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神創論到轉基因,生物學進化史

2020-12-15 極客科技宅

神用五天時間造了天地萬物後,第六天創造了人,然後第七天就去休息了,所以禮拜天不是用來休息,是用來給神做禮拜的,這就是禮拜天的由來。

神造萬物

我們常說的達爾文進化論其實是從拉馬克進化論發展來的。法國生物學家拉馬克在19世紀初期,繼承和發展了前人生物質進化的思想,第一個系統地提出了生物進化的理論。在1809年寫的《動物學哲學》一書中,拉馬克把脊椎動物分做4個綱,就是魚類、爬蟲類、鳥類和哺乳動物類,並認為這是動物從簡單的單細胞機體過渡到人類的進化次序。

拉馬克有兩個著名的原則,一個是用進廢退;一個是獲得性遺傳。用進廢退指經常使用的器官就發達,不用會退化,比如長頸鹿的長脖子就是它經常吃高處的樹葉的結果。獲得性遺傳指後天獲得的新性狀有可能遺傳下去,如脖子長的長頸鹿,其後代的脖子一般也長。生物的進化是有既定的方向和路線的,一種內在的「意志力量」驅動著生物由低的等級向較高的等級發展變化。

拉馬克

華萊士是英國博學家,曾經先後赴亞馬孫流域考察探險 4 年,在馬來群島觀察收集資料長達7年。1856年,華萊士在《博物學記錄》發表論文,初步表達了自己進化論的觀點。

當時達爾文正在寫那種著名的《物種起源》,因為礙於宗教壓力,遲遲不敢發表。華萊士在發表論文以前,將自己的手稿寄給了達爾文 ,請達爾文審核一下。達爾文看到稿子,震驚他們的觀點如此巧合。而華萊士既然把研究成果給了自己,自己再發表同樣的結論,別人很難理解。他甚至想燒掉手稿以防止人家說自己抄襲。

最終,在植物學家胡克建議下,二人決定達爾文跟華萊士聯合署名發表論文。華萊士表示能與達爾文一起發表論文是他的榮幸。1858年7月1日,倫敦林奈學會發布了由達爾文和華萊士關於物種起源的論文。新的自然選擇學說,進化是隨機而沒有方向的,後代無法繼承父母進化的方向。同一種群中的個體存在著各個方向的變異,只有適應環境的後代能存活下來,並繁殖後代,不具有有利變異的個體就被淘汰。

1859年11月24日,經過了十幾年的刻苦研究,達爾文的《物種起源》這部帶有科普性質的著作在倫敦出版。12年後,達爾文出版了他的另一本著作《人類的由來以及性選擇》,達爾文在書中提出,生物的演化除了自然選擇,還有另外一種演化機制,那就是性選擇。對於某些物種來說,雌性會演化出一種對美的偏好,達爾文把它叫做「審美品位」(aesthetic sense),符合這種審美品味的雄性就會求偶成功。華萊士對達爾文的性選擇學說持否定態度,認為性選擇也是自然選擇的一種,雌性的選擇的基於更好的基因。雄性擁有某些對生存不利而且華而不實的累贅特徵,反而證明其生命力更強,而非擬人化的美。

華萊士與達爾文

現在人們發現自然選擇只是生物進化的一部分,而且生物除了利己的基因,還有利他基因。生物界甚至進化出了社會性動物,比如蜜蜂、螞蟻等。生物的優勝劣汰不止是基於個體,而是基於群體和DNA。

十九世紀末,魏斯曼(A.Weismann)依據現代的遺傳學對有關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進行了補充和修正,對拉馬克的獲得性遺傳進行了徹底的否定,發展出現代的自然選擇學說,後人稱其為新達爾文主義,

奧地利生物學家在1856-1864年期間提出基因分離定律,基因自由組合定律。20世紀初,孟德爾遺傳規律被重新發現後,美國的生物學家與遺傳學家摩爾根Thomas Hunt Morgan於1909年發現基因的連鎖和交換定律,被後人稱作遺傳學三大基本定律。

孟德爾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群體遺體學家又把「粒子遺傳」理論與生物統計學結合,重新解釋了「自然選擇」,並且對有關的概念作了相應的修正。

而現代以分子遺傳學為基礎的遺傳工程,人類以基因拼接和DNA重組的方式,可以對基因進行編輯,將想要的基因複製、轉錄到想要的生物體內,稱作轉基因技術。

現在很多人不相信進化論,卻偏偏對轉基因存在巨大的恐懼。 「人往往只願意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東西,而不在乎真相」。

