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中旬是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下稱「外經貿」)2020級本科新生報到時間。個頭不到1米6的女孩劉家文和父親一起從襄陽出發,歷時14天,騎行1065公裡,到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報到。
沿途的風景和曬成了「小麥色」的皮膚,為18歲的劉家文帶來一場難忘的成人禮。9月17日上午,劉家文告訴新京報記者,出發的理由沒那麼多,「我和父親都是說走就走的人。」
一場說走就走的騎行
8月下旬的一個晚上,劉家文和爸爸坐在沙發上刷手機,看到網頁推送的新聞:大一新生騎車到學校報到。
「這個酷,我們也騎車去報到吧。」父親的一句玩笑話讓劉家文當了真。但隨後父女倆商量,騎車去報到也不是沒有可能性,「別人能做到的,我們也可以。」
面對未知的騎行,父女兩個都是「菜鳥級」新手。就連頭盔、騎行服、護目鏡、手套、雨衣等裝備,都是父女倆下單現買的。「唯一的『阻撓』來自奶奶,她擔心我們在路上的安全,怕我們是衝動了。媽媽倒是沒說什麼,她相信我和爸爸。」
8月24日,父女倆從襄陽一路向北沿國道、省道出發。不到一天,兩人就騎到了南陽市新野縣。「這麼快就到河南了?」父女兩人發出驚嘆。
他們在南陽的紅泥灣鎮吃了羊雜湯和饃。「在我的家鄉,我還沒有喝過這種正宗的羊雜湯,就帶著好奇去嘗嘗。」老闆娘非常熱情親切,給他們稱了20元的羊雜,煮熟盛湯。「喝完也有熱血沸騰的感覺,很暖胃。」
在天氣特別熱、太陽特別曬的時候,劉家文也會偶爾產生不騎了、去坐高鐵的衝動。「但只是一念之間的想法。告訴自己一旦出發,就不能放棄。」
沿途打卡博物館
劉家文和爸爸邊騎邊玩。起初二人從白天騎到晚上,「後來中午很想休息,所以第三天開始,就每天早上騎到下午,隨後就近找賓館住下。」
穿越了中國近五分之一的緯度,劉家文在途經的博物館挨個打卡。「去了鄭州博物館、河北博物館,還去了石家莊博物館。」晚上,她和爸爸會去逛夜市。「鄭州的小吃街讓我印象深刻,有種九曲迴腸的感覺,滿滿都是人間煙火氣。」
騎行的時候,許多騎行愛好者看這對父女也穿著騎行服,就會向他們打招呼致意,問父女倆去哪。「他們基本都是環城騎行,只有我們是一下子騎這麼遠。」一路上,劉家文看到最多的動作就是路人朝她豎起大拇指。在聽說劉家文是外經貿的大一新生時,還有人和她合影留念。
有時候騎到村裡,會有成群結隊的孩子用吃驚的眼神看著劉家文。「好多小孩衝我笑,他們的眼神追著我跑。」劉家文感到不好意思。
「以前的老師、同學對我的評價都是乖巧,但這次我覺得自己很酷炫。」騎行時間最長的一天,父女倆在高溫之下,連續騎行了110公裡。劉家文喜歡偏僻之處的省道與國道,在寬闊的柏油路上騎車讓她有種掙脫束縛的感覺。「覺得自己是個大俠,掌握漂移的技能,而且走路帶風。」
有一次,劉家文在空曠無人的道路上騎得飛快,遠處的牧民正在趕羊。突然,一隻小羊站在路中間,擋住她的去路,「嚇了一跳,馬上急剎車。」小羊才慢吞吞地挪開身子,追趕上羊群的隊伍。「第一次離小羊羔這麼近,它還挺可愛的。」
加入學校的騎行協會
9月6日,劉家文和父親終於抵達北京境內。「到房山的時候,有個分界線,特別激動,終於到北京了,馬上下車去拍了路牌。」這仿佛給父女兩人補充了能量,隨後,兩人又用了五個多小時,直奔天安門。
背疼、腿酸的情況,幾乎是每一個騎行者在長時間騎行後都會有的狀況,但劉家文回憶,「我恢復得很快,歇了一兩天就徹底沒事了。」
今年,劉家文以603分的成績被外經貿外語學院義大利語專業錄取。「我很喜歡這個專業,我喜歡異域文化,義大利是文藝復興的發源地……」
因這次騎行,劉家文徹底愛上了這種「走路帶風」的感覺。這幾天,她正在忙著學校社團的招新面試。她加入了「螞蟻車協」騎行協會,並且因為一路上的經歷,成為社團的「明星人物」。
目前,劉家文的父親已乘坐高鐵回家,兩輛自行車都留在外經貿的校園裡。劉家文打算把這兩輛車放在社團,「大家可以一起分享,誰有騎行需要,就可以騎著這兩輛山地車出去玩。」
來源:新京報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news@ersanl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