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艙大吉!這些創新讓方艙醫院成為名副其實的「生命之艙」

2020-12-19 新民晚報

圖說:東方醫院國家醫學緊急救援隊執行隊長孫貴新 新民晚報記者 郜陽 攝(下同)

這幾天,要是評選最讓人激動的四個字,「休艙大吉」一定榮登榜首。

今天下午,隨著醫院最後一批患者康復出艙,位於洪山體育館的武昌方艙醫院正式休艙。至此,武漢投用的方艙醫院全部休艙待命。參與其中救治任務的華山醫院援鄂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醫技組組長楊敏婕告訴記者,前兩日,他們仔細檢查了病人情況,對不符合出院標準或病程有進一步治療需求的患者安排轉到定點醫院,23名華山醫院負責診治的患者今天康復出艙。「今早,我們對仍在艙內的患者做了最後一次查房,也做好了溝通工作,完善了患者的病歷。」

武昌方艙醫院是武漢市首批三處改造投用的方艙醫院之一,在2月3日晚開始動工改造後,2月5日晚收治首批患者。楊敏婕說,現在大家的心情有點複雜。「一方面比較高興,經過一個多月的努力,看到了病人出院時的一張張笑臉;另一方面,我們在這裡工作了近一個月,和病人、其他醫療隊建立了深厚的戰友情誼,有些不舍。病人們也祝願我們能早日凱旋與家人團聚。」昨晚,隊員們進艙和患者合影留念,今天上午,武昌方艙醫院的醫護人員也留下了難忘的集體照。

從最初的三家發展到現在,被稱作「生命之艙」的方艙醫院,在戰「疫」的關鍵時刻投入使用。至3月9日,這些方艙醫院共收治新冠肺炎輕症患者1.2萬餘人。武漢的新冠肺炎患者每4人中就有1人是在「生命之艙」治療的,方艙醫院也做到了「零感染、零死亡、零回頭」。

圓滿完成武漢客廳方艙醫院救治任務的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國家醫學緊急救援隊正在原地休整待命,領隊雷撼和執行隊長孫貴新在武漢客廳外的移動醫院帳篷裡接受了本報記者專訪。他們告訴記者,目前正聯合武漢和各省市援鄂醫療隊,將方艙醫院的經驗做法付諸文字。

「現實之策」開門不順

2月前的武漢,大量新冠肺炎患者一床難求,這些病人在社會上的流動和在家居住,造成了社會和家庭的進一步感染。那會兒,破題的關鍵在於將已經確診的病例集中收治和隔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專家、中國工程院副院長王辰院士在抵達武漢考察後提出,如果借用一些大型場所收治病人,儘管醫療條件不完善,但容量很大,就可以很快解決床位不足的問題。他將其定義為「不是『至善之策』,卻是可取之策、現實之策」。

方艙醫院緊急開建。源於解放軍野戰機動醫療系統的方艙醫院,因為機動性好、展開部署快速、環境適應性強等優點,先後參加了四川汶川地震、青海玉樹地震等緊急醫療救援任務,發揮了巨大作用。

「武漢客廳方艙醫院是2月7日晚開始收治病人的,先是在A廳,緊接著9號在B廳開放。」孫貴新回憶,「當時來了8支醫療隊,病人也是潮水般湧入,當天收治了800名病人,現場還是比較亂的。」

孫貴新受命擔任B廳負責人,見過許多大場面的他也措手不及——這些患者不少人連基本的醫療資料都沒有,有一部分甚至沒有經過基本篩選流程。「按照流程,應先由社區對病人做初篩,但他們往往一送到方艙門口就匆忙『逃離』。」雷撼補充說,「轉送的患者未必都符合標準,可基礎疾病一一排查是件耗時耗力的事情,在收治病人高峰期,我們只好選擇妥協。」

讓人頭疼的遠不止這些,開始接收病人時基礎條件並不好,病人不滿的情緒很容易被點燃。一些有意無意的質疑,也讓方艙醫院在承擔救治的同時,還背負著本不應有的壓力。孫貴新沒法忘記隊員們第一次進艙時的場景。「我們的醫護人員第一次進艙時,不少都懷著『烈士』的念頭。他們入艙那一刻,行為舉止都流露出明顯的悲壯色彩。」這樣的場景,讓這位硬漢都忍不住流淚。

圖說:武漢客廳方艙醫院

治人之外 還要治心

在方艙醫院運行初期,缺少先進的醫療設備,像核酸檢測必須送至專門機構,CT也是逐漸到位。病人成批湧入的頭幾天,大家忙著詢問病史、記錄指標,將部分不符合收治標準的病人轉運至其他定點醫院。每天忙碌幾個小時後,艙內環境才會漸漸安靜下來。「方艙裡,醫療隊伍臨時性、流動性都很大。」孫貴新告訴記者,B廳一開始有八支醫療隊,後來變三支,眼看輪轉不暢,臨時又補充。每一次變化,都面臨培訓、排班等難題,好在一一走過來了。

