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家長都應該知道的事情,早教|不要讓你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2020-09-03 適愛教育

早教重要嗎?到底該不該上早教?孩子太小有必要上早教嗎?

看著越來越多的孩子開始上早教,寶媽們開始恐慌:不去早教會不會輸在起跑線線上?去上早教,又覺得這麼小好像也學不到什麼,有必要嗎?

什麼是早教?

去,不去,去……只要是跟孩子有關的事情,就不是擲骰子可以決定的,一定要再三考慮,慎重抉擇。對於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知道早教是什麼:

顧名思義,早教就是早期教育。但早期教育並不是指學習知識,真正意義上的早教並不強調讓寶寶學會什麼,而是通過外部感官刺激促進寶寶大腦發育。而這個感官刺激,主要是通過運動、活動和遊戲來達成的。

早教是否能讓孩子更聰明?

很多家長認為早教就是通過早期學習提高寶寶的智商,讓寶寶變得更加聰明,還有些家長認為早教就是託管孩子的地方,會讓寶寶做一些簡單的遊戲。這些認知都十分片面,大部分家長對早教有兩個誤區:

誤區一:早教是教孩子各種知識、培養各項技能、不輸在起跑線上

早教不是教知識、技能,而是讓孩子全面發展;另一方面,早教甚至不是在教孩子,而是家長自己學習如何當父母,如何為孩子創造環境、提供資源、耐心陪伴、正確引導。

誤區二 :把早教等同於早教班

早教是一種理念,而不是一門學科。早教班則屬於商業運作,目前市場上的早教機構參差不齊。同時,需要早教,並不等於需要早教班,就像學好英語,並非一定要去英語培訓機構。


早教對孩子有什麼好處?

不難發現,我們一直在說的不是「有沒有必要上早教班」,而是「有沒有必要早教」。客觀地說,不一定非要上早教班,但早教非常必要。

那麼,早教對孩子的成長發展有什麼幫助呢?

社交啟蒙。提供一個好環境,讓孩子呆在小朋友多的地方感覺是舒服的,並且能逐步克服分離焦慮,能在一定時間裡脫離父母的陪伴;同時結交到同齡夥伴,相互交流,慢慢具備能力去應對一些小型社交衝突。

親子關係更融洽。很多早教課程都是需要父母參與的,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在遊戲中正確引導和陪伴孩子,一起享受高質量的親子時光,會讓孩子的成長更有安全感,親子關係也會變得更融洽。

學習能力更強。早期教育的核心在於提供一個教育營養豐富的環境,幫助孩子的大腦發育和人格成長進行「激活」,讓八大智能得到協調發展,從而為以後的學習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早教一定要去早教中心嗎?

接觸同齡小夥伴一定要上早教嗎?也不一定。去不去早教中心,沒有唯一的答案。

如果父母都是雙職工,平時都是老人看孩子,活動範圍小,接觸不到很多人的情況下,去早教中心鍛鍊一下勇氣、結交幾個朋友、學習一些小常識也是很好的。

對於那些有充足的時間能給孩子高質量陪伴的父母來說,如果能放下手機,把空閒時間放在學習育兒知識上,完善自己的育兒體系,在家陪孩子早教啟蒙也是一樣有用的。

最後我想說,再好的早教中心,給孩子的也只是一顆火苗,如果不善於利用,很快就會熄滅。但如果父母願意把它植入家庭,通過家園共育去點燃孩子心裡的那把火,這才是真正的早教。

對此你怎麼看,歡迎評論私信點讚關注!

適愛教育:致力於為0-6歲的兒童及其家庭提供「一站式」育兒解決方案。最新推出媽媽客廳創業項目「娃娃家」,歡迎勾搭!