相關焦點

  • 生命起源:達爾文進化論的主要質疑及解惑
    進化論(theory of evolution),並非什麼演化都是進化,進化論,是以史為鑑,要找出生命生存規律和發展方向的系統性的科學理論,是對物種起源和發展的一種科學證明。目前對進化論的質疑,多數來自神創論,根據質疑類型可劃分為5大類。1、針對理論地位的質疑:進化論僅是個猜想。——進化論是對生物多樣性的解釋,有大量的事實依據來支撐,是科學理論。
  • 爭議起焦點:什麼樣的科學家在反對"進化論"?
    在幾千名美國科學院院士中出一個反對進化論的人並不令人太驚訝(調查表明還有大約百分之七的美國科學院院士信神呢),何況這個科學院院士斯蓋爾(Philip Skell)是個化學家,他對生物學問題的看法並不具有專業性、權威性。事實上在這個名單上簽名的人大部分都沒有生物學方面的學位,更不是生物學家,他們對生物學問題有什麼發言權?
  • 《食物進化》探討轉基因話題
    新京報訊 (記者嶽清秀)近日,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指導,食品營養與科學傳播聯盟舉辦《食物進化》觀影暨轉基因科普交流會。專家強調,科學傳播最重要的是把客觀事實傳遞給公眾。《食物進化》是一部探討轉基因話題的紀錄片,2017年在北美上映。
  • 人類起源終極揭秘(上):進化論和神創論為什麼都錯了
    本號在曾經發表的文章《人生一世應該明白的三個問題(之一)》一文中,初步介紹了進化論與神創論的兩種人類起源觀點,以及在這兩種簡單鮮明觀點之外的「騎牆式」的觀點。詳細內容請回頭去參看該期內容,我們就不在這裡複述了,我們現在的任務,是從新的其它的角度,來看一看進化論與神化論分別錯在了哪裡。
  • 達爾文記錄進化論的兩本筆記失竊,內含著名的生命之樹素描
    生命之樹素描 圖書館在今天(11月24日)報導了筆記本丟失的消息,這一天被稱為「進化日」,也是達爾文出版開創性著作《物種起源》的第167周年紀念日。這些筆記被稱為達爾文的「進化筆記」,因為這是他第一次寫下物種如何從早期進化到後期的理論的地方,這一理論後來被稱為達爾文的進化論。 根據劍橋大學圖書館的記載,另一本筆記本裡有達爾文關於他的進化論的筆記,包括地理分布、人類起源和按祖先分類等。
  • 達爾文進化論錯誤?人類的源頭究竟是什麼!
    達爾文的進化論被認為是近代史上最偉大的發現,學過一點生物的人,想必對達爾文並不陌生,就連我這樣的生物白痴都還依稀的記得「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那隨著歷史的發展,人類進化論的祖師爺達爾文提出的進化論是不是就完全是對的呢?
  • 抗日神劇「進化史」:從血和淚,到髮膠偶像劇
    ,神怪劇卻一定選擇劉仕裕。」,從該劇開始,它幾乎主宰了所有和抗日劇相關的話題,於是很多從業者瞅準時機,緊鑼密鼓的密集籌拍各種抗日神劇,基本上今天網絡上有關抗日神劇的梗,全部出自2012年和2013年。《向著炮火前進》吳奇隆打扮前衛從《神槍》裡科幻般的「槍鬥術」,到《箭在弦上》女弓箭手受辱後,小宇宙自動提褲射死偽軍,抗日神劇的走向開始有了微妙的變化:早期總還算是血和淚的較量
  • 進化論只是達爾文理論?它何以被廣泛接受?談談進化論的歷史
    但在公元17世紀,隨著近代科學的逐漸興起,近代的學者開始嘗試用自然法則來解釋世界的各種現象,近代生物學也逐漸開始興起。英國博物學家約翰·雷首先提出了「物種」(species)這個概念。他認為每個物種都有一些特徵是代代相傳的。到公元1735年,瑞典博物學家卡爾·林奈又創立了生物分類學,確認了不同物種之間具有相互關聯,而所有物種之間的關聯構成了整個生物體系。而在當時,他就把人類和猿類合併分成了靈長目。
  • 達爾文並不是第一個提出進化論的人,但他是集大成者
    站在人類歷史最遠端的是石器時代的人們,人類是大自然的兒女,是自然界幾十億年進化的產物,對這一長期的人類演化過程,很長時間裡的人們都沒有體會到,人類真正認識到這一點才不過一百多年。在此之前,人們只能把人類的起源歸結於某位全知,萬能的神。
  • 進化論被推翻了嗎?
    事實上,自 150 年前達爾文提出進化論以來,有無數考古發現和科學實驗都具有證偽進化論的潛力,但它們都沒能做到這一點。拿進化論做例子。曾經有個名叫 J.R.S. Haldane 的生物學家在被問到如何證偽進化論時,說了下面一句著名的話:「前寒武紀的化石兔子!」
  • 人們為什麼會相信進化論?
