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我的來信,記得關注「洋小扇」公眾號哦
親愛的小夥伴,
見字如面。
德國疫情在得到控制的同時,也發生了好幾宗群體性的感染事件。由於我的生活發生了很多的變化,並沒有太多時間去關注疫情的新聞報導。
對的,我生活的最大變化,便是生了一個孩子。
今天,想跟你說說我在德國生孩子經歷過的順產,無痛分娩不成功後,再進行剖腹產的過程。
在沒有生孩子反應之前,我常常想像,我的生產過程會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呢?會痛不欲生?還是如母雞下蛋一般簡單?
自打懷孕以來,我就打算要順產,疫情爆發後,媽媽不能從中國來德國照顧我,就更加堅定了順產的決心,順產不僅對孩子好,產後修復也是比較快的。到了孕晚期,我能去散步就去散步,儘量多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從32周開始,B超結果就顯示胎兒的頭圍比較大,體重偏大兩周。這讓我不得不考慮是否選擇剖腹產。但德國的醫生在做檢查時,如果小孩的各種指數正常,即使孩子偏大,母親選擇順產,他們也會遵循患者的意願,嘗試各種方法進行順產,不到最後一步,不會建議患者走剖腹產這一條路。
對於德國人來說,順產是生孩子最好的方法。
上周五是我的預產期,因為胎兒偏大,婦科醫生給醫院的建議是到了預產期就給我催產。周五的檢查,做胎心監測時,出現明顯的宮縮現象,但卻不是規律的宮縮,醫院的醫生說我的宮口已經開了一指。我想著,既然已經宮口開了,我就先選擇不催產,讓寶寶順其自然地來到這個世界上,這是最好的選擇。
周五那天做完檢查回到家,分泌物不斷增加,紅色的分泌物越來越多,有時候也有一點點的血。但我又沒有出現明顯的宮縮現象,或者羊水破裂的現象,暫時覺得沒有去醫院的必要。到了晚上九十點,覺得分泌物越來越多,最終還是選擇了去醫院。
收拾好待產行李箱,往醫院奔去。但我還沒有進入生產進程,去醫院檢查時,Martin也不能進去醫院。
在深夜裡,我一個人去醫院的產房進行檢查。檢查的結果:我出現了宮縮現象,仍然不規律,宮口沒開(今天早上醫生不是還說宮口開了一指嗎?),但羊水破了一個小洞,我必須晚上留在醫院進行觀察。
於是,醫院便讓Martin幫我把行李箱送進來,在病房裡躺下時,已經一點多了。(由於疫情原因,在生孩子的時候,只能一個人陪產,平時在醫院裡探視,也只允許一個人探視。)
將近凌晨兩點多時,就開始出現隱約的疼痛,那種痛是可以承受的,我想著這就是宮縮吧,因為我之前從來沒有疼過,自己拿出手機計算宮縮時間。大概是3-5分鐘一次,凌晨三四點,痛得不行,就去產房找助產士,告訴她們我出現宮縮現象,而且有很多紅色分泌物。
助產士給我做了胎心監測,顯示有宮縮,但仍然不夠規律,又讓醫生給我看了B超,一切顯示正常,紅色的分泌物,只要不是鮮血,對他們來說,都是沒關係的,他們讓回去病房呆著,不到痛到承受不了的程度,不用再去產房找他們。
深夜裡,自己一個人在病房裡,默默地忍受著宮縮的疼痛。身邊一個人都沒有,真的是難受極了,偶爾痛起來的時候,真想大哭一場。(病房裡自然還有一個室友,已經生下一個寶寶。)
好不容易到了第二天早上,8點多去產房做胎心監測,助產士檢查我的宮口,只開到一指半,宮縮仍然不規律,又把我趕回病房,讓我慢慢地等到痛到受不了再去產房找她們。
Martin早上九點終於可以來探視我了,我痛得都不能忍受,好幾次痛得直流眼淚,Martin用手按摩我的脊椎骨處,才得到一點緩解。病房裡的護士建議我多走動,這樣有助於開宮口。
忍受著宮縮的疼痛,和Martin在周六那一天,來回走了不知道多少樓梯,散了不少步,後來回看手機,我在周六那天走了將近9公裡。
儘管如此,我的宮口開得也很慢,一天下來都不到兩指,在周六那天,助產士給我開了兩次口服的催產素藥,每次催產藥一下去,宮縮就會加劇,我看著胎心監測器上宮縮指數上到八九十,痛得我完全受不了,讓他們給我上無痛分娩,他們卻說現在沒辦法上無痛分娩,因為宮口沒開到一定程度,我真的是又痛,又氣得發抖。
周六那天,默默忍受了一整天宮縮的疼痛,口服的止痛藥,或者塞到肛門的止痛藥,對於緩解宮縮的疼痛一點效果都沒有。
儘管我只開到兩指,但因為吃了兩次催產的藥,催產時宮縮的疼痛程度和開十指是一樣的。
周六晚上,Martin仍然不能陪我,室友已經退房,我獨自一個人在深夜裡忍著宮縮的疼痛,默默地哭,那一刻,真的是太受罪了。
凌晨三點多,去產房,哭著要求進行剖腹產,助產士卻說,今天是周末,醫生要到早上八點才上班。
到了早上八點去產房,助產士又說開刀的醫生要早上十點才來。
那一刻我真的是氣到哭,但我已經打算好,無論如何都要進行剖腹產,痛了30多個小時,真的是受夠了。
到了早上十點,我和Martin一起去產房要求剖腹產,這時候來了一個貌似很有經驗的助產士,她讓我和Martin去三號產房等她。
她先給我做了胎心監測,又看了宮口開的程度,說現在是已經開到4釐米,說了一大堆勸說我再次嘗試順產,還說可以給我先上無痛分娩的藥,這樣可以減少宮縮的痛苦,還說再嘗試各種催產的方法。(之前不是說宮口沒開到一定程度,不給我上無痛分娩嗎?)