方艙患者動輒過千,有些病人會因為焦慮、憂傷,加之發生在家庭的不幸遭遇,就會與醫生發生隔閡,產生不信任等狀況。「934床的病人就很焦慮,她一家四口全部感染,媽媽和弟弟分別在另外兩個方艙;爸爸是重症,因為身邊沒有手機,具體在哪兒也不知道。」任憑醫生怎麼勸慰,姑娘就是平靜不下來。來自新疆建設兵團的醫生,向孫貴新投來了求救的目光。「我們是上海的醫生,我是這裡的負責人,你和我說。」姑娘一聽,聲音就變了,原來她本在上海工作,春節回武漢過年,不曾想被感染了。「突如其來的疫情,把武漢許多家庭搞得四分五裂,他們太需要幫助了!」孫貴新感慨,這位姑娘才23歲,遭此變故,連自己的父親在哪兒都不知道,誰遇上都急。一出艙,孫貴新就四處打聽,最後終於查清楚,女孩的爸爸住在武漢三院,正在全力救治。姑娘知道消息後,情緒很快穩定了。

還有一位病人,核酸檢測結果「時陰時陽」,患者連續十來天坐著「過山車」。看著抓狂的病人,孫貴新很是心疼,他耐心地解釋,本來要打市長熱線的病人,聽著聽著,心氣兒順了,「上海的專家,權威,我信得過。」再後來,故事有了圓滿的結局——患者兩次核酸檢測都是陰性,肺部CT變好,臨床症狀也消失,順利出院了。

在心理和情緒疏導上,方艙醫院也用跳廣場舞、打太極等「自娛自樂」的方式引導患者,躍動的旋律、安靜的書香,讓方艙醫院成為這場疫情中令人難忘的一縷亮色。

分「責任田」 認「自留地」

「嚴把出艙關」是醫療隊時刻緊繃的一根弦。兩次核酸陰性後,醫生綜合考量CT結果、病人感覺,綜合權衡後提出出艙申請。申請交由艙部三人專家組會商,一般而言,須三人均同意方可。如果有一人持不同意見,就須更高級別專家組會商。正因為這些措施的嚴格實行,武漢客廳方艙醫院出院病人無一例召回者。

最讓領隊雷撼自豪的,是他和隊員們頭腦風暴下誕生的「責任田」和「自留地」制度。「在三人小組總領之下,B廳415名患者,被分別歸入4個責任大區,也就是『責任田』。」雷撼告訴記者,「每個值班小組當班時,主要管理、診治約100名患者。此外,值守『責任田』的醫生,每人『認領』約10名患者,這就是『自留地』。」這項制度實行之後,效果明顯,很快就被兄弟艙區「複印」實施。

此外,醫護人員會發動熱心的病人擔任志願者,幫助護士發飯、整理病房。隨著方艙醫院運行逐漸成熟,網際網路也成為了醫患間溝通的新渠道。「清潔區醫生查閱病歷更方便,病人和醫生溝通更充分。進入艙內醫生必須全副武裝,翻閱資料不便,和每位病人交流的時間也有限。」

圖說:醫生討論患者病情

白衣天使們的努力和付出,所有人都看在眼裡。在防護服上,無數病患給醫護人員寫下感謝的話語;出院通道裡,患者與送別的護士依依惜別,相約有緣再會;治癒後離開方艙、在集中隔離點的患者,有不少人甚至懷念方艙醫院……有醫生感慨,「二十年前那樣的醫患關係又回來了。」正是在醫護和病患的齊心下,病人恢復越來越好,「床等人」的現象越來越多。於是,故事回到開頭,方艙醫院陸續「關門大吉」。

