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僑網11月7日電 海外華文教育在疫情中成為一種精神載體和特殊的工具,傳遞著力量,傳遞著溫暖。藉助中國先進的網絡教育平臺,來自祖(籍)國的各類公益課程迅速在世界各地開花結果,為在疫情中無法堅持中文學習的華裔學生提供了豐富多彩的「中華文化大餐」,受到廣大華人華僑和孩子們的熱烈歡迎。
德國各地的中文學校在迅速參與公益課程的同時,大家還積極採取各種「自救」模式,通過各種網課軟體及網絡平臺為孩子們創造一個疫情中持續漢語學習的環境。
疫情下的漢園杜塞道夫中文學校
漢園中文學校是德國最大的一所中文學校。其經過20年的辛勤耕耘,現已發展成為一所正規化、專業化、標準化的中國語言文化學校,目前在校中文課程的學生有820餘人。2013年被國僑辦評定為「華文教育示範學校」。
中國海外交流協會與漢園中文學校共同設立的「漢園華星書屋」現有藏書約5000冊,對傳承中華文化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同時也為漢園的師生及家長們提供了豐富的中文讀物。
鑑於漢園長期以來對當地中德文化交流所作出的努力,杜塞道夫市政府向其頒發了「傑出貢獻獎」,對漢園給予了充分的肯定。
2018年9月,漢園發起並協辦的全德首家中德雙語全日制公立幼兒園在漢園中文學校落成。此舉標誌著中文教育已被納入德國主流教育體系。
漢園為提高中文教學及管理水平,多年來,與國內相關師範院校及中小學校,始終保持著密切的聯繫,進行相互交流並展開合作。
為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漢園校長專程赴南京師範大學敦聘中國著名書法家、南京師範大學書法系主任、博士生導師、江蘇名師王繼安教授為漢園中文學校名譽校長。
此後王教授幾乎每年都專程來漢園指導漢園的教學工作,為漢園師生及家長舉辦精彩的書法講座,受到大家的熱烈歡迎。
2018年10月,江蘇師範大學本著「加強合作、共同培養、共同發展」的原則,與德國漢園中文學校聯合在漢園建立了江蘇師大海外「教育實習基地」,並選派了優秀中文教師到漢園執教。
為改變當前海外華文教育「有教無測」的現狀,針對海外華文教育特點,2019年暨南大學華文學院與漢園中文學校籤署合作協議,在漢園設立「華文水平測試考點」,為漢園標準化教學奠定了基礎。
2020年6月,北京華文學院與漢園中文學校就漢語培訓、中國文化體驗、科研與學術交流、師資培訓、教材與教學材料開發等領域籤署了合作框架協議書。
針對漢園學生(3-18歲)年齡特點,學校還分別與北京花園村二小、常州博愛小學、南京金陵小學、徐州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等建立了友好校際關係。「友校」們不僅為漢園選派了優秀的中文教師,還提供了寶貴的教學經驗。
擁有專業化的教師隊伍是漢園高品質教學質量的保證。漢園精心挑選的教師隊伍畢業於中國師範院校中文及相關教育專業並分別在中國大學、中學或小學擔任過語文教師,具有專業中文教師資格證書和豐富的國內外教學經驗。
漢園針對海外華文教育的特點,成功地建立了一套多元化的「母語」、「繼承語」和「二語」的中文教學體系,滿足了各類家庭對孩子學習中文的不同需求。
漢園還開設了美術、硬筆書法、古箏、大提琴、桌球、圍棋等多種才藝班,約有近200名學生。
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漢園於2010年擁有了屬於自己的現代化教學辦公場所,從而實現了周末+周間課後制的中文教學模式。
學校總部位於德國北威州州府杜塞道夫市,分為杜塞及萊茵兩個實體校區。
在實體教學的基礎上,漢園於2020年2月與中國最大的網絡專業教學平臺合作,正式開設了漢園中文網絡直播課程,目前網絡課程已多達六十多個班級,可以滿足學校八百多名學生同時在線學習的需求。
至此,漢園網絡直播中文學校誕生,它將為家住邊遠地區或不方便去實體中文學校上課的華裔學生提供長期穩定、系統專業的中文課程。
孫曉帆女士是漢園中文學校的校長及創始人。她畢業於江蘇師範大學中文系,曾留校擔任過現代漢語專業教師,具有30多年的國內外中文教學及管理經驗,被國僑辦評定為資深優秀華文教師。近20年來,極度自律的她未曾耽誤過哪怕是一節課,而且張口就能叫出全校絕大多數同學的名字,這種超常的記憶力令所有人嘖嘖稱奇。
孫校長所創辦的「漢園識字啟蒙班」已有十八年的歷史,識字啟蒙教學成了漢園的一大特點在當地聞名遐邇。孫校長親自編撰的「漢園識字啟蒙教材」,針對幼兒心理及其海外的生活實景,充分展現了知識性、趣味性和實用性的相結合,深受孩子和家長們的喜愛。
至今識字啟蒙班已先後接納學生近千人,其中一些學生現已進入大學或走上工作崗位。之中不少人憑藉他們堅實的中文基礎而被一些國際知名科研院所及德國相關企業所重用,這對孫校長而言是極大的安慰。
這麼多年她始終堅守在教學的第一線,從沒有離開過課堂,在海外中文教育這片曾經荒蕪的土地上她嘔心瀝血,精心耕耘,如園丁般深情呵護著這些海外華裔們的心田。
連線採訪孫校長
作者:您好!孫校長,您從事海外華文教育近20年,面對今年德國如此特殊的疫情,漢園中文學校在教學管理方面採取了哪些應急措施?
孫校長:今年確實不同尋常。
疫情反反覆覆,我們漢園的老師、學生和家長們齊心協力,克服種種難關,儘量減少疫情對學生們漢語學習的幹擾和影響。我們學校藉助專業網絡教育平臺,持續為漢園學生提供了系統的中文課程,師生和家長們共同度過了一段難忘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