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於蘇州平江路
今天是6月22日,距離一級建造師考試只有89天了。
昨天,跟大學同學聊了會天,他去年一次性通過了一建和造價,這讓我很是汗顏,我通過一建就沾沾自喜,沒想到身邊還有這種牛人。
通過聊天,知道他最近辭職了。
一方面是覺得之前的工作環境不太讓人滿意,另一方面就是覺得手裡已經有幾個證書了,應該可以找一份離家近的甲方地產工作。
但是,很多時候,現實永遠沒有想像中那麼美好。
辭職之後,他才發現地產工作要求相關工作經驗,而自己卻沒有類似經驗,於是無法順利找到理想工作。施工單位倒是有,但是也不是很好的選擇。沒得辦法,他暫時就找了一個小單位應付一下。
其實這段時間在知乎上也有很多人諮詢我相關事情,但我覺得,每個人的性格、資質和接受新事物的快慢程度都不一樣,即使經驗再豐富,始終因為無法通過網絡上的隻言片語給出一個明確的職業選擇方向的建議。
所以,我一般對於這種問題都不做深入回答,因為自己也確實不太懂。
但是我認為所有的人應該為自己的選擇負責,我同學這樣是一種不成熟的表現。在我看來,辭職肯定是可以的,但是千萬不要裸辭。
本著對家庭、對自身負責的態度,一個足夠成熟的人最靠譜最理性的做法應該是「騎驢找馬」,而不是任由自己發揮,即使我們擁有了很多行業內足夠厲害的證書。
那時剛進單位的時候,我也沒想長待,畢竟施工單位的那些「缺陷」可真的是讓人望而卻步。聽了太多考下證書跳槽到非常厲害的單位的故事,你是不是以為有了證書,進入這些單位會很簡單。
於是你瘋狂考證,順利考過之後以為手裡就掌握了一張王牌,但現實可能沒有那麼理想。
作為員工,公司為什麼會僱傭我們?
說白了,我們為公司提供勞動,獲得相應報酬。在某個時間點,由於政策變動,公司需要相應的證書來滿足資質要求,於是就衍生了很多之前司空見慣如掛靠這樣的事情。
但是當國家政策變化時,當公司沒有資質需求的時候,那他們還需要這麼多證書嗎?有證書沒有相應經驗的人還有市場嗎?
跟地產、諮詢公司的同學、朋友都交流過,他們公司對於目前一級建造師是沒有什麼需求的。實際上,也確實只有像中鐵、中建等等施工單位才需要一級建造師這類證書,那為什麼那些想要跳出施工單位的人還要去考一級建造師呢?
之前我也寫過一篇文章《聽說那些考過一建的人,最後都...》,裡面我說了幾個考過建造師體會,通過考證,也確實帶來了不小的變化:
一是有了證書,無論在領導同事面前,還是與他人進行業務交流,都有足夠的底氣。另外,通過備考,對項目管理、施工技術、法律法規都有了更深的認識,在某些問題上面會更加客觀和理性。
二是通過考試,也讓自己認識到自己是可以的。只要肯腳踏實地持之以恆地去付出努力,那些看似很難的事情是可以完成的。
三是更加體會到執行計劃,達到目的的快樂。有目的有計劃去做一件事,最後達成目標,付出中會有回報的感覺可太爽了,這是比通過考試這件事情本身更有意義的地方。
隨著國家政策的變化,四庫一平臺的推出,掛靠行為得到了一定的遏制,未來的大趨勢一定是人證合一,做什麼工作考什麼證書才是正道。
取得一張證書不一定能讓你擁有一個衣食無憂的飯碗,能讓你賴以行走江湖的也從不是這一紙證書,最重要的永遠是自己掌握的工作技能和經驗。
在我看來,擁有一建、造價這類證書是我們跳槽的底氣,也是找到一個好工作的前提,但不是必然的,不是擁有這類證書就一定能找到心儀的工作。
唯一確定的是,以後從事施工要想有大的發展,那起碼得有一本一建;從事造價要想有大的發展,那起碼得有一本一造。
這些都是我們必然要面對,也必須翻過的大山,畢竟人們常說翻過大山,才能見到更美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