相關焦點

  •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其實人生是一場馬拉松
    不知道什麼人,什麼時候,提出了一條並沒有什麼理論依據的觀點: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自從有了這條線,多少家長奔波這、焦慮著;多少孩子負重前行,挑起了與年齡不相符的重擔。可這條起跑線到底在哪裡,誰也不知道。
  • 對「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種說法,你怎麼看?
    對「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種說法,你怎麼看?對於這種說法,你怎麼看?參考答案: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對於孩子的教育不可滯後於自身發展。但這不等同於過早地為孩子報各種興趣班、幼兒園小學化。這種行為背離了早期教育的目的,暴露出我國早期教育的功利和浮躁,引發我們對這種說法的深刻反思。首先,「起跑」很重要,但是不應該過分重視起跑線的輸贏。
  • 「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什麼才是孩子人生真正的起跑線?
    因為很多時候,父母都聽過,「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個響亮的「教育理念」,而且也正在努力「實踐」這個所謂的「教育理念」。 家長千萬不要把孩子的童年變成一場又一場的「競技比賽」,否則只會讓孩子苦不堪言,所以不要讓孩子在「東奔西跑」中錯過了美好的童年。 記得曾經有一位準媽媽說:「我和老公已經做好了,孩子出生後的教育計劃,希望寶寶一出生就能接受最好的教育,萬萬不能讓孩子輸在人生的起跑線上。」
  • 晨語|不要讓你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轉發分享給更多的朋友!今日關鍵詞:起跑線。也不知道從猴年馬月開始,出現了一句話:不要讓你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話真的害人啊!不知道害了多少孩子和家庭。我從事心理工作十幾年真的發現這句話其實只說了一半,後面半句應該是如果不輸在起跑線,那麼很快就會死在跑道上。人生哪裡有什麼起跑線,每個個體都是有差異的,全世界的小孩一起學數學,難道個個都能成為數學家嗎?
  • 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早教不是"早教",家長這樣早教"白費了"
    有的寶媽說自己的孩子:&34;有的甚至說:&34;而有的寶媽也說:&34;天下父母心都一樣,我們明白孩子從娘胎裡一生下來就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我們想讓孩子早早開始學習一些東西早早進步,不至於入學後落後,這是我們家長所期望的。
  •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家長不知道這句話能造成孩子的影響
    父母一定聽說過這樣一句話: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很多的家庭都在遵循這個道理,就害怕自己的孩子完了什麼都學不會,早因此各種的輔導班一起上。很多的地方也經常喜歡報導一些「天才」兒童,3歲背誦唐詩三百首,4歲背誦圓周率,8歲學完小學的全部課程……但是深究的話,這種事情真的很好嗎?「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就是孩子最常說的一句話。
  •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你的孩子已經輸在了起跑線上
    閱讀前請點擊「關注」,麥子與你分享職場乾貨,你我共同成長。作者:積極的麥子經常會聽到許多家長,包括老師們總是口口聲聲說:「我們不能讓孩子輸在去跑線上。」然後,為了不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許多家長就會瘋狂地給自己的孩子報各種補習班,興趣班,生怕自己的孩子落後。到最後,搞得孩子對學習產生了極大地厭惡和排斥。最令人意外的是,絕大多數孩子長大之後,並沒有延續這些興趣,或是養成愛學習的習慣。如果你對此抱有懷疑的態度,你可以回想一下你周圍的朋友。
  • 4歲孩子11個早教培訓班,「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已成為魔咒
    最近某社交平臺#早教班到底有沒有必要#上了熱搜,這個問題也成了眾多家長關注的熱點  「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話背後,是新手爸媽們為孩子早教操碎了的心。「我也見過有家長什麼課都沒給孩子報,但是各人有各人的風格吧。我們希望儘可能地開發孩子的各方面能力,比如到了認識顏色的年齡,就要去上相應的繪畫課,過了這個階段再上就沒有意義了。」  談及接下來給孩子們的規劃,張慧顯得更加焦慮,原因是身邊不斷出現學習進度更快的孩子,而有些家長甚至把教育計劃安排到了十年後。「拿彈鋼琴舉例,都說現在條件好了,培養出一個『郎朗』更容易。
  • 2014高考作文真題預測(85):「輸在起跑線上」
    「輸在起跑線上」是所有家長最擔心的事情。在早教專家面向家長們侃侃而談的課堂上,在街頭髮放的各種培訓班的宣傳頁上,在電視、廣播裡專門給孩子們「健腦」、「增智」的保健品廣告中,所有的轟炸性信息都在宣揚這樣的理念:如果不在0到6歲時抓緊時間開發智力,如果不在上學之前就初步掌握心算和外語,如果不用古典音樂天天撫摩孩子的耳朵,孩子就不能成為聰明快樂、大有前途的「花骨朵」。
  • 「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你知道怎樣才是「贏在起跑線」嗎?
    「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然而你真的知道,怎樣才是「贏在起跑線」嗎?「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是在中國家長群體中很盛行的說法,由此也引發了街頭巷尾各種學前班、興趣班、神童課、小天才培訓等等的大行其道。