那一刻,我無論如何都不願意再嘗試順產了,但助產士又說了一堆順產的可能性。又讓Martin勸說我,說今天無論如何孩子都會出生的,如果再嘗試順產不行,那傍晚的時候在進行剖腹產。
我竟然又被說服了,願意再次嘗試順產。
周日11點上的無痛分娩,上了無痛分娩後,確實感覺不到疼痛。上無痛分娩時要在脊椎上打針上藥。但宮口仍然開得很慢,下午兩三點的時候,助產士給我打了催產素的點滴。
一上催產素,宮縮就加劇,即使有無痛分娩,還是受不了,每次受不了,就得加大無痛分娩的劑量才能挺過去。
然而,周日一整天下來,我的宮口也只開到五釐米,羊水也被助產士弄破了,寶寶也在裡面拉一把屎,羊水已經開始渾濁。
宮口不開了,宮縮也停了,只能安排剖腹產。
聽到要進行剖腹產的那一剎那,我整個人終於鬆了下來,終於不用再受罪了。儘管此時的我,已經在產房裡被折磨得不成人樣了。
我被從產房推進了手術室,手術準備工作完畢後,Martin便可以進來陪產。
上了麻醉後,進行手術時,感覺醫生在我的肚子上動來動去,但一點感覺都沒有。
不到十分鐘,寶寶便從我肚子裡掏了出來,看到滿臉帶著鮮血的寶寶,那一剎那,我淚流不止,我終於把你生出來了。
接下來,Martin去給寶寶剪臍帶,稱體重之類的事情,醫生給我處理傷口。
德國的醫生和護士在做手術的時候,也是極其八卦,聊一些有的沒的話題,比如麻醉師準備調職,就開起麻醉師工資的玩笑之類的。一直說說笑笑,直到手術完成。
等我從手術室出來,再看到寶寶的那一刻,真的感覺幸福極了,這竟然是我生下來的寶寶,在我肚子裡待了將近十個月,讓我承受了那麼多痛苦才生下來的寶寶。
Martin告訴我,寶寶有7.4斤,身長54釐米,頭圍竟然將近37。真的是一個好大的寶寶,順產不出來也不奇怪。這麼大的寶寶,相對人高馬大的歐洲人來說,肯定很正常,但對於那麼小個的我來說,要生出來肯定是受罪的。(出院後,我的助產士看了寶寶的頭,說寶寶的頭型不規則,所以每次宮縮時,都會卡到宮頸口,這也是我為什麼開不了宮口的原因。)
很多人都說,女人生小孩,九死一生。生了孩子,才知道母親的偉大。即使不生孩子,我也知道母親的偉大。只是生了孩子以後會有更深的體會罷了。
在生孩子期間,Martin看著我疼痛難忍,愛莫能助,對於他來說,也是一種很大的折磨。
遠在中國的家人,等了兩天兩夜的消息,擔心得心肝肺都要出來了,一聽到我生了以後,老媽從床上彈跳起來,腰背疼痛的外婆居然也能一咕嚕地坐起來,大家都鬆了一口氣,這下子終於能睡了一個安穩覺了。
在生孩子期間,醫院的夥食實在是難以下咽,總是想吃中餐,儘管我在埃森認識的中國人不多,但大家都憐惜我,三不五時地給我送一些吃的過來,真的讓我很感動。每每能吃上一頓中餐,總是很滿足。
醫院的夥食
小夥伴給我送來的糧食
生產前吃的一頓最滿意的飯菜,經過又餓又痛的兩天,吃上朋友給我做的西紅柿炒雞蛋和土豆絲,真是滿足極了。
有朋友問我,遭受了那麼大的罪,你還想生二胎嗎?
這種事情,順其自然啊。孩子是上天賜予我的禮物。如果來了,那就順其自然地接受就是了。
其實,人生的本質就是在磨難之中。我們每天都會有不同的問題面對,要解決。不可否認,生孩子對於女人來說是一場磨難,但這是自然選擇的規律。
剖腹產第二天後,護士給我拔了尿管,只能自己下床去鍛鍊上廁所,儘管傷口很痛,但為了自己的健康,沒辦法,只能自己強忍著鍛鍊。第三天開始鍛鍊爬樓梯,要回家,不能不爬樓梯,這些都是很現實的問題。
現在已經第六天了,儘管傷口還偶爾疼痛,但我感覺恢復得還可以,身體虛脫是肯定的,但我也相信,會慢慢地好起來。
寶寶很健康,也很可愛。
莫念!
今天先到這裡。
順祝
一切都好。
友:小扇
2020年6月27日
德國.埃森
推薦閱讀:
推薦必買德國產品之第一輯
30歲的女生,如何走上出國留學的道路?
德國二三事---德國留學如何DIY ?
終身學習,自我進修
德國二三事---中國人和德國人結婚,有多難???
德國來信(52)---不要盲目地移民德國哦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或者視頻,請轉發到朋友圈吧。
「你的支持,是我堅持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