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德國文化生活

2021-01-08 騰訊網

印象君上周報導過,面對疫情擴散,德國已經決定採取嚴厲的限制措施,各州正在落實行動目錄,其中包括劇院,歌劇院,音樂廳和博物館應關閉的條款。與此同時,一批藝術機構快速做出了反應和調整,以雲直播、廣播錄音、限期免費開放在線平臺等形式,繼續將演出和展覽呈現給觀眾。三月的時代周刊用「世界停擺時」的大標題來記錄時代肖像,那麼在目前的限制下,德國有怎樣「不停擺」的文化生活?

柏林愛樂樂團數位音樂廳免費開放

至3月31日

受疫情的影響,柏林愛樂樂團音樂廳將關閉至4月19日。3月14日,樂團在官網發布公告,將把原來每月14.9歐元訂閱費的數位音樂廳免費開放至3月31日。數位音樂廳目前收錄600場近十多年間的演出以及藝術家訪談、音樂教育項目視頻等。3月12日,一場西蒙·拉特(Simon Rattle)指揮的音樂會,當天在無現場觀眾的情況下進行了演出並進行了免費直播。

數位音樂廳中文頁面:https://www.digitalconcerthall.com/zh/home

巴伐利亞國立歌劇院與柏林國家歌劇院

雲節目單

同樣,位列全球五大歌劇院之列的巴伐利亞國家歌劇院(Bayerische Staatsoper)也將關閉至4月19日。這裡曾經上演過許多堪稱歌劇世界之光的作品——如華格納的《特裡斯坦與伊索爾德》。疫情期間,劇院將許多2019-2020樂季的演出搬上了屏幕,包括音樂會,芭蕾和歌劇,視頻將在官網(https://www.staatsoper.de/stream/)保留三十天。而柏林國家歌劇院(Staatsoper Unter den Linden)也在每天12點定時更新網上播放目錄,涵蓋經典作品如施特勞斯的《玫瑰騎士》,馬斯奈的歌劇《曼儂》等等(https://www.staatsoper-berlin.de/de/)。

網上展廳

一周前,包括羅浮宮,奧賽博物館,紐約MOMA,大都會博物館在內的世界多家重要博物館和藝術館宣布關閉。虛擬展廳和線上展廳成為了折中的解決途徑,例如香港巴塞爾藝術展覽在20日開放了線上展廳。在德國,3月14日起關閉的柏林國家博物館各展館(staatliche Museen zu Berlin)向觀眾開放線上展覽(https://www.smb.museum/en/home.html),德勒斯登國立美術館(Staatliche Kunstsammlungen Dresden)的網上展收錄作品多達二十萬件(https://skd-online-collection.skd.museum/)。