  • 蒙特梭利:0-6歲時早期教育的關鍵期,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不僅在我國,在世界各地都有很多蒙特梭利的早教機構,有些是早教班、有些是幼兒園,可以說是家長們都非常認可蒙特梭利教育法。而蒙特梭利也曾指出:0-6歲是孩子早期教育的關鍵期,此時孩子對於各方面的吸收能力都要遠超6歲之後,因此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家長們一定要為孩子抓住這個使其,好好培養孩子,使孩子變得更加優秀。
  • 什麼叫「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原來是這樣
    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話沒什麼錯,只是很多人理解錯了首先要明白起跑線在哪?終點也就是人去世的那一瞬間,從出生到死亡的這段過程才是孩子要跑完的全程但很多家長很迷茫,以一種急躁或者說是焦躁的心態,覺得別人孩子學會了音樂、英語、奧數、自己的孩子也必須學會,不然就輸在了起跑線上其實這種想法大錯特錯,孩子的天賦是否在那塊,你孩子明明能代表中國在世界盃奪冠,但你非要把他困在奧數班裡,孩子學不好最後再來一句
  •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是教育的一個偽命題
    、「學而優則仕」都只是片面強調書面知識和「入仕」的重要性。所以,中國家長眼中的教育就是學業水平的出類拔萃,充其量拓展到音樂、美術等技能的獲得,關於道德品質修養的教育卻被廣泛忽略,生活能力的養成教育更是無人問津。這些觀念自然催生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的中國式教育的「金科玉律」。
  • 不能輸在起跑線的孩子和焦慮的家長,早教的「坑」到底入不入?
    當老師以後,我被問到最多的問題不是孩子如何才能學習更好,而是早教到底報不報?由此可見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的思想深入人心,家長們的焦慮也可見一斑。我覺得可以從這幾個方面思考: 一 、早教的性價比問題 如果你用理智的經濟思維來考慮早教的性價比問題,那我的建議還是不要報,早教一節課的價格大概在100-300之間,我算了一下,課時費比小學老師的高多了,這樣一節課下來,你想你的孩子能收穫多少?
  • 培養孩子,是贏在起跑線?還是不要輸在心態上?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成了時下很多父母奉承的名言,孩子呱呱落地時起,就為孩子籌劃了很多的教育計劃,如早教,學習各種技能,唱歌,跳舞,等等,無不想把孩子培養成才子才女,千方百計的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只是,當老師和家長几乎把全部的心力都放在孩子身上,為什麼還是不能培養出令人滿意的有用之才呢?
  • 德國家長故意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中德「學前教育」差別在哪裡?
    文 | 朗朗育兒課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現在的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比別人的孩子更加的優秀,能夠領先別人的孩子,不想讓自己的孩子輸在成長的起始線上,這是普遍中國家長的教育方式。
  • 心理學:輸在起跑線上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
    我時常感嘆現在的孩子都好辛苦。孩子還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就要接受胎教,出生後父母就開始為孩子謀劃將來。父母是最捨得為孩子花錢的,都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所以胎教,早教,興趣班,輔導班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湧現,父母們也爭先恐後地將孩子推上這艘時代的巨輪,我想應該是有些許無奈吧,但是似乎我們面對這飛速旋轉的時代齒輪已經無能為力了。 我應該算是那個輸在起跑線上的孩子,作為第一批90後,我沒有上過幼兒園,只上過學前班,6歲之前我不識字,算是跟著爺爺奶奶在鄉間「野」大的。臨上學前班的前幾日,當過民辦小學老師的父親才開始教我識字。
  • 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早教有必要嗎?聽聽過來人的看法
    導語:現在關於孩子的教育問題,越來越多的備受家長的關注。我作為一個新手寶媽,剛開始也有過這樣的疑惑,到底要不要讓孩子上早教?早教真的有用嗎?起初我也只是跟風,給孩子報了一個早教全程班。其實,心裡並沒有抱有多大的希望,但是後來發現孩子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讓我覺得早教還是有必要的。接下來,我便分享一下個人對於育兒方面的經驗,以供其他新手寶媽參考,以免踩雷!
  • 「絕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說法對嗎?
    輕的父母非常重視孩子的智力發展,在「絕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口號號召下,全家人一起行動,進行著養龍育鳳工程。但是,最近全家人又為孩子的情況擔心了,因為孩子經常哭鬧,上課不敢舉手發言。做集體遊戲時不大膽。在一次課外興趣班上,別的家長誇果果聰明,媽媽很欣慰。可是有一天卻發生了一件事情讓果果媽媽無比尷尬。大家正圍坐一圈丟手絹,手絹剛停到果果手中,她就「哇」的一聲哭起來了。
  • 家長應該重視的教育問題:孩子應如何贏在起跑線上?
    孩子應如何贏在起跑線上?「不進一個好的小學、中學、大學是起跑線嗎?如果以此為基準,以學習數學、認字等技能培養的早教模式固然是最合適的。但是卻很少有家長反思,這種技能教育雖然或許能夠幫助孩子進入好的小學、中學甚至大學,但放在整個人生階段來說,學校階段的教育只是孩子人生的一小部分,學到知識固然重要,但如何適應社會、如何待人處事的人格養成,卻遠非學校教育能全部包含的。不同年齡段的孩子的訴求是不同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是許多家長奉若神明的信條。然而,很多父母容易忽略的一點是:什麼是「起跑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