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年最後一個月裡,
我們收到兩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可能是疫情的影響,
讓不少同學開始躊躇,開始擔心。
那今天,學長就和大家一起聊一聊,
同學們關注的這兩個問題吧
Q1. 留學生未來價值會不會暴跌?
第一,現在去國外留學的主要目的早就不再是所謂的淘金。
第二,留學生的價值並不是留學這個身份所賦予的。
留學相較於國內繼續深造,只是選擇了另一個環境去學習,另一種方式去生活,另一類人群去社交,所能帶給你的是不同的所見所聞所感。
當國內同學在國內美食的海洋胡吃海喝時,你可能正端著咖啡,享受著阿爾卑斯山的寧靜和高傲。當國內同學在KTV和迪廳瘋狂搖擺時,你可能正在羅浮宮了解人類歷史的瑰寶,僅此而已。
留學所帶來的更多的是閱歷,不同的視角,不同的朋友圈,不同的社會體制,而這些並不能直接轉化為價值。
人的價值,無論你身在國內還是國外,都是通過努力去創造,而努力的前提是機遇,是環境,前者需要等待,後者需要尋找。
二十年前,國外可以提供國內無法提供的機遇,於是去了國外的人都能獲得在國內得不到的成功,這就是所謂的淘金,所謂的留學生潛在價值。
而今天國內很多領域都能提供相同的條件和環境,在國內,只要你努力也能獲得同樣的成功,所以不是留學生的潛在價值跌了,而是國內的年輕一代的潛在價值上升了。
總結一點,只要你努力無論你是在國外還是國內都能獲得成功,成就自己的價值。
Q2. 2021年8月去德國,疫情還會不會那麼嚴重?
這件事情不好說,通過德國歐洲各國或者美國在這次疫情中的表現告訴我們科技再發達,所謂的社會再進步,最終決定國家興衰存亡的還是民意,民意是否有高度的一致性,對政府領導是否信任,能否將公共利益擺在個人前面。
事實證明,歐美社會高度尊重個人意見,導致每個人過度關注個人利益,個人利己主義慎行,人們並不關注疫情是否蔓延,醫院裡其他病人是否在生死邊緣徘徊。
相反,更會去捍衛個人的高度自由的權力,這一點上,出乎意料的高度一致,形成了強大的民意,以致某些政府不得不採取消極防疫,放棄封城,所謂全體免疫也最後淪為笑話。
因此,無法依靠全民自覺的方式,防控疫情,那政府和政客也只能寄希望於疫苗的問世了。
按照這段時間德國媒體有關疫苗的報導,如果德國疫苗接種計劃一切按計劃進行的話,可能在8月的時候疫情會有好轉,但要整體穩定估計需要等到明年大部分人都接種了疫苗後了。
最後,再和大家聊一個不那麼沉重的話題。
Q3. 德國留學需要取一個德語名嗎?
可以有一個德語名字,只是增加一點自我介紹的內容,但要相信德國人更寧願去記住你的中文名字。
因為很多東西都要符合邏輯,只有中文名字才能去匹配中國人面孔,中國人說德語的口音,中國人的文化背景,中國人的生活習慣。
就跟外國人在中國一樣,這麼多年來中國定居的眾多外國人當中,包括中超的各路大神和綜藝的很多藝人,可能唯一記住中文名字的只有大山。主要原因是他出了一張外國人的臉,其他方面都足以被認為成中國人。
所以除非你的思想和言行能做到像一個德國人一樣,沒必要去讓德國同學通過德語名字記住你。
當然在德國生活求學,一個德語名字確實有其必要性,不過只是為了茶餘飯後,個人興趣。
如果確實想取個好聽上口,特別且水平的名字,可以結合德語發音、德國歷史、德國名人等等去考究。
比如BORIS,這個名字德國人用的比較少,但一說起來德國人都知道,德國歷史上著名網球選手BORIS BECKER,用這個名字的話,即顯得你比較特別,讓德國人覺得你對德國歷史文化有所涉獵。
洪堡德語專注青少年德語培訓及德國留學一站式服務, 業務涵蓋德語培訓、德高銜接課程、德奧中學/大學留學項目、德奧遊學、網絡課堂等, 旨在為學員提供一站式終身學習服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