    達爾文與進化論一個半世紀前,進化論是作為特創論的對立面而出現的。進化論代替特創論對生物學、自然科學乃至人類思想是一次革命。在這之前,特創論佔統治地位。達爾文以後的進化論的發展包括:新拉馬克主義、新達爾文主義、綜合進化論、分子進化的中性學說、間斷平衡論等。如今的進化論已經不同達爾文時期的進化論了,經過一個半世紀的發展和完善,進化論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並成為了生物學領域的基石理論,是主流科學團體認可的主流科學理論。現代進化理論認為,生物進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變(達爾文時期還沒有基因這一概念),自然選擇決定了進化的方向。
  • 《為什麼要相信達爾文》進化論有個特點,大家都以為自己懂進化論
    這本書主要講的是:進化論破除了人類直覺所製造的一系列迷信,解釋了很多神創論解釋不了的現象,理解進化論會幫助人類更加了解自己。進化論和相對論一樣,都是科學領域裡少數幾個經久不衰的全民話題。用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雅克·莫諾的話來說,「進化論有個奇怪的特點,那就是每一個人都以為自己懂進化論」。這句話放在很多活躍在網際網路上的科學愛好者身上實在是再合適不過了。
  • 計算生物學:從「什麼是」到「什麼不是」
    作為計算生物學領域的著名期刊,《Plos Computational Biology》幾乎囊括了該領域的所有方向,總結該期刊的發展歷程也正好可以講述計算生物學領域的十年來的成就。  從「什麼是計算生物學」到「什麼不是計算生物學」  實際上計算生物學的起步很早,發展至今已經有了很多的分支和方向。
  • 海克爾胚胎重演律,進化論三大證據之一,生物學史上的世紀騙局!
    達爾文的進化論為我們揭開了生物是如何演變的,宇宙中最原始的存在,並不是具有精神的事物、靈或神,而是具有生能的物質。進化論已經成為了當代生物學的核心思想之一。胚胎重演律恩斯特·海克爾德國人,主要從事動物及其進化方面的研究,他曾說過一句名言:「個體發育重演系統發育」。在1866年出版的《有機體一般形態學》主要概括了他在19世紀50年代到60年代的理論成果,並在此提出了胚胎重演律(或稱生物發生律)。該理論可以說是站在各國此方面研究的大佬的肩膀上的集大成的智慧結晶。
  • 轉基因,讓人友盡
    轉基因就是這樣的話題。似乎每一個較大的群,對其都有水火不容的意見對立。「你們生物系的同學群,談起轉基因食品安全問題也爭吵嗎?」我好奇地問南京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董漢松。「生物學界不討論轉基因問題,因為這項技術根本沒有問題。轉基因農產品,生物學界也不認為會有問題。」董教授斬釘截鐵地回答。
  • 周忠和:你對進化論的誤解有多深?
    編者按:進化論經由嚴復的《天演論》傳入中國,其中「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深入人心。你所理解的進化論是什麼?優勝劣汰?用進廢退?從低級到高級?從簡單到複雜?但實際上,我們對進化論存在很多誤解。2002年《科學美國人》刊發了「15 Answers to Creationist Nonsence", 因為它是針對神創論,所以裡面涉及到對宗教一些思想的反擊。2008年《新科學家》雜誌有一篇「Evolution 24 Myths and Misconceptions」,選了24個神創與誤解。一般老百姓對進化論的誤區從哪來的呢?
  • 系統生物學介紹
    作為人類基因組計劃的發起人之一,美國科學家萊諾伊·胡德 (Leroy Hood) 也是組學 (omics) 生物技術開創者之一。在胡德看來,系統生物學的重新提出和人類基因組計劃有著密切的關係。正是在基因組學、蛋白質組學等新型大科學發展的基礎上,孕育了系統生物學的高通量生物技術和生物信息技術。反之,系統生物學的誕生進一步提升了後基因組時代的生命科學研究能力。
  • 美國轉基因食品佔世界三分之二,美國人是否都在吃轉基因食物?
    在美國超市裡逛,你會發現有很多的轉基因食物,多數轉基因食物吧它都會標註一個G MO,但是也有少部分的食品它不標,美國大多數人可以說天天都在吃轉基因食物,並且已經吃了好多年了,大概有十幾年了,目前美國產的一些食物裡面有很多都是轉基因的,比如說玉米超過百分之九十的玉米都是轉基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