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同濟醫院一線醫生口述:每天面對死亡,緊張但不恐懼——專訪...

2020-12-24 新浪財經

來源:經濟觀察報

經濟觀察網 記者 張曉暉在這次始自武漢、蔓延至全國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中,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以下簡稱「武漢同濟醫院」)是武漢最早收治非冠病患的幾家醫院之一。

武漢同濟醫院歷史悠久,其1900年由同濟醫院由德國醫師埃裡希·寶隆在上海創辦,1955年遷至武漢,至今擁有120年的歷史。

1月27日,由門診辦公室發出的緊急公告,可能是武漢同濟醫院歷史上第一次——只開發熱門診,其他門診全部暫停。

經濟觀察網記者有幸採訪到奮戰在抗疫第一線發熱門診的武漢同濟醫院心血管內科醫生趙金召。

自從大年初一與家人一起吃過午飯之後,武漢同濟醫院心血管內科醫生趙金召醫生就再沒有回過家。奮戰在抗疫第一線發熱門診的他,現在由醫院統一安排酒店住宿,每天要接診200至300病人(其中大部分都是新冠肺炎患者),他已有部分同事感染了新冠病毒。

當下疫情形勢嚴峻,趙金召醫生每天工作量極大,武漢同濟醫院每8小時一班,上班時間全部二級防護。

以下是經濟觀察網記者與趙金召醫生對話實錄:

經濟觀察網:趙醫生您被隔離居住沒有?您多久沒有見到家人?您主動和家人隔離嗎?

趙金召醫生:我是主動隔離的,大年初一中午一起吃過飯,後面就沒見面了。因為家裡有老人小孩,為了安全,自己工作之餘就住在醫院安排的酒店裡。我會主動聯繫他們,主要通過視頻的方式。

經濟觀察網:您是什麼科室的?武漢同濟醫院現在是不是只看肺炎發熱門診,其他門診全部暫停?

趙金召醫生:我是心血管內科的醫生,目前武漢同濟醫院只有發熱門診和急診,普通門診全部停診。

趙金召通過微信傳來一份醫院的通知,全文如下: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延長春節假期的通知精神和目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的需要,華中科大同濟醫院初發熱門診照常接診外,其他門診全部暫停,開診時間另行通知。」落款為華中科大同濟醫院門診辦公室,時間是1月27日。

經濟觀察網:說心裡話,您自己心裡緊張嗎?恐懼嗎?您的同事裡有沒有被感染的?

趙金召醫生:緊張, 不恐懼,有同事被感染。主要還是擔心自己把病毒帶回去傳染給家人,家裡有老人和小孩。

經濟觀察網:能否描述一下您的工作狀態?是否每天都穿著防護服上班?是否汗如雨下?防護服是一次性的嗎?一天需要更換幾套防護服?醫院目前防護服供應是否充足?

趙金召醫生:我們是每八小時一班。上班時間全部是二級防護——防護服、口罩、眼罩加面罩。穿防護服沒有汗如雨下,裡面穿單衣即可。防護服是一次性的,根據需要,期間如果吃飯的話需要更換一次。防護服夠用,但不充足。

經濟觀察網:趙醫生,你的家人是否非常擔心你?在你工作期間因為隔離居住,是否每天同你聯絡以確定你的健康?

趙金召醫生:家人擔心,但能理解。知道我的責任和做這件事的意義。會在我工作之餘聯繫我。

經濟觀察網:這次在武漢爆發的新冠病毒,是否您職業生涯中最驚險的一次?您現在每天需要照看多少病人?病人的病情如何?您所需要的藥物和物資是否有短缺的情況?

趙金召醫生:是我職業生涯中最驚險的。我主要在門診。門診留觀(指留院觀察)病人大約在40人,另外每天大約有二百到三百的就診病人。留觀病人大多較重,不適合在家隔離,部分需要呼吸機輔助呼吸,每天能遇到死亡情況。現在主要是醫務人員人手不足。醫院的物資較前幾天已經明顯改善。

經濟觀察網:你們現在的工作強度如何?是否能夠在承受範圍之內?華中科大同濟醫院是否已經全部動員參與武漢新冠肺炎疫情的戰鬥中來?你們實行輪流上發熱門診嗎?