新民晚報特派記者 郜陽

相關焦點

  • 青山方艙醫院A、B艙合艙
    (視頻和圖片由河南日報記者提供)3月5日上午,在武漢市青山區方艙醫院,河南援鄂醫護人員幫助B艙的63名患者轉移到A艙。B艙從此關閉,A、B艙正式合艙。當天,合艙過程平穩有序。艙內比往常熱鬧,患者們聽到這個消息都很開心,紛紛表示感謝河南醫護人員這段時間的醫治和照護,期待這裡早日清零、關艙大吉。鄭州人民醫院普外三科主治醫師仝麟龍介紹,合艙的主要原因是出院病人多,在院病人減少,醫護人員討論後決定並艙。B艙目前已全部清艙完畢,合艙,意味著抗擊疫情取得階段性成效。「目前,青山區方艙醫院每天出艙治癒患者平均20多人。
  • 漢陽方艙醫院休艙,志願者進退兩難,回家還是轉做別的志願者工作
    我們的生命是三月的天氣,可以在一小時內又狂暴又平靜--愛默生隨著疫情的進展,近幾天武漢不斷傳出關於疫情的好消息,不僅有每天確診病例數字不斷降低,治癒數量不斷提高,更有武漢的各大方艙醫院陸續休艙,網友們親切的祝福:關門大吉
  • 武漢客廳方艙醫院休艙,陽江醫療隊請求繼續作戰
    武漢客廳方艙醫院休艙,陽江醫療隊請求繼續作戰 2020-03-09 17: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方艙醫院休艙,是我們最大的收穫|天使日記
    《天使日記》第四十二篇來自中央廣電總臺中國之聲00:0008:192020年3月9日,武漢,天氣陰我是武漢市第一醫院皮膚科護士孫夢妮,今天早上8點卸下盔甲,走出武展方艙醫院,收到了好消息,方艙下午就要關門大吉了
  • 武漢青山方艙醫院B艙清艙
    【解說】近日,由於武漢青山方艙醫院新冠肺炎入院病人數減少3月5日中午,青山方艙醫院B艙213張床位病人全部「清零」,剩餘63名病人合併進A艙。  合艙病人離開前,與B艙內的河南省第五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鄭州人民醫院醫護人員,上演了一段難忘的「比心T臺秀」。
  • 武漢青山方艙醫院B艙清艙 剩餘63名病人合併進A艙
    武漢青山方艙醫院B艙清艙) 近日,由於武漢青山方艙醫院新冠肺炎入院病人數減少,出院病人數增多,住院總人數整體下降。3月5日中午,青山方艙醫院B艙213張床位病人全部「清零」,剩餘63名病人合併進A艙。
  • 新民快評丨方艙醫院「關門大吉」的標誌性意義
    今天,武漢最後兩家方艙醫院將正式休艙。這標誌著湖北、武漢的疫情防控,已經看到勝利的曙光。從3月初開始,武漢的十幾家方艙醫院陸續休艙,伴隨著的,是武漢新增確診病例日漸減少,治癒患者越來越多。2月5日,武漢投用首家方艙醫院收治新冠肺炎患者,到今天全部休艙,35天時間,收治患者1.2萬多人,是名副其實的「生命之艙」。
  • 陽西總醫院援鄂隊員羅濃偉:從首個入艙到休艙,130多名病患全部康復...
    編者按:3月7日,陽西首批援鄂隊員、陽西總醫院綜合內科副主任羅濃偉所在的武漢客廳方艙醫院休艙,3月10日,武漢所有方艙醫院全部休艙,圓滿完成了歷史使命。3月12日,記者連線採訪到羅濃偉和他的戰友,走近這一個月以來他們在武漢的工作和生活,記錄他們的戰「疫」故事,以此向勇士們致敬。今天推出第一篇,敬請垂注。
  • 方艙將消毒後交還社會,鏡頭記錄醫院裡的30個瞬間
    方艙將消毒後交還社會 陸續開展消殺清掃不留死角2020年3月10日下午4時,隨著洪山體育館方艙醫院的正式休艙,武漢市方艙醫院全部「休艙大吉」。在武昌方艙醫院,一名醫護人員進行清理作業。方艙將消毒後交還社會3月10日,武昌方艙醫院在運行35天後休艙。
  • 我不會忘記在這艘「生命之艙」裡度過的每個日夜
    從開艙到休艙,江蘇醫療隊員和患者在武漢體育中心方艙醫院共同「戰鬥」了近一個月。方艙的每一個日夜,對醫護人員和患者來說都是刻骨銘心,難以忘記的。運行近一月,江蘇醫療隊在該艙開創出了方艙建管的「江蘇模式」,打出了「過硬戰果」,已治癒患者436人,實現了患者零死亡、醫護人員零感染、安全生產零事故、進駐人員零投訴、治癒人員零復發「五個零」。3月8日,武漢體育中心方艙醫院2號艙患者清零,宣布休艙。休艙後,所有醫護人員原地休息待命。  在艙內工作生活近一個月的醫務人員和患者迎來了正式告別的日子。
  • 方艙醫院裡的保潔員:24小時保證艙內潔淨,每晚要運出50桶垃圾
    生命時報赴武漢特派記者   董長喜  張 健武漢多個方艙醫院的陸續開啟,為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打開了新的救治通道。除了保障方艙內的醫療資源、餐飲住宿,場館的衛生也是重中之重。從清掃消毒到醫療廢棄物處理,一群保潔人員也在疫區中無畏逆行。2月22日,《生命時報》赴武漢特派記者跟隨漢陽國博方艙醫院的保潔員趙樟,度過了短暫卻又漫長的6小時。
