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新個稅稅率表:最全個人及企業所得稅、勞務報酬稅率表

2020-12-20 至誠財經網
  至誠網(www.zhicheng.com)10月26日訊

  新個稅法於2019年1月1日起施行,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最新起徵點和稅率。

  新個稅法規定,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納稅人的工資、薪金所得,先行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以及專項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依照個人所得稅稅率表(綜合所得適用)按月換算後計算繳納稅款,並不再扣除附加減除費用。

  個人所得稅的稅率:

  (一)綜合所得,適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稅率表附後);

  (二)經營所得,適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稅率表附後);

  (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

  個人稅率表

  註:本表所稱全年應納稅所得額是指依照本法第六條的規定,居民個人取得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餘額。

  2、非居民個人取得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依照本表按月換算後計算應納稅額。個人所得稅稅率表二(經營所得適用)

  註:本表所稱全年應納稅所得額是指依照本法第六條的規定,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後的餘額。

  企業稅率表

  註:1、本表所列含稅級距與不含稅級距,均為按照稅法規定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後的所得額;

  2、含稅級距適用於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由納稅人負擔稅款的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不含稅級距適用於由他人(單位)代付稅款的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

相關推薦

2020年上海樓市最新消息 1735萬起豪宅大排長龍

深圳放寬落戶條件 深圳將迎來新一輪發展窗口期?