趙金召醫生:醫院早已滿負荷運轉,全員動員,輪流上崗,但以年輕醫生為主,工作三年左右的醫生佔90%以上。

經濟觀察網:一線疫情的抗爭中,有沒有什麼讓你特別感動或者特別想抱怨的事情?

趙金召醫生:四面八方的職員最讓人感動,還有很多無名人士的捐獻很讓人感動,以及朋友的支持和家人的支持都讓人感動。某些機構的不作為和不專業讓人抱怨,病人及家屬的病痛以及不理解讓人很無奈。還有就是傷醫事件不能容忍。

就在採訪趙金召醫生的1月30日,武漢市第四醫院出現一起因嶽父感染病毒性肺炎去世,家屬毆打醫生被刑拘的事件。

由於疫情嚴峻,戰鬥在一線門診的趙金召醫生非常繁忙,接受採訪的時間很有限。

武漢同濟醫院是本次新冠肺炎病毒的重點收治醫院,基本上來的都是肺炎病人,網絡上廣泛流傳出一篇武漢同濟醫院周寧醫生疑似感染新冠肺炎後緊急自我隔離後自愈的文章,周寧醫生正是因為給病人做手術過程中被感染。

正是有了無數像趙金召醫生這樣奮戰在疫情一線的白衣戰士,武漢新型肺炎才有了被抑制的可能。

在武漢同濟醫院的官網上,最新的一篇報導是1月28日的《讓黨旗飄揚在同濟醫院疫情防控的第一線》,裡面有句話令人印象深刻:

