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慶,到底哪裡才是1樓?
8D重慶這個網紅標籤已經深入山城的骨髓,逢山開路遇水搭橋,日常穿隧道,過大橋,爬坡上坎。這座魔幻城市,就哪裡才是1樓的問題,爭論不休,或許沒有多少人能說清道得明,出了名的岔路多,立交橋複雜。哪怕是本地人,看著普通的二維平面導航也會走錯路。
怎樣才能讓媽媽放心不擔心我走錯路呢?廣汽新能源的埃安V給重慶人民提供了一個選項——AR實景導航。
12月30日,在廣汽新能源「尖叫的科技」體驗中,《車業雜談》短暫體驗了埃安V,雖然這個「機甲獸」的外觀造型在細節方面也很有新意,但筆者認為融合了海量道路數據的AR實景導航很實用,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埃安V搭載的AR實景導航系統,會通過車內後視鏡後方的攝像頭傳感器和AR技術融合的地圖信息,通過一定的科學算法,將導航信息呈現在液晶儀表區域,信息清晰易讀,導航指向思路條理清楚,會以指引的形式告訴你該走哪個路口哪條道路,因此,在城市中駕駛,哪怕你是第一次來重慶,也不會迷路,更不會因為走錯一個路口而需要繞道10餘公裡才回到原本要去的地方。從實用性和科技感上,筆者認為對消費者來說,很討喜。
不過在使用過程中,也發現了一個可以優化的空間。如果要使用實景導航,需要先打開導航系統,並確認開始導航了,實景地圖才能實現正常運作,如果可以通過語音控制簡化操作流程,會不會更直接一些呢?
說到語音控制,飛魚2.0自然語音系統的埃安V可實現最長90秒免喚醒,使用起來也是十分流暢的。通常來說,上車之後,開啟空調、播放音樂、調控音量以及打開導航等連貫性操作,只需要喚醒1次就好了,確實比很多車機系統要不停喚醒交流要便捷不少。而且語音識別度比較高,親測有效,讓外地人抓狂的重慶話,識別完全沒難度。
繼埃安 LX後,埃安V也可選裝高精地圖全路段全速域L3自動駕駛技術車型。不巧的是,選裝L3自動駕駛的埃安V暫時沒有試駕車,這項功能,我們倒是在埃安LX有了體驗,與埃安V試駕車上搭載的L2.5自動駕駛系統有了比較明顯的對比。
以埃安LX為例,全新一代ADiGO自動駕駛系統3.0(即量產L3級自動駕駛)應用了高精雷達+Mobileye Q4攝像頭雙探測硬體,23個智能感應裝置,包含17個雷達、4個全景攝像頭、1個智能攝像頭及1個駕駛員疲勞監測傳感器。在調試好跟車巡航以後,駕駛者可以完全解放雙手雙腳,保持雙眼對路況的觀察和大腦對路況的風險識別、反應即可。即便你要開小差看看手機,DMS駕駛員狀態監測系統也會提醒你。
在重慶的機場高速上駕駛,我們嘗試超過兩分鐘並未操作方向盤,在安全行駛的狀況下,車輛並不會提醒你接管方向盤,僅在突然出現加塞的情況下,會探測到車輛,反應靈敏的做到自動剎車保持安全距離,同時提示駕駛者注意路況,但不會強制要求駕駛者接管方向盤。
但搭載L2.5級自動駕駛的埃安V試駕車,在放開方向盤不超過20秒的時間,系統不斷提醒駕駛者需要操作方向盤了。這樣的差別,舉個簡單的例子來方便理解,如果你開的是搭載L3級自動駕駛的車輛,那麼在開啟ADiGO自動駕駛系統3.0時,你可以喝水,抽菸,吃零食,活動活動筋骨,但如果是L2.5級,那麼20秒,估計喝完水之後,需要先操作一下方向盤,再點菸,吃零食和活動筋骨,估計只有到服務區的時候才能完成了。
兩者的差別,放到用車場景中,長途駕駛較多或駕駛高速路段較多的車主應該會更青睞ADiGO自動駕駛系統3.0一點。
雖然筆者對自己的駕駛技術比較有信心,但並不影響一個女司機對一鍵遙控泊車系統的需求。畢竟優雅很重要,可別狼狽的從副駕駛爬過去,作為擁有智能科技的埃安V車主,一鍵遙控泊車系統還是很香的,既解決了停車難的問題,也化解了車位窄的尷尬。
寫在最後:試駕過程中,筆者還體驗了埃安V的空間,實話說,軸距達到2830mm,領先同級,前排4450px左右的男性,後排筆者4125px還能擁有超過3拳的腿部空間。而且埃安V提供60標準續航版、70長續航版和80超長續航版三個版本,其NEDC續航分別達到400km、530km及600km。16萬左右的預算買SUV,有顏值又聰明,還是綠牌,埃安V比較適合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