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00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傳播學概論試題
湖北自考網4月18日整理
碼:00642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人際傳播的概念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人際傳播僅指( )
A.自我傳播 B.親身傳播
C.群體傳播 D.組織傳播
2.第一個明確提出「大眾傳播科學」這一概念的學者是( )
A.李普曼 B.拉斯韋爾
C.盧因 D.施拉姆
3.盧因對傳播學的主要貢獻是( )
A.提出傳播的五W模式
B.創建了「二級傳播理論」
C.第一個提出了傳播過程中的「把關人」概念
D.從微觀入手,對傳播的技巧進行了深入細緻的分析
4.霍夫蘭的代表作是( )
A.《傳播與說服》 B.《宣傳、傳播與輿論》
C.《報刊的四種理論》 D.《權力的媒介》
5.把符號還原成意思的過程叫( )
A.編碼 B.解碼
C.組碼 D.釋碼
6.在傳播學史上第一次比較詳細、科學地分解了傳播過程的美國學者是( )
A.施拉姆 B.霍夫蘭
C.賴利夫婦 D.拉斯韋爾
7.在控制實驗中,不接受自變量作用的實驗對象構成( )
A.實驗組 B.控制組
C.測量組 D.模擬組
8.將總體劃分為若干群,以群為單位從總體中隨機抽取若干群,再對抽中的群內各單位實
行普查的隨機抽樣形式是( )
A.簡單隨機抽樣 B.等距隨機抽樣
C.分層隨機抽樣 D.整群隨機抽樣
9.下述功能之一是拉扎斯菲爾德等提出的,這種功能是( )
A.娛樂功能 B.授予地位功能
C.動員功能 D.議題設置功能
10.史蒂芬森對傳播的個人功能提出了( )
A.「個人說」 B.「工具說」
C.「影響說」 D.「遊戲說」
11.報刊的社會責任理論是對一種理論的發展,這種理論是( )
A.報刊的集權主義理論 B.報刊的自由主義理論
C.報刊的極權主義理論 D.報刊的蘇聯共產主義理論
12.巴斯把傳播媒介的把關行動分為前後相連的兩個階段,其中第二階段的把關人主要是 ( )
A.記者 B.校對
C.編輯 D.受眾
13.哭聲和笑聲屬於非語言符號中的( )
A.身體語言 B.類語言
C.自然語言 D.生成語言
14.大眾傳播的內容大多屬於( )
A.消息性內容 B.娛樂性內容
C.新聞性內容 D.知識性內容
15.按照麥克盧漢的觀點,下述選項中屬於「冷媒介」的是( )
A.報紙 B.雜誌
C.廣播 D.電視
16.有兩個科學家在1895年為無線電通信作出了重要貢獻,他們是義大利的馬可尼和俄國
的( )
A.茲活裡金 B.費森頓
C.尼普科夫 D.波波夫
17.關於受眾的某種理論認為,同一社會群體的成員具有大致相同的經驗,信奉類似的社會
準則和價值觀,對事物抱有類似的看法和態度。這種理論叫( )
A.個人差異論 B.社會分類論
C.認識連貫論 D.社會關係論
18.受眾對大眾傳播信息的第一個選擇是( )
A.選擇性理解 B.選擇性注意
C.選擇性記憶 D.選擇性解釋
19.「議程設置功能」理論認為,人們對當前國家大事及其重要性的認識和判斷,通常來自( )
A.大眾傳播 B.人際傳播
C.組織傳播 D.群體傳播
20.「培養」理論認為,在使社會成員形成對社會的「共識」時,最具有威力的媒介是 ( )
A.報紙 B.雜誌
C.廣播 D.電視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21.法蘭克福學派的第一代代表人物有( )
A.霍克海默 B.哈貝馬斯
C.馬爾庫塞 D.施密特
E.阿多諾
22.在傳播學形成過程中,被公認為「奠基人」的學者有( )
A.拉斯韋爾 B.盧因
C.霍夫蘭 D.拉扎斯菲爾德
E.施拉姆
23.布雷多克模式在拉斯韋爾模式的基礎上補充了若干環節,它們是( )
A.說什麼 B.通過什麼渠道
C.在什麼情況下 D.取得什麼效果
E.為了什麼目的
24.非隨機抽樣的方法主要有( )
A.整群抽樣 B.判斷抽樣
C.定額抽樣 D.偶遇抽樣
E.雪球抽樣
25.《大眾傳播、大眾鑑賞力和有組織的社會行動》一文的作者是( )
A.默頓 B.賴特
C.拉扎斯菲爾德 D.拉斯韋爾
E.奧斯古德
三、填空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請在每小題的空格中填上正確答案。錯填、不填均無分。
26.動物之間也有信息交流,但是它們的信息傳播都屬於________的信息傳遞。
27.傳播學有若干分支,其中比重最大的是________。
28.內容分析是一種對(武漢自考)播內容進行客觀、系統和________地描述的研究方法。
29.大眾傳媒在一個時期或一段時間內突出談論和強調某些問題或事件,往往會構成公眾關
心的中心議題,引起公眾的普遍關注與重視,這就是大眾傳播的________功能。
30.大眾傳播要受到四種控制,它們是政治控制、經濟控制、________和自我控制。
31.為了提高新聞的可讀性,新聞用詞要多用動詞,少用________。
32.麥克盧漢媒介理論的中心觀點與他的一本著作同名,這本著作是《________》。
33.傳播學界把受眾心理上對傳播的選擇過程稱為________。
34.意見領袖的影響力一般分為「單一型」和「綜合型」,而在現代都市社會,意見領袖的
影響力以「________型」為主。
35.「知識溝」理論的反命題是________假說。
四、名詞解釋(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36.體語
37.冗餘信息
38.地球村
39.個人差異論
40.意見領袖
五、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5分,共25分)
41.什麼叫「熱媒介」?
42.傳播學者麥奎爾是怎樣表述傳播媒介的個人功能的?
43.大眾傳播中的反饋具有哪些特徵?
44.「沉默的螺旋」理論的提出具有什麼意義?
45.批判學派為什麼要捨棄「大眾文化」的提法,而代之以「文化工業」這個術語?
六、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46.為什麼說懷特、麥克內利和巴斯對把關的研究是一個不斷深入的過程?
47.為什麼說新聞的數量和新聞的信息量並不都是成正比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