「不計報酬,無論生死,防疫一線我們上!」臨時黨支部書記門診辦公室主任李剛說,這是大家共同的心聲。

祝他們平安歸來,無數像趙金召這樣奮戰門診一線的醫生。

相關焦點

  • 武漢同濟醫院一線護士口述:很累很累,但我不能停下
    日均3小時的90°彎腰在疫情一線的醫務工作人員中,護士是離患者最近的一群人,也是接觸時間最長的一群人,打針、輸液、上心電監護、測血糖、血壓、體溫等,都是護士前往處理。同濟醫院光谷院區發熱門診,每天白日的輸液人數超過400人,神經內科護士沈繼迎每天起碼要進行穿刺150人次。
  • 專訪武漢大學人民醫院一線醫生:壓力有所緩解
    作者|應 琛   新冠肺炎病人最多的武漢,醫護人員在一線的奮力救治牽動人心。從2019年12月至今,武漢很多醫護人員已經高強度工作了一個多月。
  • 在泰康同濟(武漢)醫院,有座「抗疫裡程碑」
    2月13日上午,醫院確定參照火神山醫院運行模式,由軍隊支援,接收重症患者;同日下午,湖北省衛生健康委特批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準予泰康同濟(武漢)醫院執業,性質為非營利性醫療機構。2月14日15時,泰康同濟(武漢)醫院在抗疫戰地一線正式揭牌。
  • 獨家專訪武漢協和醫院門診辦公室主任:發熱門診就像戰地醫院
    截至目前,在新冠病毒戰役主戰場的武漢市,先後設置了61家發熱門診,包括武漢協和醫院、武漢同濟醫院、武漢中南醫院等,這是武漢新冠疫情進展的溫度計,是疫情防治措施落實的晴雨表,也是生死速遞的戰場。
  • 一個武漢音樂人的口述實錄
    在突然被按下暫停鍵的危城武漢,既有個人的茫然無助,也有凡人的挺身而出。」《中國之聲》近日推出《十個人的口述實錄:武漢 武漢》,通過十個人的講述記錄這段歷史,記錄2020年這個春天的武漢。馮翔,武漢本土音樂人,創作過《漢陽門花園》,《黃鶴樓》,《六渡橋》等為人熟知的武漢話歌曲,做歌手之前,他還是一名精神科大夫。
  • 軍民融合 同舟共濟 泰康同濟(武漢)醫院在抗疫一線揭牌
    2月14日下午3時08分許,泰康同濟(武漢)醫院在抗疫一線正式揭牌。而在十幾分鐘前,來漢支援的首批軍隊醫務人員進入隔離病房,開始逐步接管已經住院治療的新冠肺炎患者。泰康同濟(武漢)醫院將陸續投入860張重症病床資源,軍民融合,同舟共濟,打贏人民防疫攻堅戰。
  • 武漢防控一線醫生被打:防護服護目鏡被打碎,仍不後悔一切付出
    一位68歲因肺炎去世老人的女婿情緒激動,抓扯並毆打醫生頭部和頸部,醫生的口罩、防護服被扯壞,這其中最嚴重的就是多處外傷、防護服護目鏡都被打碎的隔離病房一線醫生高威。「現在疫情緊張,大家的關注點不應該是我,而是如何讓患者在生死攸關的時候信任醫生。」 在輿論呼籲嚴懲傷醫的同時,武漢市四院心胸外科醫生高威告訴健康時報記者。
  • 媒體不死!武漢一線記者口述實錄-虎嗅網
    慢慢直到有死亡的案例出現,開始封城,市面就逐漸蕭條起來。我在醫院採訪了一天,包括武漢中心醫院後湖院區和金銀潭醫院。見到門診大廳裡都是排隊打針的病人,掛呼吸科的號就需要排5、6個小時。由於缺乏試劑盒,很多人病情不能診斷出來,醫生也無能為力。
  • 新冠肺炎患者口述:靠安眠藥睡覺、缺氧、呼吸困難... 但我們最後都...
    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找到幾位治癒者,聽他們講述從發病到恢復,從不自知到心生恐懼再到坦然面對的心路歷程。希望通過他們的講述,能給予堅持者們更多信心,他們都說,面對病毒,意志和信心很要緊;我們也希望透過他們的故事,讓大家看到處於疫情中心的武漢,醫療秩序從初期的混亂到目前的井然有序。一切都在變好,疫情終會過去。
  • 直擊武漢一線醫院影像科,10倍於日常工作量背後,誰在默默支撐?
    在這一串數字背後,也隱藏著無數湖北影像科醫生的艱辛付出。奮戰在湖北武漢一線的影像科醫生目前的狀態如何?近日,動脈網記者採訪了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簡稱:武漢同濟醫院)影像科主任夏黎明教授。「現在的情況已經比除夕時好了很多。至少醫生的工作時間開始規律起來。」
  • 一名白衣天使的「逆行」衝鋒——記泰康同濟醫院感染十三科醫生石蕊
    3月30日,泰康同濟醫院感染十三科醫生石蕊(右三)與科室同事分析患者胸部CT影像,評估病情好轉情況。新華社發(臧洪新 攝)新華社武漢3月30日電 題:一名白衣天使的「逆行」衝鋒——記泰康同濟醫院感染十三科醫生石蕊劉新、李樂、王岸目送10餘名患者康復出院,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石蕊感覺多日的疲憊一掃而空,連步子都輕快了不少。
  • 泰康同濟(武漢)醫院在戰地中揭牌
