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陽方艙醫院休艙,志願者進退兩難,回家還是轉做別的志願者工作

2020-12-19 江城老馬說社會

我們的生命是三月的天氣,可以在一小時內又狂暴又平靜--愛默生

隨著疫情的進展,近幾天武漢不斷傳出關於疫情的好消息,不僅有每天確診病例數字不斷降低,治癒數量不斷提高,更有武漢的各大方艙醫院陸續休艙,網友們親切的祝福:關門大吉

武漢開發區方艙醫院休艙,醫護歡呼

武漢這座城市,正在一步步地從疫情的狀況中走出來

但是在方艙醫院休艙的背後,在多名報名成為了志願者的群眾身上,卻發生了這樣的事情,我們來了解一下

我們把目光聚焦到武漢漢陽體校方艙醫院,武漢體校方艙醫院位於漢陽區琴臺大道武漢市體育運動學校內,於2月22日正式開始收治新冠肺炎輕症患者,期間共收治265名患者,3月8日下午,隨著最後一批77名患者康復出院,該方艙醫院正式休艙

漢陽體校方艙醫院休艙

在這所醫院裡有這麼一群人,他們是通過招募渠道自願報名成為了這所方艙醫院的志願者,這批志願者大概有50人,在武漢漢陽體校方艙醫院運行期間,承擔著安保,保潔等相關的一線抗疫工作

漢陽方艙醫院工作證

按照方艙醫院休艙後的相關流程和規定,這批志願者在醫院休艙後應該先進行14天的隔離,但是他們收到的,卻是一紙通知「馬上回家」

在這批志願者中,大部分是武漢本地人,有少部分是外地留漢人員,他們都收到了一張通知如下:

志願者們拿到的通知

外地留漢人員因為沒有居住的小區,大部分都已經在方艙醫院休艙後找到了其他「志願者」的工作,並且搬離了當時安排給志願者居住的酒店

可是,當武漢本地的這些志願者拿著通知返回自己居住的小區時,卻不被允許進入,小區擔心他們進入小區會造成傳染的風險,而當他們返回酒店時,當時招募他們的公司卻讓他們儘快搬離

圖文無關

一時間,他們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局面,他們這一刻的生活,似乎不那麼平靜了

他們只能向記者求助,在網上看到記者對他們的採訪報導,原本方艙醫院休艙後,志願者們需要在酒店隔離14天,度過了潛伏期之後,才能順利返回家中,但是招募他們的公司給出的答覆是:從24號起這批志願者就沒有再進入方艙醫院了,所以已經算隔離了

對此,多名志願者無法理解,他們雖然沒有進入方艙醫院,但是仍然從24號起承擔艙外引導治癒患者出院、在汙染區清潔垃圾、清洗廁所等工作,即便是沒有進入方艙醫院,但是仍然有感染的風險,很明顯不能算進14天的隔離期內

酒店隔離

據了解,其他方艙醫院關艙後,政府直接招募的「志願者」會隔離14天,有的可能還需進行核酸和CT檢測。一些代理招募的「志願者」則直接在所住酒店隔離14天,隔離期間每天有300元的生活補貼

這些進退兩難的志願者們均表示:補貼並不重要,關鍵是現在不能繼續在隔離的酒店居住,又不能返回家中,我們能去哪裡?

圖文無關

筆者觀點:

在疫情爆發的初期,武漢市內大量的熱心市民一腔熱血的報名參加了志願者,按照相關的分配,一直在一線從事著疫情防控的相關工作,和一線的醫護人員形成了良好的互補關係,為疫情的防控做出了很多貢獻

他們和宅在家中的人們不一樣,他們每天需要面對著疫魔,每天都有被感染的風險,疫情好轉,方艙醫院休艙確實是件好事,可是休艙後的相關安排是否可以更加人性化一些?

這些志願者們在疫情爆發的時候選擇了尊重生命,用他們自己去照顧生命,現在他們的生命是否也需要得到尊重呢?