提示:文中列出的線上資源可能有時因網絡問題打開較慢或無法打開。

我知道你在看

往期印象精彩

相關焦點

  • 德國來信--- 疫情下的德國生活(三十二)我在德國生孩子
    德國疫情在得到控制的同時,也發生了好幾宗群體性的感染事件。由於我的生活發生了很多的變化,並沒有太多時間去關注疫情的新聞報導。對的,我生活的最大變化,便是生了一個孩子。今天,想跟你說說我在德國生孩子經歷過的順產,無痛分娩不成功後,再進行剖腹產的過程。
  • 新冠疫情下的德國留學之路
    無奈隨著感染人數快速增加,德國各聯邦州一個接著一個宣布將課程調整為透過網絡通訊軟體授課,老師和學生們不得不把上課地點從教室搬到自己家中。這半年以來,德國的疫情逐漸獲得控制,但透過網絡授課的模式仍會繼續維持到下個學期,多數德國大學也將秋季學期的開學日期延後一個月,只為做好更完善的應對措施。
  • 移民客戶眼中疫情下的德國生活:理性的自由和互助的溫暖
    環球優格★專注德國ID:globaljunger四月的德國,春光明媚,就像德國作曲家孟德爾頌《春之歌》裡描繪的那樣,讓人感到輕鬆愉悅。去年春天,我曾有幸漫步于波恩城美麗的櫻花大道下,觀賞一整天,任意地選一家櫻花樹下的咖啡館坐下喝上一杯,享受這一天的愜意與愉悅。
  • 疫情下的德國:一個了解德國的新視角
    在過去,有無數文章向讀者介紹一個真實的德國,闡述德國政治、經濟,教育,文化,歷史以及德國人的特徵。其中的確有不少很優秀的文章。但更多的文章反而增加我們對德國的誤解。總的來說,我們對德國的理解依舊是不透徹的。今天,我想在眾多視角中再增加一個:疫情下的德國。此次疫情最早發現於中國武漢(不帶任何批判性色彩),至今已經快兩個月了。
  • 疫情下的德國: 一個了解德國的新視角
    在過去,有無數文章向讀者介紹一個真實的德國,闡述德國政治、經濟,教育,文化,歷史以及德國人的特徵。其中的確有不少很優秀的文章。但更多的文章反而增加我們對德國的誤解。總的來說,我們對德國的理解依舊是不透徹的。今天,我想在眾多視角中再增加一個: 疫情下的德國。此次疫情起源於中國武漢(不帶任何批判性色彩),至今已經快兩個月了。我們看到很多中國式的解決方案。
  • 德國疫情下開學第一課
    新華社柏林8月15日電通訊:德國疫情下開學第一課新華社記者朱晟 張雨花德國各聯邦州自8月初陸續進入開學季,柏林學齡兒童於15日迎來開學典禮。在德國,入學儀式即「開學第一課」,被視為人生的裡程碑,今年如何在新冠疫情下安全地舉行這一儀式備受關注。
  • 疫情下的德國柏林
    【來源:中新網】  當地時間3月12拍攝的德國柏林市中心的夏裡特醫學院馬克斯-普朗克傳染病生物學研究所大樓。夏裡特醫學院是德國新冠肺炎患者檢測和收治的中心,該院團隊在研發針對該病的藥物和疫苗方面處於德國領先地位。
  • 德國漢園網絡中文學校——疫情下學生的「文化大餐」
    中國僑網11月7日電 海外華文教育在疫情中成為一種精神載體和特殊的工具,傳遞著力量,傳遞著溫暖。藉助中國先進的網絡教育平臺,來自祖(籍)國的各類公益課程迅速在世界各地開花結果,為在疫情中無法堅持中文學習的華裔學生提供了豐富多彩的「中華文化大餐」,受到廣大華人華僑和孩子們的熱烈歡迎。
  • 在德國留學生:疫情下的萊比錫為什麼能秩序井然?
    「歡樂女神聖潔美麗,燦爛光芒照大地……」這支來自貝多芬巔峰時代的作品,在德國柏林、慕尼黑等各大城市的街頭響起,為歐洲各國團結戰「疫」打氣。在德國生活了近3年的駱志遠,用VLOG記錄下這一幕。  不久,疫情逐漸由德國東部蔓延至德國西部。「3月18日晚上,德國總理默克爾極其罕見地針對疫情發表了一場電視講話,稱新冠疫情是德國自二戰以來最大的挑戰。」駱志遠說,這段視頻當天刷屏了當地的朋友圈,默克爾的講話給大家敲響了警鐘。
  • 通訊:德國疫情下開學第一課
    新華社柏林8月15日電通訊:德國疫情下開學第一課新華社記者朱晟 張雨花德國各聯邦州自8月初陸續進入開學季,柏林學齡兒童於15日迎來開學典禮。在德國,入學儀式即「開學第一課」,被視為人生的裡程碑,今年如何在新冠疫情下安全地舉行這一儀式備受關注。
  • 通訊:德國疫情下開學第一課
    新華社柏林8月15日電通訊:德國疫情下開學第一課新華社記者朱晟 張雨花德國各聯邦州自8月初陸續進入開學季,柏林學齡兒童於15日迎來開學典禮。在德國,入學儀式即「開學第一課」,被視為人生的裡程碑,今年如何在新冠疫情下安全地舉行這一儀式備受關注。往年的入學日,德國各地都會出現一幕幕熱鬧而溫馨的場景:洋溢著燦爛笑容的孩子們懷抱著一個個「入學彩袋」,在親朋好友的簇擁下參加開學典禮。「入學彩袋」是一種裝有各式禮物的錐形大彩袋,形似冰激凌蛋筒,一些彩袋可達八九十釐米甚至更長。
  • 另闢蹊徑的德國,感受原汁原味的德國生活與文化