    2月14日下午3時08分許,泰康同濟(武漢)醫院在抗疫戰地一線正式揭牌。而在十幾分鐘前,來漢支援的首批軍隊醫務人員進入隔離病房,開始逐步接管已經住院治療的新冠肺炎患者。泰康同濟(武漢)醫院將陸續投入860張重症病床資源,軍民融合,同舟共濟,打贏人民防疫攻堅戰。
  • 武漢泰康同濟醫院:她是抗疫一線「雪天使」
    抗疫一線"雪天使"——記武漢泰康同濟醫院感染十七科護士吳雪吳雪,一個80後女生,卻是個有著16年軍齡的「老兵」。2月13日,作為第二批抽組的醫療隊員奉命集結抵達武漢,吳雪成為武漢泰康同濟醫院感染十七科護士。
  • 泰康同濟(武漢)醫院:為保衛武漢,我們打好遭遇戰
    泰康同濟(武漢)醫院醫療副院長柯賢軍表示。泰康同濟團最開始的計劃是組建醫療突擊隊,到其他醫院去支援。「去年12月底到今年一月初的時候,我們醫院就按照總部的要求,組建了一支30名醫生和100名護士組成的突擊隊,在內部做了反覆的演練。」同時,泰康同濟團隊也積極向武漢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揮部請纓,「希望能夠出徵,把我們的隊伍派去支援其他醫療機構。
  • 新冠肺炎患者口述:建立信心、別想太多、加強營養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找到幾位治癒者,聽他們講述從發病到恢復,從不自知到心生恐懼再到坦然面對的心路歷程。希望通過他們的講述,能給予堅持者們更多信心,他們都說,面對病毒,意志和信心很要緊;我們也希望透過他們的故事,讓大家看到處於疫情中心的武漢,醫療秩序從初期的混亂到目前的井然有序。一切都在變好,疫情終會過去。
  • 一線抗疫群英譜丨武漢泰康同濟醫院放射診斷科主任蔣銳
    一線抗疫群英譜丨武漢泰康同濟醫院放射診斷科主任蔣銳來源:解放軍報作者:高立英 劉一波  李曉龍責任編輯:李晶2020-03-24 10:00 「銳」不可當——記武漢泰康同濟醫院放射診斷科主任蔣銳
  • 勇往直前 守護生命:記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尖刀...
    (一線抗疫群英譜)勇往直前 守護生命——記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尖刀連」抗疫期間,同濟醫院主動改造兩個院區,收治了3300多名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患者,成為武漢集中收治重症患者最多的定點醫院。在救治患者過程中,同濟醫院與40支援鄂醫療隊、5000餘名醫務人員一起,組建了插管、護心、中醫藥、康復等8支小分隊,被形象地稱為重症患者救治的「尖刀連」——以「關口前移、多學科合作、精準管理」的科學救治理念,為提高重症患者救治率作出了突出貢獻。
  • 湘雅二醫院援武漢同濟中法院區醫療隊抗疫工作圓滿收官!
    3月28日,經過團隊的精心治療,一對新冠肺炎夫妻雙雙順利出院,至此,武漢同濟醫院中法院區B8西區,實現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清零」,標誌著湘雅二醫院第三批援鄂國家醫療隊,圓滿完成救治任務,順利收官!自2月8日,130名醫務人員從湘雅二醫院出徵武漢,2月10日凌晨整建制接管同濟中法新城院區B8西區病房,經過50天夜以繼日的奮戰, 30名醫生與100名護理人員一道,形成以重症救治為主線,涵蓋醫務管理、各專科ICU、感染、呼吸、麻醉、中醫等的多學科協作力量,共收治76名重症/危重症患者,轉出4人,出院72人,治癒率達94.7%,實現病區患者零死亡、隊員零感染、出院患者零回頭,完成重症患者救治
  • 武漢泰康同濟醫院為奮戰在「抗疫」臨床一線的女性醫護人員送上...
    武漢泰康同濟醫院為奮戰在「抗疫」臨床一線的女性醫護人員送上節日祝福解放軍報記者王傳順 通訊員羅楊 賴曉鳳攝影報導重症二科宋勇主任給女同事們送上自己手工製作的塑料花。3月8日,武漢泰康同濟醫院為奮戰在「抗疫」臨床一線的女性醫護人員送上節日祝福,各科室的男同事們也為她們精心準備了「戰地禮物」。在重症二科、感染八科,男醫生們化身「巧匠」,利用吸管、塑膠袋等物品為女同事精心製作了塑料花,還在橘子上畫上可愛的笑臉,準備了各式各樣的巧克力糖果,給女同胞們送去祝福,三月份過生日的同志們也在一線度過了一個短暫而獨特的集體抗「疫」生日。
  • 「焦點訪談」武漢一線醫護人員 哪有什麼白衣天使 就是一群換了...
    在武漢同濟醫院,這些天,醫護人員在人手相當緊張的情況下,每天超負荷工作,頂著難以想像的巨大壓力,爭分奪秒與疾病賽跑。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的隔離病房收治了十多名疑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患者,他們的生活起居全部由醫護人員照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