我是江城老馬, 專注社會評論,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方艙醫院裡的保潔員:24小時保證艙內潔淨,每晚要運出50桶垃圾
    生命時報赴武漢特派記者   董長喜  張 健武漢多個方艙醫院的陸續開啟,為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打開了新的救治通道。除了保障方艙內的醫療資源、餐飲住宿,場館的衛生也是重中之重。從清掃消毒到醫療廢棄物處理,一群保潔人員也在疫區中無畏逆行。2月22日,《生命時報》赴武漢特派記者跟隨漢陽國博方艙醫院的保潔員趙樟,度過了短暫卻又漫長的6小時。
  • 休艙大吉!這些創新讓方艙醫院成為名副其實的「生命之艙」
    參與其中救治任務的華山醫院援鄂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醫技組組長楊敏婕告訴記者,前兩日,他們仔細檢查了病人情況,對不符合出院標準或病程有進一步治療需求的患者安排轉到定點醫院,23名華山醫院負責診治的患者今天康復出艙。「今早,我們對仍在艙內的患者做了最後一次查房,也做好了溝通工作,完善了患者的病歷。」
  • 「我在漢陽方艙醫院與時間賽跑」!我市第三批援鄂醫療隊隊員萬燕玲...
    從出徵湖北,到防護培訓,再到分配到漢陽方艙醫院,爭分奪秒抗擊疫情、救治病人,2月9日至今,第三批援鄂醫療隊隊員、東營市人民醫院重症監護室二區護士長萬燕玲已熟悉的開展著救治任務。準備出發去醫院 前排左三短暫休息之後,2月10日早晨8:00,緊接著起床、吃飯、參加培訓,而後統一理髮,為進艙做準備。本來打算15:00開艙、當晚上值夜班,但領隊說大家太疲憊,請示之後決定第二天開艙收病人。為了更好地完成救治病人、抗擊疫情的任務,我們爭分奪秒地練習穿脫各種防護裝置、學習科學規範地使用防護用品。
  • 實拍保潔員的「艙內六小時」:工作四班倒,每晚處理50桶垃圾
    從消毒、打掃到生活、醫療廢棄物處理,他們堅守崗位,保障著醫院各個角落的衛生。2月22日,生命時報赴武漢特派記者來到漢陽國博方艙醫院,記錄了方艙保潔員們的「艙內六小時」。他說:「方艙裡情況特殊,進艙人員需要做嚴格的培訓,上了歲數的、體力不好的、文化程度不高的都不行,我進方艙最合適,關鍵時刻不能掉鏈子。」
  • 心理諮詢師志願者楊馨:在方艙醫院與患者面對面
    長江日報-長江網2月24日訊(記者謝冰林)22日上午10點,武漢市武昌方艙醫院內,志願者楊馨正在為患者們播放廣播——輕鬆一刻。這是武漢音樂臺播放的「娛樂在路上」節目集錦,為了適應患者的作息,她特意將節目重新剪輯成一個單元只有5分鐘的時長。
  • 方艙戰士口述日記Day.12|「方艙內的小蜜蜂」
    為了讓大家更深入了解方艙醫院裡的戰鬥情況,經駐守漢陽國博中心方艙醫院的山東援鄂醫療隊同意,從2月23日開始,我們通過武漢廣播五套頻率,武漢廣播官方微信公眾號「武漢之聲Han News」以及武漢廣播五套頻率的微信微博,獨家推出反映方艙醫院醫療人員戰鬥生活的「方艙戰士口述日記」,今天推出第十二期——「方艙內的小蜜蜂」
  • 主動請纓援鄂 方艙救死扶傷——記曲靖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科重症...
    作為一名90後,廖富團擔心自身的知識不夠,及時向醫療隊和醫院後方專家請教,為隊員制定最佳的培訓計劃與防護方案,帶領隊員全身心投入武漢市漢陽體校方艙醫院的前期籌備及醫療救治工作中。廖富團及時組織黨員召開臨時黨支部會議,組織學習中央和各級有關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並安排黨員、入黨積極分子撰寫學習心得,組織黨員重溫入黨誓詞,激勵隊員堅定理念信念,以身作則,不忘初心使命。
  •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方艙醫院集中收治工作情況發布會
    2月5日開始,方艙醫院收治患者,到3月10日最後一家方艙醫院休艙,這一段時間16家方艙醫院共收治患者1萬2千餘人,實現了「零感染、零死亡、零回頭」,成為「應收盡收、應治盡治」的重要基礎,在防與治兩個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這個過程中,來自全國各地的8000多名醫務工作者和武漢當地的醫務人員在方艙醫院並肩作戰完成救治任務。
  • 青山方艙醫院A、B艙合艙
    (視頻和圖片由河南日報記者提供)3月5日上午,在武漢市青山區方艙醫院,河南援鄂醫護人員幫助B艙的63名患者轉移到A艙。B艙從此關閉,A、B艙正式合艙。當天,合艙過程平穩有序。艙內比往常熱鬧,患者們聽到這個消息都很開心,紛紛表示感謝河南醫護人員這段時間的醫治和照護,期待這裡早日清零、關艙大吉。鄭州人民醫院普外三科主治醫師仝麟龍介紹,合艙的主要原因是出院病人多,在院病人減少,醫護人員討論後決定並艙。B艙目前已全部清艙完畢,合艙,意味著抗擊疫情取得階段性成效。「目前,青山區方艙醫院每天出艙治癒患者平均20多人。
  • 武漢客廳方艙醫院休艙,陽江醫療隊請求繼續作戰