2020年北京樓市最新消息 北京樓市成交量逐漸恢復

相關焦點

  • 勞務報酬個稅稅率表 2020勞務報酬個稅計算公式
    勞務報酬個稅計算公式一覽 2020年勞務報酬個人所得稅稅率表  勞務報酬所得與工薪報酬所得採取的稅率計算是不同的,而且勞務報酬所得是不存在勞動關係的,對此勞務報酬所得的稅率要比工薪所得要高的多。
  • 最新《個稅稅率對照表》來了!
    2021年度個稅專項附加扣除等你來確認!這些天你一定在關心自己的年終獎、工資薪金以及勞務報酬等所得的個人所得稅怎樣扣繳!!! 還有哪些收入應繳個稅?怎麼彙算?
  • 收藏|最全個稅稅率表及預扣率表來了!
    今天,為您了整理好最全個稅稅率表及預扣率表,快快收藏備用吧↓↓↓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一)工資、薪金所得;(二)勞務報酬所得;(三)稿酬所得;(四)
  • 2019個人所得稅稅率表 個稅起徵點5000稅率計算公式
    綜投網(www.zt5.com)1月9日訊  新個稅起徵點每月5000元,每年6萬元,維持了從3500元/月上調至6000元/月的草案。很多人關心的應該是相比之前,我們每月能少交多少稅。  2019新個稅稅率表一覽
  • 2019最新增值稅稅率表+新個稅稅率表!列印出來隨時看!
    導語2019最新增值稅稅率表+新個稅稅率表!!列印出來隨時看!2019最新增值稅稅率表新個稅最全稅率表一、2019新個稅最全稅率表1、個人所得稅有稅率和預扣率兩種計算比率。6、預扣率表一和綜合所得稅率表的數字是一樣的,它適用居民工資薪金的預扣預繳。預扣率表二和舊個人所得稅法下的勞務報酬稅率的數字是一樣的,它適用居民個人勞務報酬所得預扣預繳適用。20%的預扣率適用居民個人的稿酬所得和特許權使用費所得。7、保險營銷員、證券經紀人佣金收入比較特殊,它雖然屬於勞務報酬,但在預扣的時候適用的是工資薪金的預扣率表一。
  • 2020稅率計算公式是什麼 勞務報酬個稅怎麼計算
    2020稅率計算公式是什麼?勞務報酬個稅怎麼計算?接下來跟小編去看看吧!個稅計算公式(1) 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且獲取獎金當月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高於(或等於)稅法規定的費用扣除額的。計算公式: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個人當月取得的全年一次性獎金×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 個稅調整最新消息2018:個稅計算方法 個稅稅率表最新
    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2018  徵繳個人所得稅的計算方法,個人所得稅費用扣除標準原來是3500,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27日再次審議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草案維持一審時「綜合所得(包括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減除費用標準從3500元提高至5000元」的規定,同時個人所得稅稅率及級數保持不變,擴大3%、10%、20%三檔低稅率的級距
  • 最全個稅稅率表及預扣率表
    2020年已近尾聲,不少小夥伴開始關注自己的年終獎、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等所得的個人所得稅彙算問題。接下來了解一下中國稅務報關於最全個稅稅率表及預扣率表,快快收藏備用吧
  • 個人所得稅稅率表怎麼看_2018個稅稅率表解讀
    個人所得稅稅率表怎麼看_2018個稅稅率表解讀 2018-07-15 16:14:30| 來源:網絡
  • 最新最全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印花稅、個稅稅率表!收藏
    2020年最新的增稅、印花稅、 個稅、企業所得稅稅率大全! 財務人必備資料,小編都給大家整理好了, 趕緊收藏學習起來。財務工作中,你是否遇到焦頭爛額不知如何解決的問題呢?新 增 值 稅 稅 率 表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銷售貨物或者加工、修理修配勞務(以下簡稱勞務),銷售服務、無形資產
  • 收藏,最全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稅率表
    稅收政策會根據市場情況進行變動,所以企業需要時刻關注著政策的變化。免得企業不僅要多繳費納稅,還會因為漏繳稅務被稅務機關記上一筆。11月的政策大變化,最新最全的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稅率表小雲都總結全了,建議收藏保存學習。
  • 2019年企業所得稅、增值稅、個人所得稅稅率表大全
    2、優惠青睞企業,小微企業企業所得稅適用20%稅率:對年應納稅所得額低於100萬元(含100萬元)的小型微利企業,其所得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對年應納稅所得額超過100萬元但不超過300萬元的部分,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
  • 查找個稅稅率表,收藏這篇就夠了!
    個人所得稅改革後,個稅的計算方式有了很大的變化,綜合所得也引入了預扣預繳的概念,面對種類繁多的個稅項目和眼花繚亂的稅率,你是否也經常在「翻書「和「百度「中來回切換,今天,整理了相關個稅稅率表,希望能幫助你節約一丟時間~ 一、綜合所得稅率
  • 最新個人所得稅稅率表2019(個稅起徵點是多少)
    2018年10月1日起個稅起徵點是5000,那麼個人所得稅的稅率是怎樣呢?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又是什麼?最新個人所得稅相比較之前的,又有哪些方面做了修改?小編為您介紹最新個人所得稅稅率表2019。稅率表一:工資、薪金所得適用個人所得稅累進稅率表級數全月應納稅所得額稅率(%)新速算扣除數舊稅率表新稅率表1不超過1500元的不超過
  • 2020年最新最全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個稅稅率表!
    2020年最新的增值稅、印花稅、個稅、企業所得稅稅率大全!趕緊收藏學習起來。012020最新增值稅稅率表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銷售貨物或者加工、修理修配勞務(以下簡稱勞務),銷售服務、無形資產、不動產以及進口貨物的單位和個人,為增值稅的納稅人,應當依照本條例繳納增值稅。
  • 個稅稅率表2019 2019年個稅徵收稅率表
    綜投網(www.zt5.com)6月24日訊  一、個稅起徵點5000  個稅起徵點已從2018年10月1日開始,由3500元調整為5000元,而且全國統一為5000元。  二、新版個稅稅率表(綜合所得適用,個稅起徵點5000元)
  • 2018個人所得稅稅率表最新完整版 個稅稅率及起徵點
    本文整理了目前常用個人所得稅稅率表,專供您收藏備用~,避免需要用到個人所得稅稅率表的時候,怎麼也找不到的麻煩。2018個稅起徵點最新消息:  2018個稅起徵點上調至5千元 最新個人所得稅調整時間  個稅起徵點預期提至5000 個人所得稅如何計算  一工資、薪金所得(目前採用此表計算方法)
  • 2018個人所得稅稅率表新舊錶對比
    個稅稅率表對比:修訂前(左)和修訂後(右)個稅稅率表  新個稅稅率表:  注2:非居民個人取得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依照本表按月換算後計算應納稅額。  本表為務報酬所得適用。
  • 2019個稅稅率表及速算扣除數 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器2019
    2019個稅稅率表及速算扣除數。個人所得稅法已經公布2019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2018年四季度實行了過渡政策。 2.個稅稅率特點的分類 根據新個稅的計算方式,將個稅分為三類: (1)綜合所得:具體包括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四個項目所得。 (2)經營所得:將經營所得一項實行單獨的計算。
  • 最新個稅稅率表2018 個體戶經營收入所得稅稅率表
    個體戶經營收入個稅計算公式及2018最新個體戶經營收入所得稅稅率表查詢。  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包括四個方面:  2.個人經政府有關部門批准,取得營業執照,從事辦學、醫療、諮詢以及其他有償服務活動取得的所得。  3.其他個人從事個體工商業生產、經營取得的所得,既個人臨時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取得的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