籌入學時,A、B兩所學校學位都滿了。王同學可以被統籌安排到C或D學校,如果D學校是離王同學最近,則會最終安排到D學校。注意:這個教育行政不統一安排,不是由家長自由選擇的。
例如:
唐爸爸(雲南戶籍),他的孩子符合隨遷子女規定,就讀於成都市金牛小學,但他在孩子小升初時居住證(地)的地址變更為了武侯區,小升初時就只能被武侯區教育行政部門統籌安排入學。
說起統籌入學,很多家長不理解。
還有些家長以為拿著成都戶口,就可以正常入學,不會被統籌。
警惕!在成都,除了隨遷子女是由各區教育局統籌安排,以下5種成都戶籍,也會被統籌。
隨遷子女統籌入學方式
小學:2020年5月法定工作日,家長攜帶材料原件及複印件,到區教育局指定的登記點——居住地所在街道辦事處辦理入學申請,通過審核將發放《成都市流動人員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通知書》。
初中:小學畢業年級在校生按照2020年成都市小學畢業生升入初中學校相關政策安排升學,居住地跨區(市)縣變更的,由現居住地教育局統籌安排就學。
戶住不一致
對適齡兒童戶籍所在地的戶主、戶籍地址對應房屋產權人及產權擁有情況有所要求,對符合要求的適齡兒童實行優先對口入學;
對不完全符合要求的適齡兒童,教育行政部門將根據實際情況,原則上在周邊相對就近學校協調安排入學。
小一新生入學登記工作結束後如何申請入學?
登記工作結束後,戶籍從外地遷入或因其他各種原因未登記的適齡兒童,由區教育局根據學位情況統籌安排入學。
集體戶入學
法定監護人雙方(父和母)均為成都市「5+2」區域(成華區、錦江區、青羊區、武侯區、金牛區、成都高新區、成都天府新區,下同)集體戶籍,僅本人為外地戶籍的適齡兒童,由法定監護人一方(父或母)向其戶籍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門提出申請,並出具法定監護人雙方戶籍證明、監護關係證明、居住證明(房屋所有權證、房屋租賃登記備案憑證、政府公廉租房協議)等材料,其戶籍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門根據學位情況統籌安排入學。
法定監護人一方(父或母)為成都市「5+2」區域集體戶籍,本人為外地戶籍的適齡兒童,可由非成都市「5+2」區域戶籍一方法定監護人為申請人,按當年成都市流動人員隨遷子女入學政策提出入學申請。
根據學位情況統籌安排入學。
房屋產權
參考2019年青羊區入學指南:
入學安置中,優先解讀服務範圍內的全產權對口入學(即家長提供的房產證持有人為學生的法定監護人100%產權,且房屋地址與學生所在的戶口簿地址一致),再根據登記入學人數和學校資源分布情況,在區域內統籌安排其他適齡兒童入學。
學位緊張
參考2019年青羊區入學指南:
個別學位緊張的片區。按一套房屋優先其他解決一個家庭的適齡兒童對口入學,其他適齡兒童由教育行政部門銅厚安排入學的辦法執行。
2019年成都中心城區統籌學校一覽表
錦江區
青羊區
金牛區
武侯區
成華區
高新區
說一千,道一萬,
小編還是要提醒一句,
各位家長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戶籍信息,
避免被統籌入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