    享受德國歷史名城純淨的美好和熱情好客,必打卡、必買、必吃...原該治癒被忙碌生活折磨的不成人形的旅行,卻又被各種「 到此一遊」的景點打卡塞的滿滿當當,讓人喘不過氣。其實體驗一個地方最好的方式,是放慢腳步、隨心所欲;走近當地人的生活,輕鬆自在地探索。在德國,便利的鐵路交通和城市內的公共運輸,使得在德國的歷史名城之間自由地旅行成為可能。
  • 疫情下的德國人到底歧視中國人嗎?
    德國人有了分歧》。先來看看結果:因為這次疫情的影響,德國人認為中國的重要性和美國幾乎一樣了。(大家也不瞎鴨,大國擔當棒棒噠)更令人驚訝的是!越來越多年輕的美國人認為中國比德國更加重要了。(大家感受一下這個小傲慢的德國作者的語氣)這一大段主要就是在說,和前一年相比,因為疫情的原因,德國人對美國有了更多批評的聲音,與此同時,對中國的懷疑態度也減少了一些。
  • 疫情、網際網路及文化生活
    本報記者 龔豔平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擾亂了人們的生活。    受疫情影響,全省各類文化演出活動取消,全部文化場館關閉。……在減少出門、避免聚集的防疫要求下,公眾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變得更為強烈,也需要以其他途徑得到滿足。
  • 從法國麵包到英國酒吧……隔離下的全球「疫情文化」
    中新網4月1日電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中文網報導,當前,為應對新冠肺炎危機,世界各國都採取了不同程度的隔離措施,不同國家或地區的居民有不同的應對方法,有些極具創造力,有些發人深省,發展出獨特的「疫情文化」。英國倫敦市長年擁擠的地鐵車廂而今空空蕩蕩。
  • 冷清的聖誕,熱鬧的郵局——疫情下的德國這樣過節
    【環球時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王娟】由於冬季新冠肺炎感染病例和死亡人數不斷增長,德國在今年聖誕前開始實施硬性封鎖措施,因此,相比往年熱鬧紅火的聖誕季,德國人將迎來歷史上最冷清的一個聖誕節。然而德國郵政部門卻格外繁忙,包裹和信件的數量都創下新紀錄,而傳統的「聖誕郵局」在疫情之下也成為一道特別的風景。工作中的「聖誕老人」。7個聖誕郵局如期開啟在網絡和數字時代,通過電子設備和社交媒體就可以高效便捷地完成聯絡和通信,但手寫紙質書信的方式在德國並沒有消失。
  • 特寫|德國疫情下的中國留學生:衛生紙遭搶購,疫情新聞刷屏,找工作...
    3月9日,「斯圖加特對比勒菲爾德」五萬人球賽正常舉行,被網友吐槽,「這是一場德國疫情最嚴重的州和疫情第二嚴重的州之間的比賽,雙方將爭奪德國新冠確診人數第一」。這話並不誇張。比勒菲爾德位於北萊茵-威斯伐倫州(北威州)東北部,而北威州正是德國疫情最嚴重的州。
  • 德國留學|疫情下依舊堅持選擇「留德」的我們,到底圖什麼?
    德國疫情反反覆覆,過去的一周,雖然每日新增感染人數有所降低,但是感染總量和死亡人數卻在持續上漲。很多因為疫情而拖慢留學腳步的同學心裡一定又開始糾結:我還要繼續申請嗎?且不說現在籤證,機票等問題,雖然德國的疫情有所好轉但是依然比較嚴重,雖然確診的多數是輕症狀,但是隔離和封鎖對我們留學還是有一定影響的。誰也沒想到,新冠疫情居然影響了好幾屆學生。
  • 後疫情時代,拒絕劣質管道|健康生活,德國潔水守護
    後疫情時代,飲水、用水健康成為當下老百姓生活中最為關心的問題之一,飲用水管產品的品質也再度引起公眾的「重視」。德國潔水自1998年起將PP-R塑料管道引入了中國市場,不僅把歐洲主流的綠色、健康、舒適、環保、節能的純正定位和科技、人文、時尚的生活理念引入中國的現代生活,更是結合中國千千萬萬消費者們的多元化使用需求
  • 特寫:疫情下的德國夫妻麵包店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03:29視頻由新華社記者張玉潔、蔡瀟瀟製作新華社長沙3月7日電來自德國的烏韋·布魯澤來湖南長沙已經18年,目前經營著一家叫「吧赫西點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儘管店內不開放堂食,但烏韋卻比平日更加忙碌。「因為客人戴著口罩,前臺有聽力障礙的員工看不到唇語。」他說,所以復工後,他基本每天都在店裡,和另外兩位員工一起負責接待和收銀。吧赫西點店門口放著兩張桌子,上面擺著各式西點。新華社記者 蔡瀟瀟 攝「比我預想的要好很多。」儘管疫情期間麵包店生意大不如前,但烏韋非常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