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汽車智能化的發展可謂是突飛猛進,從過去智能滿足基礎的語音控制空調、車窗,再到自適應巡航,升級到了現在能夠實現智能互聯、高階自動駕駛等等功能。智能化將汽車出行體驗帶到了一個全新的時代,那麼到了這個時代,我們能體驗到怎麼便捷的智能出行呢?
帶著這樣的期待,知行君試駕了最新的埃安V,這臺車搭載了最新的ADiGO 3.0智駕互聯生態系統。這臺車突出的亮點包括更完善的智能互聯繫統、高級別的自動駕駛輔助、一鍵泊車等等。
最擬人化的一鍵泊車功能
對於埃安V的智能駕駛輔助功能,知行君最感興趣的就是它的自動泊車。埃安V的自動泊車功能分為一鍵泊車與遙控泊車。因為系統版本的原因,長測時遙控泊車功能尚未開放,因為知行君遺憾未能體驗到。既然如此,就對一鍵泊車來個全面的體驗吧。
在介紹功能前,各位讀者可以通過一段實際演示視頻了解下埃安V一鍵泊車: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首先就應用場景來說,埃安V的一鍵泊車支持多場景泊車,例如倒車入庫、側方位停車等等,並且在坡道上同樣允許啟用該功能,也就是說日常泊車會涉及到的應用場景都已經囊括在裡面了。
這次知行君重點體驗的場景則是生活中最常見的倒車入庫。
首先開啟自動泊車後,要繼續行駛一段距離,當電腦檢測到車位之後,則會提示啟用自動泊車。相比大部分燃油車需要駕駛者手動完成擋位切換這個步驟,電動車的一個好處就是它不存在機械性的擋位,因此換擋的操作過程也可以交給電腦來執行。
雖然還沒有達到完全的自動泊車,但在啟用泊車功能後,確實可以將一切操作都交給電腦了。
埃安V在實際泊車過程中有許多有意思的點,例如它能表現出擬人化特性。以本次測試為例,知行君特地在泊車軌跡上安放了一個雪糕筒,因此埃安V在泊車過程監測到障礙物時是會擴大它的泊車半徑,從而避免與障礙物發生碰撞。
所以我們實際泊車體驗過程中,出現了埃安V自己再向前打一把方向,這就是非常擬人化的一個點了。過去我們對於電腦化運作的理解是一絲不苟且幾乎無容差的,但埃安V的設定卻是更人性化,它會模擬我們正常泊車所可能有的動作。
以目前來看,埃安V的泊車水平有點兒像一位新手司機,原因在於最終泊入車位後車身並不是正向擺放的,而是會有點兒歪斜。在多次測試過程中,也有發生過太過靠近車位線,導致下車困難的情況。所以雖說目前埃安V在自動駕駛方面還沒做到改變生活,但仍未來可期。
要是以嚴謹的科技標準來看,埃安V的自動泊車功能顯然是有待優化的。但知行君是這樣理解的,相對於一絲不苟的冰冷機械操作,埃安V的如此設定是給駕駛輔助增添了些許人性的溫暖。如何親近用戶,不正是體現在這些細節的處理上嗎?
打著箭頭告訴你怎麼開車
其實ADiGO 3.0自動駕駛系統的升級之處不只是在車輛軟、硬體配合上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和整個城市交通網絡的互動,這才是真正實現自動駕駛必不可少的環節。
雖然說真正意義上自動駕駛的到來還要很長的時間,但如今的ADiGO 3.0自動駕駛系統已經向我們展示自動駕駛生態的雛形了。據官方介紹,目前已有三批城市正式開放基於高精地圖實現ADiGO 3.0自動駕駛系統。
也就是說,在中國已經有超過50個城市,包含214,323條城市道路,合計66,284.59公裡的路程支持埃安V實現更高階的自動駕駛功能。這對於用戶智能化出行的意義也就不言而喻了,有了城市硬體的支持,將來只需逐步開放車輛功能即可。
埃安V智能駕駛輔助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表現在它的可升級性,例如如今的車輛是升級了AR實景導航的。
通過投射在儀錶盤上的AR實景影像,一方面用戶能對前方路況有個清晰的認知,同時它的指引作用也幫助用戶在複雜的城市道路中減少「走彎路」的概率。從目前來看,該功能的概念性還是大於實用性,但隨著智能化的不斷深入,它的作用就能得到展現。
在未來的規劃中,自動駕駛輔助系統是能夠識別道路上的行人、紅綠燈、交通指示等等路面信息的,同時反饋到車輛上做出相對應的舉動。甚至它還能結合地圖導航實現自動跟車、變道等等功能。
3
全新智能互聯繫統帶來的生活方式
智能出行體驗的最關鍵點在於對車輛的控制方式,過去拿鑰匙解鎖、上車、啟動的方式在埃安V看來已經落伍了。
通過智能互聯,很多功能都能提前在行動裝置上就預設好了。例如通過手機app提前啟動車輛以及車內空調,不管是炎熱的夏天還是寒冷的冬天,提前將車內溫度控制到一個舒適的程度,就免去了等待的過程,也讓人感覺更加的舒服。
除了更人性化的實用體驗外,炫酷感也是必不可少的。試想與朋友出門,提前將這一切安排好,這就會讓人感覺到特別的驚喜。要是將來再開放遙控泊車功能,那動動手指就能把車輛移動到指定的位置了。
以人為本,是科技發展的最終目的,ADiGO 3.0智能互聯技術在這方面就體現的淋漓盡致。例如用戶可以通過車載互聯繫統完成在線預定餐食、機票等等功能。其次升級後的語音助理不僅能分辨控制語音的來源,並且它的功能控制點也愈加豐富。
4
知行有話說
此次測試知行君感覺最遺憾的地方在於沒能將現有功能全部體驗一遍,例如遙控泊車,它的操作是否便捷,相應靈敏性與精確性等等,都還是未知數。不過只要有硬體支持,那麼這些軟體更新相信很快就會到來了,沒準就有用戶主動分享功能體驗。
如果說前兩年的新能源車是在不斷探索未來智能出行的方向,那麼如今就是找到方向之後的貫徹落實。而如今技術上的日新月異,也加速了貫徹執行的過程,相信明年在此體驗埃安V的時候,真就可以把駕駛的事交車它了。