  • 連線武漢|武昌方艙醫院B艙區3月1日關閉
    河北支援湖北醫療隊供圖長城網訊(記者 劉瀾瀾)從河北支援湖北醫療隊獲悉,鑑於住院患者人數明顯下降,由河北支援湖北第三、四批醫療隊負責護理的武昌方艙醫院B艙區於3月1日正式關閉,在院治療的154名患者已於2月29日轉至其他兩個艙區。
  • 12家方艙醫院關門大吉
    3月9日上午,隨著武漢青山方艙醫院休艙,武漢14家方艙醫院中已有12家休艙。   據國家衛健委介紹,3月10日左右,武漢的方艙醫院有望全部休艙。   據央視3月8日報導,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地湖北省武漢市臨時改建的方艙醫院有望在3月10日全部休艙。方艙醫院主要用來治療新冠肺炎輕症患者。   【知識點】   疫情發生以來,為滿足應收盡收的要求,武漢市將一批體育場館、會展中心逐步改造為方艙醫院。
  • 休艙前夜 90後醫生為她唱《一首簡單的歌》
    現代快報訊(特派記者 是鍾寅)3月9日晚,《一首簡單的歌》在武漢市江夏區大花山方艙醫院裡響起,這是醫生吳存恩與患者曉風(化名)告別,這是他倆的約定。3月10日,37名患者將離開這裡,大花山方艙也將休艙。「我喜歡唱歌,偶像是王力宏,在江夏區抗疫,所以進艙前都會在衣服背後寫上『江夏王力宏』。」吳存恩說起與曉風的相識過程,也覺得很奇妙。
  •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副院長:方艙醫院的創新和經驗應寫進教科書
    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點擊查看 在此次疫情當中,方艙醫院成為了決勝戰役的「生命之艙」。5月14日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方艙醫院集中收治工作情況。
  • 閃電直擊·戰「疫」一線丨「美小護」當上了方艙醫院B艙小總管!
    齊魯網健康頻道訊(通訊員 于娜 黃爍)「林峻,這兩天艙裡怎麼樣?」「我已經出艙了,現在是方艙醫院B艙的小總管哦!」近日,濟南市第二人民醫院援湖北護士李林峻,也就是很多人熟知的「美小護」,接到崗位調整通知,由原來的艙內護理換到外圍物資保障。她所工作的東西湖區方艙醫院B艙,集中收治了400多名新冠肺炎輕症患者,每天有進有出,始終保持滿員狀態,還有來自省內外的近200名工作人員,其中包括100多名入艙參與救治的醫護人員。
  • 河南醫療隊負責的武漢方艙醫院B艙關閉不再收治患者
    張若石表示,河南不僅在省內的疫情救治戰場上取得了積極的成效,支援湖北醫療隊從武漢也傳來喜訊:我省第五批支援醫療隊負責的武漢青山區方艙醫院,由於新冠肺炎入院病人數減少,出院病人數增多,住院總人數整體下降。3月5日中午,青山方艙醫院B艙剩餘63名病人搬至A艙,B艙關閉不再收治患者。疫情向好的態勢進一步拓展。
  • ...我省第五批援助湖北醫療隊負責的武漢青山方艙醫院B艙關閉!
    2月22日從信陽轉診至省兒童醫院,經全力救治,患兒治癒出院。「我們不僅在省內的疫情救治戰場上取得了積極的成效,援鄂醫療隊從武漢也傳來喜訊:我省第五批援助湖北醫療隊負責的武漢青山區方艙醫院,由於新冠肺炎入院病人數減少,出院病人數增多,住院總人數整體下降。3月5日中午,青山方艙醫院B艙剩餘63名病人搬至A艙,B艙關閉不再收治患者。」張若石表示,疫情向好的態勢進一步拓展。
  • 方艙,此一別,願後會無期!
    3月10日下午,隨著最後一批49名患者走出武昌方艙醫院,這家運行了35天的方艙醫院正式休艙。至此,武漢16家方艙醫院全部休艙。 一位四川馳援湖北的醫務人員在朋友圈寫道:「今日正式休艙。祝願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我希望我們方艙醫院的建設經驗,此生永不再用。」
  • 來自武漢一線的報導|青山區方艙醫院合艙累計313人治癒出艙
    合艙任務完成後,醫護人員用手指拼出「V」和心形來慶祝合艙。仝麟龍攝  (河南日報記者 李鳳虎 楊曉東 劉曉波)武漢抗疫一線傳來好消息,3月5日上午,武漢市青山區方艙醫院A艙和B艙正式合艙,B艙關閉不再收治患者,155名患者集中在A艙進行診療。  據悉,自2月13日河南省第五批支援湖北醫療隊正式進入武漢市青山區方艙醫院開展收治工作以來,截至3月4日,青山區方艙醫院累計收治新冠肺炎輕症患者519人,出艙治癒患者31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