    武漢客廳方艙醫院休艙,陽江醫療隊請求繼續作戰 2020-03-09 17: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武漢客廳「方艙醫院」正式休艙,肇慶醫療隊隊員送走最後一批病人
    李珍霞表示,出院的病患們開心得像孩子一樣,但是走的時候還不忘和我們道謝,希望我們也可以快點回家,和親人團聚。肇慶市第一批援助湖北醫療隊供圖一位和我們長時間拍檔的志願者專門過來給我們留下他的聯繫方式。他是武漢本地人,由衷感謝我們廣東醫療隊,邀請我們疫情過後再到武漢來。
  • 武漢方艙醫院全部休艙
    據了解,武昌方艙醫院開設病床784張,累計收治患者1124人,出院833人,轉院291人,實現了病人零病亡、零回頭、醫護零感染。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李強/攝3月10日,武昌方艙醫院,一名工作人員正在收拾殘留物品。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魯衝/攝3月10日,休艙後的武昌方艙醫院。
  • 大慶小護士劉洋:方艙醫院當「翻譯」
    劉洋,今年31歲,大慶油田五官醫院的一名護士,大慶支援湖北第二批醫療隊隊員。2003年,劉洋考入湖北鄂州大學的高級護理專業,畢業後回到家鄉大慶參加工作,當得知市裡要派醫療隊支援湖北武漢,她義無反顧地遞交了請戰書,因為那裡是她第二故鄉。在武漢沌口方艙醫院工作的21個日日夜夜裡,她與隊友和患者結下深厚友誼,許多患者出院前,都與劉洋有約定,疫情過後,一定要到大慶走一走、看一看。
  • 「綠葉叔叔」是病友們的身心療愈師,方艙志願者「戰友群」永不散
    患病後,陸雲峰2月18日住進江岸區方艙醫院,看到志願者招募立即就報了名,直到從康復驛站康復返家。方艙醫院剛開艙時,有些病友心理負擔很大,常常焦慮失眠氣短,「我就挨個和他們聊天,給他們按摩理療,也教他們一些中醫理療的手法,比如大拇指側面中線是肺經,多按摩有助於病情恢復,失眠就多按手腕的神門穴助眠等等,也從中醫的角度告訴他們不要擔心,輕症會很快好起來。」
  • 戰疫日記277|從漢陽國博到漢陽體校,不同的方艙同樣的責任與擔當
    21點地點:武漢體校方艙醫院從2020年2月11日到2020年3月8日,從漢陽國博方艙醫院到武漢體校方艙醫院,我轉戰了2個方艙,不同的戰場,肩負同樣的使命,同樣的責任與擔當!疫情就是命令,2月11日上午7點接到醫院出發通知後,我立馬對照清單收拾行李,自從疫情發生以來,我就處於備戰的狀態,因為我不是黨員,沒能和我院第一批同事一起前往武昌方艙醫院抗擊疫情,但是面對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我時刻準備著,只要組織需要我,我願意隨時奔赴疫情防控第一線!
  • 方艙醫院休艙,是我們最大的收穫|天使日記
    同事們在群裡調侃我:「關門小公主果然名不虛傳,把武展方艙也關上門了」。其實,從疫情開始之初,我就一直向醫院報名上前線,把3歲的孩子送回鄉下,給十指不沾陽春水的老公買好了速凍食品和方便麵。2個月時間,我做了4次CT,3次核酸,但因為是皮膚科護士,也因為家裡的孩子太小,老是排不上第一梯隊。
  • 志願者馬琪卉:為醫護人員再多分擔一些壓力
    同時,她也是一名「不服周(武漢話,不服氣不甘心的意思)」的武漢普通志願者。近一個月來,馬琪卉每天在武漢光谷科技會展中心方艙醫院協助醫生清點藥物。當記者問她累不累的時候,她說:「不累,醫護工作者比我們更辛苦。我只想盡我所能,多幫助他們分擔一些工作,減輕一些他們的壓力。」其實,對於馬琪卉當上志願者這件事,還頗費了一番功夫。
  • 武漢體育中心方艙醫院醫生為病友發紀念禮物
    (童新華 攝) 人民網武漢2月27日電 2月27日,武漢體育中心方艙醫院迎來出院人數的小高峰,出院人數達50人。一早上,武漢體育中心方艙醫院的安徽、江蘇醫療隊隊員格外忙碌。他們在細緻做好各項醫療管理工作之外,還在為即將出院的病人精心準備小禮物。護手霜、手寫祝福語、感謝信、優秀志願者證書等。
  • 帳篷中的首發式帶讀者走進《方艙記憶》
    本報訊 (記者金鑫)成稿於武漢客廳方艙醫院的《方艙記憶:萬眾一心抗疫情》近日由上海科技文獻出版社推出。  5月12日舉辦的《方艙記憶》新書發布會重現了援鄂醫護的方艙歲月。本次新書發布會特別安排在位於上海浦東的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南院,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中國國際應急醫療隊(上海)的9號帳篷中,讓與會者仿佛置身於武漢方艙醫院緊張、艱苦又充滿濃濃情意的現場。  與會者紛紛表示,疫情終將過去,而中國人民萬眾一心共克時艱的抗疫精神將成為我們的寶貴財富。
  • 方艙將消毒後交還社會,鏡頭記錄醫院裡的30個瞬間
    方艙將消毒後交還社會 陸續開展消殺清掃不留死角2020年3月10日下午4時,隨著洪山體育館方艙醫院的正式休艙,武漢市方艙醫院全部「休艙大吉」。在武昌方艙醫院,一名醫護人員進行清理作業。方艙將消毒後交還社會3月10日,武昌方艙醫院在運行35天後休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